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集之《素书》

围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可爱的盗墓贼</b></p><p> 世上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有人好心办坏事,也有人坏心反而办好事,譬如下面这位晋朝的盗墓贼。</p><p> 拿破仑曾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我也要说,不想盗大墓的盗墓贼不是称职的缺德鬼。</p><p> 这位盗墓贼倒也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要有点追求,哪怕是盗墓。</p><p> 在欲望的驱动下,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挖些荒坟野冢,不盗则已,要盗就盗王侯将相的墓。如此即便三年不开张,一旦开张就能吃三年。</p><p> 他身平可能盗过无数的墓,但这一个,我认为是最成功的,往大了说,它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p><p> 因为这次他盗的是一个五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墓,而墓的主人,竟是西汉王朝开国元勋之一的留侯张良。</p><p> 说起张良,真是一位超级大腕,甚至红的没有了时间限制,两千年如一日,直到现如今几乎还能家喻户晓,堪称常青树之典范。</p><p> 通常地,我们管这种人叫真正的寿者。何也?死而不亡者寿。</p><p> 即便是未曾读过历史的人,但凡提起西汉,刘邦、张良、韩信、萧何,这四个响当当的名字也一定听说过。</p><p> 在上述西汉男团阵容中不难看出,张良是个厉害的角色,到底有多厉害呢?</p><p> 我们可以再找几个人烘托一下,你自然就清楚了。在文坛中,如果彼此水平相当,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个的组合,君不见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南朝三谢,李杜,小李杜,初唐四杰,酒中八仙,唐宋八大家,苏门四学士,宋四家,元曲四大家,前七子,后七子,公安三袁,文章四友,三曹,三苏,二程,苏辛,苏李,元白,刘白,高岑,王孟,温韦等等,当然在武林中也是如此,君不见北乔峰南慕容,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等等。</p><p> 而能和张良兄相提并论的人,也绝非泛泛之辈,往前推一千年是姜子牙,往后推四百年是诸葛亮。</p><p> 姜子牙自不必说,拜《封神演义》所赐,在大众的记忆中,他早已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超凡脱俗的人格化神,牛到人间已经放不下,只好功成名遂后接着上天当差。</p><p> 再说诸葛亮,千百年来俨然已成为智慧的化身。在《三国演义》徐庶回马荐诸葛的经典桥段中,徐庶给泪眼汪汪的刘备推荐了身怀经天纬地之才的卧龙诸葛亮,后来刘关张三兄弟欲往南阳请诸葛亮出山,正要出门时,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访,几句寒暄过罢,刘备忍不住切入正题,询问诸葛亮其人如何。</p><p> 司马徽据实而答,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p><p> 此时,一向刚而自矜的关羽,杠精脾气发作:“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说完还不忘呵呵一笑。</p><p> 司马徽也被关二哥逗笑了:“要我说,确实不应该拿这两人去比较。”还没等关羽再呵呵两声,司马徽便话锋突转:“我欲另以二人比之。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刘关张闻言愕然,直接惊呆了。</p><p> 这里的张子房就是张良,张良,字子房。前面废话说了那么多,目的无非是衬托出张良是个大神级人物。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一个人如何从小白变身大神呢?</p><p> 这无疑又是一个大到没边的话题,若放在以前,免不了破承起入一番,放到现在也少不了找点论证论据之类,我无意于此,只好长话短说,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两个字。</p><p> 学习。</p><p> 是的,学习,再学习,广义的学习,无它。</p><p> 张无忌掉下山崖学习了九阳神功,段誉掉下山崖学习了凌波微步,杨过掉下山崖学习了玄铁剑法,诸如此类,在突出传奇性的武侠小说中委实不胜枚举,其故事的发展也大抵类似,主人公在经历一番奇遇后,他们都会踏上开挂的人生路。</p><p> 尽管张良没有掉下山崖,可被命运选中的人,总是逃不掉的,吉人自有天相,奇人也自有奇遇,故事如此,现实亦如此。</p><p> 我不说你也知道,在机缘巧合下,张良从黄石公那里继承了一本绝世秘籍,经证实,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提到的《太公兵法》实则正是《素书》。</p><p> 估计对于当时的张良而言,在没搞清状况之前也觉得自己走了狗屎运,天上的馅饼,真的就掉进他的嘴里了。</p><p> 张良也许曾纳闷,茫茫人海中,你怎么就偏偏看中了我?</p><p> 是因为我天生俊美?</p><p> 还是我鹤立鸡群,气质出众?</p><p> 亦或是天将降大任于俺也?</p><p> 其实,都不是。</p><p> 我来揭晓答案,子房兄,黄石公看上的是身为通缉犯的你,是敢于和暴秦死磕的你,是和荆轲一样敢刺杀秦始皇的你。</p><p> 这件事还要往回推一推,据不完全可靠消息称,在秦庄襄王时代,有一个叫魏辙的大臣,不仅颇具才华,而且又深得庄襄王器重,就在他自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前途却突然断了电,复归于黑暗。</p><p> 究其所由,原来是从人质身份好不容易熬到秦王位置的庄襄王,连屁股都没坐热居然一命呜呼,留下13岁的儿子继承秦国的王位。</p><p> 当这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被突然推上王位时,他在陌生的环境中惊惕地注视着每一个看似恭敬的臣子。</p><p> 他们真的那么听话吗?</p><p> 真的没有心怀鬼胎吗?</p><p> 不光是坐在王位的孩子,连成为年轻寡妇的母亲也这样想,丈夫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往后的生活该怎么办?谁又能够依靠呢?</p><p> 在一番权衡利弊后,寡居的母亲把目光投向了昔日的老相好,她明白,眼下只有权倾朝野的他才是母子俩的依靠。于是母亲让儿子拜这个值得依靠的人为仲父,俗称干爹,后来还有个流氓耍酒疯时自称是这孩子的假父(后爹)。</p><p>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明朝时,隆庆皇帝也是屁股没坐热就两腿一蹬,升遐归天,张居正和万历皇帝母子亦如此这般,后来的事也颇有吻合。</p><p> 想必你也已猜到,这个值得依靠的人就叫吕不韦,那个耍酒疯的人正是嫪毐,而此时13岁的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p><p> 在嬴政尚未亲政的那几年里,秦国基本上是吕不韦说了算,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一朝权奸也一朝臣,老吕铲除异己,培养党羽爪牙,安插亲信,人生已然达到了巅峰。</p><p> 此时的吕不韦,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有人,不乘此良机搞点流传后世的东西真是亏得慌。吕不韦到底是个生意人,他不想亏,于是效仿战国四君子招纳门客,以主编自居,由门客编纂了一部《吕氏春秋》,至今不衰。</p><p> 但无论是搞政治团伙拉帮结派,还是搞文化创作,魏辙都没有出现在吕不韦的朋友圈里。</p><p> 我的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干工作一定要时时刻刻尊重领导,把领导放在第一位,只有领导支持你,你的想法才有机会付诸实践,否则,就算你再能干,再有想法,全都是白搭。可谓是好心之语。</p><p> 魏辙的问题,大概就出在和领导搞不好关系。所以今后再听到怀才不遇的事,先不要当愤青,王勃说得好,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p><p> 现在,我得戳破一个扎心的事实,大部分的怀才不遇,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你品,你仔细品。</p><p> 怀才不遇的魏辙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嬴政身上,他希望能够得到秦王的赏识,一展抱负。但不改变自己,换个领导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旧怀才不遇。</p><p>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魏辙的预期,小时候的嬴政是一只温驯的猫,可长着长着,大家才发现看走了眼,原来是头暴戾的老虎。嬴政到底是嬴政,不管后世像唐朝杜牧那样骂他是独夫也好,还是像明朝思想家李贽那样夸他是千古一帝也罢,都无法改变他是一个猛人的事实。</p><p>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除去仲父吕不韦,也干掉了假父嫪毐,从此收揽大全,重用李斯等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p><p> 当魏辙自以为机会即将到来时,没成想又有李斯挡在前面,李斯不能容人,他的心胸狭窄是出了名的。</p><p> 想当年秦始皇看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激动的击节赞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p><p> 后来韩非出使秦国,嬴政也非常欣赏,可正如《素书》中所言,同贵相害,同利相忌,若你韩非成为嬴政身边的宠臣红人,要置我李斯于何地?</p><p> 瑜亮情结真的害死人,有你没我,有我则没你,李斯开始耍手段从中作梗使坏,结巴的韩非也无从辩白,最终在监狱里被逼自杀。</p><p> 其实,李斯和韩非是同门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正是大名鼎鼎的荀子。于此也只能感叹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p><p> 嫉贤妒能,同门尚且排挤残害,何况于我?魏辙为免落得像韩非一样的下场,只得防患未然,回下邳颐养天年。</p><p> 说句题外话,到现在人们都对秦始皇焚书一事恨得牙痒痒,那么多经典从此淹没无闻,想想都可惜,但事实上,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正是李斯。</p><p>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你会惊奇地发现,15年国祚的秦朝,能拿出手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李斯的《谏逐客书》以及秦始皇巡游时的几篇石刻,而这些石刻文又多出于李斯之手。这真是滑稽,老李牺牲了别人,照亮了自己。</p><p> 回到下邳的魏辙郁郁不乐,难道我注定要空老林泉之下?</p><p> 一身的本领竟无用武之地?</p><p> 他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唯有将平生所学著书立说,以待传人。</p><p> 这边的魏辙开始埋头写他的书,那边的嬴政还在疯狂地攻城略地,大军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千秋的霸业,真不知道要由多少的血肉筑成。</p><p> 39岁时,嬴政灭掉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天下,将三皇五帝著皇采帝,成为中国第一任皇帝,号称秦始皇帝,从此御宇。</p><p> 一朝建立,胜者喜,败者愁,在被覆灭的韩国,就有一个人为了报国仇家恨,散尽家财招募杀手,在秦始皇东游至博浪沙时,伙同刺客,用120斤重的铁椎击打秦始皇所乘坐的金根车,可惜误中副车,这个买凶杀人者不是别人,正是张良。</p><p> 秦始皇遇刺大怒,在全国范围内搜捕刺客,张良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躲避,不得已改名换姓,逃亡到了下邳。张良兄,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下邳将是你的福地。</p><p> 真是天缘凑巧,在这里张良遇到了魏辙,并上演了著名的圯下取履的故事。</p><p> “喂,小子!”站在下邳桥上看风景的张良被惊了个激灵,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光脚的老头。</p><p> “去桥下把我的鞋捡上来!”语气生硬的像是在命令对方。</p><p> 在《留侯世家》中司马迁用简短的几个字便写活了接下来的一幕。</p><p> 良鄂然,欲殴之。我每读及此,都会有点忍俊不禁。</p><p> 为其老,彊忍,下取履。</p><p> 用周星驰电影里的台词翻译再合适不过,你个老玻璃,要不是看你一把年纪,我早就扁你了。</p><p> 后面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张良强压着怒火不仅把鞋子取了上来,而且还在魏辙得寸进尺的要求下又忍气吞声地给穿鞋。</p><p> 韩信有胯下之辱,张良也有提鞋之恨,似这般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若他们成不了事,谁还能成事!</p><p> 这里尚有一个疑问,下邳桥上人来人往,魏辙又隐居于此多年,为什么偏偏等到张良来时,他才搞这一出呢?</p><p> 不消说,通缉犯张良暴露了。</p><p> 好似刺杀董卓未遂的曹操,更名换姓,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逮住后,硬说自己是复姓皇甫的客商。好在陈宫也看不惯董卓,于是私下放走曹操,他也弃官而走,决定跟着曹操混社会。</p><p> 魏辙同样看不惯秦始皇四处杀伐的暴行,因此他并没有举报张良。在张良身上,魏辙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能够施展自己生平所学的可能性。</p><p> 故事的发展,并不是像传说中的圯下三取履,而是魏辙又通过三次约见,最终认定张良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可以继承他生平所学的人。</p><p> 就在那历史性的一刻,魏辙完成了自己学说的初代传承,将《素书》传于张良,并告诉他读此则为王者师。</p><p> 面对激动地语无伦次的张良,魏辙只提了两点要求。</p><p> 第一,要把它传承下去。这不难理解,哪个著书立说的人不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在未来的时空里同样大放异彩,占有一席之地!</p><p> 第二,不要向别人说此书是我传授给你的。缘何如此?无非明哲保身而已。</p><p> 请看,《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和孙悟空的经典对话,答案尽在其中。</p><p> 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p><p> 魏辙还是不放心,这小子身负血海深仇,自是要与秦王朝作殊死搏斗,可万一事败,没准他也会受到牵连,于是又打了个哑谜,十三年后你可到济北见我,穀城山下黄石即是我。</p><p> 后世人即尊称魏辙为黄石公。</p> <p>  张良得书如获至宝,奋发研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迷茫,求索,再迷茫,再求索后终于被他悟出了些名堂。</p><p> 之前我写《人间词话》闲话时,谈过王国维的古今成大事者之三重境界,也谈过宋代禅宗大师行思提到参禅的三重境界,还谈过《沧浪诗话》中严羽提出学诗的三重境界。其实,对于读书悟道而言,也有三重境界,禅家曾借用它说明禅的境界。</p><p> 第一重,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出自唐朝韦应物笔下。</p><p> 第二重,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出自北宋苏轼笔下。</p><p> 第三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出自禅宗史书《五灯会元》。</p><p> 记得十来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当年明月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描写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尽管不明就里,可还是被这16个字深深地震撼了。</p><p> 想来当年攻读《素书》的张良,也会有此同感吧。看透了《素书》,世间的一切他都了然于胸,天下已尽在掌握之中。</p><p> 这本书,或者说这篇文章,它依然沿袭了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模式,言简意赅,而又短小精悍,尽管通篇只有1336字,实则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你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正如《素书》中自言,读通了这本书,你可以理身,也可以理家,还可以理国。</p><p> 不得不说,这个境界太高了,这个诱惑也太大了。为了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各门各派都在挖空心思,力求开辟出一条通往这终极秘密的独木桥。</p><p> 儒家的宗圣曾子写了一篇论文,叫《大学》,给出了一条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终逐次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路。优秀践行者如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用前半部《论语》协助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用后半部《论语》辅佐宋太宗赵光义治太平。</p><p> 纵横家鼻祖鬼谷子也标榜本派的法门,学好了捭阖之术,你也可以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优秀毕业生有苏秦、张仪。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说,你道苏秦张仪为辩士,殊不知苏秦、张仪乃是人中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把屈原耍得团团转,这两人皆有匡扶人国之谋。</p><p> 闲言少叙,感兴趣者还可以翻翻法家,兵家,道家,墨家,名家,杂家等其它三教九流所指出的方向。</p><p> 至于你能从《素书》中看出理身的门道,还是理家甚至理国的秘诀,只取决于你的动机与目的。</p><p> 譬如北宋邵康节学了《易经》、《河图》、《洛书》后自己搞出一套梅花易数,编了一本《皇极经世》,能知旦夕祸福,明达过去未来。到明朝后期时,有个姓孔的云南人自称得了邵子皇极数正传,给一个叫袁学海的人算了一生的命运,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p><p>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袁学海的人生轨迹和孔先生算定的分毫不差,遇到这种情况,我想是个人估计都会和袁学海一样笃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以至于澹然无求,得过且过。</p><p> 所幸后来有一位云谷禅师引导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才逐渐明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家人积德行善,最终逆天改命。悟出立命之学的袁学海也改名为了凡,并将此事记录在案,作为训子文。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篇训子文因其过硬的质量与导人向善的内容,越传越广,于是当这篇训子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时,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叫《了凡四训》。</p><p> 同样是看《易经》、《河图》、《洛书》,初唐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曾说不读《易经》不可为将相。这句话估计明朝的名将俞大猷听说过,他确实也付诸行动,在经过寒暑苦读后,俞大猷在《易经》中看出了兵法,从《河图》《洛书》中看到了排兵布阵,卒使他成为那个年代和戚继光一样耀眼的优秀将领。</p><p> 因此,看《素书》也是一样,你可以把它当成《菜根谭》、《增广贤文》、《呻吟语》、《小窗幽记》、《幽梦影》等那样的处世之书去看,也可以把它当成黄石公另一著作《三略》那样的兵书去看。</p><p> 说到底是个角度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收效自然也是多样化的。</p><p> 从张良后来的发展看,他确实把《素书》读到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的地步,也正因此,才能够善始善终。话又说回来,倘若一般人身上有这么个稀罕玩意儿,想求个夕阳无限好,恐怕费事,身上有宝,多的是贼惦记,轻则失宝,重则丧命,可张良实在不是一般人。</p><p> 创业初期,他按照《素书》上说的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等到时至而行,后来果然极人臣之位,他也得利而动了,确实也成就了绝代之功。</p><p> 但帝王家功成名就以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从未停止过,哪怕是明君,哪怕是盛世。</p><p> 魏征在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句话叫,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能善始善终地过完一生的,千载之下,又有几人,拐走西施的范蠡算一个,张良也算一个。</p><p> 我相信,他在无数的战争与角逐中,在痛苦与血泪中,终于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更加达乎去就之理。</p><p>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p><p> 所以当韩信,英布,彭越一个个开国元勋死在汉高祖刘邦的屠刀下时,达乎去就之理的张良,最终像范蠡一样急流勇退,辞官遨游于江湖。</p><p> 随着张良名气日隆,《素书》也被传成了天书,谁都想一睹为快,谁都想据为己有,像《笑傲江湖》中林家的辟邪剑谱一样,惹得人人觊觎,但可惜的是,黄石公将素书传给张良以后,张良并没有将此传承下去,而是给自己作了陪葬品,《素书》到底是怎样一本奇书,里面说了些什么,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谜一样的存在。</p><p> 直到五百年后,这位晋朝搬山卸岭的盗墓贼揭开了这个谜团。他在张良的玉枕中发现了《素书》,并看到了那一句留下的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p><p> 现如今,我们也只能替魏辙猜测,兴许是张良没有碰到他所认为的道神圣贤之人,遂未再传。但明珠总不能永远暗藏,他知道终将有一日,这本书将通过某种途径重出于世,比如棺材板被人掀开,他用一种近乎怪力乱神的方式告诫后来者,这本书的能量,可以治世,也可以乱世,至于得到他的人用以治世还是乱世,完全取决于这个人是否不道,不神,不圣,不贤!</p><p> 若得之者私心作祟,不肯传人,将其占为己有,那自然抢《素书》的人铁定比抢《辟邪剑谱》的更多,更凶残,届时只会自遗其咎,自食恶果。</p><p> 由于盗墓贼的特殊贡献,从此之后,《素书》得以重见天日,从一定程度上讲,我们今天有幸能看到《素书》,真应该感谢这个歪打正着的盗墓贼。</p><p> 我一直觉得,智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总是殊途同归的,派系不同,但本质无二。 </p><p> 譬如 儒家有五常,曰:仁义礼智信。</p><p> 《素书》的主旨则是道德仁义礼。</p><p> 先总述,后分述,也就六篇。</p><p> 我们看电视时经常能听到一句熟悉的台词,某某,识时务者为俊杰!</p><p>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俊,称之为杰呢?</p><p> 让《素书》来告诉你,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p><p>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p><p> 于此时,我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爱取名俊杰,甚至叫林俊杰。</p><p> 前些时候一位同学送我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周恩来传》,我工作之余总喜欢翻看几页,不过平时诸事繁杂,到现在也才看到周总理化名伍豪那一段。</p><p> 为什么叫豪?豪哪里好?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豪字?</p><p> 我在《素书》里找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答案,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妙哉,这岂不正是周总理的写照!</p><p> 我接着往下看,又是为人处世的54字箴言,摘录如下。</p><p> 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贬酒阙色,避嫌远疑,博学切问,高行微言,恭俭谦约,深计远虑,亲仁友直,近恕笃行,任材使能,殚恶斥谗,推古验今,先揆后度,设变致权,括囊顺会,橛橛梗梗,孜孜淑淑。</p><p> 看懂的就看懂,看不懂的请详见参考资料《素书·求人之志》。</p><p> 去年有一首叫《生僻字》的歌曲举国传唱,什么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p><p> 我突然有个想法,如果把歌词换成上面的54字箴言,那敢情也是极好的。</p><p> 后面还有三章,分别是本德宗道,遵义,安礼。</p><p> 闲话之所以是闲话,实在是废话太多,打字打的手抽筋,累得慌,我也懒得介绍了,建议感兴趣者自行品读,要知道这在当年可是秘典,一般人是无缘得见的。</p><p> 细心的朋友可能有所察觉,文中我曾多次引用《道德经》里的内容,为什么,我想,看过后三章你自然会明了,自然会有所感触。</p><p> 如果你也发现此两者间的联系了,记得我告诉一声,我的书友。</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