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饭"

诗酒年华

<p>  我的童年时代,大概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末期吧。想起那时候吃生产队食堂的蒸“公饭”,那种有着当时时代气息的饭是多么多么的好吃又有味。</p><p> 也许有很多城里人都不知道,我们乡下人也有过吃“公饭”的时期。那个时期应该是在全国风风火火搞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前夕。那时候,我们家还住在乡下农村,农村管村小组为“生产队”,就是农村每个有生产能力的人都归“生产队”管,生产队长是当时农村最有权力的领导人。</p><p> 在那个年代,农村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一起干农活,由生产队长统一组织和分工。干活是一起干,饭自然就一起蒸煮了,所以生产队就专门设置了大食堂,以便为干活的人一起蒸“公饭”。</p><p> 说起蒸“公饭”,其实是件普普通通的事。就是在生产队的食堂里起几个大灶,每个大灶有1到2个大锅,锅里面盛满清水,然后在大锅上面套上一个用木板做成的蒸笼架子,架子里面可以放置一个个土瓦盘子,盘子里装好适量的米和水,一个大锅上面可以搭上好几层蒸笼架子,最上面那层架子就用木盖子盖上。说来也巧,那土瓦盘子却不大不小,蒸好的饭刚好够生产队一个力气活(劳动者)吃;蒸饭的时候,就请个师傅往炉里用干禾草或干木柴燃烧,大概蒸一餐饭需要一两个来钟。</p><p> 我现在觉得,那时候生产队的蒸“公饭”是特别的香,也不知道是那个时候真的太“饿”了,还是由于用了这种土瓦盘子在木架子上蒸饭的缘故,反正就是觉得这样蒸出来的饭香喷喷,叫人爱吃死了。在那个时代,生产队里只有有劳动能力的每天出工干活的都有一份(也就是一土碗盘子),小孩和老人都没有。当时我们家就妈妈一个劳动力,我爸在镇上供销社上班不算,所以,那一份“公饭”其实就是我们一家子的饭,妈妈就将那盘蒸好的饭带回家里。</p><p> 由于一土碗盘子饭不够一家人吃,妈妈总是让我们兄弟三人先吃,饭吃完没了,她只能再想办法煮其他杂粮来填肚子。有时候,她只能自己煮点芋头羹、番薯汤之类随便吃了了事。那时候,妈妈作为我们家的强劳动力,总是没餐没顿挨饿着干活,加上她本身就很虚弱,所以隔三差五小痛小病经常有。</p><p>我妈妈就是那个年代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勤劳又善良的母亲,在当时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用她那份单薄的“公饭”将我们兄弟抚养成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