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朋友

临猗中学 崔绪宝

<p class="ql-block">  七九年暑假我师范毕业,经过赛讲和层层选拔,被分配到临猗中学任教,那年我整整二十岁。当年的临猗县最高学府,真可谓卧虎藏龙,用老校长王志盛的话说,叫做人才济济,精英众众。有在晋察冀征战中与组织失联、竟能在内蒙古另立党组织并因此遭受处分的老革命路行健,有团中央与胡耀邦胡启立同室办公的“右派分子”彭勇,有北师大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吉开昌,还有在傅作义麾下当官为宦的“反革命分子”李孝恭。像上海人高立民从华东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这里的外地人就有十多个。据考证当年五级以上的老学究占比在三分之一以上,大学本科毕业阅历丰富的中年知识分子有一大半,唯只有青年教职工寥寥无几。除了和我一同进校的王雪芳外,就李根存闫发展董泽民董志杰等十余名年轻人。这中间就有我一辈子的朋友昝汉臣。从年轻时起,我就把他唤作老昝,一直叫到现在,我感觉叫老昝亲切。</p><p class="ql-block"> 老昝也是苦出身,自小没了母亲,小时候家境贫寒,书也没能读到头就辍学回家,跟着师傅学起了木匠手艺。倒是这门手艺成就了他,让他同我一起进入到这个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老昝虽然没有学历,大概是自小聪慧过人的缘故,被同村同姓一位有学历、戴眼镜的女知识分子,也算是我的高中同学女老昝捷足先登,早早上位。尽管这位女老昝官都做到初中学校中层干部,但还是心甘情愿地被这个男老昝整整领导了四十年。</p><p class="ql-block"> 老昝人灵性,会来事,善学习,好钻研,干一行专一行,深得大伙钦佩和领导赏识。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凭借自己的出色业绩,由一个临时聘用人员转正成为一名正式教工。之后又华丽转身以工代干,进入到学校管理层。他担任过事务长,负责过学校建设工程,长期担任我们这所读书人汇聚单位的中层实权领导,真可谓虎踞龙盘,权倾一方,引得众人咋舌。我知道,他没有掌权的亲朋,也没有可借用的关系,这一切的取得,都是他自己干出来的。我分管总务工作的十余年间,对这位老乡有了更深层次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有人说升官进职既要会舔,又要靠送,比对到老昝身上一条也用不上。老昝爱憎分明,还嫉恶如仇;坚持原则,还自命清高;他不会讨好他人,羞于巴结领导,工作上的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敢于坚持原则,仗义执言,从不当老好人,和事佬,更不去揣摩领导心思,寻思领导意图。我和他共事几十年,没有见他给谁弯过腰,低过头。</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从小失去父亲陪伴指导的缘故,我生性有着明显的缺憾,骨子里孤芳自赏,性格上恃才傲物,打搅人比较挑剔。对没有才能的人看不起,对不守规矩的事看不惯。我和老昝能一步步走近,同事变为知己,单纯工作关系转变成了相互帮衬的挚友,完全得益于工作上的交往。我欣赏勤奋敬业的人,老昝恰恰是一名忘我的工作狂;我看重正正派派做事,老昝正好是信奉教条的老古板;我尊重有见地有能力的能行人,而老昝的个人才识出类拔萃;我喜欢和正人君子打交道,老昝与人交往更胜我一筹,不仅和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有交集,还能把三教九流整治得服服帖帖。搞木工老昝是一把好手,搞事务老昝更是精明能干,小型基建老昝在行,盖大楼、搞设计、识图纸老昝同样游刃有余。这一切都是他在工作实践中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结果,也得益于他生性聪慧一点就透的天资。临猗中学校园建设中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特色,大多浸透着老昝同志的心血和汗水。老昝事业的鼎盛时期,是在临猗中学新建北校工程上,曾一个人管理着数支队伍,指挥着千军万马,出色完成了万余平米校舍的建设任务。时至今日,在我们大多退休赋闲的日子,他早已修成正果,成为一名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退休数年仍在监理着社会上一个个建设项目,享受着不菲的白色和灰色收入。</p><p class="ql-block"> 老昝两口子从里到外、治家理事都是一把好手。对子女、对老人尽职尽责,家里家外的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老昝生育一女一男,大女儿生性聪慧,经两口子言传身教,做人做事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恋爱的对象是两小无猜的玩伴,学习上曾经是临猗县的学霸,南开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运城学院任教。女儿在运城市重点中学当老师,学历虽然比不过丈夫,但刻苦钻研的精神更胜一筹。参加工作不久,就挑起来高三毕业班教学的重担,教学成绩鹤立鸡群,班主任工作别有洞天。特别是在老昝夫妇的指导下,小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和婆婆相处得情同母女,人人都夸这位难得的好媳妇。说老实话,老昝两口子骨子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儿子的帮扶比女儿要尽心得多。男孩子小时候要顽劣一些,每天晚上儿子在学校上自习,两口子在教室外换班巡查,时不时爬到教室窗户边偷窥一番。上了高中,女老昝主动请缨当起了儿子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冷不丁跑到教室给学生鼓动演讲,当然这一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像这种为了儿子百方成尽的家长实在是不多,惊叹得同事们都直叹舌头。儿子考上大学,为了转一个更好的专业,女老昝在大学里一住就是一月。儿子参加了工作,单位举行演讲比赛,两口子亲自写稿,请专家指导,请同行当评委,一句一句教,一招一式练,硬生生把儿子推到了全系统演讲赛的领奖台。对于儿媳老昝夫妇更是喜欢得合不拢嘴,逢人便是可劲地夸,直夸得儿媳妇不知道谁是公婆谁是亲爹妈,对公婆比娘家父母都要亲。对待高寿的丈母娘,老昝做得比亲儿子还要更胜一筹,常常带老人去旅游,月月按时把孝顺钱送到老人手中,完全称得上一名孝婿。当然,老丈母娘也是乐得直夸自己找对了这位好姑爷。</p><p class="ql-block"> 老昝对待亲戚朋友,那叫一个赤诚相待,亲戚朋友家里的事完完全全当成了自己的事去办。他提携帮助侄子外甥过好小日子,就连他们的子女就学老昝都是从小学管到中学,只要孩子们放星期不回家,老昝都要蒸包子捏饺子为孩子们改善生活。女老昝妹妹早年亡故,留下来一男一女,老昝视为己出,从上学管到工作,直到结婚生子还要一竿子管到底。对待我这位一辈子的朋友,老昝更是尽心尽力。我家里的大事小事,老昝都是从头陪到尾。两个女儿结婚,老母亲安葬,全都是老昝当总管。大女婿调动工作,老昝陪着我在北京找关系,一住就是五六天。我农村老家的院落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虽然计划久远,只因囊中羞涩顾及不到,计划一推再推。去年我终于下定决心,启动了危改工程,把老房子全部推倒,建设起一座新院落。只是近几年我一直远居西安,帮大女儿接送孩子辅导作业,回老家监工料理实在是分身乏术。老昝又一次挺身而出,替我担起了这幅重担。从图纸绘制,到建筑队选择,建筑材料采买,老昝都是亲力亲为。隔三差五开车四五十里,到老家工地检查质量,督促工程进度。遇到打现浇、买材料,在我们村一停就是一天。工程历时两个多月,中途我只回过老家四次,让我们村众乡邻都分不清是谁在盖房。一位发小非常认真地对我说,人这一辈子,朋友无需太多,你有一个像老昝这样的铁哥们,够了,也值了!</p><p class="ql-block"> 今日的男老昝和女老昝,光景滋润得油掺了面,孙子看大了,老丈母娘还硬朗,两个人手拉着手,今天莫斯科,明天喀纳斯,前年台湾岛上观太平洋,去年是西安青龙寺里赏樱花,看完《长恨歌》,还想着《千古情》,时不时还要到中条山涧跳上一曲交谊舞。朋友你若不信,翻开老昝的朋友圈看看,见证一下他们浪得有多美。同志们,老昝的幸福生活你们羡慕吗?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不要光羡慕老昝今日的硕果累累,更要学习老昝当年的辛勤耕耘!</p><p class="ql-block"> 一辈子的老朋友,尽管平时我们各忙各的,但我会时常把你记挂在心里,无时无刻不在默默祝福着老朋友一家子平安、健康、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于202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