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6月7日(周日)15:00,再次接到区卫生局指令,城门卡口测温任务。医院闻令而动,确定了副书记申铁军、办公室主任曲战军作为白晚班带队领导,开始集结人员。总务科科长秦太宝立即来到医院为出勤人员筹备物资。</p> <p> 6月8日7:15,白班卡口测温人员集合完毕,领取了防护用品,整装待发。</p> <p> 8:00,香坊区人民医院第五批次卡口测温人员在香坊区入城口准时上岗。</p> <p> 高温天气下的卡口测温,是对医务人员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党办吴迪、手术室张颖接收体温枪、逐一检查备用状态。</p> <p> 刚刚接班,早上的气温已经25℃,第一班同志们坚持了一个小时。</p> <p> 手术室王萍接到家里来电,女儿哮喘咳嗦发生呕吐。医院决定替换下王萍,另行安排人员。王萍坚持留下来:“现在医院正在高考体检,抽调了很多同事,疫情后各科开科复诊,都在忙,孩子有姥姥照顾,没事”。</p> <p> 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医院进行了班次调整,每班上岗半小时。同志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滚烫的地面,汽车奔驰而来热浪扑面,等候的车流形成了长长的散热带,包围着测温的同志们。</p> <p> 一个班次下来,头上的帽子、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成流的汗水顺着脖子淌下来,连成串的汗珠从毛孔渗出,沿着隔离服内侧滴滴下落。</p> <p> 休息期间,同志们需要把隔离服翻转挂起来晾干,需要把身上的衣服晒干,需要补充大量水分,补充体力,等待下一个班次上岗。</p> <p> 真正的考验还在下午。经过一上午体力消耗,午饭后,同志们倍感疲惫。气温持续上升,下午2点,最高温度33度,地表温度更高。同志们开始把每班次调整到20分钟一岗。</p> <p> 一班班下来,大家脸色涨得通红,相继出现头皮发麻、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p> <p> 无论怎样难受,同志们都相互帮助着,首先料理好隔离服,那是我们战斗的服装;检查一下体温枪,更换好电池,那是我们上阵的武器。</p> <p> 挥之不去的体内燥热,等不及身上的汗水慢慢消散,合着汗淋淋的衣裳,同志们纷纷倒卧在房车的床上、座椅上。</p> <p> 药剂科张瑶取出藿香正气水, 照顾大家一一服下。</p> <p> 大家开始计算时间,坚持到16:30还需要几班,余下的几支藿香正气水不舍得再用,留给下一班……</p> <p> 同志们打趣妇产科医生白鹭:“如今这脸色是黝黑又红啊”,白鹭捂着脸笑着说:“没事儿,回去敷几次面膜就好了”。</p> <p> 药剂科的杜梦倩、住院结算中心的刘莹在未干的衣服外套上隔离服,一声不响再次上岗了。</p> <p> 结束了一天的战斗,手术室张颖、妇产科米欣、司机管师傅把卡点的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带回医院,分类处理,完成了白班最后的清理工作。</p> <p> 晚上交接班,司机赵青山是每次任务的主力;药剂科王立松,骨二科宋益强、张鹏飞、张鹏,康复科周明,总务科王志清多次参加夜班卡点测温任务,是队里的骨干;外科罗主任、邸大夫,影像科许得力纷纷前来助阵。</p> <p> 这是我院在抗击疫情战场的真实一角,也是卫生系统抗击疫情艰辛历程中集体记忆的一幕,疫情防控必将走出艰难时刻,阳光总在风雨后。</p> <p>供 稿:党群办</p><p>审 稿:申铁军</p><p>美篇制作:吴 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