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三十六:多义性语言和诗歌的形态

别现代诗歌

<p>诗话:多义性语言和诗歌的形态</p><p>2020.5.6</p><p> 诗歌的真是情感的真实,它是个体生命情感和人类共同情感的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更不是社会现实的真实。诗歌就是要通过创生一个虚幻的生命空间来表达现实社会中亲在者的真实情感和感受的。</p><p> 因为亲在者是一个意识着的存在之物,每时每刻都在意识着。现象学把亲在者的意识行为分为客体化意识行为和非客体化意识行为。客体化意识行为指的是人的意识在客观世界里有一个意识所指的对象,比如我们说“去商场买件衣服”,或者睡觉前想起明天得去买飞机票,这时候我们的意识都能指向“商场”“衣服”“飞机票”这些客观存在着的东西。非客体化的意识行为是说,人的有些意识行为并不指向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它没有可指的对象。比如我们常常无端地意识到满足和幸福(有的人走起路来会唱歌哼小曲),意识到忧愁和无奈等等。这些满足幸福欣喜欢乐以及忧愁无奈悲愤痛苦,在客观世界都没有可指的对象,只是我们对自我情感感受的意识。</p><p> 对于有客观事物可指的客体化意识行为,人类的语言够用了,人类的语言就是为客体化意识行为准备的。那些日记通信新闻报道总结报告法律条文都是,我把这类语言叫做单义性语言。单义性语言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非真即假,此类语言有真假性质的判断。而对于非客体化意识行为,人类语言就不够用了。因为人类语言只适合表达人的有客体事物可指的意识行为。不信你考察一下日常生活,很少有人对你说我欢乐呀我愉快呀我伤心呀我痛苦呀。一般人怎么表达的呢?不是笑就是唱不是哭就是骂。</p><p> 人们表达非客体化的意识行为——情感感受情趣情结等,除了上面说的生活里还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表达。表达情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有。现象学认为没有对象可指的意识行为是建立在有对象可指的意识行为之上的东西。不可言说的情感感受还得利用可以言说的东西来表达,刚才说的骂人话就是一般人表达负面情绪的办法。我以前在群里举过“狐狸精”这个骂人话,被骂的人没有一个追究字面含义的,为啥?因为不会写诗歌的人也都知道这句话包含很多意思,它是除了指被骂的人是一个迷惑男子的妖冶女子,更主要的是表达了说话人厌恶和痛恨情感,另外还要激起被骂者的屈辱和羞耻。</p><p> 除了骂人话,生活里常见的俏皮话、玩笑话、打炸子等等,不都是一般人表达情感所创生的意象吗?</p><p> 我以前问学写诗歌的人会不会开玩笑?会不会骂人?会,你就会写诗歌!诗歌就是经过道德过滤的玩笑话骂人话俏皮话。我把包含着多层意思的语言,叫做多义性语言。</p><p> 准确的说,包括不识字的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着人类共有的两种语言——单义性语言和多义性语言。单义性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多义性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就这么简单。</p><p><br></p><p>2020.5.5</p><p> 昨晚和一个朋友讨论诗歌的视觉形态,我说形式也是诗歌的表达手段。艺术是创作,诗歌的形式也是创作的内容。一个成熟诗人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风采。你的东西别人读得多了不看作者名字,叫人家一接触诗歌就能知道是谁的作品。</p><p> 我一般是用左对齐编排文字,诗歌的题目和正文采用同一字号,题目用下加线往后拖,使题目的最后一字和正文的最长诗句的最后一字对齐。正文后的创作时间,也和最长诗句最后一字对齐。这样行文参差,全篇整齐。长短句子交错,不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不呆板有变化。全篇大致整齐,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和谐。这样追求的是诗歌的形态和谐,和谐之美本质上是两种东西相反而又相待,相对而又相生。</p><p> 现在一般媒体编排诗歌作品,标题用大黑字视觉效果除了醒目,美感不多。很多时候诗歌的题目,就是诗歌的内容需要连在一起读的,一用大黑字就把标题孤立出来了,使诗歌的开头变得没头没脑的。而整篇看起来忽然几个大黑字,给人的感觉不是醒目而是扎眼了。</p><p> 标题和正文字号都一样的时候,叫人分不出来哪是标题哪是正文也影响阅读兴致。于是我就在标题上采用下划线往后拖的方式处理了。效果如何,我没有征询过别人的看法。我的诗歌集子,也都是这样编排。</p><p> 诗歌不是写作,它和音乐绘画舞蹈雕塑一样是艺术作品,要确立艺术家的意识。内容上精雕细刻每一个意象,形式上慎重对待每一个汉字。我们大家一起努力!</p> <p>诗人东方亮,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省级骨干教师,乡县市优秀教师。先后参加过河南省教育学会、中华美学学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以及河南省作家协会等教育学、哲学和文学学术团体。有少许文字见诸报刊,有诗集《一梦染晨曦》录入中国版本图书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