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情怀

简单过客HJ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仔细回望自己的足迹,认真阅读自己的经历,梳理下来,除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和担当,除了婚恋家庭琐事的付出和孩子教育培养的辛劳,似乎就只剩下两个情怀了,一个是知青情怀,另一个就是大学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年前,我写了《我们自己的知青情怀》,算是给知青经历和知青情结一个郑重的交待。今天,我写《我的大学情怀》,也是想给自己的大学经历和大学情谊一个郑重的交待。</span></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学情怀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精彩篇章,《我的大学情怀》初衷是把与大学有关的、有意思的照片和文字整理打包,便于收藏保管,当然也便于传播,与同学和朋友分享。</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实几年前,在我的相求下,中学同学阿心就帮我制作了《简单过客HJ的大学情怀》,因为当时我还不会玩美篇,所以由我提供图片和文字,请阿心帮忙编辑制作。现在我学会玩美篇了,为了方便编辑更新,便于增加新的内容,随时随心补充或替换图片和文字,几经纠结,我今天终于下决心重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的大学情怀》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多彩,情感抒发适度,新老照片很多,挑选照片成了最大难题。一个美篇只能容纳100张图片,所以选用照片以人物为主,而且大量采用拼图手法,尽量压缩图片数量。要表达出“大学情怀”的心愿,还要不超出图片数量限制,在挑选照片和编辑图片时,花费许多心思和时间。当然,难免顾此失彼,照片重复呈现,文字留有遗憾等等,还请各位同学包涵谅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曾用名何健,也许是在我出生时,父母希望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自从考入大学起,我就义无反顾地把名字改为何建,因为我考入的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习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似乎想用名字来表达,宁可舍弃身体健康,也要学好工民建专业的决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轻的我踌躇满志,立志要学好工民建专业,将一生奉献给所学专业。何建~人可建,这是命中注定。为何而建?如何去建?年轻的我,决心用一生来回答。</span></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简单过客HJ"是我的微信昵称。微信时代的微信昵称,成了微信人的另一张面孔和身份证明。我的微信个性签名是:静观旅途风景,欣赏、包容、发现、吸纳。</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微信昵称和个性签名,可以看出我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我当然清楚:人,要真正做到主观意义上的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尤其作为一个凡人。</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毋庸置疑,大学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大学情怀塑造着我的生活态度。</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参加过两次高考。</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参加的是文革后恢复的首次高考(各省自考,各省自定教材)。我考的甚至比第二次考的还好,但因为体检查出血压高(140/90),被判为体检不合格而失败。我从小喜欢数学,数学成绩较好,所以第一次高考,我所报的志愿全是与数学相关的专业。</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再考,是文革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教材)。汲取前次体检失败的教训,这次体检时我偷服了减压药,蒙混过关。为了确保录取,我报了个当时认为的冷门专业,因为思茅有家不成器的建筑公司,所以全部志愿都填上建筑类专业。而第一志愿就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p><p class="ql-block">第一志愿录取也是一种证明,一种自豪,一种骄傲,但绝对不是运气。</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当年我自认为的“冷门”专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更没有想到的是,正好赶上中国房地产市场兴起,所学专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享受到了楼市红利,成为真正的楼市受益人。真是歪打正着,呵呵!</p> <p class="ql-block">1978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拐点,那一年我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就是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还没有设立建筑系,只有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包含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建筑学两个专业。建筑工程系78级总共招收了八个班,每个班30个学生,270个新生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中各地。报考和入学时不分专业,入学后不久系里下发通知,78级设建筑学专业一个班,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八个班,想学建筑学专业的新生,到学生会报名参加素描考试。</p><p class="ql-block">一天,我试着想去报名参加素描考试,虽然我并不了解建筑学是什么。学生会报名点一个军人接待我(那时还有76级的工农兵学员)。我问不会画画的能报名吗?回答是钢笔字写得好也行。天哪!现在报考建筑学多难啊!可那时就是如此,十年文革浩劫,知识贬值匮乏,人才流失奇缺,大众愚昧无知。</p><p class="ql-block">在新生宿舍里,我好奇地向来自呼和浩特的同学打听,想了解一些关于建筑学与工民建的专业区别,因为那个同学的父母是呼市某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p><p class="ql-block">同学说:父母叮嘱不要学建筑学,建筑学是虚的,要学工民建,学建筑结构才是真本事。可见文革遗毒根深蒂固!</p><p class="ql-block">那是笃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于是,我彻底放弃了报名参加素描考试,攻读建筑学专业的念想。</p><p class="ql-block">后来,那个使我放弃学习建筑学想法的同学,也被编入工民建7808班,并成为了我上铺兄弟,他就是与我同组的罗同学。</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有同学说我有艺术审美天赋,应该学建筑学,说不定就搞出点名堂,难说还成了知名建筑师。我表示默认。呵呵!</p><p class="ql-block">再再后来,我甚至觉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由于罗同学的影响,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p><p class="ql-block">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我说,细节服从格局,格局决定成败。</p><p class="ql-block">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说,性格左右选择,选择决定命运。</p><p class="ql-block">都说,努力可以成就美好未来。我说,努力还要把握机会,把握机好会加不断努力,才到达人生高点。</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格局+选择+机会+努力=人生。</p> <p>大一时,7808班举办了第一次课外活动,去西安兴庆公园举办游园活动。</p><p>7808班的第一张全班照和第三小组的第一张集体照就此诞生。</p><p>每次看着这些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就会想到几个相关词:青春、青涩、单纯、真诚、热情、懵懂、梦想、理想……</p> <p>7808班年纪最大的1950年出生,年纪最小的1963年出生,相差十三岁的同班同学也算是希冀了。当年,这种现象很普遍,不是同学的错,都是文革惹的祸。</p><p>1978年,思茅还没有更名为普洱,普洱茶也还没有如今这样家喻户晓。新生入学时,我担心同学不知道思茅这个小地方,就谎称自己是西双版纳来的。果然,来自西宁的同桌小游同学,从小就知道并向往着西双版纳,却不知道思茅,是因为小时候看过纪录片《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p><p>于是,来自云南思茅的我,似乎也成了同学们的稀罕。加上我皮肤较黑,普通话夹杂着云南口音,难怪来自呼和浩特的罗同学,说我有点像东南亚国家的少数民族。</p><p>呵呵!</p> <p>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学校最大的专业,也是最王牌的专业之一。78级工民建八个班240人,共有六个云南籍同学,7808班就集中了四个,来自昆明的老胡同学和小吴同学,来自玉溪的剑锋同学和来自普洱的我。</p><p>云南老乡同学怀揣梦想,憧憬未来,发自内心的笑,青春和理想都写在脸上了。</p> <p class="ql-block">7808班有一个来自北京张同学,他是班上唯一的现役军人。我与张同学在西安大雁塔的合影,成了最珍贵纪念品。三十多年了,张同学与大家失去了联系,同学们只知道他陪妻子去美国读书后,就没有了音讯。</p><p class="ql-block">张同学你究竟去了哪里?同学们都在四处找你,你可知道大家有多想你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雪景中,身着军大衣的我,是不是也很英武?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要顺便讲个故事。</p><p class="ql-block">7808班还有一个来自湖北的张姓同学,避免与军人张同学混淆,就叫小张同学好了。</p><p class="ql-block">我是7808班第一任团支部书记。第一学期,小张同学写来入团申请书。申请书里错字别字较多,被我严肃地说了几句。从那时起,小张同学的书包里多了一本《新华字典》。不久小张同学就成了班上的活字典,就连不常用的生僻字词,他都能解释得清清楚楚。到后来,关于汉字的问题,谁都不敢与小张同学较真了。呵呵!</p> <p>大一下学期由我发起,并邀约环境工程系几个女生一起爬华山,因为女生中有我的思茅老乡美英,更有我心目中的校花级女生小张。</p><p>说来话长。我与美英从小就认识,虽然不在同一小学,但我和她同时被选入思茅少年乒乓球队学习打球。当时我才九岁,是最小的。后来与美英就更有缘了,成了高中同学,成了知青战友,成了思茅汽车总站的同事,还不约而同地报考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还都考上了。美英学习的专业是给排水工程。</p><p>说来也巧,入学不久在看学校游泳比赛时,我一见难忘的那个漂亮女生,原来就是美英的上铺姐妹。</p><p>记得大三时,我鼓足勇气请美英传递消息,表达我喜欢一起爬华山的那个漂亮女生小张。结果不出意料,思茅老乡反馈来的信息是我被委婉拒绝。当然,校花级的女生总是不缺爱慕者的,明争暗斗竞争激烈,据思茅老乡说,他们班上有个男生还因此精神失常了。我,一个来自云南边疆小地方的思茅人,敢于表白参与竞争,也算是很大胆了。</p><p>我在大学时期,唯一一次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就此了结。</p><p>呵呵!呵呵!</p><p>今天,我有意爆料这个埋藏心底几十年的秘密,其实是对大学美好青春的深度怀念与回味,这种反复咀嚼的味道是甜甜的,这种浓浓淡淡的回忆是甜美的。</p><p><br></p> <p>思茅老乡美英的男友景平同学,也一起爬了华山。</p><p>景平同学也是我们的思茅老乡,也是思茅汽车总站的同事,更巧的是也一起考到西安。他就考在我们西安冶院旁边的西安公路学院,所学专业是会计学。</p><p>巧不巧?这就是缘份!呵呵!</p> <p>大四时,7808班再次组织大家去了西安兴庆公园游玩,也是全班最后一次集体活动。</p><p>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茁壮成长,看上去每个同学都成熟多了。</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分寒暑,不论冬夏,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已成习惯。夏天酷热如火炉挥汗如雨下,冬天寒冷无暖气年年生冻疮,初夏秋冬四个轮回,古都西安铭记着莘莘学子的艰辛和无奈。无论严寒酷暑,早操和晚自习更是每天的必修课,雷打不动,雨雪无碍,就连假日和节日也不放过,田径场的晨曦和阅览室的灯光,铭记着同学们的执着坚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革后第一届全国统考的大学生,就是这样刻苦努力,与时间赛跑的。</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几十门课程,上百次考试,成堆的书本,海量的作业,不负熬成近视眼的代价,我终于修练成了一个地道的理工男。</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设计是大学毕业的最后一道门坎,毕竟寒窗苦读了四年,必须努力用最坚实的步伐迈过去。</span></h1><p><br></p> <p>虽为男儿身,我从小几乎没有与他人打过架。但是在大二时,作为学生食堂维护秩序的执勤者,为维护排队购饭纪律,为维护执勤者的尊严,为保持公道声张正义,我终于大打出手,与一个不懂规矩的新生打了一架,当然是以我完胜告终。这是我人生打的第一架,也是最后一架。真是歪打正着,我人生唯一的一次打架,被认为是敢做敢为的正义表现,是树立正气的榜样。因此,我被委任为建筑工程系学生会的生活部长。</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学时期,我是思茅地区业余少体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曾参加云南省少年篮球运动会和云南省中学生篮球运动会,而且两次都获得冠军。因为有中学时代的篮球运动经历,我凭着“球”本事,从大一起,就一直是大学篮球校队的队员,并担任主力控卫。</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是陕西高校的体育标杆学校,尤其篮球运动水平较高,连续三年获得陕西高校篮球运动会冠军,所以1979年暑期冶院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全国首届大学生三好杯篮球运动会,并获得第六名。我有幸参加,我一生骄傲。值得一提的是,我还荣幸被评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优秀运动员。</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寒窗苦读四年,终于大学毕业了!</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学收获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文化素养,关键是培养了我们的自学习能力。我们如同长硬了翅膀的小鸟,就要起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遗憾当时没有学士服,拍照也不是很方便,要不然我肯定要留下戴着学士帽、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span>前夕,7808班统一制作纪念册,每个同学都有一本,其中收集了每同学的毕业照,并注明各自从何考来分往何处。每一本相册的扉页前言,都由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抄写,前言由游小平同学撰写。当时没有电脑和复印机,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p><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土建设计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监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注册监理工程师),1999年初下海打拼直至退休,退休前一直在房地产界从事设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控制和工程管理等技术性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许就是因为我名字里带有“建”字的缘故,也许是我当知青时在生产队做了两年砖瓦的缘由,总之注定了我今生与建筑工程打一辈子交道</span>。</p> <p>四年时间,过起来很漫长,想起来却非常短暂。往昔依旧,脑海里总是回放四年同窗的情景。更可怕的是,记忆不但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这才再次感叹,时光荏苒,我们已不再年轻,大学经历是那么宝贵和美好,是我人生道路上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经历,没有之一。</p><p>也许,只是入学分班时的一个偶然,我就与7808班接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7808班这个名字就与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伴随我的一生。</p><p>7808班是我人生路途中最难忘的驿站,是我人生轨迹上最重要的节点。</p> <p class="ql-block">记得大学毕业后,第一次独立出差省外是去往贵阳。那是1984年,专门去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考察学习计算机应用。之后,我在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作了题为《冲浪》的演讲并获得奖励,因为当时流行着一本热书《第三次浪潮》。</p><p class="ql-block">时间太久了,在贵阳的所有活动都忘记了。近日,曾在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工作过的郑同学突然发来当时的一张照片,我根本不记得曾经照过这么一张像,37年后才看到这张照片,真是弥足珍贵,惊叹之余随即补进本篇里。谢谢郑同学!</p><p class="ql-block">照片上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最终还是被改革发展的时代裹挟着,消失在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里……</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86年,我去北京出差,受到北京同学的热情接待。这是同班同学毕业四年后第一次见面,格外亲切。</span></h1><p><br></p> <p>1986年我去太原出差,老李同学陪我去晋祠游玩。其实去太原出差只是个由头,实际是去拜会老李同学。那时,我和老李同学都在从事计算机应用的工作,所以找个计算机应用交流的理由就去了。</p><p>1988年,军人张同学来昆明参加全军离退休干部住房(干休所)的会议,这是他第一次来云南。与张同学合影这张照片,是在老胡同学家里拍的。</p><p>张同学喜欢体育,是7808班体育委员,身体非常强壮。我自认为扳手腕很厉害,但根本不是张同学的对手,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张同学喜欢唱歌,音色和音准都很好,有点男高音的范,那时没有卡拉OK,否则肯定是麦霸。张同学会理发,理发时非常细心认真,比发廊理的好多了,除了7808班的男生,其他班的男生也请张同学理过发。四年里,张同学帮我理过若干次了。</p><p>毕业前一个暑假,也就是1981年的夏天,我随张同学去北京游玩,吃住都在张同学家里。张同学家住解放军总参谋部大院,好像就在北京景山公园后门外。感受最深的是,张同学家里不但有电话座机,还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原来高干家庭是如此高级。</p><p>既然体育委员张同学来昆明了,为了表示我的热情,在张同学参加的会议结束的当天,我特意向设计院请了一天假,并借了一辆自行车,邀约张同学去海埂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参观游玩,张同学也放弃了会议结束的宴会活动。</p><p>我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张同学开会的南疆宾馆(小西门)一直骑到滇池边,来回二十余公里,累得够呛。那天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皮肤很白的张同学被晒成了红色人。</p><p>那时,全国刚刚上映《飞吧!足球》,大家都看了,而《飞吧!足球》的拍摄地就是海埂基地。我觉得可以拿得出手,向体育委员张同学展示昆明的美好。</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9年12月,我去深圳出差,与小游同学和罗同学合影留念。</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2年回母校聚会,又与同桌四年的小游同学见面了。现在逢女就称美女,当年为了学习,一心不能二用,很少与女生说话,偶尔说话都很不自然,所以从没动过向同桌美女表白的心思。</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倒是罗同学与小游同学有点意思,经常是同学们茶余饭后调侃的话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呵呵!</span></p> <p>2002年9月,建筑工程系7808班同学第一次回母校聚会。大学毕业20年后再次相见,格外激动。</p><p>他们如同20年前那样,集体进入的昔日的教室,习惯性地自觉对号入座。</p><p>右侧戴帽子的那个就是我,虽然帽子遮住我的脸,但是仅凭帽子就能辨别出就是我,因为全班只有我戴帽子。呵呵!</p> <p>7808班毕业30年纪念照,遗憾只去了16个同学,是建筑工程系去的人数最少的班级。</p><p>怀抱鲜花坐在前排中间的两位老师,女的是当年教授钢筋混凝土的王秀逸老师,男的是当年教授钢结构的黄农老师,黄农老师还是当时的大学校长。当年诲人不倦的两位老师,看上去身体很健康,心情也很好。祝愿母校所有老师平安、健康、长寿!</p> <p>同一届同专业的同学中,有司局级干部、有央企副部级干部、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大学教授、有博士生导师、有定居海外的留洋博士、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有工程总监设计总监、还有党委书记,就连母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现任校长都是同系同级的同学。同学的发展和成就不一而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是高级职称拥有者,高级知识份子的称谓实至名归。真可谓同学同窗同骄傲。</p><p>入学时,7808班30个同学,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毕业时,7808班26个同学,分配到全国东西南北中,基本都分配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如今他们的后代有十余个留洋硕士或博士,其中还有毕业于美国哈弗大学的。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2016年2月,因为力晖同学来昆明过年,年初三老李同学就从太原赶来,恰好定居加拿大的吴同学回昆明过年,剑锋同学也从蒙自赶来昆明,7807班的弘同学也来相陪,加上老胡同学和我,一共七个男同学相聚昆明,就算集体过小年了,机缘巧合加友情缘份,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力晖同学年前就来到昆明,我先陪他去了普洱和版纳,然后回昆明过年。年初三我和力晖同学驾车去机场接老李同学,而后直接从机场上路,去玉溪与剑锋同学汇合。然后剑锋同学做导游,游览了元阳梯田、建水古城和剑锋同学的工作地蒙自,最后还去了文山普者黑。</p><p class="ql-block">其实,老李同学来云南若干次了,云南的许多旅游胜地他都去过了。因为工作的关系,力晖同学也常来昆明。但这次不一样,没有工作的羁绊,没有应酬的敷衍,纯粹的同学关系,单纯的同学友情,还见到了加拿大“歪果仁”吴同学。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p> <p>2016年7月,7808班毕业34年后,在内蒙包头聚会。</p><p>上铺的兄弟罗同学,是本次包头同学聚会的发起者和赞助人,同学们在聚会期间的所有费用都是罗同学个人赞助的。</p><p>在罗同学的精心策划、组织和安排下,我们感受了包头蒙高烈艳风情(据说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草原)。参观了成吉思汗陵墓。游览了真正的沙漠——包头响沙湾。在希拉穆仁草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举办篝火晚会,入住蒙古包。</p><p>生长在云南普洱大山里的我,生平第一次亲临沙漠,第一次体验牧民草原生活。</p><p>感谢罗同学为包头聚会付出的精力、热情和财力!</p> <p>第三小组的同学都老了,有的已经退休了。那群天真无邪、懵懂幼稚少年已变成沉稳老道的大爷大妈了。呵呵!</p> <p>到包头那晚,与老胡同学同居一室,再次领教了老胡同学如雷贯耳的鼾声,不禁想起与老胡同学同居一室四年的不堪日子。</p><p>下半夜被鼾声吵醒,就似睡非睡辗转反侧,终于盼到天亮,我果断起床穿上运动行头,沿着钢铁大街跑步,饶跑了万达广场和八一公园,大约7km。带着充实的汗水回到酒店,老胡同学的鼾声还在持续不断。我愤然洗澡不顾吵醒老胡同学,洗澡完了打开手机一看,天哪才6:27!哎…该死的时差!该死的鼾声!昨晚真害苦我了!</p><p>万号国际酒店号称五星级别,我看硬件达不到,服务还行。</p> <p>4年同窗友情的播种,经过34年的生长,今天收获了丰硕的果实,34年的分离同学感情更加情深义浓。从昆明到包头,遥远的同学聚会穿越了34年的时空,等来了彻底释放的激情和难舍难分的眷恋。</p><p>没有理由不释放自己,找回青春的感觉真好!</p> <p>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包头聚会很快散了,但同学的几句话将永久驻留在我的只读存储器里,永远保存绝不删除。</p><p>小胡同学说我充满正能量,尚同学说我功劳大大的,银河同学说我是艺术家,力晖同学说我是永远的秘书长,小游同学说我是暖男,郑同学说我有儿有女最幸福……另外,尚同学还说我为她树立了运动减肥的榜样,要向我学习,一定要将运动减肥进行到底。</p><p>喔!我知足了。哈哈哈哈……</p> <p>包头聚会结束后,由于包头的航班较少,老胡同学、岳同学和我,搭乘银河的座驾,去往银川,再从银川乘返程飞机。</p><p>银河同学来自宁夏银川,所以自行驾车驶往包头。从包头开车到银川,大概就是六、七个小时。</p><p>银河同学也尽了地主之谊,陪同我们在银川完成了一日游。</p><p>谢谢银河同学的热情陪伴!</p> <p>当年同一小组的四个爷们,35年前在西安同室居住了四年,彼此不算是知根知底,也算是了如指掌。那天在银川喝酒吃肉,谈天说地忆往昔,就此别过。</p><p>呵呵!</p> <p>2017年2月,同桌小游同学邀约同组的郑同学和岳同学来云南游玩。我理应尽地主之谊,策划路线,安排活动,把握时间,自驾游云南,一切都按计划执行。</p><p>小游同学来自北京,郑同学来自上海,岳同学来自武汉。虽然他们之前都来过云南,但我相信,此次云南之行一定让他们留下更深刻的映像,因为自驾自选游览地,因为游伴和导游不但是同窗而且还是同组。</p><p>除了昆明,我们游走了抚仙湖、蒙自、河口、普洱和版纳。在红河和玉溪境内,受到剑锋同学非常热情的接待,就连7807班的弘同学也从昆明赶来蒙自与大家欢聚。</p><p>抚仙湖水清澈见底,蒙自海碗过桥米线味道鲜美,河口边境口岸与越南相望,普洱的茶马古道(驿站)、万亩茶山和梅子湖,版纳的勐仑植物园、橄榄坝民宿,景洪的总佛寺、告庄夜市和野象谷……至今还历历在目。</p><p>欢迎同学们来云南游览,我在昆明等着你。</p> <p>也许注定是某种缘份,来到昆明集结的那天,恰好是小游同学的生日。郑同学先到昆明,所以在小游同学来到之前,郑同学就向我通报了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于是,我家寒舍随即成了为小游同学庆生的临时场所。</p><p>异地过生,同桌庆生,理所当然。唱生日祝福歌,吹庆生蜡烛,吃生日蛋糕,一样都不能少。大家高兴了,小游同学感动了……</p> <p>进入剑锋同学的地盘,当然是由剑锋同学说了算没商量。</p><p>走马观花看看,实实在在吃喝,蒙自海碗过桥米线你吃过吗?</p><p>呵呵!</p> <p>游览了小勐仑国家植物园,顺路歇在橄榄坝泰族园,第二天观看(参与)表演式泼水节,回到景洪已经比较晚了。</p><p>那晚,我们入住景洪告庄孔雀谷客栈。</p><p>逛了告庄夜市,看了景洪的江边夜景,已近夜里12:00。或许是积累了7-8天的旅途劳累,入住第一晚各自都匆忙入睡,并快速进入梦乡。半夜时分,我迷迷糊糊听到轻微的敲门声,似乎还有女性说话的声音,难道是住隔壁的女生出什么状况?我警觉地起床走到门边,门外传来半遮半掩的声音:"上门服务"。我虽然心惊肉跳,但还是果断回绝了,并立即回床继续造梦。</p><p>次日晨,我问同住的岳同学:昨晚睡得好吗?岳同学精神抖擞回答:睡得很好。我再问:昨晚半夜你听到敲门声了吗?岳同学莫名其妙:敲门声?没有啊!我随即向岳同学讲述了半夜经历的故事,岳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并略显失落。</p><p>次日仍然是辛苦劳累的一天,而且再次日一早要返回普洱,还要顺道去游览野象谷,大家早早就入睡了。</p><p>再次日晨,我醒来即向岳同学问候:昨晚睡好了吗?岳同学无精打采地反问道:怎么昨晚一整夜都没人来敲门呢?</p><p>哈哈哈哈……</p><p><br></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继包头聚会一年后,7808班同学又在贵州聚会。21位同学积极参加,按时集聚贵州毕节喜来登酒店,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银川、太原及昆明等城市。</p><p class="ql-block">徐同学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出资人、策划和组织人,当年的老班头薛同学是这次聚会的联络人。</p><p class="ql-block">感谢红英同学还保留着贵州聚会的《通知》,有了聚会《通知》,这个章节就好写多了。</p><p class="ql-block">7808班全体同学:大家好!现将2017年全班同学聚会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1.本次同学聚会安排在贵州(安顺市、毕节市和贵阳市),希望大家积极参加。</p><p class="ql-block">2.同学会活动时间是2017年9月22日报到,9月27日结束,共计6天5夜。</p><p class="ql-block">3.报到地点是贵州省安顺市西尔顿酒店,9月27日聚会结束的当天早餐后,可从贵阳返程回家。</p><p class="ql-block">4.活动的具体日程:</p><p class="ql-block">#9月22日16:00点前报到,18:00共进晚餐,20:00参加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9月23日全天游览五A级景区黄果树瀑布,晚上回西尔顿休息。</p><p class="ql-block">#9月24日全天游览四A级景区格凸河,晚上回安顺市希尔顿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9月25日全天游4A级景区贵州屋脊韭菜坪,观看百里杜鹃花海,晚上住毕节市。</p><p class="ql-block">#9月26日上午游贵州第一大湖泊~支嗄啊鲁湖,下午游4A级景区织金洞,晚上住贵阳市。</p><p class="ql-block">#9月27日早餐后,大家可选择飞机或高铁从贵阳市返程回家。</p><p class="ql-block">5.本次活动由徐兴卫同学策划并承办,由薛育新同学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6.本次活动的费用由承办人负责,但往返交通费用自理。</p><p class="ql-block">7.欢迎全班同学积极参加本次聚会活动,但按惯例建议不带家属。</p><p class="ql-block">8.聚会活动报名时间即日开始,9月10日截止。</p><p class="ql-block">9.由薛育薪同学负责统计报名人数。</p> <p>聚会报道当日,时逢7808班的生活委员老游同学的61岁生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生日,徐同学特意安排了一场庆生活动。</p><p>庆生活动在一家高档卡拉OK厅举行,随着生日蛋糕的呈上,游小平同学头戴生日礼帽,闭目许愿吹蜡烛,同学们一起欢唱生日快乐歌,共同祝贺游同学生日快乐。</p><p>也许,这次偶然的庆生活动,就是对当年生活委员辛勤付出的真诚回馈和特殊表彰。但愿这个带着同学们祝福的特别生日,时常伴随老游同学,祝福老游同学长久健康!</p> <p>聚会游览活动按计划执行,游览景点按图索骥,组织活动有条不紊,顺利开展并平安落幕。欢歌笑语的愉悦心情都写在脸上了,兴高采烈的游览激情都记录在照片里了。</p><p>边游览边交谈,交流第一,游览第二。热谈同窗友情,热忆同窗轶事。没有写游记的打算,也就没有详细记录具体游览的景点和感受。</p><p>贵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更有世界级的地质地貌大观。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有拜托有兴趣的同学,自己百度一下了。呵呵!</p> <p class="ql-block">已经六十岁了,才有幸单独与全班女生合影留念,迟到的宠爱也是值得炫耀的。哈哈!</p><p class="ql-block">同是1957年生人,找个理由再合影一张。容颜和表情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和快乐。</p><p class="ql-block">留下回忆,留下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兰州的小齐同学先走了,武汉的岳同学也走了,北京的军人张同学失联后也还没有找到……我们永远记住他们,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同时要告诫我们自己,珍惜当下时光,过好每一天,放下该放下的,照顾好自己,不负今生今世,健康快乐地活着,比什么都好!</span></p> <p>性格温和内敛的文科秀才吴同学,因攻读博士学位去了加拿大,并定居在温哥华了。</p><p>大学期间,我与吴同学亲如兄弟,形影不离。没想到,我时常摆出大哥的姿态,呵护着的云南老乡小兄弟,成了7808班学历最高,走得最远的“歪果仁”。</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9年8月,我全家去往上海参加老岳姐女儿的婚礼,郑同学和小游同学专程来访,同桌小游同学还是从常州赶来的。同学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乡遇同窗,久别遇同桌,大家都退休了,没有了顾忌,无所不谈,只怨时间太不懂事,只遗憾在西安同窗四年,还没有今天说的话多。在那个压抑天性的年代,四年同窗纯洁至极,虽然没有多的语言交流,但是却留下了浓浓的同学情谊。或许,正是因为了这份纯洁,同窗同桌的友情才更加深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末了,郑同学和小游同学做东,宴请我们一行云南嫁女客,吃的是美味地道上海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谢谢郑同学和小游同学,找机会再到昆明来,一定再请你们吃云南菜。</p><p><br></p> <p>不知从什么起,郑同学和小游同学与我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并慢慢走进了彼此的心里。她们来云南,我去上海深圳,就又多了几次见面的机会。</p><p>有趣的是,郑同学两次来昆明都遇到我搬了新家,在同学中是最先知情人,也是新家贵客,真是捷足先登。</p><p>同桌就是同桌,我女儿在北京念大学期间,小游同学还去看望我女儿并请她吃饭。谢谢小游同学!</p><p>其实,当年虽然同窗同组,并没有什么交流,倒是退休后联系才多了起来,时有电话聊天,有几次煲电话长达一个多小时,最长的一次煲了两个小时。谈孩子成长,谈健康生活,谈疾病应对,谈同学情谊,谈家庭琐事,谈私密情感,谈生活态度,谈人生体验,谈天说地,无所不谈,俨然成了可以掏心窝说话的异性“闺密”。</p><p>呵呵!呵呵!</p> <p>2019年11月19日,应大学同窗好友老李邀约,我携妻子自驾专程去往北海。</p><p>住在老李家的海景度假豪宅里,每天看着近在咫尺的海景,从极度兴奋渐渐变成了视而不见,微风带过来的海味起初是那么敏感,几天过后就变得麻木不仁没有感觉了,可见人的生存适应能力是一种天赋。</p><p>山西太原人老李,是我大学同班的学习委员,也是我们班的老二哥,比我大五岁。大学毕业后,我与老李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或是因公出差,或是因私办事,有机会总要找理由见面聊天叙旧,因此我去过太原三次,老李来云南更是若干次了。记得毕业后第一次见面是在长沙,我俩不约而同地去到长沙,参加不同的学术会议,经其他同学告知才知道我俩都在长沙。同学毕业初见,他乡遇老同学,感慨万千。</p><p>这次与老李同学北海再见,虽没有老泪纵横,却也是激动不已。可谓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p> <p>当年的思茅老乡美英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后来又调回云南并定居在昆明。美英退休前是昆明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她的丈夫是云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p><p>虽然大家都在昆明工作生活,但很少联系,同学聚会时偶尔见上面,但彼此心中时常都有。毕竟都是当年从云南边陲小城思茅,考到西安念大学的老乡,并且也还算是发小吧。</p><p>只要大家安好,便是晴天。</p> <p>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力晖同学,与我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来昆明许多次了。</p><p>我和力晖同学是真正的同病相怜,心心相惜。我俩都是老牌冠心病人,深刻体验着安放心脏冠脉支架无奈与利弊,时常交流服药经验和体会,相互交流健康生活方式。</p><p>记得2001年,力晖同学来昆明开会,会议结束当日,想借机见见7807班的弘同学。我随即联系弘同学,才知道弘同学不巧在大理投标,并热情邀约力晖同学去大理相聚。走起没商量!再约上剑锋同学,驱动我新购买的桑塔纳,立马出发前往大理。大家一路谈笑风生,一路欢歌笑语,而弘同学已早早安排好晚宴。</p><p>大约19:00,我们还在赶路。美味佳肴已上桌,热菜已凉,弘同学不断来电催促,我们极速奔驰。就快到达大理收费站时,我们被交警拦下,超速行驶要罚款200元(那时是现场开罚单,现场交罚款)。急中生智,力晖操着京腔,谎称公务繁忙赶路要紧,并亮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的工作证。这一招果然奏效,交警网开一面,最后只罚款50元了事。呵呵!</p> <p>当年的生活委员老游同学是母校的子弟,他的母亲是母校外语系的英语老师。</p><p>因为寒假时间短,回家过年路途遥远,那时别说没有高铁,就连绿皮火车都绕道成都转车,非得两天两夜才能从西安回到昆明。而且寒假时逢春运高潮,火车上拥挤不堪,没有座位站立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没有水喝不能上厕所也成习惯。</p><p>所以,我春节没回家过年已不止一次。</p><p>7808班有四个云南籍同学,第一年春节都没有回家。过年期间,老游同学主动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老游同学的母亲是四川人,做得一手好饭菜,地道的南方口味,印象最深的就红烧带鱼和麻婆豆腐,还不习惯西北面食和北方口味的我们,顾不上斯文礼节,毫无顾忌大快朵颐,狼吞虎咽猛吃猛喝,穷学生的穷酸样暴露无遗。呵呵!</p><p>其实同学们都知道,老游同学的父亲去世早,母亲独自扶养三个孩子也确实不容易,何况老游同学的妹妹也同时在念大学。</p><p>谢谢老游同学!谢谢老游同学的母亲!祝福老游同学的母亲健康长寿,好人一生平安!</p><p>写到这里我十分动情,眼泪刷刷地留下来了……</p> <p>78级建工系毕业30年同学聚会时,特意做了个有着建筑意义的专业纪念品,一片“陶瓦”,我很喜欢,但也我一直有个遗憾。</p><p>情况是这样的,聚会完了我借道重庆去看望堂弟,顺便带上一块“陶瓦”去送给尚未归队的徐同学,而我的那块“陶瓦”就委托云南籍剑锋同学带回昆明。后来据剑锋同学说,他带回昆明后转交7807班的弘同学,而弘同学却因酒后失意不记得了……所以,我的那片“陶瓦”就被好心同学弄丢了。</p><p>想起几年前,老游同学来昆明走亲戚,得知他那里还有剩余的“陶瓦”。于是一个月前,就厚着脸皮请老游同学快递一个给我。老游同学非常认真,立即行动起来,现在快递业务很发达,很快我就在小区门口取到了,“陶瓦”被包装得非常严实可靠,没有因快递折腾出现丝毫破损。再次感谢老游同学,迟到了八年的纪念品,带着同学情谊,带着大学情怀,终于收到了,欣慰最终替代了遗憾。</p><p>就把这片来之不易的“陶瓦”,放在我家的小茶室吧,找不到更适合的地方放置了。也好,若遇朋友来访,边喝茶边聊天,若聊到大学情怀,可以随即观赏纪念佳品。</p><p><br></p> <p>难以找回的就别找回了,但一定要找回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可以忘记的就忘记吧,但别忘记同学聚会的精彩片段。</p><p>今天的聚会注定成为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照片注定变为明天的老照片,今天的相聚注定留在明天的回忆里。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才是硬道理。</p><p>工民建7808班的同学们,大家保重吧!还有些路要走,还有些事要做,养好身子骨,期待来日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知识的力量改变了我的命运,大学的情怀伴随着我的一生。四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了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我时常问自己,假如当年没有参加高考,或者没能考上大学,我的命运又将会是怎样的?假如我考上了77级的某大学数学专业,等待我的命运又将如何?</p><p class="ql-block">我坚信,选择重于努力,果断正确的选择,是人生成功的关键。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否把握好机会,就是人生成败的关键选择。</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一直以为,人世间许多事情,偶然里藏着必然,必然由一个个偶然构成。</p><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38年了,许多同学已经退休了,所学专业知识已完成使命了,但是大学的经历和大学的情怀继续影响着我的余生。</p><p class="ql-block">现在看来,念大学的本质其实是到高等学府里继续成长,所学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结识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学,在大学里积累了许多精英人脉,以及跨地域生活学习的背景城市的人文影响。最终沉淀下来的最有价值的收获是,提高了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愿望和计划,带着妻子从昆明出发,去西安,去太原,去北京,去天津,去上海,去杭州,去深圳,去武汉,去银川,去有7808班同学定居的地方,去旅游更是去看望拜访老同学。</p><p class="ql-block">无论我们各自的事业成败与否,无论我们各自的职业不一而同,无论我们各自在江湖中如何打拼,无论我们各自的生活是否如愿,无论我们各自的命运如何安排,我们永远共同拥有伟大而骄傲的称谓:大学同学。</p><p class="ql-block">许多年来,我总觉得大学经历不算完美,好像缺点什么。我总是问自己,如果时间可以穿越回去,重现大学生活,应该怎么度过四年青春的日子。答案是:除了刻苦学习,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谈一场校园恋爱。只有这样,才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问题来了,假如在大学谈恋爱,她又会是谁呢?</p><p class="ql-block">哈哈!哈哈!</p> <p> 后记</p><p>笔友小花来信了,阅读《我的大学情怀》有感而发:</p><p>往事如烟,记忆有痕。知青岁月和大学生活,构成了我们这代人青春的优美旋律,而这种纯真而单调的旋律,恰恰就是最难忘、最动听的乐章。</p><p>大学于我们而言是神圣的殿堂,是放逐理想的象牙塔。如饥似渴,挑灯夜读是我们大学生活的常态。那时的大学生活,不够浪漫,却足够踏实。</p><p>美篇把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收纳入文,细致入微;将同学间的真情厚意一一列出,如数家珍。不仅看到大学生活对于作者的珍贵,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古道热肠和重情重义。</p><p>如今回味、牵挂、聚会、拥抱和热泪,成为了大学生活的继续延伸。只是岁月之笔,有点吝啬,相聚常常成为期盼。</p><p>让一张张老照片,牵出那遥远的怀念,让一段段新文字,续写大学友情后记。继续持久抒发大学情怀,乐此不疲。</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何建简历</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何建,男,1957年1月出生。1973年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落户(知青),1975年应招到思茅汽车运输总站运调科工作,1978年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2年毕业(本科,学士)分配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工作。</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82年至1999年在设计院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高新技术开发应用、设计项目组织管理及工程建设监理等相关工作,参与设计院高层次技(学)术决策、评价及审定等工作。1987年晋升为工程师,同年入党;1993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7年取得国家建设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历任设计院土建室副主任(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北海分院总工程师、鑫诚建设监理公司昆明分公司常务副经理、设计院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有色金属设计》编委。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监理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9年调入昆百大集团,任云南百大房地产公司工程部经理。</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0年至2006年加盟昆明自更集团公司,在该集团公司旗下的房地产公司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7年至2008年受聘为北京御行中天投资公司设计总监。</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9年受聘为昆百大集团技术顾问。</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担任昆明天行健房地产公司总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担任昆明启鸿房地产公司总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2年10月至2015 年 10 月出任昆明鼎杰房地产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兼职)。</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30余年不间断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以专业技术、综合素质和工程经验为依托,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监理业绩的基础上,拓展了项目策划、产品研发和工程实施的能力,积累了较多房地产开发建设方面的实战经验,尤其在设计管理和工程控制方面具有优势,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也得到发挥与认同,成为房地产开发与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主要工作业绩如下:</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独自研发《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CAD软件(TCAD)》(1992年5月13日湖南省建设委员会鉴定,湘建科鉴字009号),评价:软件设计有特色,达到国内同类软件的先进水平;</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担任北海东盛新村3#楼(25层)工程等项目的总设计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担任昆明平板玻璃厂浮法生产线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担任昆明莫林斯烟草机械维修工程项目(中英合资)的总监理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担任昆明望湖雅筑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与策划并管理开发了昆明都市名园项目(30层,12万平方米);</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与策划并管理开发了昆明水逸康桥项目(612层,13万平方米);</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独立策划并研发了文山广信空间项目(8层写字楼);</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独立策划并研发了文山望龙苑项目(27层,15万平方米) ;</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组织完成并通过评审嵩明长松园军马场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10平方公里);</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与策划并管理开发了云县草皮街商业码头项目(14层,13000平方米) ;</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与了昆明启鸿-假日城市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全高层,700000平方米) 。</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与了昆明鼎杰房地产公司开发昆明大型城市综合体大都项目(一期和二期共计约60万平方米,其中最高楼高达168米)</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独自撰写并发表如下文稿:</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利用计算机显示屏图形输出作为人机信息交互的媒介》刊于《北京微计算机》(1988年第3期),并转载《建筑结构》(1988年第5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屏幕图形字符应用的简单方法》刊于《有色金属设计》(1988年第1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关于工程结构CAD的思考》刊于《工程勘察设计》(1991年第3期),并收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1991年12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工程图形处理软件EPTOOL的构思、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刊于《云南省计算机学术论文集2》(1990年),并收入《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1991年12月);</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关于工程结构CAD的思考与实践》刊于《有色金属设计》(1992年第1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用高级语言开发CAD应用软件的典型方法》刊于《有色金属设计》(1992年第1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CAD的设计与实现》刊于《有色金属设计》(1993年第1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在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初步设计中延性柱设计的实用方法》刊于《有色金属设计》(1994年第1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论文《机械成孔工程桩的质量控制》刊于《云南监理信息》(2000年第1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小小说《老王和他的邻居》刊于《春城晚报》(1991年5月24日),并获《春城晚报》"联谊杯微型小说竞赛"鼓励奖;</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散文《新鞋老路》刊于《春城晚报》(1994年8月19日),并转载《中国有色金属报》(1994年9月4日);</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散文《银滩的诱惑》刊于《春城晚报》(1994年12月5日);</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言论《房事新说》刊于《新地产·云南版》(2008年12期)。</span></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