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头村

顺心

<p>在涵江区梧塘镇有一个神奇的“太极八卦村”,整体村落民居形成一个明显的圆形,巷弄分布,形如八卦。</p><p>这个神奇的村落就是漏头村,古称“龙峰”、”龙楼”。</p><p>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为避元乱,许姓、王姓迁至该村,村名“龙峰”。清及民国初用“龙楼”,抗战时期又恢复“漏头”村名。</p><p>三山为屏抱龙楼,二水环朝兴教里。</p><p>中座崇福调风雨,东社西社庇民康。</p><p>走进漏头村,洁净的水泥村道穿田而过,一侧的田里种满莲藕,一侧的田里百亩荷花含苞待放,此景正应了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p><p>漏头村地处平原与半山区结合部,背山面水。村前沟道纵横,为莆田北洋平原的水稻田丰产地。水沟两岸密布荔枝林。</p><p>现有的桥头西民居古厝群和村中的水道,正适合打造出一条古厝民居和荔林水乡观光游的线路。</p><p>这个土地庙和这棵古榕树是后黄村和漏头村的“界碑”点,从榕树下这条弯曲的田间道走进去,就到了漏头村。</p><p>西天尾镇后黄村是国家3A景区,年游客接待量120万人,漏头村和后黄村毗邻,可以借助后黄村的客流,开发利用漏头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业态,比如生态旅游餐厅、荔林水乡游船、古厝民居观光游及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p><p>小舟轻泊,晴波潋滟,曾与共谁看?</p><p>薄雾如纱,漫过水畔的花,田间的荔枝林,还有远处的红砖厝。</p><p>漏头村以前的水系正好形成一个“丁”字形,村人说因此漏头村自古才会人丁兴旺。</p><p>这条穿过荔枝林和水稻田的石蹬小道是通往人丁兴旺的郑氏宅。</p><p>郑宅出名是因为出了中国体坛名将郑家三父子,被誉为体育世家。父亲郑国宝,国家高级篮球教练、浙江省体工大队男子篮球队教练。长子郑武,中国男篮主力队员,1993、1993年他随中国男篮连续两年获得亚锦赛冠军。次子郑亮中国排球队主力队员。</p><p>郑宅的红砖墙雕饰非常精美,虽历经岁月风雨,鸟雀花卉纹理仍然栩栩如生。</p><p>郑宅主厝两边建有对称的双层护厝。</p><p>清代至民国年间,漏头村人在省外经营桂圆干和荔枝干等生意而开设的商号有上海的德馀,光豫号;杭州的新广和、隆昌、仁昌号;衢州的大同号;金华的德成隆号;兰溪的南昌、万源、王大利、德成、协兴、万亨号等16家商号。赚钱起大厝,是兴化人的传统思想。也正因此,漏头村里遍布着众多的红砖大厝。从柴桥头码头开始,沿着村道可以直到登龙社再到后黄村交界处,一条线是参观古厝的理想线路。</p><p>漏头村集市紧靠柴桥头码头,东通涵江,西通城关,是三山、后黄等村土特产运往涵江的捷径,也是漏头村群众就近购买日常用品的地方。曾有通往城关和涵江的海船3条,每天在漏头至涵江的航道上载运客货往返一次。桥头集市曾有猪肉店、日杂店、豆饼店、碾米厂、理发店、裁缝店、京果店、茶叶店、中药铺等,几乎涵盖了生活和农作必须品的全部。每天市场还有邻村澄渚、东黄的菜农们挑着一担担蔬菜前来售卖。</p><p>《八闽通志》载:兴教里三小山突起平田中,旧传:常举烽火于此。萩芦溪水流至萩芦陂,歧而为二,右行者过漏头以达新港入海。漏头村里社名登龙社”</p><p> 登龙社 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民国丁巳年(1917年)修,近年又修,保持清建筑风格,保存部分清构件。坐北朝南,通面阔三间15.6米,通进深18米,建筑占地面积177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主殿、左右宫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存民国丁巳年“降鉴在兹”匾,梁济川题。</p><p>三槐堂是漏头王氏宗祠</p><p>梁济川故居</p><p>梁济川,(1880~1966年),漏头村人,1926年被任命为福建北伐军第二支队队长,北伐胜利后被任命为福建省防军31团团长、国民护国军混成旅副旅长。至今乡里还留传有土匪来犯,闻说是旅长故乡都望风而逃的传说。梁济川一生廉洁自爱,为官清正。热心教育事业,创办新学,发起创立“莆田龙峰小学”。解放后,曾任莆田县人大代表;曾发动村民在三山造林。</p> <p>漏头村</p><p>会龙桥简介</p><p>会龙桥在今漏头村境内,它座落在漏尾沟段出口处,桥不大,单孔,由长条石三块铺设桥面,宽三尺余,桥深逾丈用块石砌就,桥长两丈许,离桥对冲处五米开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存有许姓先人所植古榕树两株,树冠不大,树干直径近米,毁于炼铁年间前后。为了使手扶拖拉机耕地通过,把两桥缝撬开,填碎石以水泥浆灌成今状。</p><p>明初此地有许姓书亭壹座,桥在亭下不远,世人以亭呼其名为"亭下桥"。明正统六年(1441年)许济中举,许姓在坊下(地名,因牌坊而名)造一木牌坊,书"恩荣"二字,牌坊东尽头处有这桥,乡人以方向叫其桥为"东牌头桥"。</p><p>据龙楼许氏家乘嘉靖壬子(1552年)谱记载:"自大司徒敦仁公生次子钦礼传七世至明初教授淛公迁兴教里龙楼之祖建登龙社、崇福堂两所,为里人春祈秋报之处","兴教里龙楼,土名漏头"。因"会龙桥"和"登龙社"同为以形喻意起名,该桥又是境内唯一刻石记名的古石桥,溯其建造年间,当在明初就有。</p><p>漏头村古时东南西三面环水,北面傍丘。而水又有外溪和内沟两流;外溪水乃源出山涧,水清性冷属阴;内沟水乃园田之水,经阳光照后入沟,水浊性温属阳,阴阳两水(古称两龙)相遇会而过桥,故桥以形喻意起名"会龙桥"。</p><p>村庄北面古为丘坡,中有一巷,在社后,人称社后巷(今填成果园),左边为巷口巷,右边为宝埕巷,状如龙爪,据传明初承元制,民间龙三爪,皇家龙四爪,许姓在其中轴线上按左祠(龙楼许氏宗祠,灯号"青云堂")右社(登龙社)之布局建造,以其形喻意起名"登龙社"。清末民初,有以风水为辞者,迁其桥于下游四十余米处另建,存在不久,不知何故,又迁回原址。今桥面临水横向阴刻巛民国壹拾捌年重修会龙桥》十一字。</p><p>过桥之水清中有浊,浊中见清如双龙相拥,经门前崇福堂、许氏大厅门前至古码头,上岸即中轴线,宗祠与社错落两边。宗祠今易主,社廊柱阴刻联:社峙壶山占隐豹,门临澄水快登龙。许姓古时大门联:青云家声大,澄水世泽长,即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漏头村(古称龙峰)位于梧塘镇西南1公里,是著名的“太极八卦村”。根据《湄港联珠》载:五代时,王审知封闽王。北宋福州太守蔡襄撰写了《荔枝谱》,其中重彩一笔的记载了王审知第十八女好啖此荔枝品种,因而得名“十八娘荔枝”。宋天禧(1071-1021)间,王保隆为莆令,居莆田,其后裔一支衍族宋时迁居漏头村,引种十八娘荔枝,至今已有1001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我的故乡</p><p>许培元</p><p>莆田北洋平原重镇梧塘西南1公里处,有个漏头村,背靠三山,山上马尾松、相思树郁郁葱葱,山麓是一片丘陵地,为“果园错落绿如棚”的龙眼树。紧接着坐北朝南盖了一座座农舍,农舍前面是一条水沟,沟水清澈明亮,鱼虾满沟,沟面时有水泡冒出,有时水面会“拨拉”一声,跃出一条鱼,令水沟荡起阵阵涟漪。这是少儿时代家乡的水沟,也是台胞吴东权先生所写的可以游泳、摸“阿姨”(沟蚌)的水沟。漏头的水沟纵横交错,东临梧塘东福、西庄,西接西天尾后黄,南与棣里、溪游隔沟相望。本村的一千多亩星罗棋布的水田,均被水沟重重包围着,车水戽水灌溉极为方便。水沟两岸里外三层遍植荔枝,收成季节,构成了一幅“金覆平畴碧覆堤”的迷人田园风光。  “青灯有味是儿时”,儿时在水沟里戏水、摸“阿姨”、在岸边荔枝树下垂钩,看主妇们晨起挑水,观农民们晚间挤在沟边石阶上洗脚的情景,历历在目。水沟里停泊着、忙碌着的一条条沟船,勾划出一道道深深的水纹,铭刻在记忆的年轮上。本村有几条沟船记不清了,儿时觉得有条沟船很了不起。一只船好象有八九米长,一米宽,用樟木或其他耐水的木头制成,还要油漆、涂上颜料,农忙时用来运人粪尿和其他肥料,收割后把水稻运回家,农闲时可以用来捞沟泥,此举乃一举两得,捞沟泥既能清淤、疏通沟道,又可以肥田,增强地力。儿时喜欢搭乘“粗水”(人粪尿)船到田间,划船的叔叔、伯伯并不见怪,但会嘱咐一声:“在船头坐好,不要站起来”。有时载了满满一船“粗水”,船舷离水面才二三寸,内行的船工单桨或双桨划动,船徐徐平稳前进,有“四两拨千斤”之奇效。儿时坐在船上,“不知愁滋味”,只觉得好玩,可以观赏水沟两岸风光,碧绿的荔枝树,金黄色的水稻,犁过的稻田里黑黝黝的田土,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稻杆和泥土的芬香,身旁的“粗水”似乎也不觉得臭。家乡老一辈人都会打趣小孩,说“‘广蛋’(八哥)爱搭粗水船”,当年,“粗水”船上必有八哥跟随,啄食“粗水”中的虫子,如同小孩爱搭“粗水”船一样。  当然,乘搭客货运沟船更加舒服。本村桥头曾是繁荣一时的古码头,是物资进出的集散地,镇志上说:“沁后和西天尾的后黄、三山、渭阳等村出口桂圆、菸丝等都在漏头村(或后黄沟尾)装船启航。”还说漏头“有客货兼运的沟船航行,水程5公里。经漏头陡门、溪游游桥头、都分阝、中桥、尾桥、四沟嘴、福厦公路桥到宫口。为梧塘境内漏头、枫林、沁后及西天尾的三山、渭阳、后黄、澄渚等村通往涵江的客货运重要航道。”桥头有石板桥一座,长一丈二尺,宽八尺,史载,为南宋初李富建。陡门桥俗称陡门头,长24米,宽2米,6孔,宋绍兴元年重修,初建当更早,疑是与木兰陂同时的古建筑,这两座桥少儿时代经常行走,印象至深,也是搭船时的必经之桥。桥头约20米处,住着船主秋凤一家。记得在家乡读小学时,寒暑假乘搭过秋凤的客货兼运船,此船与农用船大小形状一样,但船上多了三张竹篾编成的船篷,中间为长的船篷,船头船尾两张短的,可随时拉动。船头船尾装货,乘客坐中间。记忆中,秋凤父子三代经营行船生涯,一年三百六十天,几乎天天出勤。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早上出发到涵江宫口,下午返回。秋凤头带尖尾笠,雨天穿棕衣,夏天背“鲎笠”,他非常憨厚,不善言辞,永远微笑着与人打招呼、点头,站在船尾划桨、撑船,过桥时,有时还要撑起长长的竹竿,跃上沟岸,把大竹竿插在船尾,用力把船往前推进。儿时坐在船舱中,只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很好玩,水沟两岸美丽的田园风光徐徐后退,船主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地驾驭船只,沟船在轻轻的依依呀呀的桨声和咕咕的水声中缓缓行进,迎面飘来稻花或冬天蚕豆花香味,水程5公里,行船约1小时多,儿时嫌船行驶太快,希望它慢些走,让我把水沟两岸的风光看个够。船驶至涵江宫口终点站,我总是依依不舍地同船主告辞,随大人逛涵江商业街,街旁传统的风味小吃令人流口水,但囊空如洗,从来不敢有非份之想。能乘船到涵江一游已是儿时相当奢侈的乐趣了,而且,也许船主是本家的缘故,或把我当成村里会读书的小秀才,我乘坐秋凤的船都是免费的,要掏钱时秋凤总是笑着婉言谢绝。许多年之后,我还深深怀念着父老乡亲的这一份情意,频频思恋家乡的沟船。以后不管是乘坐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窃以为总不如童年乘坐沟船来得舒适。  家乡的沟船,你现在还好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p><p>以上摘自许培元《我的故乡》</p> <p>北极殿创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崇福堂在脊梁上书“大宋绍兴元年(1146年) 兴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建,有乾隆年间的“武当分镇”匾额、龙壁石留存。2008年重修,保持清风格,保存部分清构件。坐东北朝西南,通面阔16米,通进深18米,建筑占地面积277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主殿组成。二进五间宽三天井四殿构成。前廊落阶五级而为埕。近宫前埕约6米深,埕前一泓半月形池塘,左右连接沟道。塘左侧建拱形桥连接外埕。外埕面积约2亩多。埕前建戏台。</p><p>北极殿一旁是凤鸣殿,殿门口有一通明嘉靖戊申年(1548年)“重復溪嘴陡门记”碑。</p><p>《重刊兴化府志》载: 涵江区梧塘镇漏头村有三座古桥: 柴桥头、陡门桥、三六桥。</p><p> </p><p>柴桥头,位于旧码头旁的单孔桥,据村人介绍,这座桥清以前是木头桥,古时龙舟出入,石属金克木,龙舟为木。故在龙楼地区桥多木桥面,便于抬放。解放后才有石头,上面有天贵将军(明总兵)墓前石柱铺桥。</p><p>陡门桥,也称漏头桥,位于漏头村东南部,始建于元代,原名 溪嘴陡门,为漏头陡门古迹,是古水利和联接道路两用桥。明嘉靖戊申年(1548年)重建,1965年重修。东西走向,4墩5孔石构梁桥,长28.3米,宽1.74米,墩为单向船形,长2.9米。无桥栏,桥面南侧刻“漏头陡门桥”五字。明嘉靖戊申年《重復溪嘴陡门记》碑刻存于北极殿。</p><p>三支桥,亦称三六桥。桥长约17米,宽2米,桥墩单头船型,3墩4门桥,船形墩,保存比较完好。</p><p> 明代,有三石在溪,功用在溪坝拦水进村,以形取名为三支桥。</p><p> 清乾隆年间大旱,与邻村争水发生械斗,遇暴雨溪水暴涨,桥头打捞溺伤亡者等三十六人,称三六桥。20世纪此桥二次重修,第一次由梁济川(乡人称副旅长,国民护国军混成旅副旅长)于民国初在溪中砌三墩,为阶形,上游直砌,下游外井为阶,桥底放长巨形方石,增高水位进村。第二次重修是文革初期,去桥底巨石, 三墩成今状。桥面增宽加护栏 。</p><p>漏头村的文旅资源丰富,荔林水乡,红砖古厝,还有神秘的“太极八卦”村落,等待你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树十八娘荔枝 ,树干粗壮,枝叶茂盛。茘枝果皮鲜红,果肉细嫩,饱满多汁,口味清甜,香味浓郁,口感细腻,使人回味无穷</p> <p>我的故乡</p><p>许培元</p><p>莆田北洋平原重镇梧塘西南1公里处,有个漏头村,背靠三山,山上马尾松、相思树郁郁葱葱,山麓是一片丘陵地,为“果园错落绿如棚”的龙眼树。紧接着坐北朝南盖了一座座农舍,农舍前面是一条水沟,沟水清澈明亮,鱼虾满沟,沟面时有水泡冒出,有时水面会“拨拉”一声,跃出一条鱼,令水沟荡起阵阵涟漪。这是少儿时代家乡的水沟,也是台胞吴东权先生所写的可以游泳、摸“阿姨”(沟蚌)的水沟。漏头的水沟纵横交错,东临梧塘东福、西庄,西接西天尾后黄,南与棣里、溪游隔沟相望。本村的一千多亩星罗棋布的水田,均被水沟重重包围着,车水戽水灌溉极为方便。水沟两岸里外三层遍植荔枝,收成季节,构成了一幅“金覆平畴碧覆堤”的迷人田园风光。  “青灯有味是儿时”,儿时在水沟里戏水、摸“阿姨”、在岸边荔枝树下垂钩,看主妇们晨起挑水,观农民们晚间挤在沟边石阶上洗脚的情景,历历在目。水沟里停泊着、忙碌着的一条条沟船,勾划出一道道深深的水纹,铭刻在记忆的年轮上。本村有几条沟船记不清了,儿时觉得有条沟船很了不起。一只船好象有八九米长,一米宽,用樟木或其他耐水的木头制成,还要油漆、涂上颜料,农忙时用来运人粪尿和其他肥料,收割后把水稻运回家,农闲时可以用来捞沟泥,此举乃一举两得,捞沟泥既能清淤、疏通沟道,又可以肥田,增强地力。儿时喜欢搭乘“粗水”(人粪尿)船到田间,划船的叔叔、伯伯并不见怪,但会嘱咐一声:“在船头坐好,不要站起来”。有时载了满满一船“粗水”,船舷离水面才二三寸,内行的船工单桨或双桨划动,船徐徐平稳前进,有“四两拨千斤”之奇效。儿时坐在船上,“不知愁滋味”,只觉得好玩,可以观赏水沟两岸风光,碧绿的荔枝树,金黄色的水稻,犁过的稻田里黑黝黝的田土,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稻杆和泥土的芬香,身旁的“粗水”似乎也不觉得臭。家乡老一辈人都会打趣小孩,说“‘广蛋’(八哥)爱搭粗水船”,当年,“粗水”船上必有八哥跟随,啄食“粗水”中的虫子,如同小孩爱搭“粗水”船一样。  当然,乘搭客货运沟船更加舒服。本村桥头曾是繁荣一时的古码头,是物资进出的集散地,镇志上说:“沁后和西天尾的后黄、三山、渭阳等村出口桂圆、菸丝等都在漏头村(或后黄沟尾)装船启航。”还说漏头“有客货兼运的沟船航行,水程5公里。经漏头陡门、溪游游桥头、都分阝、中桥、尾桥、四沟嘴、福厦公路桥到宫口。为梧塘境内漏头、枫林、沁后及西天尾的三山、渭阳、后黄、澄渚等村通往涵江的客货运重要航道。”桥头有石板桥一座,长一丈二尺,宽八尺,史载,为南宋初李富建。陡门桥俗称陡门头,长24米,宽2米,6孔,宋绍兴元年重修,初建当更早,疑是与木兰陂同时的古建筑,这两座桥少儿时代经常行走,印象至深,也是搭船时的必经之桥。桥头约20米处,住着船主秋凤一家。记得在家乡读小学时,寒暑假乘搭过秋凤的客货兼运船,此船与农用船大小形状一样,但船上多了三张竹篾编成的船篷,中间为长的船篷,船头船尾两张短的,可随时拉动。船头船尾装货,乘客坐中间。记忆中,秋凤父子三代经营行船生涯,一年三百六十天,几乎天天出勤。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早上出发到涵江宫口,下午返回。秋凤头带尖尾笠,雨天穿棕衣,夏天背“鲎笠”,他非常憨厚,不善言辞,永远微笑着与人打招呼、点头,站在船尾划桨、撑船,过桥时,有时还要撑起长长的竹竿,跃上沟岸,把大竹竿插在船尾,用力把船往前推进。儿时坐在船舱中,只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很好玩,水沟两岸美丽的田园风光徐徐后退,船主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地驾驭船只,沟船在轻轻的依依呀呀的桨声和咕咕的水声中缓缓行进,迎面飘来稻花或冬天蚕豆花香味,水程5公里,行船约1小时多,儿时嫌船行驶太快,希望它慢些走,让我把水沟两岸的风光看个够。船驶至涵江宫口终点站,我总是依依不舍地同船主告辞,随大人逛涵江商业街,街旁传统的风味小吃令人流口水,但囊空如洗,从来不敢有非份之想。能乘船到涵江一游已是儿时相当奢侈的乐趣了,而且,也许船主是本家的缘故,或把我当成村里会读书的小秀才,我乘坐秋凤的船都是免费的,要掏钱时秋凤总是笑着婉言谢绝。许多年之后,我还深深怀念着父老乡亲的这一份情意,频频思恋家乡的沟船。以后不管是乘坐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窃以为总不如童年乘坐沟船来得舒适。  家乡的沟船,你现在还好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p><p>以上摘自许培元《我的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