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旅行地图-2【意大利10】

一溪云•随心笔记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手镣脚烤圣彼得教堂</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兴建于公元7世纪,建造的目的在于供奉使徒圣彼得被囚禁于耶路撒冷期间所带的两副手镣和脚铐。这两副镣铐原本被人携往君士坦丁堡,公元5世纪,艾乌多西亚女皇寄了其中一副给住在罗马的女儿,她的女儿再转赠给当时的罗马教皇莱昂内一世,并要求教皇兴建教堂加以保存。几年之后,另一副也被送回罗马。据说,这副后到的囚具一被送进教堂并靠近原先那副时,两副手镣和脚铐像磁铁般地吸在一起。</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教堂入口,非常普通的外观,找寻了好久</span></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两排多立克式柱子将本堂格成3个空间,石柱可能来自希腊</span></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安置在祭坛玻璃柜中手镣和脚铐</span></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教堂最有名的是米开朗基罗为喜爱作战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所设计的陵墓,其中位于陵墓中间的摩西像带着大师一贯的美与力量的风格,是文艺复兴颠峰时期的杰作之一</span></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教皇尤利乌斯二世</span></p> <p>摩西雕像</p><p>这座雕像散发出的活力和力量让每个观者惊叹不已。米开朗基罗同时代的人用以称呼他的形容词--可怖,或许准确地描述了摩西。米开朗基罗营造出旧约圣经中最让人敬畏的先知以及他令人敬畏的姿态。</p><p>因为神所以超越了人,他的双角代表摩西走下西奈山时所散发出的光束,他狂乱的发,还有波动的脸部肌肉,更加强化了摩西表情所具有的转变能力。</p> <p><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22, 126, 251);">卡比托利山丘</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是罗马发源的七大山丘之一。在罗马帝国时代,曾座落着形形色色的公共建筑和神殿,山丘不但是古罗马人的生活中心,更因元老院设置于此而有着神圣的意义,象征着权利中心。</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从16世纪开始的城市大规模规划建设中,主持广场设计的是米开朗基罗,他还建造了与山丘曲线融为一体的科尔多纳大台阶。</span></p> <p>卡比托山是古罗马的地理和仪式中心,从此地开始,所有道路通向帝国四方,在整个中古世纪,死刑都在此山丘上进行,不过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个俯瞰整个古罗马广场的绝佳地点,已经成为诸多凋敝建筑的混合综合体,1536年,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希望能参访这一曾经非常出名的卡皮托山,米开朗基罗受托为卡皮托山重新注入尊严,并设计雄伟的建筑风采。</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来自埃及的石狮装饰着台阶的起点</span></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广场正面的罗马市政府建于中世纪,建筑还包括一座钟塔,是当年罗马元老院开会的地方,市政府前的阶梯也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nbsp;</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议会建筑有一显著的中央塔楼,有两个宽大的外部楼梯护卫着正门,这栋建筑有一大片明黄色砖,有细密分层的表面,有较为华丽的细节。</span></p> <p>米开朗基罗以绝佳的方式开始,先将骑在马上的罗马皇帝奥理略像放到地点的中央,这座古老青铜像在中世纪幸存。一条狭长的斜坡逐步上升到宽阔的广场 广场的中央略微下沉,带有动感的线条,是整个广场生动起来。</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广场两侧的建筑是保守宫和新宫同样也是根据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建造的,现为博物馆</span></p> <p><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22, 126, 251);">阿拉科埃利圣母教堂</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天空圣坛的圣母玛利亚教堂&nbsp;</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从卡比托利欧广场的科尔多纳大台阶下,从阿拉科埃利台阶上。</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1, 251, 251); color: rgb(51, 51, 51);">阿拉科埃利台阶是罗马城奇迹般躲过了肆虐意大利的大鼠疫之后,人们为感谢上苍而修建的。</span></p> <p>清晨的罗马阳光温柔清新,这是第二次来罗马,酒店就在巴贝里尼广场旁,这个时刻的罗马静逸安详的美丽。</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巴贝里尼广场</b></p><p>矗立在广场中央的人鱼海神喷泉 (Fontana dei Toritone) 是贝尔尼尼于1642年所设计,男性人鱼端作在四只海豚之上,仰首拿着一个大法螺在吹水。海神奋力地吹奏着手中的海螺,淙淙泉水从海螺前端流泄而下。</p><p><br></p><p>人鱼喷泉也叫特里同 喷泉建于1642–1643年,其中心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未成年海神特里同,人鱼形状,有四个海豚尾翼。他头部后仰,双臂举起海螺饮水;从此喷射出水流。下面有四只海豚支撑,在其鳞片的尾巴上,有教皇头饰与十字交叉的钥匙和巴贝里尼蜜蜂纹章</p> <p>巴贝里尼广场西北前行即是<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胜利圣母玛利亚教堂,</b>从它的外观看很难令人联想到其内部金碧辉煌的摸样,然而这间装饰繁复的教堂,却是罗马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之一。</p> <p>教堂兴建于1605年,原本是一座属于加尔默罗会的小教堂。</p><p>教堂由一座中殿和左右各三间相通的礼拜堂组成,内部无论是大理石墙壁或天花板都装饰着满满的天使雕刻和壁画。</p> <p>贝尔尼尼的“圣特蕾莎的法喜”:</p><p>位于主祭坛左侧的科尔纳罗红衣主教礼拜堂,是镇堂至宝,展现了圣特蕾莎遭金箭刺穿心脏时陷入狂喜与剧痛时的神态,极具戏剧效果</p> <p>小巧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蜜蜂喷泉 (Fontana delle Api) </b>位于广场东北角一处不起眼的角落,这座喷泉同样是出自贝尔尼尼之手,于1644年完成,是为了荣耀当时的教宗巴贝里尼,而蜜蜂的设计正是取自于巴贝里尼家族的家徽。</p> <p>蜜蜂喷泉前行几步即是著名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人骨教堂--无垢圣母玛利亚教堂</b></p> <p>平乔山顶上俯瞰人民广场</p> <p>位于罗马市区北侧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波波洛广场原意为人民广场,</b>由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大椭圆形。在中世纪,波波洛广场是朝圣者和旅行者从北边进入罗马城的主要入口。</p> <p>广场上矗立着罗马城最古老的埃及方尖碑,是奥古斯都大帝征服埃及后带回罗马的战利品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2世纪。如今的方尖碑底座上有四个埃及式狮子喷泉。</p> <p>广场上还建有两座贝壳状喷泉</p> <p>姊妹教堂:<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圣山圣母教堂和神迹圣母教堂。</b></p><p>从广场的方向望过去,右边是神迹圣母教堂,左边的是圣山圣母教堂,为了让人民广场增添一些焦点和特色,在17世纪,贝尔尼尼建了这两座几乎一模一样,非常有对称性的教堂,走近观察,你会发现,左边的教堂屋顶为椭圆形,右边的教堂屋顶为圆形</p> <p>神迹圣母教堂圆顶和教堂内部</p> <p>穿过波波门即是罗马一座有着艺术博物馆之称的教堂---人民圣母堂Santa Maria de Popolo。</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人民圣母堂Santa Maria de Popolo</b></p><p>很少教堂有这么完美的罗马艺术与建筑的基本收藏,各时期的大师如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全盛期和巴洛克都在此展示各种艺术领域的天赋:绘画、雕刻、建筑与装饰。</p> <p>贝尔尼尼的基吉礼拜堂(哈巴谷与天使雕像)</p> <p>主祭坛--布拉曼泰的壁龛</p> <p>主祭坛两侧的彩绘玻璃窗:马希拉唯一一件罗马式作品,描绘婴儿时期的基督以及圣母的生平。 </p> <p>礼拜堂里有着卡拉瓦乔著名的画作</p> <p>圣保罗的皈依</p><p>为什么你把马置于画中央,而圣保罗在地?</p><p>因为!</p><p>这匹马是上帝?</p><p>不,但是它在上帝的光中。</p><p>圣保罗的皈依:是卡拉瓦乔1601年依据&lt;新约全书&gt;'使徒行传'中有关保罗的故事绘制的杰作.故事叙述的是保罗从犹太教皈依基督教的过程.画面上反映的是扫罗骑着马走在通向大马士革的路上看到耶稣显灵的情景</p> <p>圣彼得被钉十字架 卡拉瓦乔</p> <p>圣母产子图</p> <p>密涅瓦广场上憨态可掬的小象驮着方尖碑,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p><p>位于万神殿后面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圣母玛利亚教堂</b>,是一座建于13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在罗马式、巴洛克式建筑充斥的罗马,这座教堂展现了相当罕见的哥特式风格。教堂建筑重建于密涅瓦神殿遗址上,内有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大师的作品。</p> <p>教堂的左侧道,竖立着修女玛利亚。雷吉的纪念碑,贝尔尼尼的作品,其表现手法出神入化,雕像流畅的衣褶和调皮的小天使</p> <p>这座《耶稣升天》(Risen Christ)雕像是密涅瓦庙上的圣母教堂中最有价值的艺术品。由米开朗琪罗创作并由他学生完成的耶稣像本来是裸体的,救世主被他塑造成体格健美的肌肉男。之后,震惊的教堂当局为它加上了一小块铜制的斜披腰布。</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纳沃纳广场</b>是罗马最美丽的广场,是巴洛克式罗马风格极盛时期的代表,拥有一系列富有曲线美的建筑和精致喷泉。无论时白天,还是晚上,它都是一块吸引游客的天然磁铁,同时也是人们花上个把小时让自己置身于众多咖啡馆之一,同时观赏过往人群的理想场所。广场的轮廓是一个宽阔的椭圆形,</p> <p>1644年,广场经历了最重大的变化:教皇英诺森十世开始着手一项激进的巴洛克风格的重建方案。此项举措产生的最主要纪念物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两个引人注目的喷泉:位于广场南端的摩尔人喷泉和位于中心的四河喷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p> <p>四河喷泉中的雕塑分别象征着四条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罗河、普拉特河与恒河)以及已知世界的四个角落(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恒河-轻松状、多瑙河-转身要稳住方尖碑、普拉特河-秃头作旋转状、尼罗河-头部遮住因为当时源头还没有发现。</p> <p>海神喷泉:是波尔塔的精彩之作。</p> <p>摩尔人喷泉:描绘一个摩尔人站在海螺壳中,与一只海豚摔跤,周围是四个特里同。它被放置在一个玫瑰色大理石喷泉池中。同样是由贝尔尼尼设计。 </p> <p>广场的西边坐落着圣阿涅塞教堂(Sant'Agnese),其凹形正面是贝尔尼尼的主要竞争对手—波罗米尼的作品,</p><p>它正对着贝尔尼尼的四河喷泉,喷泉上代表尼罗河的雕像举起手似乎要蒙上眼睛,似乎在抗议波罗米尼的作品破坏了景观,事实上喷泉是在教堂落成前完成的,后有人发现教堂正面有背对着的雕塑,好似不愿面对喷泉。。</p><p>教堂旁边是英诺森十世的众多宫殿之一 — 潘菲利宫(Palazzo Pamphili)。</p> <p>纳沃那广场喧闹欢乐,来来往往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在广场旁的小店中小憩片刻,虽价格偏昂贵,但能充分享受罗马的惬意,还是很值得的,这也是罗马旅行难忘的体验。</p> <p>纳沃纳广场周边有非常多的值得探访的教堂和宫殿,这是<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圣奥思定教堂</b>,其中有卡拉瓦乔的画作</p> <p>罗瑞托圣母</p><p>卡拉瓦乔依然如此挑战权威,画中圣母接受着一对衣衫褴褛的夫妻礼拜,宗教在卡拉瓦乔画笔下终于降落俗世间……</p> <p>这是<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弗兰切西的圣路易吉教堂</b>,因内有卡拉瓦乔的三幅大型画作而著名。</p><p>教堂中午休息,坐在教堂外的阶梯上等了20分钟才开放。这是法国人在罗马的国家教堂。</p> <p>卡拉瓦乔的画作,在左侧的最后一个祈祷室:天使与圣马太、圣马太殉道、圣马太的感召,描述的是圣马太的生平。</p> <p>天使与圣马太,圣马太的一个膝盖跪在极不稳的搁脚凳上,脸朝向正在口述福音书的天使</p> <p>圣马太的感召,照在圣马太脸庞上的光束象征着神对这位未来门徒的默启。</p><p>在圣诞节前夕,圣马太和他苦难的工友们在他家数着他们一年劳苦所挣来的苦工钱,正在这时,耶稣带着门徒西蒙彼得一起亲临他家,进门后,耶稣伸手召唤圣马太,请圣马太跟随他去,赐他幸福,在场的人又惊又喜,惊得是喜从天降,喜的是苦尽甘来。只有数钱的年青工友正在聚精会神地数点他们一年劳苦所挣来的苦工钱,未注意耶稣的亲临。真实的场面令人回味!真实的场面令人感动!这是一幅劳动者只要您勤劳一定会得到幸福的作品。</p> <p>圣马太殉道,画面中的故事残暴而悲惨,左边那张从黑暗中隐现出的懊悔的脸,是作者的自画像,画中的作者目睹了这个悲剧场面。</p> <p>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艺术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后开始的。他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波利、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p><p>以卡拉瓦乔为首的那波利画派(也称卡拉瓦乔画派),兴起于意大利南部的那波利地区,曾受到了尼德兰绘画的影响,它反对学院派僵化的教条和巴洛克美术夸张的浮华;追求朴素、清新、直接面对自然的表现方式;以单纯、强烈的明暗,严谨、结实的轮廓,以前所未有的朴实无华的作风为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绘画向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转型起到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对同时代的西班牙、法国、荷兰以及19世纪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都有着深远影响</p><p>马太:《圣经》人物,耶稣十二使徒之一。原为迦百农一税吏,在税关见耶稣后皈依耶稣。曾到波斯等地传教,后被杀害。据传为《马太福音》的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