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炎热酷暑,焊接车间弧光飞溅,焊声“突突”,涂装线上热浪铺面,布满漆雾,总装线上,装配工脸上的汗珠随着气动扳手的欢叫声而不断的撒落,各个车间里员工们干劲热火朝天、汗流浃背。<br></div> 在骄阳似火的室外,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员工不时的一会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一会又拿出手机在拍着什么,一会又喊住路过的员工问着什么。 <br> 这”老头“是谁呢?走进一看:呵呵。。。。。。是我们集团董事长助理田厚钢老师。<br> 在车间里的田厚钢 原来他冒着灼人的太阳到工厂里悄悄的”学习“来了!<br> 下料、焊接、打磨、涂装、总装、研发、试制、物流。。。。。。。就这么走着、看着、记着、问着,各车间一圈下来得老半天,汗水顺着老人的头发滴在了面颊上、滴在了脖子上,又渐渐的渗透了工作服。<br> 顶着灼人的太阳在专用车事业部调研 宗申公司专用车事业部 趁着喝水喘歇的空挡,我关切的劝不断擦拭着汗水的田老师:老哥需要什么素材打个电话过来我们说给您就是了,这么热的天就不要亲自跑下来了。<br> 田老师边喝水边回答:这样也可以,但我在给集团领导写文稿时总是觉得心里不太踏实,从事写文稿工作几十年,我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心里感觉不踏实的事,再远、再难也得跑到跟前亲眼看到,落实清楚 再动手写作。<br> 田老师的一席话,在我心里掀起了一阵涟漪:多么好的老同志!多么好的老哥哥啊!<br><br> 认真工作中 在我们集团里,他真的是文案工作者中的一位奇人: 在企业自办《淮海人》报纸的“淮海新语”版面上每期都有他的署名文章,在中国三轮车行业的几个媒体刊物上,期期几乎都能看到他的大作,其用词准确,语言流畅,通篇布局既新颖,文笔又老辣,既结合本企业实际,又兼顾行业大势。每篇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 各地客户的用车要求也在他的了解范围之内 下列举一二:<br> 《淮海人》总第148期第三版标题《人人都有(金点子)》写淮海集团创新发展的文章推进‘中国制造’,由‘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在淮海,每一个岗位都是创新的平台,每名职工都争做有创意、敢创新能创造价值的‘创客’——《新华日报》。<br> 总第149期第7版上写“淮海人不断深化对绿色发展的理解,呵护绿水青山,就是在保护金山银山,在业内率先践行‘倡导绿色制造,制造绿色产品’的理念”,主标题用的是《负责任才能“富生态”》。<br> 车间里发现好的句子马上记下来 认真看、记班组的公告栏 总第154期第五版《从(做大)到(做强)》中阐述了淮海为什么能够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呢?他道出了真谛:“坚持只做一件事一一车辆制造;心中只有一上帝一一市场需求;经营只持一理念一一鼎力创新”——《新华日报》。 随手拍、记已是他的习惯性动作(一) 随手拍、记已是他的习惯性动作(二) 随手拍、记已是他的习惯性动作(3) 练就的“站桩功” 在《品质=好人品+好产品》文章里谈到“以品牌价值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首先,人品即产品;其次,质量即销量;第三,品牌即品质”、“质量兴企,品牌强企,产业竞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品质”的论点。其环环相扣的慎密逻辑在行业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聚焦新理念 由于他的文章不落窠臼,通篇大气,在字斟句酌中不仅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其中一些文章也反映出了他对发生在集团里一些事的敏锐的观察力及新闻敏感性。 如在前年,他听说在邳州经销淮海车辆的晏老板与众不同的经销策略在当地引起了一股“淮海”风,向淮海车辆市场部的领导落实后,随即风尘仆仆的赶赴邳州进行实地采访。回来后挥笔写出《一个经销商咋对淮海这么“铁”?》一文,理出了该老板“汗水没有白流,感情没有白付出,对淮海感情“铁”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个人有成就感,事业有荣誉感、家庭有获得感”的三个让人叹服的缘由:“淮海的产品打动了我;淮海的理念影响了我;淮海的服务征服了我!”。文章刊出后极大的鼓舞了当地经销商的干劲,促动淮海车辆的销售在当地连续几年领先。 手机里装满了淮海的“故事” 这次去特种车生产基地,车间案台上员工们摆放着的一排茶杯吸引了他,透过这些款式各异的茶杯他写到:“一名员工一个茶杯,渴了喝上几口,及时补充水分,舒筋提神。使体力和精神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这说明企业和个人注意自身健康了,这才是提高生活质量、工作质量的真正本源。。。。。。从茶缸到茶杯,折射出时代的变迁。”<br> 文章的最后他写到:“透过一排茶杯,不由得感慨:工作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管理要到现场,调研更应到现场。”这朴实中肯的语言不知能唤醒一些喜欢摆花架子的所谓“管理者”吗?。<br><br> 新产品吸引了他 在《成长•成名•成功》一文中,他写到“做企业的不一定是企业家,唯有做大做强企业的,才能称得上企业家。董事长安继文专心专注做微型车辆制造业,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精准发力,砥砺奋进,做到了行业第一,获省优秀企业家、改革开放30周年杰出人物、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最受尊敬的苏商企业家”称号时,笔锋一转,道出了“‘泰山有极顶,事业无尽头’,淮海正以昂扬的斗志,聚拢优势资源,开启以新能源汽车我先锋的转型升级之路,奋力追梦新时代,努力开创新未来!”一位大气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敬党爱人,兴业报国”的民营企业家形象跃然纸上。 各种场合埋头认真工作 有这样严谨认真的好同志、好老师在跟前,要是干不好集团的宣传工作我们脸上肯定会发烧、心里肯定会惭愧的!是的,在办公室里享受空调、喝茶、看报、胡编乱造,绝写不出集团综管办林超主任曾告诫我们“要写员工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文章的。<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