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年前的今天又一批69届上海中学生告别父母奔赴北大荒。</p> <p>经过三天三夜来到宝泉岭偏远村庄十五团十七连</p> <p>早晨小号手张金临在<玉米河>群中问安,开始了云纪念活动,</p><p>我们是兵团战士起床号仿佛又在耳边响起。</p> <p>在此期间段桂珍 李秋华 王淑霞 王秀华 李慧娟 于清萍 沈秋莲分别发来帖子热烈祝贺上海69届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日</p> <p>佳木斯知青广场</p> <p>沈玲玲:</p><p>玉米河的兄弟姐妹们早上好!各位战友早上好!今天是2020年的5月16日。在五十年前的1970年5月16日,一批69届的上海知青告别父母,告别家乡,奔赴北大荒,奔赴十七连!到今天,已经整整五十周年了!这是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p><p>本来,今天会有一场热闹的庆祝活动的,上海知青也已经成立了以王惠明为组长的筹备小组。可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突然降临九州通衢的荆楚,并迅速波及整个华夏大地!目前疫情虽然已经基本阻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的庆祝聚会只能取消了!为了弥补遗憾,我提议:在今天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我们大家在群里举办一个不寻常的庆祝活动!我们尊敬的林大哥已经在昨天已经拉开了庆祝活动序幕!感谢林大哥的有心有情!期待各位战友精彩的发言,妙诗妙词,视频照片,发表您的感想,感言,感慨,送上您的祝福,贺词,笑脸,谢谢大家啦!</p> <p> 刘春静</p><p>今天是2020年,5,16日,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迎来了上海知青王惠明,孙淼等战友们下乡50周年纪念日,1970/2020,半个世纪漫漫人生路,但回忆往日时光,往事历历在目,50年前今日,你们离开父母,离开大上海,离开熟悉的学校,来到兵团,当时你们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就投身屯垦戍边,经过50年的磨炼,如今已经成熟,老练。</p><p>这50年的历程里,青春的岁月记忆深刻,春天,盛开的花,广袤的黑土里粒粒播下的种子,田野里拖拉机🚜 的轰鸣声,……</p><p>夏天,雨水💦 和汗水浇灌的茂盛的庄稼,花丛中辛勤的小蜜蜂,还有整天唱歌跳舞亲吻我们的蚊虫,……</p><p>秋天,丰收的果实,一座座崛起的粮仓……</p><p>冬日,的寒风,冰雪,……</p><p>都见证着知青战友们是怎样一步一步从田间小路走来,</p><p>还好我们曾一起走过岁月,也结下了深深的知青战友情。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真诚的说一声,祝福战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生活的更精彩,更健康。</p><p>经过磨炼的知青们经的起生活的考验,疫情终将会过去,明天会更好!友谊将永远伴随着我们。</p><p>祝福年青,美丽的十七连上海69届知青战友们永远健康快乐!祝福战友们永远安康!</p> <p>王文奎</p><p>玉米河的战友们:大家早上好!打开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大家为我们上海69届知青下乡50周年纪念日纷纷祝贺,内心顿感有一股强劲的暖流在我内心流淌,喜悦的心情无言以表,在此向各位战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感谢林老师为我们纪念日而操劳 ,不愧是我们的大哥;谢谢玲玲、惠明为这次活动的策划、组织,由于疫情的缘故临时变更计划。同时还要感谢杜学一早发的充满激情,催人振奋的贺词。那50年前的今天,我们这批小学毕业学历的“知青“离乡背井,经过3天3夜列车的颠簸19日到达17连。开始了人生的转折,在共同的劳作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因此,在我做人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岁月催人老,一晃我们已退休多年,跨入70巳在眼前,但愿战友们在健康快乐的大道上永远前进!</p> <p>今天邵忠林 苏东升看望在上海治疗的老班长周祥彬发来视频并一同共进午餐纪念下乡五十周年,感谢你们!</p> <p>杨金龙</p><p>伴老的路上我们继续同行</p><p> 一一69年上海知青下乡50周年有感</p><p>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事或看到,或听到,亦或是自己亲历的太多太多,有些已忘却,有些己模糊,有些己记不甚清,可是对于知青来说,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到农村到农场到兵团的那一天,那一日,那一场景,那一不舍与无奈,那一悲离,无论如何是不会忘却的,它已铭刻在各自的心头,那怕过去了五十年,那怕再过个五十年,只要活着,就不会忘却!</p><p> 五十年前,我们因为一个知青的名字,从天南海北走到了一起,来到了这个叫玉米河的地方,共同生活,共同接受教育,并共同努力近十年,十年中有共同的艰辛和快乐!这十年的生活经历,是非知青们所无法比拟的,她有着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情感,更是有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悟。当然其间也有不快和不睦,那都是年少轻狂和年少无知。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却也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和痕迹!</p><p> 五十年耒,当时无知,轻狂的小伙如今都成了爷辈人物,当年被疯狂追求的靓丽姑娘们,如今也已成了花样的奶奶,尽管如此,他(她)们都没有忘却那在知青名下的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忘却知青时那积累的情感和友谊以及那份没有血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亲情!</p><p> 五十年后,今天我们都已老也,有人说,我们不老,是的,我们心态不老,可我们的体制确实已老,各种各样的老年病都已悄悄的伴随而来,但也无需恐慌,因为我们心态不老,我们友情永在,我们胜似亲人的关怀还浓,我还有你们,当然你也还有我们,让我们再一次在伴老的路上一起同行!</p> <p> 风雨同舟战友情 —— 张晋</p><p>玉米河水蜿蜒 烟囱山下17连</p><p>上海69小青年 离家奔赴边关</p><p><br></p><p>春播车吼人欢 夏锄弯腰一天</p><p>秋收水中捞麦 冬日架线抚远</p><p><br></p><p>鹿场食堂基建 各项工作当先</p><p>生活五味杂陈 唯有爱情增甜</p><p><br></p><p>各地知青结缘 携手共度难关</p><p>过命兄弟一把 无论乡音北南</p><p><br></p><p>返城之路维艰 人生归零原点</p><p>创业持家重启 大荒老酒再尝</p><p><br></p><p>50年不惧严寒 50年情义延绵</p><p>风雨同舟战友 愿你幸福康健</p> <p>今天王惠明发来了和朋友在一起纪念的视频</p> <p> 沈玲玲编辑的美篇《旗在哪里 , 连在哪里》</p> <p>沈玲玲编辑的美篇《岁月如歌》</p> <p>《难忘的那一天》——孙淼</p><p><br></p><p>五十年前的今天是我们六九届上海知青赴黑龙江难忘的一天!</p><p>有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届也没学到更多知识,也随着知青洪流卷入了全国一片红下乡接受贪下中农再教育中!</p><p>忆当年下乡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一幕幕展现!</p><p>因刚从学校出来,从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慈祥无私的爱,那时可以说还是孩子呢!</p><p>随着军号的吹响,便忙于一天农活的锻炼,</p><p>随着岁月的积累,孩子们也逐渐慢慢地长大,学会农活的技术,同吋也慢慢学会了许多形形式式的生活!</p><p>在这革命的大红炉里锻炼身体,学会技术,积累智慧,年复一年成为了一个兵团战士光荣称号!</p><p>在这广阔天地里,结识了故乡的父老乡亲,同时也结识来之边彊五大城市的知青战友,共同生活,共同语言,共同理想,积下了深深地感情,架起了友谊之桥,</p><p>随着历史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改革我们这一代人也落实了政策陆续地又回到久别的第一故乡,回到了父母兄弟姐妹身边,继续吃苦努力奋斗工作打拼,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归宿,而如今也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光荣称号了!担负起第三代托管老师!</p><p>即然各自都有事业,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乐趣!</p><p>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忘记战友之情,虽然我们不常见,但是我们常联系互动,用心交心,用诚恳地感情相互关心和关照,无论你在何方我们黑土地的友谊和友情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p><p>让我们在夕阳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p><p>让我们紧紧地放飞心情,愉快幸福每一天!</p><p>让我们互相信任,理解,尊重,发扬光大我们黑土地友谊,</p><p>让我们共庆,共享难忘的今天。[玫瑰][玫瑰][玫瑰]</p> <p>欢迎刘春月加入到玉米河群</p> <p>难忘的黑土地</p> <p>难忘的大荒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