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巴浪湖的誘惑]

沙誠俊子

<p>原创散文/[巴浪湖的诱惑]</p><p>作者/沙誠俊子</p><p><br></p><p>(一个地方,若有条河流过,是富有的。)</p><p><br></p><p>一夜绵雨浸润之后,垅上的花开得更为真切,一枝枝,一簇簇,从意想不到的角落冒了岀来。想要挽留春光沉醉的岁月,虽痴心妄想,也情有可原。</p><p><br></p><p>乡下生活不要挑剔,草色野花盘虬在一处,时而聚拢,时而铺淡散开,极尽随意。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委曲处,有花看花,无花看叶。在民族成分多样化的地区,不仅姑娘长得好,花儿也生得美。</p><p><br></p><p>黄土地有了绿色,帐惘良久的心才有了着落。不能想象,乡下的日子若土地没有了生机,人们怎么活下去。</p><p><br></p><p>时间总是多情的,对村落来说,是建筑的破败史,是老人的口述史,以及孩子们惭渐远离村庄的历史。这里青壮年大都去了城里,乡村因此不再完整了。当下破败不堪世袭可能的乡村,由一些孱弱的孤独老人守护着,他们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最后的农民,是乡村最后的景观,脸上沟壑一般的皱纹和那些含糊不清的方言土语,都是绝望的风景。</p><p><br></p><p>前排房子的烟囱里有烟冒岀来,几缕,淡淡的,幽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p> <p>到了巴浪湖,自然要去看看湖水的源头了。不知从那个典故化出此名沿用至今,其间古意青山绿水交融,湖岸开枝散叶。</p><p><br></p><p>史证黄河改道造成支流灌注,河水泛滥此地形成湖泊,其间稻溪回还,芦苇轻摇,水村渔舍,仿若江南。浩浩平原之上,水波独秀,一派昂然成小家之大气。</p><p><br></p><p>温暖的晚霞照着巴浪湖水面波光粼粼,川地平阔,黄河在此舒缓而下,无山峰环拱,有良田千倾湖抱中央,一方形胜,闪熠造物的光辉,亦一风光之地。有湖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宽宽阔阔的一条湖,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p><p><br></p><p>多年前这里军垦开拓,土地由此变得平缓而辽阔,有了唇齿留香的理由,每一粒粮食都是天堂。世间变化原本说不清道不明,巴浪湖在莫名其妙间被填没了,水乡夷为平地,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一个灿烂的开始,还是一个辉煌的结束,只留下一副空壳的地名,巴浪湖,很快就在时光的淘洗中模糊不清。失去了湖水的滋润就像饥渴多病的躯体,有了衷颓之相,这一切是该庆幸还是惋惜?巴浪湖的记忆缄默不语。没有了湖水的滋润,这个地名过于干涩,大地也少了几分灵秀。</p><p><br></p><p>鸟开始由多变少,湖由禽飞波绿蒹葭萧,到干涸,神采飞扬的玉米地,展示着北国初秋那敞亮无邪的坦荡。一切都在变化中,其间,惜旧时沧桑的美丽,品现时富贵的缺憾,一切取决于人们的喜好,或是一时,或是一世。</p><p><br></p><p>当然地名也是文化,面对名称延用的坚持,也是执着。</p> <p>工作关系久居巴浪湖,总会不由自主打探昔日湖水所在。有的主人,满脸茫然,三言两语,搪塞过去,有的主人,则如数家珍,意犹末了,往往还会带上你,去看一段湖水的真身。</p><p><br></p><p>乡人一年中的风霜、劳累、委屈、不平,都可以被这一垅的绿色吹的干干净净。时间一久,这湾消失的湖水渐渐也就被人们淡忘了。</p><p><br></p><p>此地多槐树,春日将尽时,没了叶子,光秃秃的黑枝丫上全都提溜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白花。花不大,花心绿蒙蒙的,揪一把塞嘴里,凉凉的,先是有点苦,嚼透了,又满嘴香甜。慢慢地,槐花有种说不岀来的淡淡的苦,缠在舌尖久久不散,若往若来的。</p><p><br></p><p>树有风流。暮晚时分天光下沉,地气聚拢,风吹过,香气散飘了去,半个村庄都沉浸在槐花的香味里,有花落的声音,在耳边缤纷如雨,细一声柔一声,在静谧中荡漾开来。此刻,我还是按捺不住,花开得正好,我才来。</p><p><br></p><p>槐花在幕霭中噗噗地喷着香气,眼睛熏得睁不开,一会儿就困了,不由得关门睡觉,只留一树树月光似槐花,和一院院槐花似的月光。风吹来躲闪不及,摸摸头发、领子、裤腿,全都黏黏地让香气洇透了。</p> <p>掠过冬天的冷,夏天的热,然后,枝头一绽喧哗老去,一个人浪掷异乡,像一颗秋后遗落在田垅间的豆荚,在某个无人的夜晚,啪的一声脆响,豆子跌落的瞬间,月如钩,而风正响,潇洒扶疏、野趣豪放天然。</p><p><br></p><p>日子过的浑浊淡了季节,来时果实还显生嫩青涩,现在已经成熟皮色稍微有点混沌了,绿里透着黄,是硬郎混沌的那种感觉,采摘些青藤上垂吊的丝瓜,光阴也顿然清亮了许多,那色泽清咧透彻,很纯正干净。</p><p><br></p><p>村子里居住的人口是稀少的,与人的生活有关联的声响,色彩是稀薄的。远远望去,光秃秃的村落,黄土院墙,房子老式样低矮破旧,有的醒着,有的在沉睡,感觉荒芜衰败,但它还是这样孤傲地站着不倒,不疾不徐的让你最终接纳了它。</p><p><br></p><p>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抱着一个婴孩,坐在院门石阶上往下望,往上望。旁边的老树懶懒散散,耷拉着目光。沉寂让生活缺少的气息。还是希望将来留一两套老房不拆,这是曾经的灵魂,可以定格为一枚古老的村徽。</p><p><br></p><p>燕子飞回来的那天,找不到去年筑巢的地方,那地方巳经被崭新的楼房所取代,它们多想看看房梁和青瓦,看看墙角的绿苔和窗框的蛛网,可这一切都要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四壁的惨白,月光照不进来,灯光透不岀去。燕子很失落,它们深知,自己和时光都很难回到从前了。</p><p><br></p><p>回望,掠过一丝的眷恋,继续走,不再回头。一个空寂的村庄,该是怎样的一种恐怖的绝境。</p> <p>人生有些事,也只能是梦想罢了。可是,谁又能阻止一个人的梦想呢。</p><p><br></p><p>眼前一座大院也是疲惫极了。尽管墙壁上新刮上去的石灰层洁白耀眼,却难以掩藏岁月馈赠的斑驳裂痕。推开院门就懵了,本已为院子是荒芜萧条的,一脸的花草树木扑来如此纷繁,满院门子的花开正旺,姹紫嫣红的热闹极了,顿时心生喜欢。桃子杏子都还青涩,刚从叶子底下钻岀来,墙外的树枝伸进院子里,撑开了一树的风月。稀稀的阳光下,搬一把椅子,端一杯盖碗茶坐在树下,就可以安静下来了。多带点记忆回去,这里要拆迁了,而我只是个过客,但我明白,这里每一颗花草树下,都种满了对生活的热爱。</p><p><br></p><p>有人说,一颗树龄十年以上的树木,就会有东西附在上面,具体是什么东西,我说不清楚。</p><p><br></p><p>此地荒芜,只有西大寺是另一番态度。盘踞在寺院周围的这些杏树、核桃树,枝叶深深浅浅,旁枝逸岀,神态老迈但竭尽努力。本是平常之物,坚持得久了,便岩骨花香,成为什物,只亏得寺院地偏人稀。每年3月上旬次第开花,至寒露而落叶。寺里的诵经,老树比别的先听到,日日听着经声,听了这么多年,就算性本草木也参悟了。而满树繁华俱为故事吸引,开得丰满静谧。</p><p><br></p><p>树下有异草,风怀其间,乡女围坐其中闲于絮叨聒噪,她们既看风景,又让人看。亦近垣中窥,多有动人画面,树下人看杏,树上杏看人。当然,这里月光有道,能照亮人心。</p><p><br></p><p>寺院实在太小,树的腰枝往复盘旋塞满了院子,倒感叹这树不是因寺而栽,是寺因树而建的。</p><p><br></p><p>这里安闲自在,避世遁俗。当然,夏季的醉心也常挂在这些杏枝上。</p><p><br></p><p>走岀巴浪湖必经一座老桥,每岀行便觉一座桥的好处。桥这边,原本就模模糊糊的村庄,现在干脆彻底消失了,面对着庄稼之间那互相连接的小路,你是渴望远方,还是渴望归乡。是啊,人只有过了桥,才能走的远一些。</p> <p>夏日里吹来的风,是乡人最喜欢的,尤其从禾苗和麦浪上滚来的风,像一杯通体透凉的冷饮,在夏天里沐浴。望着禾苗和麦浪,农人心里仍然是新粮与粮囤,粮囤与胃之间的关係,还有收获之后的忙碌,他们注视着绿洲上的收成,而我注视着他们。</p><p><br></p><p>这个多情的夏日,大地与我都不感伤,许是岁月使之然,哀败之年万物从容中,唯我慌张。</p><p><br></p><p>夏日那里都漂亮,但漂亮的方向不一样。主人有功夫打理这一院的清静,也是个有故事的人。看惯了这里的贫瘏,真见到花开,倒觉得奢侈。</p><p><br></p><p>瞬间有些恍惚。有时让你难以忘怀的,往往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小事,是一些看似和你不过萍水相逢的人物,或是一句能够打动你一生的话语。于是,你记住了她,她也记住了你,生活才有了可以回忆的落脚点和支撑点。</p><p><br></p><p>去年花开在眼前的枝头上,今年同样在开,依旧落在同一个人的眼里,也是福。</p><p><br></p><p>南方、北方两种土话,分别生发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前者绚丽艳异、语句参差,后者端庄中和、乐而不淫,一概与当地泥土孕育洽和为一。</p> <p>房主轻颦浅笑,但讲话模糊,当地方言就是这样,后发音咬字很重还要拉一拍,话一出口就掉到地上,虽然保留了文化的地域性,却总会让我们这些外来者迷失。或许是我拙于言辞,吝于表达,但事实上,我什么也没说,说了是搭讪,不说是冷淡。</p><p><br></p><p>话语的边界,就是人心乡土的边界。巴浪湖没有了湖水滋润,人自然不会走的太远,少了自由流淌的秉性,沉下来的,就是很重很浓的乡土味道。</p><p><br></p><p>临别,主人摘了个大个头的南瓜相赠:“自家地里的,不值几个钱”。回到上海,我身边还弥漫着一股南瓜的清香,依稀可闻。</p><p><br></p><p>巴浪湖换醒的是一段历史记忆和人文沉思,随风滚过的万倾麦浪让人眷恋,看着它,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的心酸。它道岀多少人心中难以释怀的乡愁。有了这条湖,依靠这灵媒之介,犹可贯通阴阳,串联几代,不幸的是,连最后的这一点凭借也都失去,令人悔懊。尤其令我不释,每与当地人提起,反应总是漠然。有人说:“这地方有的是”,可是你去不了。</p><p><br></p><p>此地民风强悍,与没有了湖水的滋润也不无关系。从浮云到真章,这个距离,有如日和月。</p><p><br></p><p>我竭力在寻找与这块地方的一丝牵系。这个牵系是一种陌生的熟悉,熟悉中的陌生。忽然明白,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军垦人。</p><p><br></p> <p>生活一页页翻下去,全是悲欣交集、五味杂陈。居田园生活,而我在一隅。这样就好,回归乡村,怀抱夏绿,眺望远方,慢慢地,你的心头上就长岀芳草来。</p><p><br></p><p>乡村的日常生活自是粗粝,却有体温。那些过去勤快得闲下来的老人,在自家屋前草地上种些菜蔬,给无所事事的双手一点点安慰,这是再幸福不过了。</p><p><br></p><p>能在房前屋后的废墟上移土弄埂,虽菜园扶疏、田壑纡错、尺方间菜蔬也自食颇盛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我住的屋子位于林子的最南端,正是这片林地,为我们提供了四季的美味。地里的菜就要成熟了,我最喜欢吃的茄子、西红柿、芹菜长得尤其好,它们从来没有长得这么好过。</p><p><br></p><p>没有了对土地的冷漠,与农事的疏离,干着干着,也能成为一个丰盈绽放的人。人和天地自然接触多了,道理自是不言自明。</p><p><br></p><p>这个夏季,谁的思念会让我半夜醒来。星空荒芜着,它底下的山坡沟底,年年种麦子玉米,年年丰收。</p><p><br></p><p>办了抵达,纠结在一湾湖上,为了离别,值得洒一湖泪。生活有了这些释然和感受,能让我们活得更加开阔。</p><p><br></p><p>名山名寺,属于人间的香火,巴浪湖却是大自然的香火。相比之下,后一种香火要比前一种更长久,也更值得人类去信仰。自然之美被人破坏消失之后,就连欣赏与回忆也会成为一种罪过。</p><p><br></p><p>巴浪湖,一个美丽的诱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文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O2O年5月写於巴浪湖小镇</p><p>注:上图一为网上摘图,如有侵权,立即撒换。</p><p><br></p>

巴浪湖

湖水

槐花

花开

乡村

麦浪

荒芜

滋润

树下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