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韩师傅,男性,60岁,此次以“发作性胸闷、心悸3天,加重1小时”为主诉入院,韩师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自行缓解,每次持续约1—2小时,共发作3次,在家中自服速效救心丸,效果差,症状间断发作,1小时前休息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急来我院。</p> <p>入院时心电图</p> <p>药物转复后心电图</p> <p> 很明显病人是个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追问病史,病人3年前就有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但效果差,症状时有发作。</p> <p>入院后与患者家属沟通,建议行射频消融术,家属同意手术,择期行射频消融术。</p> <p> 术中电生理检查证实患者为左侧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行房间隔穿刺,在二尖瓣环6点钟位置标测到理想靶点,遂送入大头消融电极放电消融后,重复刺激可见VA分离,证实消融成功。</p> <p>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室上性心动过速。</p> <p> 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上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心电图基本可以确诊,电生理检查可以确定其发病机制,并为射频消融奠定基础。</p> <p>什么是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呢?</p> <p> 与外科手术相比,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均属于微创治疗,但需要在导管室,由专业医生来完成。电生理检查时需要将2根头端柔软、管身纤细的导管经右侧股静脉送去冠状动窦和右心室进行电生理检查从而明确心律失常发病机制。</p> <p> 射频消融则是将一种头端可以释放射频电流的特殊导管送入心腔,通过对经电生理检查确定的病灶部位或异常传导束进行准确的"放点"毁损,即所谓消融,从而实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射频消融对心肌造成的损伤非常局限,不会对心脏的功能产生影响。对左房房速、非典型房扑、阵发性房颤也可达80%左右。目前射频消融治疗对于普通室上速、成功率达95%,对特发性室速、典型房扑、右房房速可达90%左右。</p> <p>来认识一下我们的专家</p><p>陈珂,医学博士,中国心律学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律失常委员。师从于我国著名心脏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和董建增教授,获临床专业博士学位。应邀到30余家省市医院交流、指导手术,每年完成室上速、房颤、房速、室早、室速等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1200余例。现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作者在《Heart Rhythm》,《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等专业杂志发表SCI论文4篇。</p> <p>宋卫锋,男,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河南省房颤联盟中心秘书,阜外阜外医院房颤中心秘书,郑州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医学博士。2012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心血管病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积累了一定经验。擅长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介入治疗,如:永久起搏器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各种类型快速型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的导管射频消融等,累计完成1500余台。2017曾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曾获得2017年中国心律学大会“心电学大比武”二等奖,2017年河南省心电图大赛一等奖。近5年参与省厅级科研课题2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p> <p>内一科科主任:林凤仙,主任医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洛阳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内分泌学会委员,擅长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发表论文数十篇。获洛阳市第二届“优秀医师”奖,获洛阳市首届“群众满意医师”称号。</p> <p>为了更好地为病患服务,更好的开展心律失常治疗的工作,使得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无需转诊,在我院完成治疗,特邀请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宋卫锋医生,每周六在我院出门诊,同时教学查房。</p><p>欢迎每周六上午前来就诊咨询</p><p>地址:洛阳新区人民医院门诊楼3楼心血管专家门诊(电梯正对面)</p><p>联系人:洛阳新区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林凤仙,电话13623882483 心内一科24小时值班电话:185379201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