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 ——正面管教

五年五班-代士博

<p>家人们,大家好!在此感谢校领导与班主任的举荐,我于2020年6月11日,有幸与昌图县实验小学西校区的39名学生家长一同学习了《家庭教育讲座》之《正面管教》,刘玲莉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下面把我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p> <p>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娇惯也不惩罚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p> <p>下面从五个原则阐述了《正面管教》</p> <p>一、和善而坚定:管教孩子要松弛有度,过于严厉,孩子会感觉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尊重,并且很无助,我们给孩子带来的是负能量,孩子步入社会后会用同样的方式,做出一些打击报复的行为;过于溺爱,会让孩子感到很无能,所有的事情都被父母包办了,自己没有价值感,从而导致孩子心里扭曲,抑郁,轻生。</p> <p>二,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用生活中的小事帮孩子建立自信,告诉他“我可以,我能行”,我对世界有用,世界也爱我。</p> <p>三、着眼于长期效果;要让孩子感到身份地位的平等,父母做错事也要跟孩子道歉,若是父母一味的压制孩子,显出高高在上的样子,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特别的叛逆,甚至做出很偏激的事情;</p><p>四、培养孩子有价值的社交和生活技能;</p> <p>五、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信念。</p> <p>这几种类型的家长不可取</p><p>1、控制型:“你别玩了,沙楞写作业去;都几点了,快去刷牙洗脸睡觉;你磨成啥呢,赶紧穿衣服上学……”</p><p>2、安逸型:“宝贝写作业累啦,那就别写了;今天跟奶奶上街想要自己喜欢的玩具奶奶不给买,明天妈给你买俩;自己不爱洗澡啊,妈妈给你洗……”</p><p>3、取悦型:一味的听取孩子的要求;</p><p>4、力争优秀型:要求孩子各方面都出色,逼着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违背孩子的天性。</p> <p>孩子也有他们的心里需求: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爱与被爱。</p> <p>作为家长我们要理性的教育孩子,松弛有度,体现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p> <p>下面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小妙招跟大家分享一下。</p> <p>给大家推荐一些正面管教孩子的书籍,希望对各位家长有用。</p> <p>让我们珍惜每一刻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时间。多鼓励,少挖苦,让孩子在快乐和被肯定中成长。</p>

孩子

管教

正面

家庭教育

父母

技能

家长

归属感

大家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