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藏+丙察察(4)

福ing

<p>从芒康出发,一扫前几天的雨雪,蓝天白云始终伴随着我们</p> <p>|</p> <p>山上的杜鹃花开的艳,5月正是当地高山杜鹃盛开的季节,她不象我们这里的杜鹃花是小灌木丛,她是非常高大的树木</p> <p>盐井位于芒康县与云南德钦县接壤的地方</p> <p>位于西藏昌都芒康的盐井是个小地方,一条大街,只需花30分钟能走个来回。很多人来到此处,除了看看当地人的这古老神奇的晒盐手艺,主要还是为了吃一碗有名的加加面。它是茶马古道孕育出的饮食文化传奇,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台的《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报道过加加面。</p> <p>传说,藏英雄格萨尔王和后来的贵族,由于常年征战食量很大。为了避免一次吃很多东西,他们就每餐多次频繁添加,来控制进食量。面条正好可以一点一点添加着吃,"加加面"就由此而来。</p> <p>在盐井当地,加加面25元可以随便吃。传闻加加面目前的记录保持者能吃147碗,是一个骑行的人创造的,获得了终生免费吃的资历。</p> <p>古盐田历史悠久,距今约有1300多年历史。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沙滩和悬崖陡坡上层层搭建有3200多块盐田,年产盐达数百万斤。</p> <p>  盐的生产方式是 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 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发,完后就是盐粒,晒干运入市场 进行 商品交易</p> <p>这就是盐井</p> <p>前几天得知梅里雪山下暴雨暴雪,今年气候反常,连常年跑川藏线的老司机、老领队都说没见过快6月了还下这么大雪,心想梅里雪山去不成了</p> <p>在盐井听说德钦地区雪已停了,我们决定按计划去梅里雪山</p> <p>车离开盐井大概开了2个小时,路上遇到巨石挡路,夜里发生了塌方,我们司机说少则二、三天,多则一星期才能清除,我们车可以调头,那些大货车只能干等了😪</p> <p>只能走318回成都了,返回巴塘,已是灯火通明</p> <p>2006年,姊妹湖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姊妹湖便已是川藏线上最令人心醉神往的停车点之一。</p> <p>公路沿弯曲的无量河谷上行约30多公里,眼前便豁然开朗,一片辽阔的大草原显现在眼前,大毛垭草原到了。</p> <p>理塘海拔(4014.187米),一直以来以“世界最高城”著名。其次是其唯美的爱情故事,仓央嘉措一个傲视雪域的王,一个多情的诗人。他说“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p> <p>理塘,是仓央嘉措爱人的故乡,那个他的青梅竹马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还未来得及告别便被迎往拉萨,从此他忧郁苦闷、深情思恋。</p> <p>8年前到过理塘,记得是非常小的县城,没有柏油马路,如今的理塘已是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