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马踏飞燕”

风清杨

<p>“马踏飞燕”我们都不会陌生,它因被指定为中国旅游城市的标志而闻名遐迩,旅游城市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有一匹凌空飞腾的“马踏飞燕”。</p> <p>在我房间书柜中,就收藏着一匹“马踏飞燕”1:1复制的青铜件,这匹“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静静地收藏在我的书柜中已经有将近二十年了。</p><p><br></p><p>第一次见到这匹“马踏飞燕”造型的青铜马是在甘肃酒泉的工艺品商店,当时就被这匹马独特的造型所吸引,只见这匹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非常喜欢这匹能带给人振奋的工艺品,可惜杂事太多,最终和这匹青铜马失之交臂。</p> <p>再一次见到这匹马也是机缘巧合,弟弟要去甘肃武威,我马上就想到了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于是,拜托弟弟回来时一定要给我带回一匹“马踏飞燕”来。弟弟确实也没有让我失望,带回来的这匹“马踏飞燕”青铜马仿品1:1比例大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做工非常扎实。</p> <p>“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擂台墓,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p><p><br></p><p>这件“马踏飞燕”青铜马是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的,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奇妙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天马凌空飞驰、骁勇矫健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p> <p>关于“马踏飞燕”的出土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p><p><br></p><p>1969年,正是备战备荒的年代。9月初,武威县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9月10日,挥舞着镢头的村民,挖到了坚硬的石头,村民将浮土层刨开后,发现是一块砖头。随即发现了砖头砌的墙体。于是村民们将砖拆开,发现是一个墓室。</p> <p>大队的干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他们带着马灯、武器由地道进入墓室,进行查看。这时发现,这是一个古代的墓葬。一些墓室中,放着铜马铜车,这些铜车马并不是很高。很快,墓葬中的各种殉葬品被送到了大队部。当时,墓内的铜车马和其它文物就让生产队会计负责,用麻袋将这批文物搬运到生产队的库房保管,队干部们还列出了一个入库文物清单。</p> <p>尽管如此,村民还是采取了封锁消息的做法。尽管强调保密,但消息还是传到了公社里。新鲜公社书记对此非常重视,他以视察防空洞为由,来到生产队。提出了一个明确说法,出土的古文物,不能变卖,更不能毁坏,要给上级政府反映。至此,这个消息才被上报。</p><p><br></p><p>雷台汉墓出土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和一件罕见的铜奔马,在甘肃省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实属少见,说明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墓葬。后来,武威的文物工作者党寿山先生亲自用架子车,将文物搬运到武威文庙大殿保管起来。到11月和12月间,雷台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先后两次被调到了省上。不过此时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铜奔马的价值。</p> <p>真正认识铜奔马价值的是郭沫若,他是铜奔马的伯乐。当郭沫若第一眼看到铜奔马时,就对铜奔马的造型赞叹不已,认为它既有风驰电掣之势,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无疑是一件稀世珍宝。据亲历者说,当时,让郭老大加赞赏的两件国宝是唐代金银棺和东汉铜奔马,并且说“这两件拿到北京可以引起轰动。你们好好宣传,我回去也给你们宣传宣传。”后来,铜奔马在北京的展览上才一鸣惊人。</p><p><br></p><p>目前,雷台出土的骑佣阵也有不同的说法,北京大学的王力教授就认为如今我们看见的骑佣阵是甘肃博物馆工作人员个人想像的产物,毕竟,雷台的这些出土文物不是科学的出土品,是在一种混乱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挖掘出来的。文物专家孙机还指出“马踏飞燕”应该是西晋的墓葬,过去文献中所谓“武威雷台汉墓”的说法是错误的。</p><p><br></p><p>也就是说,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马踏飞燕”的历史年代还没有定论。</p> <p>前几年,利用休假的时间专门去看了甘肃武威出土“马踏飞燕”的雷台墓。</p><p><br></p><p>甘肃河西走廊素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武威也不愧为铜奔马的故乡,就连街上的小广场都高高耸立着一座“马踏飞燕”。雷台幕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佣队庞大的佣骑阵体现出的威严让人震撼,尤其是排在最前边的天马——“马踏飞燕”别具风格,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了却了我许多年的心愿。</p> <p>前年,我收藏的这匹“马踏飞燕”被饲养的猫咪不小心碰翻在地,马脚下的“飞燕”和马身分家,我心疼了好长时间,最后想办法用铜焊焊了起来才安慰了许多,所以,这篇文章中照片的“马踏飞燕”下部的颜色和整体有点区别,皆是因为电焊高温的缘故,修补了一下,看上去并不影响这件工艺品的外观,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已经很知足了。</p><p><br></p><p>[文章中的“马踏飞燕”全部为手机拍摄。]</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z73jy9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陈桥兵变”背后的疑问</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mpwi85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那只彩玉“猴”</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yy134b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我读过的几种《金瓶梅》版本</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9dbgj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年画随想</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nuteka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甘肃酒泉美食——糊锅</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