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6月10日上午,曲屯镇六年级数学老师在中心校唐主任的组织下,听了寄宿制小学杨阳老师的一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杨老师能熟练运用县教研室提倡的“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效果良好。课后,六年级教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老师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唐主任又针对复习课如何上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和指导,老师们受益匪浅。</p> <p> 课堂上,杨老师思路清晰,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针对公式进行应用提高,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p> <p>认真听课的老师和投入专注的学生</p> <p>课堂上,杨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而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而让学生讨论交流,时而让学生板演计算……</p> <p>评课时,老师们既肯定了杨老师的成功之处,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宝贵意见。老师们各抒己见,相互学习。</p> <p>最后,唐主任就针对如何上好复习课,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p><p>一、复习要有计划</p><p> 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建议首先根据教材的知识板块安排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p><p> 二、分类整理,梳理织网,强化复习的系统性</p><p> 作为复习课就是在老师系统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p><p>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p><p> 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做提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以免做错。</p><p>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p><p>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p><p>五、复习题的设计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p><p> 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练习题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p><p>六、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做好学困生工作。</p><p> 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欠佳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提高整体教学成绩。</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