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凡尔赛宫”一一参观藏品价值连城的苏宁艺术馆

祖强

<p>近日,在微信群里看到标题为“地铁直达!这个免费的上海‘凡尔赛宫'该火了!“的贴子,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介绍,在普陀区的苏州河畔,有一片连绵的欧式城堡群——苏宁天御国际广场,整座广场由中心花园、苏宁艺术馆、万怡酒店、办公楼、私人会馆和沿街商铺等组成,凭借恢弘壮美的气势,这里被赞为上海版的“凡尔赛宫”!来这里不仅可以穿越欧洲,还可打卡城堡深处藏有价值连城的私家展馆一一苏宁艺术馆。于是,我决定立即前往,先睹为快。</p><p><br></p> <p>5月28日下午,我乘坐地13号线在真北路站下车从4号口出来。这里虽已靠近外环但发展很快,广场周边的建筑颇有一些现代气息。</p> <p>沿着这些建筑我来到了丹巴路上,这条小路绿树成蔭,显得十分幽静,应该是周边居民平时散步的好地方。</p> <p>这幢漂亮的小屋是该地区街道的党建活动室。</p> <p>马路两边大多属高档小区</p> <p>从地铁出站大约步行十分钟即来到了苏宁天御国际广场,</p> <p>苏宁·天御国际广场,25载苏宁环球,上海1号著作,苏州河畔国际级商务综合体。依托大虹桥内中环版块优势,占位长风生态商务区核心位置,旨在营制贵族式独栋办公环境。广场上有独栋企业公馆、5A甲级办公、万怡酒店、标准商务办公等多种产品类型,并配备商务中心、健身房、餐厅、咖啡厅、多功能厅、会议室等丰富设施,专为商务人士提供周全的生活、休闲、商晤配套。建筑风格上,苏宁·天御国际广场汲取欧式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精髓,传承百年外滩原石形制,采用严谨的美学设计精琢而成,以彰显建筑的历久弥新,诠释百年苏河商道精神。</p> <p>当我漫步来到广场,似乎感觉穿越了欧洲,欧式的建筑,奢华的城堡,浪漫的亭子,五彩花纹图案的彩道,让人感到此时已置身国外。</p> <p>苏宁天御国际广场上,有一片连绵的欧式城堡群。</p> <p>壮丽的白色别墅,掩映在清新的绿植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p> <p>这是苏宁艺术馆的全藐,艺术馆坐落广场C3座,从外形看就感觉气度不凡。这栋纯法式的城堡级展馆上下六层,面积超5000㎡。</p> <p>这是苏宁艺卓馆的大门。</p> <p>苏宁艺术馆有十大镇馆之宝,如重要古代书画作品中创当时吴镇拍卖纪录的《野竹图》、王翚《仿宋元山水巨册》、创夏圭拍卖纪录的《山庄暮雪图》、袁江《蓬莱仙境》、创造赵雍纪录的《前浦理纶图》等,此外还包括宋代画家陈容最高价纪录的《戏珠龙图》、张大千《羲之换鹅图》等。可见,上海苏宁艺术馆具有雄厚的馆藏根基。</p> <p>这是苏宁创始人、苏宁环球董事长、苏宁艺术馆馆长张桂平。</p> <p>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其掌门人张桂平则是一位“专业潜水”几十年低调收藏家。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他放弃建筑设计的公职,和弟弟张近东先生共同创立苏宁品牌,成为时代弄潮儿。他所创建的苏宁艺术馆更是收藏了重要的中国艺术品,其中典藏的近3000件藏品中汇集了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明代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松江画派董其昌、武林画派蓝瑛等、新安画派查士标等藏品体系完整,清代重要画派更是收藏序列完善,四王、四僧、常州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清宫画家都有代表作品。</p><p>张桂平觉得,收藏古代的书画就是传承和弘扬古代的精英文化,保护我们的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也就慢慢的开始系统收藏,并基本梳理了中国古代艺术史的脉络,也就有了今天的苏宁艺术馆开馆大展“博古观今 翰墨承绪"。</p> <p>展厅设计上,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园林建造蕴含着中国文人治理天下情怀的初衷,借鉴兰亭序曲水流觞、吟咏诗词的风雅,将整个展厅打造成山水园林,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园林中游览一般,曲径通幽,移步换景。</p> <p>走进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开放式大书柜,顿时增加了展厅的书卷气。当然,还需指出的是这里的展品100%私人收藏,多件收录于“国家国宝档案”,真真是大手笔!</p> <p>清 王翚 康熙南巡图卷(第二卷)</p> <p>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南省苏州府常熟人(今江苏常熟)。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p> <p>南宋 陈容 戏珠龙图</p> <p>《戏珠龙图》是南宋陈容创作的画作,现收藏于苏宁艺术馆。这件作品在2015春拍中以3450万元成交,该件作品虽无款印,但曾被我国书画鉴定家张珩收藏。</p> <p>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曾做过福建莆田太守。南宋著名画家。生卒年不详。陈容墓在福建长乐。陈容于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所翁龙”成为后人画龙的典范,倍受国人特别是明清以来画家们的追捧。甚至在日本,几百年来凡有龙图案的画亦绝大部分是仿效陈容。陈容不仅擅画龙,还擅长画松、竹、鹤,偶亦画虎,垂老笔力简易精妙,故世有‘所翁龙’、‘所翁鹤’和‘所翁竹’之称。</p> <p>元 吳镇 石竹图</p> <p>元 吴镇 竹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成交价929.6万元。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擅画山水、梅花、竹石,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吴镇的修养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单绘画方面,他山水、梅竹、人物俱擅,但奠定他在画史上的地位,使他名列“元四大家”之一的乃是他的山水画。吴镇与黄、倪、王等许多山水画大家均提倡墨戏、士气、逸气,从而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文人山水画,使元代画坛大放光彩。</p> <p>吴镇,元代四大画家之一,善山水,法董巨而自具风骨,圆厚苍浑,力量气局在元代诸家之上。亦擅画竹,凌厉健拔,得竹之态、竹之性。有《竹谱》传世,后之王绂、夏皆师其法而终成大家。此帧写一枝斜出,劲直凌霄,有生气跃出;其下用阔笔画拳石,滋润朴厚,著墨不多而气宇非凡,自是大家景象。其右长题草书,亦是其本家面目,三绝集于一帧,的为佳制。曾经近人张大千、王季迁收藏,亦难得。</p> <p>明 沈周 灞桥诗思卷</p> <p>沈周 灞桥诗思卷 2017年12月4日 沈周 灞桥诗思卷 手卷---估价600.00到800.00万---成交价:RMB759.00万。</p> <p>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p> <p>明 吕纪 夏景水禽图</p> <p>吕纪(1477-?),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响,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遂自成一体,独步当代。其花鸟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作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另一类为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继承者不乏其人。吕纪 夏景水禽图 立轴 绢本估价:1,500,000-1,800,000 RMB成交价: 2,300,000 RMB (含买家佣金)</p> <p>明 谢时臣 匡庐泉</p> <p>谢时臣(1487—?),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八十一岁时尚在世。工书法,长于隶书 。擅山水 ,师法吴镇、沈周,稍作变化,兼有“浙派”和“吴门派”笔法,风格独特。[1]</p><p>作品多构为长卷巨幛,以善画水著称,江河湖海,无不精好。又作 山峦重叠 ,高耸险峻 ,笔墨 或细密苍劲 ,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有《溪山揽胜图》、《策杖寻幽图》、《武当霁雪图》、《谪仙玩月图》等传世。</p><p>明 谢时臣 匡庐泉 立轴 绢本 真迹匡时2015春拍 成交价45万元。</p> <p>明 文椒 蝶恋图</p> <p>文俶(1595—1634)明代著名女画家。字端容。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文从简女,文元善孙女,文徵明玄孙女,嫁同乡赵灵均(即赵均,赵宧光之子),与丈夫一同隐居。精于花草虫蝶画的创作,长于写生,多画幽花异卉、小虫怪蝶,能曲肖物情,颇得生趣。作品笔墨细秀,风格娟丽,深得时人赏识。有《花卉》册、《萱石图》等传世。</p> <p>明 文椒 花鸟图</p> <p>明 陈栝 烟寺听钟</p> <p>陈栝(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16世纪。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正,号沱江。陈淳复子。饮酒纵诞。工画,尤精花鸟,有五代徐熙、黄筌遗意。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作《海棠图》,二十八年作《湖山明丽图》,三十二年(1553年)作《墨笔花鸟图卷》,由此可知其生活年代。作品有《为肯山作山水图轴》,《花石图轴》,《雪竹图》等。</p><p> 陈栝 烟寺听钟 立轴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价 RMB69000。</p> <p>明 沈士充 林阴草屋</p> <p>明代画家沈士充(公元16—17世纪),字子居,上海松江人。善画山水,出於宋懋晋之门,亦师赵左,得两家法,笔法松秀,墨色华洲淳,皴染得淹润之穷,山头少突兀之势,清蔚苍古格韵并媵。松江画派中子居得其正传,并常为董其昌代笔。</p> <p>明 董其昌 仿巨然山水</p> <p>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莫是龙、陈继儒提倡“南北宗”之说,即把“院体”山水画与“文人画”分为南北两派。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临仿古人的绘画和诗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p> <p>明 董其昌 仿巨然山水 手卷 设色纸本 保利2015春拍 成交价3047.5万元</p> <p>明 归昌世 竹石图</p> <p>归昌世(1573-1644)字文休,号假庵,昆山人,移居常熟。明末诗人、书画家、篆刻家,散文大家归有光嫡孙,归庄之父。明诸生,早慧过人,十岁能诗文,书宗晋唐,亦善书画,尤擅草书,丹青法倪黄,山水萧散疏淡;兰竹脱透空灵,妙趣横溢,意在青藤、白阳之间、 兼工篆刻。诗文得家法与王志坚、李流芳时称三才子。与潘澄、龚贤等十三位昆山画家组织画社,史称“玉山高隐十三家”,崇祯末以待诏徵不应,有《假庵诗草》。传世作品有《渭水清风图》轴、《风竹图》轴、《竹石图》轴、《墨竹图》卷,著有自订诗10卷、杂文百篇。</p> <p>明 卞文瑜 夏本重阴</p> <p>卞文瑜(约1576年—1655年),明代江苏苏州人,字润甫,号浮白、萝庵。书画家。艺芳书画录云:“本姓徐,非姓卞,盖因有避而托者。”善山水、树石勾剔,甚有笔意。尝从董其昌讲求笔法,故笔墨亦相近,但落墨太松,失之弱耳。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荷亭销夏扇,康熙十年(1671)作湖庄清夏扇,均藏故宫博物院。主要作品有《图绘宝鉴续纂》、《明画录》,《桐阴论画》、《江南通志》、《艺芳书画录》、《画史会要》。</p> <p>清 上睿 瑞应图</p> <p>上睿(1634―?)清代康熙年间僧人。字静睿、浔微,一作浔浚、浔睿,号目存、蒲室子、童心和尚、童心道人、童心行者、卧云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博学多才,工诗文。初受荐入京师,因无心于仕途,旋以疾告归。少居瑞光寺,后居东禅寺,与惠士奇、张大受等骚人墨客时相过从唱和。工山水,布置深稳,气韵冲和。曾与王翚同游都门,得其指授,布置深稳,气韵冲和。用笔清劲隽秀,别其韵致。花鸟得恽寿平真传,秀丽酷似恽寿平,信手挥笔颇得写生之妙趣。人物深得古法,线条简练明快,技法纯熟,长于摹古,其仿唐寅尤见功力,之作几可乱真。诗亦工秀,常以自题诗增强意境表达力。</p><p>清 上睿 瑞应图 匡时2014春拍 成交价195.5万元</p> <p>清 郑燮 江馆清秋图</p> <p>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p><p>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p><p>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1]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p> <p>清 伊秉绶 书法对联</p> <p>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p><p>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1802年(嘉庆七年),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62岁病逝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p><p>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p> <p>清 李鲜 白头多子图</p> <p>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在绘画艺术上,以“四王”为正统画派,因袭之风盛行。而扬州地区以“八怪”著称的一些画家们,摆脱了“四王”正统画派的束缚,大胆创新,李鳝就是八怪中的一员。李鳝借宫廷之便,得观林良、徐渭等名家的作品,加之受蒋廷锡真传,又与指画大家高其佩学艺,艺术素养和艺术视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被后世誉为“画仙”。</p><p>款识:满院清院碧树秋,桐花多子若安榴。高冠岌岌离离子,取意仝根到白头。乾隆十九(1754)年春二月,制于城南梦天楼。复堂懊道人李鱓。</p><p>诗堂:同根到白头,此李复堂晚岁之作,其年已近古稀,故笔墨纵放中趋于老拙,桐花石榴皆多子,写入图中,到白头其寓意可知矣。戈父萧平。</p><p>边跋:李复堂,扬州八怪中唯一进入宫庭画院,最终却最为纵放的大画家。此其晚岁所写真迹,纵横不拘中含着天真与朴拙,耐人寻味不尽。戈父萧平观识。</p> <p>清 黄填 英雄独立图</p> <p>黄慎(1687年6月14日—1772年),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和丰富,它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 、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康熙间至扬州卖画,人争客之。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与郑燮友善。擅草书,后以狂草笔法作画。亦能诗。有《蛟湖诗钞》。</p> <p>估价RMB: 400,000-600,000</p><p>成交价RMB: 667,000(含佣金)</p> <p>清 任薰 祝寿图</p> <p>任薰(1835~1893),中国清代画家。字舜琴,又字阜长,1835年6月3日生于浙江萧山县城。其父任椿,兄任熊皆是画家。任薰自幼受父兄影响,喜爱绘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1868年春末与任颐同往姑苏,转辗于江浙之间,后寓姑苏、上海。任颐、任预均曾从其学画。他与当时姑苏珍藏家顾文彬之子顾承也相友善。当时姑苏字画家常在西园聚会,任薰与诸友常游宴其间,所见藏家名迹甚多,融会贯通,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据顾文彬《宦游鸿雪》中说,姑苏怡园初建之前,顾曾推举任薰为园作设计图。怡园现存的园景布局分为东西两部,隔以曲折的复廊,并以漏窗沟通东西景色,使园景显得幽深玲珑,这是出于任薰构撰的结果。由此可知任薰还长于园林设计。绘画上,任薰对人物、花卉、禽鸟、山水,皆具有很高的造诣。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其兄任熊,然奇躯伟貌,别出匠心,尤其是晚年的一些大幅立轴,如《张旭草书图》、《簪花喝酒图》、《出征遇仙图》、《苏武牧羊图》、《天女散花图》等,运笔有如行草,气魄沉雄;花鸟画如《松鹤图》、《荷花鸟》等,工写兼善,取景布局,能突破前人规范,富有奇趣。他的画风直接影响了任颐、任预等的绘画创作,为清末上海画派中重要的画家之一。</p> <p>吳昌硕 松溪对弈</p> <p>吴昌硕(1844-1927),浙江孝丰县人。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p><p>吴昌硕,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 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王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有《缶卢集》、《缶卢诗存》、《缶卢印存》及书画集多种刊行。七十岁后又署大聋。中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名满天下。</p><p>1927年11月6日,吴昌硕突患中风,在沪寓谢世,享年84岁。1933年11月,迁葬于浙江余杭县塘栖附近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墓地坐落于宋梅亭畔。墓门石柱上刻有沈淇泉(卫)所撰联语:"其人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彝,两京碑碣。此地傍玉潜故宅,环抱有几重山色,十里梅花。"吴昌硕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有《缶庐集》。吴昌硕有三子一女,次子吴涵、三子吴东迈均善篆刻书画。</p> <p>黄宾虹 南炎千峰</p> <p>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p><p>黄宾虹自少喜绘画、篆刻,6岁能临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册,13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16岁在金华丽正书院肄业。21岁,补凛贡生,任两淮盐运使署录事。1907年去沪,参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题襟馆活动,协助邓实、黄节、柳亚子等编辑《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国粹丛书》,并与宣庐愚、郑午昌等组织宙合社、艺观学会、烂漫社、蜜蜂画社,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等单位工作十三四年。1930年在上海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37年举家迁至北平任教。1948年秋,应杭州国立西湖艺专之聘,南下任教。解放后任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5年九十寿辰时,获华东行政委员会颁发奖状,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同年3月25日病逝于浙江杭州。</p> <p>黄宾虹 丹壑泛舟( 估价RMB 3,000,000 ~ 3,800,000)</p> <p>黄宾虹 元人诗意图</p> <p>马一浮 篆书 临三公山神碑</p> <p>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p><p>马一浮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p> <p>刘海粟 石榴</p> <p>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曾任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p> <p>刘海粟 草书 驰誉丹青</p> <p>张大千 黄山诗意册</p> <p>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现市中区公园湾半坡井“芭蕉井”)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p><p>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p><p>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1983年4月2日逝世。</p><p>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流切磋。</p> <p>1943年作 黄山诗意册 册页 (八开) 纸本估价:1,500,000-2,000,000 RMB成交价: 3,105,000 RMB (含买家佣金)</p> <p>张大千 钱塘晚潮</p> <p>吳湖帆 对联</p> <p>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年农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p><p>吴湖帆,著有《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行世。</p> <p>冯超然 临王晋卿 题壁图</p> <p>冯超然 (1882~1954),188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名迥,字超然,以字行,号涤舸,别署嵩山居士,晚号慎得。原籍江苏常州。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署其居室为“嵩山草堂”。自童年始酷爱绘画,十三、四岁卖画已有所收。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为法,笔墨醇雅;晚年专攻山水,饶有文徵明秀逸之气。好吟咏,工行草篆隶,均骨力神韵并具。[2]偶刻印;好交友,与吴昌硕、吴湖帆、顾鹤逸、陆廉夫多往还 。对己作颇自矜贵,三、四十年代,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在上海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一生卖画为生。沦陷时期,为避免敌伪人士求画故意抬高润笔,有一汉奸不惜重金,仍纠缠不已,无奈,草率挥毫,并题一绝,内有“不是不归归未得,家山虽好虎狼多”之句,把敌伪譬作虎狼。</p><p> 传世之作有《仕女捧桃图》、《岁寒图》、《柳江秋燕图》,其中前两幅均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后者录於《中国现代名画》。出版有《冯超然临严香府山水册》、《冯涤舸画集》。 此外还有《武夷叠嶂》、《秋山行旅》、《三圣图》、《苍山雪霁》等作品。</p> <p>张善孖 山君图</p> <p>张善孖(1882年—1940年),名泽,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男,四川内江人,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与大千一道东渡日本,回国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与张大千同寓上海,领袖风雅,有“二雅”之目。精鉴赏,富收藏。并与黄宾虹、马企周等八人组织烂漫社。游历名山大川,攀登五岳,三游黄山。抗日战争后,游美,举行画展,组织募捐。返国卒于重庆,年仅59岁。张善子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豢虎以供写生,写虎各种形态。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并画 有《金陵十二钗图》,各摘《西厢记》询句题之。如“临去波那一转”,“怎不回过脸来”,“终日价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p> <p>赵少昂 竹梅图</p> <p>赵少昂(1905~1998 )字叔仪,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中国画家。1905年3月6日生于广东广州。 1998年逝世于香港。少丧父,家贫,以做工谋生。</p><p>业余自学绘画。赵少昂擅花鸟、走兽, 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深受人们的欢迎。著名书画家伍嘉陵为其入室弟子。历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出版有《少昂近作集》、《少昂画集》、《赵少昂画集》,著有《实用绘画学》。</p> <p>关山月 青城山全景图</p> <p>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p> <p>关山月 1942年作 青城山全景图 横披 纸本估价:3,500,000-5,000,000 RMB成交价: 8,050,000 RMB (含买家佣金)。</p> <p>何香凝 铁骨冰心</p> <p>何香凝(1878.06.27-1972.09.01),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动家、画家。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p><p>此图为何香凝在抗日战争时期赠送给杜月笙的作品。</p> <p>齐白石 大富贵亦寿考</p> <p>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p><p>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在北京医院逝世。</p><p>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p> <p>齐白石《大富贵亦寿考》1200万落槌。</p> <p>于非闇 伊洛传芳</p> <p>于非闇(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近现代中国画家。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自幼得书画家传。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著有《非闇漫墨》、《艺兰记》、《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p> <p>于非闇 伊洛传芳 香港苏富比2015春拍 成交价584万港元</p> <p>傅抱石 郑庄公见母</p> <p>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1]。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p><p> 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p> <p>傅抱石 郑庄公见母 嘉德2015秋拍成交价7992.5万元。</p> <p>傅抱石 湘夫人</p> <p>钱松嵒 治经图</p> <p>钱松喦(1899~1985),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899年 9月11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1985年9月4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又名松岩、松喦,40年代曾用名喦庐主人。父为晚清秀才,设私塾为业。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p> <p>宋文治 钟山秋色</p> <p>宋文治(1919-1999),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宋文治画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等。</p> <p>成交价RMB 1,456,000,拍卖时间2009-11-21,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p> <p>梅兰芳 寿石木棉</p> <p>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1],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2],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3]</p><p>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p> <p>众所周知,梅兰芳是京剧大师,可他的书画水平也不低。诗文大家王湘绮曾对梅兰芳说“当一个艺人容易,但当一个艺人不可没有文墨,更不能不懂诗歌”自此,梅兰芳铭记于心。</p> <p>梅兰芳 春风得意</p> <p>朱屺瞻 山水写生册</p> <p>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男,汉族,江苏太仓人,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p><p>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p><p>出版著作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p> <p>朱屺瞻 溪山乃尔奇</p> <p>徐悲鸿 骏马图</p> <p>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1]</p><p>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p><p>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p> <p>徐悲鸿 楷书廿一言联</p> <p>林风眠 嘉陵江畔</p> <p>林风眠(1900—1991),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p><p>出生于贫农之家。父伯恩,兼做石匠,工于宋体碑文。风眠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常受老师的称赞。1917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因其家境清贫,曾得到毛里求斯华侨团体旅毛林风眠集义会的资助。1920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不久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1925年参加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会。是年冬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等职。1926年春在北京艺专举办个人画展。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次年,组织“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1931年率艺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抗日战争期间,曾执教于重庆国立艺术学校。抗日胜利后,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1977年定居香港。先后在法国巴黎、日本、中国台北地区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时将其70年代以来的作品80余幅,在梅州大会堂展出。</p> <p>成交价(人民币):246,400</p> <p>林风眠 彩墨仕女</p> <p>吳冠中 鼓浪屿</p> <p>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1]。</p><p>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p> <p>陶冷月 寒江月夜</p> <p>陶冷月(1895—1985),中国画家。原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江苏苏州人。二、三十年代历任长沙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暨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又与谢公展、吕凤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擅长山水、花卉、走兽、游鱼,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传世作品《松雪》、《月梅》等藏上海博物馆;《双松明月图》、《月夜千叶梅花》等藏苏州博物馆;有《冷月画集》三册行世 。</p> <p>上海画派陶冷月近期的拍卖价格是多少钱一平尺?新的行情60-100万一平尺,视作品是否精为准。</p> <p>丁衍庸 白鹤高飞正待时</p> <p>丁衍庸(1902.4.15-1978.12.23),后改名丁鸿,字叔旦,号肖虎、丁虎,广东省茂名县(今高州市)谢鸡镇茂坡村人。日本川端画学校、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回国后活跃于上海、广州和重庆等地,从事艺术创作和教育工作。1956年受钱穆先生之邀参与创办新亚书院两年制艺术专修科,1957年起任教于新亚书院艺术系,长达二十一年。</p><p>丁衍庸擅长西画、中国画、书法。西画宗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人体素描基础浑厚,色彩绚艳、线条简练,有“东方马蒂斯”之称。中国画擅长花鸟、山水、人物,花鸟画撷取朱耷、徐渭、金农的特点,自成一格;山水画笔触胆大豪放,布局革新,留白巧妙,意境深远;人物画也饶有情趣;书汉擅长草书。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倡导者之一,现代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p> <p>丰子恺 初三夜</p> <p>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p><p>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p> <p>亚明 春江放筏</p> <p>亚明(1924~2002年),安徽合肥人。原姓叶,名家炳,号敬植,后改名亚明。历任无锡市美协主席,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华东美协理事,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香港《文汇报》中国画版主编,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 出版有《访苏画辑》、《亚明作品选集》、《亚明画集》、《三湘四水集》、《亚明近作选集》、《当代名家中国画-亚明》等。</p> <p>陆俨少 名山图集锦</p> <p>陆俨少(1909年-1993年),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p> <p>赖少其 楷书五言联与九华街画</p> <p>赖少其(1915年—2000年),斋号木石斋,广东省普宁市人,中国当代画坛领袖之一,有“艺坛圣哲”之称,在日本被称为“中国画伯”。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使其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p><p>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赖少其先生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更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他长期兼任省美协、省书协主席,并为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书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1996年被授予鲁迅版画奖。</p> <p>陈大羽 国运兴隆 人寿年丰</p> <p>陈大羽(1912-2001)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以大写意花鸟而著称,尤擅画雄鸡,兼及山水、人物,作品气势宏伟,笔力雄健,浑厚酣畅。他对大写意花鸟最大的贡献,是一改传统写意文人画温文儒雅的气质,而代之以豪放的个性风格和雄强的时代特征。他在吴、齐画风基础上,强化了笔墨的表现力,尤其善于运用浓墨浓彩,形成墨彩相撞相融的强烈效果,开合充满视觉张力。进入晚年,他的笔墨语言愈趋雄浑老辣,达到极为自由和纯粹的境界。他深知大写意花鸟需要诗、书、画、印全面修养的支撑,其书法长期攻研碑体铭文,并参合了怀素、王铎以及吴、齐等名家书风,在篆体和行草上既见传统,又见性格,书风豪迈沉雄,气势纵横驰骋,结体巧拙相济,笔线遒劲有力,书画金石相得益彰,合为整体精神。</p> <p>应野平 无限风光</p> <p>应野平(1910—1990),幼承家学,喜爱绘画,16岁后专攻山水。初学王石谷、王鉴,后师石涛及宋元诸家画风。</p><p>1949年前曾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9年后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1960年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3年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所作笔墨苍润拙朴,格调清新明快,画面气韵生动。1988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应野平山水画辑》《应野平山水画册》等;擅书法,以隶书见长。间作诗词,亦清新隽雅。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p> <p>李可染 牧牛图</p> <p>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p><p>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p><p>代表画作有《漓江胜景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p> <p>黄胄 赶驴图</p> <p>黄胄(1925.3—1997.4.23)河北蠡县人 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p><p>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p><p>当年生患重病的黄胄在家人的搀扶下,曾为里根作了一幅画。</p> <p>郭沫若 自作诗一首</p> <p>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p><p>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p><p>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p> <p>瞿秋白 行书八言联</p> <p>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p><p>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5年,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p><p>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p> <p>林散之 草书五言联</p> <p>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p><p>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p><p>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p><p>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p> <p>赵朴初 行书题万松图诗</p> <p>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安徽安庆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p><p>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收容工作,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3年6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p><p>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p> <p>沈尹黙 行书满江红词</p> <p>沈尹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p><p>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p><p>他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米芾)以下”。</p> <p>茅盾 行书自作诗</p> <p>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p><p>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1949年,2月,从香港到达北平。7月,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p><p>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p><p>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p> <p>梁启超 行书九言联</p> <p>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p><p>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2]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p> <p>二楼有别于其他几层,展出的是一些精美器物。青铜器皿、牙雕摆件、犀牛角雕杯</p><p>还有玉石的文房四宝,甚至一整块沉香木,可以说是“贵而不俗”!</p> <p>牙雕《四季争艳》,仅原牙就用去了160多斤。每个细节还精细到“让人发指”!</p> <p>孔雀的羽毛根根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