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雪浪山一一太湖第一峰

太湖野老(张根洪)

<p>  江苏省无锡市,座落在太湖之滨,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誉。它不仅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湖滨城市。可谓是山在水中,水在城中,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无锡,魅力无锡。</p><p> 雪浪山位于山水城旅游度假风景区,由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两大部分构成,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健身教学于一体的风景区。</p><p> 雪浪山不仅有太湖第一峰,更走出了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p> <p>御茶楼</p><p> 雪浪山顶百年贡茶飘香,千载书院隐秀,“太湖第一峰”雄踞山巅,傲视群峰,太湖七十二景列为第八景的雪浪山,高148米。登楼远望,八面生风,浩渺太湖,一览无余,四面皆横,故又名横山。山不高却环境优美,风光旖旎,既有秀气横溢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萃。因南宋状元蒋重珍在此读书,故又被称为“吴地状元峰”。</p> <p>  雪浪山南濒太湖,西临梅梁湖景区,东邻万达文化旅游城,占地面积5000亩。进门左手边是薰衣草花海一期,名曰香花观赏园,里面还有儿童乐园。</p> <p>  进门右手边是花海二期,名曰龙潭花海,这里虽然没有一期地方大,但地势高低错落,还有大片的马鞭草和玫瑰花,非常值得观赏。</p> <p>  历史人文景观由御茶楼、蒋子书院、状元路、仙人洞、洞山禅院、横山等景区构成。万寿亭、万福亭、涵月亭、万竹亭、峰火台以及众多石刻、崖刻、碑刻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p> <p>横山寺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共占地60亩,山门上“横山寺”匾额为无锡状元顾皋所书,大雄宝殿的金匾是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横山寺殿宇庄严,香火鼎盛,常年“红烛高照香火旺,钟声不断佛事忙”。</p> <p>状元景区</p><p> 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拜大学者尤袤为师,在山顶雪浪庵寒窗苦读,高中状元。为纪念,后人将雪浪庵改为“蒋子读书处”,将庵内潭云阁更名为“蒋子阁”,将上山路称为“状元路”,“三音桥”称为“状元桥”,亭子称为“状元亭”。蒋介石先生偕夫人宋美龄夫妇二次登临蒋子阁追念同宗,谒拜先贤。何桂清,康有为、吴稚晖、侯鸿鉴等社会名流亦先后登阁题诗、书匾。雪浪本山茶,始在宋代盛于明清,配以书院内八德龙潭水,茶味醇浓,为茶中杰品。性海禅师贡献于明太祖朱元璋,太祖品后说:“老和尚你成仙了”。清代康熙皇帝喝了本山茶后留有:“茗碗偏饮滋味长”的美句。现雪浪山顶保留的148棵古茶树,历经沧桑,成为雪浪山镇山之宝。山顶气势恢宏的御茶楼,原为千年古阁迎仙楼,沧桑变动,几经毁损,于2004年重建。登临御茶楼,今古无锡,太湖三万六千顷一览无余,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p> <p>状元路</p><p> 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拜大文豪尤袤为师,在山顶寒窗苦读,高中状元。为纪念,后人将雪浪庵改名为“蒋子读书处”,将庵内谭云阁更名为“蒋子阁”,将上山路称为“状元路”,三音桥称为“状元桥”,亭子称“状元亭”。</p> <p>状元亭</p><p> 状元亭在半山腰,原为一座四角古亭,为行人上山途中歇脚小憩而建,后因蒋重珍常途经此地去山上读书,便被称为“状元亭”。亭子依山而建,飞檐凌空,线条简洁,古朴雅致,春天满目滴翠,生机无限;秋日枫树摇红,野花飘香。耳听山谷松涛阵阵,涧水流音潺潺,一股灵气便会盎然而生。</p> <p>状元桥</p><p> 由三块厚薄不一的石板搭架而成,又名“三音桥”,因为条石厚薄不一,故此如用石块敲击石条,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音调优美动听。再加上条石不同部位敲击的声音也不同,有人又称“七音桥”。重珍上山读书,常走过这座桥,并在桥上观看山涧水,汹涌澎湃,甚是壮观,激发了才思,被后人称为“状元桥”。</p> <p>雪浪贡茶</p><p> 雪浪贡茶园,原是山上寺院中的僧人所栽种的一片茶树。雪浪山最早在宋朝就开始栽茶,是无锡地区最早的茶树园。现存的148棵古茶树是清康熙年间雪浪庵的主持僧人,从杭州灵隐寺带回来的龙井茶树苗栽植的,树大叶小,形如雀舌,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p><p> 雪浪山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朱元璋、刘伯温、建文帝朱允炆、康熙乾隆以及蒋介石和宋美龄等历史名人都曾品赏过雪浪山茶叶,在此留下了足迹。乾隆皇帝经秦蕙田荐茶品赏后,留下几句对此茶的评价:“色青不浑浊,芳香不刺鼻,味浓不燥喉,形小不浮面”,并下旨定为“贡茶”。从此,雪浪山茶连年进贡,一直到晚清年间不断。</p> <p>雪浪庵遗址</p><p> 雪浪庵又名雪禅院和雪浪禅林,位于山顶,坐南朝北,始建于北宋年间,毁于20世纪70年代初。现残留黄石山墙两段,以资见证历史。“雪浪庵前溪水流,朱砂墩上翠涛浮”。旧时雪浪庵,两湖夹映,松柏繁茂,庵前有古银杏一株,高数十丈,大可数围。庵内除有天王殿、观音堂、魁星殿等佛殿和神楼外,尚有蒋子阁、独露堂、八德龙潭等古迹。</p><p> 清乾隆年间,京官刑部尚书秦蕙田曾为八德龙潭题词。寺内僧侣众多,佛事常盛,为旧时无锡南名剎之一。2004年重新修葺时,因无锡第一位状元蒋重珍等曾读书和办学雪浪山麓,遂更名为“蒋子书院”。</p> <p>蒋子书院</p><p> 蒋子即蒋重珍,南宋嘉定16年(1223)状元。重珍在妙年之令于雪浪山潭云阁中读书,期满后办学于北麓故居,待不惑之年高中状元,后潭云阁更名为蒋子阁,百日维新主将康有为为阁题写“蒋子读书处”匾额。</p><p> 2004年,在雪浪庵遗址上修复了蒋子阁,增建了无锡科举文化馆,无锡茶文化馆。对八德龙潭、龙井等进行了修葺,增设了龙字碑及历代文人咏雪山诗文画碑廓等,更名为蒋子书院,使之更具文化气息。杰阁高纵,学脉不绝。文化展馆,学古识今。龙潭龙井,八德滋益。千年古刹,残墙犹存。独露名堂,又展新颜。粉墙黛瓦,不竞幽寂。合理布局,引人入胜。今蒋子书院,立山顶,面茶楼,临万顷,示妙境,引学习,树楷模,怀远志,育栋梁,实为千载盛事。</p> <p>蒋重珍</p><p> 蒋重珍(1183一1236),无锡第一个状元。从小拜尤袤为师,10岁在山上发奋读书,17岁在许舍家中边教书边苦读,41岁(宋嘉定16年)高中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为官个性耿直,敢于谏言。著有《为君难》,卒于1236年,葬于胡埭谢堰,谥号“忠文”。</p> <p>无锡茶文化馆</p> <p>文昌殿</p><p> 蒋子书院内的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能旺功名,助学业,不仅古代的文人雅士供奉,现代的莘莘学子更为敬重。文昌君手持智力笔,相传受笔一点,便能够打开智慧,头脑清晰,思路敏捷。而在很多地区每年农历2月一3月都有到文昌庙来祈福的习惯,希望文昌显灵,能够包其仕途高升,金榜题名,有一段锦绣前程。</p> <p>文昌帝君</p><p> 是古时认为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p><p> 文昌帝君也称梓潼君,宋元时期道家封他为文昌帝君,属二十八星宿中的“文昌星”,也称“文星”,主“文运”司“科举”。我国民间把他与魁星一样奉为科举之神,保佑学子聪明、勤奋、好学,科举顺利。</p> <p>蒋子阁</p><p> 原名潭云阁,建于南宋庆元2年,因无锡状元蒋重珍(1183一1236)在此读书而更名。据锡金县志载:蒋重珍字良贵,别号一梅,宋宁宗16年癸末进士第一,官刑部侍郎,谥忠文。10岁丧父,母顾氏亲教以书,一览辄记。致仕归筑一梅堂与万安胡埭。历代有志之士,如清代两江总督何桂清、戊戌百日维新的康有为都曾慕名到此一游,并挥毫题书“蒋子阁”和“蒋子读书处”的匾额。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于1928、1946、1948年三次登临蒋子阁,慕谒先贤,追念同宗。</p><p> 蒋子阁一一飞檐画栋,楼高轩敞,聚雪浪万顷,得山野吴风,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真可谓“小阁面太湖,坐看雪浪走”。</p> <p>还银得师</p><p> 蒋重珍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7岁时就上山打柴卖钱。10岁时的一天,他照常上山打柴,在路边的茅草中发现了一个布袋,里面有不少银子,便飞快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对他说儿啊,人家的银子不能要,不义之财不能拿。重珍迅速回到原地等失主,在太阳将落山时,一位老人匆匆赶来,还东张西望,象在找什么东西,重珍便迎了上去。当得知老人就是失主时,便把布袋双手奉还。老人见他诚实,就一起去见他母亲,要收他为徒。原来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尤袤,于是,重珍随老师来到雪浪山麓尤茅的家。</p> <p>闭阁苦读</p><p> 重珍随老师来到雪浪山后,尤袤便亲授以伊洛理学及古代名著,小重珍十分聪颖,一览便记,如此4年一挥而过,他几乎读遍了老师家的藏书。此时老师已经74岁了,且经常生病,于是把他推荐山上雪浪庵的主持僧,请他继续教他的学问。主持僧把重珍按排在不久前刚造好的谭潭云阁中读书作文,从此潭云阁内天天传出读书声。为时阁中只有一张木梯,为小重珍上阁后便移去梯子,以便他专心读书做学问,如此一住就是3年,当住持僧送重珍下山时,已经是一个17岁的小青年了。</p> <p>开课授徒</p><p> 重珍随住持僧来到尤袤家拜见老师。此时,老师已患病卧床不起,他便守在身边服侍老师。老师见他如此诚心,便把他母亲已来雪浪山麓,并把故居修理好等他回去的消息告诉他。原来重珍的祖籍在雪浪山麓的鹤溪旁,后来房屋被人家占去,在重珍闭阁苦读期间,尤袤便邦蒋母将祖居要了囬来。于是重珍回到家里与母亲相见,母亲见重珍已养成一个大男孩儿十分欣慰。可是日子难过,重珍决定自己开课授徒,换点银钱度日。一时间四乡八邻都把孩子送来了,他讲课认真动听,教出来的学生大都有所功名</p> <p>金榜题名</p><p> 重珍10岁从师,17岁课授徒到41岁中状元,一直在雪浪山生活。期间边教书边读书,20岁成秀才,30岁中举人。又隔了几年,待筹足了上京赶考的盘缠,在41岁那年,他雇了艘小船,出许舍浜,经长广溪,沿太湖边到望亭,入运河,一直到京城临安(今杭州)。一路上他不敢欣赏沿途风光,继续刻苦读书。这年秋季入考场,先会试再殿试,终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这是自唐高宗武德5年(622)开科取士后历经600年,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无锡县令得报后十分高兴,亲自到重珍家中报喜祝贺。</p> <p>八德龙潭</p> <p>龙井</p> <p>书院内有:蒋龙石、独露堂、龙字碑廊、蒋子阁、八德龙潭、龙井以及历代文人咏雪浪山诗文化碑刻等等。</p> <p>半山腰茶园</p> <p>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手书 : 银 涛 雪 浪</p> <p>御茶楼</p> <p>峰火台 : 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队雪浪山战斗纪念</p><p> 1941年5月29日,驻锡日伪军调集六路兵力600余人,水陆并举,向我太湖支队宿营地四面合击。太湖支队在雪浪山周过一带迂回运动,交替作战,轮番阻击,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此战日军弃尸三具,伪军死亡20余人,伤者无数,我战士钱秋泉、华子才英勇献身。</p><p> </p> <p>碑刻长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