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石磨是我们民族最后的石器,石与石强力磨压出的面粉鲜淳自然,直入心脾,儿时的美食随着石磨的轰鸣声渐渐远去。然而,有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川人,用他的执着,把我们先祖的石器寻回,也唤回了一餐古朴而地道的武川美食——石磨莜面的记忆。</p><p>“冷调莜面捣烧酒,山珍海味都不如。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这段顺口溜说的就是武川莜面。莜面由莜麦磨制而成。莜麦在我国已有五千年历史,属塞北高寒农作物,蒙、晋、冀等多地都有种植,但以内蒙武川莜麦为最佳。相传,清朝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在归化城吃过莜面后赞不绝口。</p><p>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一方特产。内蒙古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空气、水源纯净,远离工业污染,是世界裸燕麦的发源地,素有“燕麦故乡”之美誉。</p><p> 石磨,是古代劳动人民磨制面粉的工具,相传由春秋木匠始祖鲁班发明,通常由上下两个平面圆石组成,下面的叫磨底、上面的叫磨盘,磨盘留有进粮圆孔,两层的接合处有纹理,上方磨盘转动,粮食从上方圆孔进入两层中间被磨碎,并沿着纹理向移动形成面粉。现代片式石磨保留了古老传统的石磨磨粉工艺,改变了传统的动力产生装置,由原来的驴拉人推,变为由电动机带动,同时增加了输送装置和清理装置。实现了全自动操作,既保留了石磨工艺的低速运转、精研细磨的传统特色,又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p><p> 武川莜面香味浓郁、口感劲道,制作方法多样,搓、推、擀、卷各具特色,其中蒸制的莜面窝窝、鱼鱼、墩墩、圪团最具特色,深受喜欢。这些莜面美食的原料,一般是机器磨制的莜面粉,其特点是工艺现代化,生产效率高,品质有保障。武川县有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陈月换,开办了一家石磨莜面加工厂,并且设立了兼具品尝展示的石磨莜面美食店,用古老传统的磨制方法磨出的莜面,天然纯正、香味地道,更有乡土气息,更具地方特色,蕴含了大后山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古朴的饮食文化,将石器和莜麦有机结合,在传承我国古老传统粮食加工工艺,保护民族饮食文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p><p> 几年来,陈月换通过开办加工厂、展示店、美食店和广告宣传,传统石磨制发将莜面优势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13年被武川县莜面文化节组委会评定为“武川县特色莜面百家店”,2014年被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川莜面饮食“技艺传习所”。相信在陈月换为带头人的努力下,武川石磨莜面必将大放异彩,为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提升武川县知名度、推动乡村旅游作出更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