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往事

陈治国

<p>  这几天,打开手机,家乡的朋友圈里全是麦收的场面。下班回到家了,母亲正在看新闻,我随口说了句:“家乡开始收麦子了”。母亲说:“咱们家是临汾地区最先收割的地方,以前这是最忙的时候。现在都是机械化,几天就收割完了。过去是人工,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p><p> 我知道母亲看完新闻有些想家,自打我参加工作后,父母就随我来到工作地居住,这一住就是20多年。对于今天我说到的麦收,或许又勾起了母亲太多的回忆。</p><p>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之前大部分人都知道,生活条件不是太好,基本上是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一家人每天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一年下来粮食还是不够吃。到了麦收时,全家老小齐上阵,到麦地里拾落下来的麦穗,回家后用棒槌捶打,再用簸箕、筛子等工具处理后,就能收获小麦了。麦收时赶上运气好,也能拾到几袋子小麦。这对于我们这个家庭基本是一两个月的口粮。其实,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村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现状。</p><p> 那一年我刚记事,一大早母亲就出去拾小麦了。等到中午母亲回来,确两手空空。姐姐问母亲:“快晌午了,吃什么饭”。母亲说:“等等吧,今天家里没面了,等一会你舅舅把拾的麦穗送来,我把麦穗收拾完,磨成面,给你们烙饼”。母亲告诉我们,拾完麦穗,往家扛的路上碰见你舅舅了,你舅舅骑自行车,就把拾的麦穗放在他自行车上了,说一会骑车子给送来。</p><p> 我们就开始和母亲一起在家等着舅舅。幻想着烙饼的美味,还不时问母亲,舅舅什么时候把麦穗送来。一直等到晚上,舅舅也没来。全家人只能翻遍了面柜子,才找到了一点面,与白菜一起喝了一顿疙瘩汤,想想中的烙饼没有了影子。</p><p>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母亲就去找舅舅。母亲到了舅舅家,看见她昨天拾的麦子还捆在舅舅的自行车上。问舅舅怎么没去送拾的麦穗。舅舅说:“回来吃完中午饭忘了这件事,等想起来就晚上了,想着也不着急,就没去送”。母亲说:“家里人都等着这点拾的这点麦子吃饭呢,你昨天没去,都饿肚子了”。舅舅听完,赶紧骑车把拾的麦穗送到家里。而母亲又去地里拾麦穗了,一直到晚上我们才吃到烙饼。整个一个麦收季节,母亲就这样忙碌着,为的是家里能多打点麦子,解决吃的问题。</p><p> 每当麦收时,母亲总会提起这件事。最初,母亲有点怨气,觉得舅舅没有及时的把拾的麦穗送到家,让一家人吃饭没了着落。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母亲再说起这件事,把她当笑话,说舅舅粗心大意,一家人吃饭还没着落,他却回家吃饭了。这些年,母亲再说起这件事,更多的是想念。父辈们岁数都大了,见面的机会少,很多往事成了母亲挂在嘴边的故事。我知道,这是母亲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表达。</p><p> 母亲总说,那些年不管怎么干,总是陈粮接不上新粮。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用顶着烈日去收麦子,可每当到了麦收时,还是能想起那些收麦子的往事。怕下雨,麦子收不回来,怕阴天,麦子晒不好,做不到颗粒归仓。虽然母亲已经很多年不和土地打交道了,可这一直是母亲麦收时的挂念,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怕没有粮吃。</p><p> 晚上吃饭,母亲高兴的说。下午给家里打电话了,今年的收成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有了好收成,就不会饿肚子了。面对现在的好生活,母亲还是担心饿肚子的事,也许这就是他们那代人始终担心的事。有吃,有喝,不饿肚子是他们这代人最大的追求。保卫“三夏”,这是我小时候总听到的标语,现在的“三夏”依然热火朝天。而忙碌的不在是刀耕火种,替代的是大型机械。从种到收,农民已经实现了基本农业现代化,这些机械的实用,大大减少劳动力,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经济形势加速运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会进一步得到改善。老百姓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一定会实现。</p><p> 土地还是那片黄土地,麦收每年依旧进行,改变的是家乡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不变的是对家乡永远的思念,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