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感谢自媒体时代,能把来自各行各业的同仁联系一起,与大家有奇文共欣赏,有疑义相与析。就目前的亲子教育,我们共同追逐迷茫,寻求混沌。</p><p>(混沌—— 孕育世界的神明。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谋成一件大事,必和合于阴阳,故曰神明)</p> <p> 因为我们都懂得,要想成为优秀的学生或者家长,必然要班门弄斧的同时又不能对牛弹琴。</p> <p> 在鲁班的面前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求知的欲望,暴露自己丑陋的一面,得到鲁班老人的指教,在他面前终于获得了进步。这是班门弄斧既可爱又可怜的一种心态。</p> <p> 为什么又不能对牛弹琴呢?叙说同样一个问题,面对领悟力强的孩子可能只要一两分钟。面对一般的孩子可能要讲十分钟。面对理解能力相对有待提高的孩子, 可能就得耐心的,恳切的,柔忍的讲上半个小时。因为他懂得对牛弹琴,不是牛的悲哀,是弹琴人的悲哀。这就是施教者一流的心态。他即能理解班门弄斧,又不对牛弹琴。</p> <p>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从理想启蒙,从来不理想化。从自我启程,一直追逐无我。他既有感性的引领,又不失理性的回归。</p> <p> 我们的现状是吃苦。想成为优秀的,就体验苦难的。既是最可爱的,更是最可怜的,对自己负责任的生活常态。</p> <p> 一年级刚入学</p> <p> 我为祖国点赞朗诵比赛</p><p> 吴浩骅 一年级</p> <p> 讲红色故事</p><p> 吴亦苹 四年级</p> <p> 讲红色故事</p><p> 吴淑华 五年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