<p>海南军区南岛中学是一所部队子弟学校。工作人员除我们几个年轻教师从师范院校分配去的以外,其余教职工都是现役军人和军人家属。编制也是按部队模式配制,除校长外,还配有政委,专门抓思想政治工作。</p><p>我被分配到小学部高年级教语文,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我们高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是现役军人黄慈安老师。他对我们新教师要求严格,一絲不苟。教研组的老师在一起时,他跟我们一起分析课文,检查我们备课本,还抽空去听我们上课,课后和我们交流看法,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新教师进步很快,很快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角色。高年级除我外,还有一个教数学的女教师——何其湘老师(琼山县旧州炮团的家属)。她是共产党员,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她不仅从思想上关心帮助群众进步,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体贴群众,经常问暖问寒,让我们难以忘怀。在她的带领下,我也向雷锋学习,做好亊不留名,给当时生活困难的万启光老师家里寄钱,帮助解决困难。为了活跃教师的业余生活,当时学校的男教师还经常和军区汽车教导队、炮团的干部、战士开展篮球友谊赛,丰富业余生活。</p><p>那个年代,我们这个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学生都是军队、地方政府党委的子弟,他们无亊时,喜欢比父母的官大小,杠、星的多少,于是我们老师耐心教育,指出这是父母对国家的贡献,你们孩子不应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应继承</p><p>父母的理想,为我们国家作贡献。教育不负有心人,后来这些学生不管是从军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作出了不凡的成绩。有的能舍身救人、有的擒拿敌人、荣立战功,有的当好领头羊。</p><p>学生们平时都是寄宿在学校,只有节假日,父母才有时间来学校看望子弟。于是,我们抓住这个机会,言简意赅地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家长一起配合教育。平时,除上课外,老师也能和学生融洽相处,亲如长辈、兄弟姐妹,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p><p>可惜,后来根据军委文件通知解散了,师生重新分配。当时,我被分到海口26小学,一年半后又调到海口五中(现恢复原名:海南侨中)。</p> <p>在五中,教学任务较重,我要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要担任班主任。一个班有五十多人,改作文就要花很多时间,还要经常带学生下厂、下乡、围海造田等。记得七三年,我老伴被确诊胃癌,要动手术,部队和学校领导都批准我去医院照顾,但我考虑到我所教的那个班是毕业班,如果换老师,对班级有影响,就坚持不换老师,一直坚持把这个毕业班送出。还有一次,带学生去开荒,送肥造田,路经海口飞机场后面,因我近视眼没看到前面有沟,一下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掉入沟里,我二话不说,扶起自行车,忍着痛继续前行,直到收工回家左手肘部肿得像饅头,到卫生所包扎才知道左手肘部脱臼,第二天吊着绷带继续去上课。就这样绑着绑带上课一个多月才完全恢复。</p><p>学校为了培养新教师,要我们带徒弟,当时把教物理的潘永仪老师分到我班,由我传帮带,于是我毫不保留地带着她一起上课,和学生促膝谈心,一起骑自行车做家访,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培养学生,还组织学生活动……</p><p>在教学上,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向老教师学习。学校的莫淑霞老师,是我的校友、学姐,我经常和她交流,如何把语文课上好,听取她的建议。</p><p>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光荣的,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看到学生的进步,就倍感欣慰。愿当今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为海南的教育亊业,为国家的昌盛繁荣,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出力!</p><p>写于2020.6.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