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微课语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怀疑。</b>如“<u>我的选择是否正确</u>?”,有的同学会发现“曾经的学科优势不再明显”,有的同学看到自己的选择属于少数,有的同学“考虑志愿填报”而“未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等等。他们可能会开始怀疑,担心自己现在的选择不明智,犹豫要不要更换选科。</p><p><br></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比较。</b>如“<u>现在的 ×× 科老师没有以前的老师教得好</u>”。孩子们入学接触的第一位学科教师曾引领他们步入高中这个新的阶段,半年多的学习已经逐步适应了他(她)的教学方式,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有的同学在选科走班后难免会将现在和以前的老师进行对比。</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融入。</b>选科走班的教学方式,促使孩子走进新的班集体中,他们的学习同伴、好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甚至不同科目不同伙伴,同学关系相对以往会更为复杂。因此,<u>快速结识新同学、融入新班级、提升人际交往技能都是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u>。</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应对建议</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接纳。</b>每一个孩子的兴趣、能力、特质都不同,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判断并决策。选科过程中他们学着为自己思考、负责,这些可能是比分数更宝贵的经验。但对十六七岁的他们来说,<u>这也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决定自己的人生大事,因此初期有恐慌、焦虑等情绪都是正常的。</u>我们要做学生坚强的后盾,提供更多信息供他们参考,协助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当孩子诉说不开心的事情时,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待或是流露出厌烦的情绪,而是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平衡孩子的心态,也能了解到他为什么不适应。 </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回应。</b>如“我知道你很喜欢原来的老师(或班级), 也知道新换了老师(或班级)你肯定会不适应。” 让孩子觉得你在<u>认真地倾听并且理解、尊重他的看法,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u>。以后再遇到什么问题,他们也会主动跟你诉说。与家长的稳定关系,将是我们孩子今后奋斗的强劲动力,而和谐的家庭氛围,将是他们一生愿意停靠休憩的港湾。 </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及时疏导。</b>同他探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u>引导他理性分析自己的困境,相信他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主动寻找并尝试解决的方式</u>。如果孩子表现较为严重时请及时通过班主任联系我们心理教师或者向校外专业的心理机构求助<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海南省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0898-12355、0898-96363,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疫情心理援助热线0898-6862279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