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6月7日,驴友相约去宣城市溪口镇徒步。此次行程是这样安排的:先去拜访一下深居山中的一株千年南紫薇,然后是龙塘瀑布,顺道见识一下皖南部分山区才有的景文石。重点是去探索仟佰秘境,一睹人面像石!徒步行程16公里左右(往返)</p><p>准时6点,县东门桥头出发。一行13人,分坐三辆车。开启愉快而惊险的一天!驱车两小时后到达我们的第一站。</p> <p>向着慕名而来的紫薇而行。</p> <p>穿过丛林</p> <p>跨过山涧</p> <p>“老马”也有“失蹄”时</p> <p>穿越竹海</p> <p>再过一片茶林</p> <p>终于一睹芳容!顺便科普了一下。紫薇(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别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是双子叶植物纲、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p><p>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根、皮、叶、花皆可入药。</p> <p>人生短短几十年怎能不羡慕这一站千年的风姿?!合个影是必须滴!</p> <p>途中路遇景文石。作为皖南人不得不又恶补了下!(百度)景文石蕴藏在皖南山区部分山谷河流之中,它和其它观赏石一样,是一种天然石质艺术品,它的艺术性体现在是大自然长期鬼斧神工形成的自然美。</p><p>中文名</p><p>景文石</p><p>艺术特色</p><p>锦纹</p><p>艺术性</p><p>具备阴阳虚实、有无,多样统一</p><p>地区</p><p>皖南山区部分山谷河流之中</p><p>但它有一种其他奇石难以企及的审美的艺术特征。其特征体现在景文石的乳名“锦纹石”的含义之中。故景文石的艺术特色就是“锦纹”。</p><p>一是图纹色彩之广。图纹形成主要是含有亚铁(Fe2)和高铁(Fe3)成色离子及其它的致色元素。有单一的红、棕、黄、褚、紫、黑等色彩的图纹石,也有二色和三色以上的多彩的图纹石;二是纹理复杂多变。其飞动的线条存在虚实与有无之间,有时粗犷质朴,有时工整细腻,深入内部,表里如一;三是图纹内容丰富,简洁凝重,让人一目了然。也有复杂隐约、使入琢磨不定的,从不同侧面看,可发现不同的画面和意境:其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动物、草木、山水、自然风光和各类书法字体应有尽有;四是图纹艺术奇妙,其图纹似泼墨,似工笔,似浮雕及各种书法,且全凭大自然创造。</p><p>著名艺术鉴赏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概括了景文石的艺术性:“具备阴阳虚实、有无,多样统一 ”,“正反两面都是画,给人以奇妙的想象”,并命名为“景文石”。</p><p><br></p> <p>我们也都在山谷溪水里拾了很多天然的景文石装了满满一后备箱!只是忘了拍照片。</p> <p>因为考虑水流量不大就放弃了龙塘瀑布之行。下山后在纯朴的山民家休整一下。午餐时主人家的“二虎”也温顺的欢迎着这群远方的客人。与大家共享午餐!</p><p><br></p> <p>饭后驱车半小时左右到达仟佰秘境入口。仟佰,意为军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可我不解仟佰秘境是否和我军方有何联系。孤陋寡闻不得知!但逆溪而上的经历确是今生难忘!惊险而刺激!带你们一同感受一下!</p> <p>少有人涉及之地景美是肯定的!(部分照片借用同行驴友的)</p> <p>入口留个影,开始探访秘境!寻找人面石!</p> <p>艰辛是可见的!可这也是徒步人的乐趣!</p> <p>蜿蜒大约三公里后居然错过了“人面石”!</p> <p>风险还是存在的!先行者智勇双全!无知者无畏的我在知道此物可以一口使人毙命后心有余悸!</p> <p>还是不枉此行!</p> <p>惊险而刺激的一天结束。为自己能全程参与表示吃惊和意外!短短一生,我们终将会失去所有!所以你不妨大胆一些,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去冒一次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