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奶奶🌺

霞光满天

<p><b style="font-size: 15px;">  《怀念奶奶》一文是我在2005年奶奶去世五周年之际写的祭文,以此来表达对奶奶的深切缅怀。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愈发加深了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在奶奶离开我们20年的今天,我特将《怀念奶奶》一文再次制成美篇,送给天堂的奶奶,祝她老人家在天之灵长安息、永安康!</b></p><p><b style="font-size: 15px;"> 需说明: 美篇采用“字上图下”的格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中,感谢大家耐心阅读,带你认识我的不一样的奶奶。 </b></p><p><b style="font-size: 15px;"> ———题 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怀念奶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文/宋红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是个很普通的女人,也是个不寻常的女人,她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在她的一生中,我虽不能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那勤劳、善良、贤德的一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足以使我们终身受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奶奶寿元87岁,曾三次嫁人,无一子一女。她漂亮、贤德、能干,纺花织布样样在行,第一次嫁一当官的,只因未能生育而离异,二次嫁我本家大爷爷,没几年后,大爷爷病世。第三次婚姻续亲我的爷爷,当时,爷爷已有三个孩子都未成人,奶奶待他们视同己出。父亲是长子,在他成家立业后便有了我的哥哥,长孙子的出现给全家增添了许多欢乐,更是给了奶奶莫大的安慰,奶奶视他为命根子,她自然承担起对哥哥照顾。两年后又有了我,听母亲说,奶奶此时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加之,爷爷生病卧床就很少过问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个女孩子。后来,我的爷爷病故,我又有了弟弟妹妹,奶奶也没再嫁,但和我母亲的相处一直很融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也在乡村任教,所以家里的重担一直是奶奶和我母亲共挑。</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我们兄妹五人渐长,我开始有了记忆。由于我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很贫穷,有时没有粮食,总要和邻居相借,所以,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和奶奶结下不解之缘,也伴随了她的一生。常言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她好象从没有犯愁过,粗茶笨饭总让我们吃起来感到香香美美。</p><p class="ql-block"> 奶奶针线活很是出名,她从小就心灵手巧,每年总要忙里偷闲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鞋垫,当时由于家穷,过年时,奶奶的鞋垫便成了我们唯一的新年礼物。奶奶是从封建社会走出来的人,“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小时候,由于家境非常拮据,饿了总是想方设法把吊在家中篮子里的窝窝头偷出来吃。一次,在慌忙中不小心把揣在怀里的窝窝头掉在地上,正好被奶奶看见了,她气的咬牙切齿直骂我“吃死你,吃死你,吃死你…”,有时我被她骂的泣不成声,不明白为什么哥哥弟弟他们每每饿时总有收获……有时我口渴了,就坐在一边看着正往暧瓶里灌水的奶奶不敢啃声,很有一段时间我连“奶奶”都少叫她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时,我们兄妹五人学习都很好,过年,家里没钱买年画,我们用奖状取而代之,奶奶挺高兴,为了让我们上学买起书本,她和我们一起上山摘松桃、刨山药,到河边捡石子等。以前,我们家没有劳力,是村里的“短款户”,母亲为了我们也不再教书,她辛辛苦苦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到头来只能分到一点粮食,每每母亲回来偷偷哭泣,奶奶总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仅有的一点点自留地,奶奶就和我们割草、拾粪,精心种地,一年四季她常是看着日头掌握我们的到校和吃饭时间。当时,生产队也很穷,每年人均只能分到一斤小麦,我家当然就更少了。可我的奶奶在我们面前总显得很乐观,她常说“没吃的吃好面,没穿的穿绸缎”,每当她把饭里飘着几根细细面条的碗端到我们面前,我开始下意识到家里又要危机了,父母亲又要四处借粮了,而奶奶就在一边暗暗落泪。</p><p class="ql-block"> 到了中学,我们兄妹五人陆续考入县重点中学,奶奶陪伴着我们度过最艰苦的日子。那时,她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为了我们读书成人,她随我们三进三城,为了省钱,第一、第二次进城我们租民房居住,就现在仍然还记得那是不足两间大的很破、很旧、又矮的房子,从外看去,真是经不起一场暴雨的危房,现在回想起来心还颤抖,可奶奶仍就那么坚强,她省吃俭用,总不在我们面前说半个“不”字。此时,我从奶奶平时的生活中体会到她那生活的勇气和望子成龙的坚定信念。一次我重病,眼看就要中考了,我仍不见好转,老师、同学、邻居看到我病入膏肓的样子,都以为我不行了,奶奶主动要求母亲接替照顾我,而她却举着“三寸金莲”步行回家,后来,我终于逐渐康复,才知道奶奶在村子里找了个“神医”给我祭神,保佑我平安。当奶奶这次看到我消瘦的样子,心痛的流着眼泪对我说“孩子,这一病,你连功课也误下了不少”……如今,我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那场病是我有生以来最可怕的一次,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进城,哥哥已大学毕业回到县一中工作,那时,奶奶身体也不像以前硬朗了,而我也因高考落榜,又回到一中复习,此时,在哥哥不到十平米的住处就校设灶,哥哥负担很重,奶奶更觉得义不容辞。为了让我们都能考上学校,她宁可自己不休息,挤出时间也要让我们多多看书、写字,由于奶奶已常年习惯睡热坑,在校总被冰冷的床板折磨的“转腿肚”,时常抱着小腿直叫,我们心疼的看着奶奶干着急却没一点办法。有时,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她那“三寸金莲”的小脚被磨的又痛又肿,总抢着刷刷碗、打打水,她总是拒绝,所以,在当时的校园里,不少师生都能清楚地记得有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步履蹒跚中手拿水桶在一次次提水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哥哥是个很负责的教师,一次,一个很顽皮的学生在哥哥训斥后却遭到他的报复,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将一块半头砖从窗户扔了进去,正砸在奶奶的耳边,由于奶奶耳聋,一点觉察都没有,早上醒来后,看到忱边那块半头砖,她一直在呐闷是怎么回事,这事在校引起喧然大波,校方也给了处理,可我们始终没有告诉奶奶真正的原因,总觉得太对不起她老人家了,如果那次在不知不觉中伤及了她老人家的性命,我们将不知在以后的一生中是怎样的内疚和自责呀。</p><p class="ql-block"> 哥哥是我们学业上的领路人,他很尊重我们的奶奶,一说到奶奶他总是十分高兴。他常和我们说:奶奶和他人奶奶不一样,她虽不识字,耳聋也没电视看,但她的悟性很高,她知道现在国家领导人是邓小平了,并且知道我们兄妺五人谁学文谁学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兄妺五人陆续考上了大学、中专,这在当时的确是很了不起的事,十里乡村传遍了大半个沁源,奶奶更是喜上眉梢,有人说是我家的风水好,可奶奶坚信这是孙孙们功底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 八八年,中专毕业后,我分配到县人民银行工作,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她很高兴也很认真地对我说:银行好啊,银行有钱,可是再多的钱也不是咱自己的。孩子,好好努力吧!没想到奶奶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已走过了近二十年,至今还铭刻心头。由于我和妺妺同时参加工作,家境至此也开始有了改变,我们有了孝敬奶奶的条件,每当发下工资,第一件事就是给奶奶买好吃的,总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可她总是嫌我们太破费了,每样东西都要问出价格。记得一次我指头伸出后,她从三角、三元猜到三十元,并生气地对我说“我已是快要入土的人了,不值得破费。若你们有孝心,只给我买几个烧饼就满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以后回家看奶奶就成了我生活中的要事,每每坐在奶奶的身边,总感到格外温暖和亲切,可她第一句话总是问我和兄妺五人通电话了吗,他们说什么了等等,接着总要把那一直伴随她几十年的旧箱子打开,告诉我那些钱、那些衣服、那些好吃的都是谁买的,嘴里还念念有词。此时此刻,我也感到奶奶的确老了许多,她的背更驼了,耳更聋了,走路喘着粗气。有时还要戴着镜子给我们做鞋垫,我好言相劝,她说这不算什么。每每我们回到家,她总是拄着拐仗也要给我们做饭,奶奶知道我们是最爱吃她的饭菜的。</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哥哥的倡议下,我们开始给她过生日。以后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八这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匆匆赶回来,奶奶好象天天盼着每年这一天的大聚会,每当她看到孩子们的笑声、乡亲们的贺声,总是一个劲地说:我虽然没生育过,可媳妇对我好,孙儿们很孝敬,我真够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是长孙女,参加工作后,自然面临着成家立业,奶奶很关心我的婚姻,找个正派人她是标准。记得第一次领着对象回家,奶奶拄着拐扙走了过来笑盈盈地对他说:孩子,脱下你的鞋子,奶奶给你做几副象样的鞋垫来穿。我笑奶奶太鲁莽,可她却说:霞儿,是你的眼力不错。后来,我们结婚了,奶奶拿出小包给我们看,里面全是十几副鞋垫,有龙凤呈祥、喜鹊冬梅、四季平安等样字以及象莲花、桃李花、十字纹、米字纹、蛇盘兔、如意盘肠、富贵牡丹等精美图案,真是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我知道,她是为我们兄妹五人准备的,一个近八十岁的老人,针针线线都寄托了她老人家对我们美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成了为人子母,奶奶喜出望外,看到活沷可爱的曾孙女,总对我说: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好,这一点我在你们身上很有体会啊!</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毎每回家后,她总要用手摸摸我的肚子问是不是又该有孩子了,还要不停地向我打听嫂子是否有喜的消息。一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向她讲明现在国家计划生育,只生一个的好处。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奶奶不再“封建”了,她还一个劲地对我说:霞儿,那就好了,请你转告你兄妹几人,奶奶也没太多的牵挂了,你兄妹五人个个有出息,奶奶真高兴!以后,你们的条件更好,那就要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吧,我等你们的好消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二000年的初春,八十七岁高龄的奶奶躺下了,这次她病了,我一直陪伴她。一次给奶奶梳头,却忽然发现奶奶满头的白发却已掉的稀疏不少,岁月的痕迹在奶奶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那个髻、那个银簪却依旧煞是好看。这时候,又看见奶奶眼中泛起了泪花,她告诉我:她已知足,看到自己孙儿满堂,个个有出息,去了爷爷那里也好有个交代。顿时我哭了,我告诉奶奶,奶奶能活一百岁呢,奶奶还是笑了,可我分明感觉奶奶这笑有满足,有凄苦,这表情,有不舍,有无奈,我忽然发现奶奶其实好脆弱......同年十月,我奶奶已病得不轻了,神志模糊,连说话认人都很费劲,可只要是我们在她身边,她总能知道是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00一年元旦(农历二000年腊月初七)早四点半,我的奶奶带着永远的牵挂悄无声息的走了,出殡那天,天气特别晴朗,十里乡村的人们都为她送最后一程,结果第二天却大雪满天,乡亲们都说:“雪盖墓,必定富”,你奶奶可真是个好人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生有两个名,一名郭爱好,一名郭慧清,这两个名字我们非常喜欢,“爱好---慧清”都是对她一生的真正写照,她那一生勤劳善良的美德和她那最质朴的言语将影响着我们直到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