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总述: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飞机出行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飞机已经真正做到了“飞入寻常百姓家”。很多人都坐过飞机,而且有些人坐过不止一次飞机,但是那些隐藏在飞机背后的知识,却没有像飞机本身一样普及,依然鲜为人知。</h5><h5>因此,我决定开始编写“民航知识科普”系列文章,目的在于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述隐藏在飞机背后的民航冷知识,让更多人了解民航!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h5> <div>航班号前面为什么会有诸如CA MU CZ HU这样的字母?托运行李牌和登机牌上为什么会出现类似“PEK” “TSN” “WUH” “CTU”这样的由字母组成的代码?这些代码背后的制定者是谁?代表着什么意思?和我们的日常的乘机出行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的第1期民航知识科普,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些代码背后的知识<br></div> 图片摄影:陈润芃 我们日常乘机过程中,最常见到的应该就是航空公司的两字代码和机场的三字代码了。 这个代码由于是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统一制定的,所以专业名称叫做IATA代码。<div>IATA的前身是1919年在海牙成立的国际航空业务协会,1945年4月19日,现在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古巴的哈瓦那成立,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执行机构在瑞士的日内瓦。由于航班经常需要跨国飞行,航班的起降时刻、结算方案等都需要跨国协调才行,所以IATA在其中的作用就很大了。 用IATA官网上的一段原话来说:</div>“The international scheduled air transport industry is more than 100 times larger than it was in 1945. Few industries can match the dynamism of that growth, which would have been much less spectacular without the standards,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developed within IATA. ”<div>“ 现在的国际定期运输航班数量比1945年的多出100倍,很少有其他的产业能够有这样的增长速度。 但如果没有IATA制定的规则、惯例和程序在其中,航空业也不会达到这种惊人发展!” <br><div> <br></div></div> <p>(图)IATA的logo</p><p>图片来源:iata.org</p> 为了便于跨国协调,IATA给每一家参与国际运输的航空公司和机场都制定了统一的代码,航空公司为两字代码;机场为三字代码。(也有些航空公司或机场虽然不参与国际运输,但也有自己的IATA代码。 )<div><br></div> 在最初期IATA为航空公司制定代码时,为了方便记忆,很多都是航空公司的名称缩写,例如 美国航空公司 (American Airlines)的代码是 AA;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的代码是UA;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的代码是LH; 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的代码是BA (图)英国航空公司IATA代码为BA<div>摄影:陈润芃 </div> 我国的民航业发展起步较晚,航空公司在申请代码的时候很多代码已经被其他航空公司抢注,所以就导致很多中国航空公司无法使用自己公司名称的缩写来作为代码。国航算是比较幸运,还可以使用与自己名称(Air China)缩写比较相近的“CA”作为自己的IATA代码,因为Air China缩写“AC”这个代码已经被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抢注。 (图)Air Canada抢注“AC”代码,Air China只能用“CA”<div>摄影:陈润芃 </div> 然而其他航空公司就没有国航那么幸运了,海南航空的HU还算沾点边儿,东方航空的MU;南方航空的CZ;厦门航空的MF就完全不沾边儿了。 (图)“MU”代码和“China Eastern Airlines”的名称完全不搭边儿 <div>摄影:陈润芃</div> 之前我在给别人讲解IATA代码的知识时,有人问我:“你不是说航司的IATA代码都是两位的吗?那怎么我有一次坐华夏航空的飞机的时候,航班号只有一位字母开头?” (图)华夏航空IATA代码只有一位?<div>摄影:陈润芃</div> <p>其实,华夏航空的IATA代码是“G5” 他的代码的第二位是一个数字,那位朋友把这个数字和航班号混淆了,所以造成了“华夏航空IATA代码只有一位”的错觉。</p><p><br></p> <p>由此引申,航空公司的IATA代码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两位字母。他可以是一位字母+一位数字,比如刚刚我们提到的华夏航空代码为G5;还可以是一位数字+一位字母,比如四川航空的代码是3U(看过电影《中国机长》的人都知道3U8633);春秋航空的代码为9C。 </p> (图)春秋航空代码为9C<div>摄影:陈润芃</div>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飞友们说诸如“擦航”“木航”“胡航”“广播航”之类的话。这些梗的由来其实就是这些航空公司的IATA代码<br><div>国航代码为CA,汉语拼音里“ca”就是“擦”,所以国航的外号就叫“擦航”;东航的IATA代码是MU,汉语拼音里"mu"就是“木”,所以东航的外号叫“木航”;同理海航的代码是HU外号就叫“胡航”,厦门航空的代码是MF外号就叫“米饭航”。(其实人家官宣的外号是“Magic & Fantastic Airlines”好吧)</div><div>我们听广播的时候,会有一个概念叫FM波段,比如FM106.8天津交通广播。上海航空的代码恰好为FM,所以上海航空的外号就叫“广播航”</div> (图)“木航”和“擦航”<div>摄影:陈润芃</div> 其实天津航空也有一个外号是飞友们根据他的IATA代码“GS”起的,但是因为这个外号不太好听,我就不提了。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行百度。(其实主要还是怕我说出来以后,天航的小伙伴们揍我哈~) (图)天津航空也有外号<div>摄影:陈润芃</div> IATA给航空公司不仅制定了两字代码,还制定了三字结算码作为其运单的三位前缀。我们的机票客票号的前三位就代表着执飞这个航班的航空公司,因为每一个航司的结算码都是唯一的。同样的,我们通过客票号码的前三位也可以知道自己将乘坐哪家航空公司执飞的航班。 例如,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结算码为014;中国国际航空的结算码是999;中国东方航空的结算码是781;中国南方航空为784;海南航空为880;厦门航空为731;天津航空为826;具体其他航空公司的结算码可以在IATA的官网(iata.org)上查到。 (图)IATA官网上查到加拿大航空的三位结算码为014<div>图片来源:iata.org</div> (图)这是一张加拿大航空的机票,可以看到客票号的确以“014”开头。 (图)IATA官网上查到厦门航空结算码为731<div>图片来源:iata.org </div> (图) 这是一张厦门航空的机票,可以看到客票号的确以“731”打头,代表厦门航空 不仅航空公司有自己的IATA代码,机场也有自己的IATA代码。与航司两字码中可以参杂数字不同,机场的IATA三字码必须是三个字母。机场的IATA代码,在国内很少强调,除非你仔细看你的登机牌和行李托运牌。 (图)国内机场只会在登记牌上标注出发或目的地机场的IATA代码,CAN是广州白云机场的IATA代码<div>摄影:陈润芃</div> (图)在托运的行李牌上会出现目的地机场的IATA代码<div>摄影:陈润芃</div> 但是在国外的机场,IATA代码在机场里是非常常见的 (图)多伦多皮尔逊机场航站楼内,随处可见其IATA代码“YYZ”的元素<div>摄影:陈润芃</div> (图)多伦多皮尔逊机场航站楼内的显示屏,由于上海、北京、纽约有多座机场,所以显示屏使用目的地城市名+目的机场IATA代码的形式(Shanghai-PVG Beijing-PEK New York—LGA)来代表航班的目的地是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而非我们在国内常见的Shanghai Pudong、Beijing Capital、New York LaGuardia <div>摄影:陈润芃</div> (图)国内的机场遇到一个目的地城市有多座机场的情况时,更偏向于使用城市名+机场名的方式显示,而非类似国外机场那样使用城市名+目的机场IATA代码的显示方式。而这也是为什么机场IATA代码在国内鲜为人知的原因。<div>摄影:陈润芃</div> 与航空公司代码相同,在早期机场还不是很多的时候,为了便于记忆,IATA大多数使用机场所在城市名称的缩写来作为其IATA代码。例如上海虹桥机场-SHA;新加坡樟宜机场-SIN;沈阳桃仙机场-SHE等<div>后来随着机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城市有两座三座机场,多个机场不能共用同一个IATA代码,所以直接用城市名称缩写的方法有时候会出现重名现象,就不太合适了。但有些代码也并非无规律可循,基本上都遵循着以下几条规律 </div><div>1.机场名称的缩写或近似机场名称的缩写。例如纽约肯尼迪机场,代码为JFK(因为机场全名叫做纽约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机场 New York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Airport) 上海浦东机场代码为PVG</div><div>2.前两位为机场所在城市名称缩写,最后一位用“X”补位。例如深圳宝安机场,代码为SZX;三亚凤凰机场,代码为SYX;洛杉矶机场,代码为LAX</div><div>3.城市名称缩写+机场名称缩写,例如伦敦希思罗机场(London Heathrow Airport) 代码是LHR;伦敦盖特维克(London Gatwick Airport)机场代码为LGW</div><div>4.城市名称第一字全拼+第二字缩写,例如武汉天河机场WUH,无锡苏南硕放机场WUX</div><div>上述规律只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并不是所有的机场的代码都遵循上述规律,而还有些代码也无规律可循。甚至连IATA的企业文化传播经理蒙娜·奥班(Mona Aubin) 都说:“很多机场的代码我们无法去解释,因为他们并没有意义,他们就是随机的3个字母组成的代码!”</div> 在中国,很多机场的IATA代码是根据城市名的威妥玛拼音的缩写来制定的。<div>比如北京的威妥玛拼音是Peking,于是首都机场就使用了其缩写PEK来作为代码;新修的大兴机场,取了Peking里的“PK”两个字母,后面加“X”补位,组成其代码PKX</div><div><br></div> (图)北京大兴机场IATA代码为PKX<div>摄影:陈润芃</div> 再比如天津的威妥玛拼音是Tientsin,所以天津机场的代码是TSN;还有广州(Canton)白云——CAN、青岛(Tsingtao)流亭——TAO、成都(chengtu) 双流——CTU (图)天津滨海机场IATA代码为TSN<div>摄影:陈润芃</div> 虽然说每一个机场的代码都是不同的,但有些机场的代码彼此很相近,比如国内的长春龙嘉机场和郑州新郑机场,两者代码就非常相近,分别为CGQ和CGO;还有桂林两江机场和贵阳龙洞堡机场,代码分别为KWL和KWE;宁夏的银川河东机场的代码为INC;韩国首尔的仁川机场的代码为ICN(据说银川机场隔三差五就有几个一头雾水的韩国人抵达)非常容易混淆,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说了那么多,有些人可能会问了,我们真的有必要熟悉机场的IATA代码吗?这个代码和我们日常出行有联系吗?<div>对此,我的回答是:有必要!有联系!<div>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介绍!</div></div> 首先,有些城市例如国内的北京上海台北(还有明年开始的成都)都有不止一座机场。如果你不熟悉机场代码,再没注意机场名称,很有可能出现跑错机场的情况。而且像北京首都和北京大兴;上海虹桥和上海浦东这些机场距离都很远,一旦走错了可就麻烦了。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说:<div>“你跑错了一个机场的两个航站楼,走走就到了吧;</div><div>但要是跑错了两个机场,到了就走走吧!”</div> (图)两个航站楼跑错了,走走就到了吧<div> 两个机场跑错了,到了就走走吧</div><div>图片来源:map.baidu.com </div> 但如果你熟悉机场的IATA代码,就会发现虽然一个城市会有两座机场,但机场的IATA代码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首都是PEK,北京大兴是PKX;上海浦东是PVG,上海虹桥是SHA)。如果熟悉了IATA代码,就可以机场名称+机场IATA代码双保险确认,这样还怕跑错机场吗? 还有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在国内应该不会发生,但是在国外会发生。很多国外的城市有重名的现象(这只能说老外的词汇太匮乏,呵呵)<div>比如大家都知道英国有一个城市叫伦敦,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也有一个小城市叫伦敦,而且两座城市的英文名都叫“London" 而且加拿大的伦敦机场并没有自己的名字,就叫“伦敦国际机场”(London International Airport)这就很容易起到混淆作用了,如果你买票的时候没注意看机场代码,只看城市名的话,可能本来你想飞到英国的伦敦,结果下飞机一看全是“枫叶旗”而不是“米字旗”,然后你还没有加拿大的签证,这下可就麻烦大了!<div>但是如果你熟悉机场IATA代码,就会发现英国伦敦的两个主要机场代码一个是LHR;一个是LGW,加拿大伦敦机场的代码是YXU,差别还是很大的</div></div> (图)加拿大伦敦国际机场<div>图片来源:flightradar24.com</div> 我说这个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前车之鉴。<div>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一个荷兰的小哥放寒假,本来想去澳大利亚的悉尼享受“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当他在搜索机票时,发现了一张便宜到离谱的由阿姆斯特丹转机加拿大多伦多飞往悉尼的机票,于是他立即就订了一张。</div><div>当他飞到多伦多准备登上飞往悉尼的航班时,他发现飞机好像有点小,不像是能从加拿大飞到澳大利亚的样子。</div> (图)多伦多前往悉尼的飞机有点小<div>摄影:陈润芃</div> 当他的飞机抵达了悉尼时,他发现这个悉尼并没有所谓的阳光沙滩,而是一片冰天雪地 他想象中的悉尼,阳光沙滩海浪<div>摄影:林永鑫</div> (图)他看到的悉尼,一片冰天雪地<div>图片来源:thechronicleherald.ca<br><div><br></div></div> 原来他来到的是加拿大Nova Scotia省的悉尼,而非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前文讲述的伦敦一样,这两个城市都叫“悉尼”,英文名都是Sydney。 (图) 加拿大Nova Scotia省悉尼机场<div>图片来源:flightradar24.com</div> 本来想下飞机就享受悉尼夏日阳光的他,在加拿大的悉尼零下20几度的天气里穿着裤衩背心,冻的瑟瑟发抖。 其实这个事完全可以避免,第一他如果不图便宜的话,就不会出这事儿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算飞往澳大利亚悉尼的机票打折真的很便宜,他买机票之前要是核对一下机场的代码的话,也不会闹出这大乌龙来。澳大利亚悉尼机场的IATA代码是SYD,加拿大悉尼机场的代码是YQY,这两个代码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图)澳大利亚悉尼机场代码是SYD;加拿大悉尼机场代码是YQY<div>图片来源:flightradar24.com</div> 看了上面这些以后,你还能说我们没有必要熟悉机场IATA代码吗? 今天文章的内容就是这些,最后附上大陆地区全部53家航空公司的IATA代码表和国内(含港澳台地区)252座民用机场IATA代码表!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等会儿~下课之前我再最后啰嗦一句啊!(这句话是不是有点熟悉,哈哈哈哈哈) <div>在《中国大陆地区53家航空公司IATA代码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国航、大连航空、北京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共用CA代码,因为他们都是国航的全资子公司。甚至你可以看到北京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的飞机涂装和国航的几乎一样!<div>虽然他们的IATA代码相同,但是他们的另外一个代码是不相同的,用这个代码我们就可以区分出这几家航空公司的航班。这个代码我先不说叫什么名字,下一期文章我再来给大家介绍这个代码的相关知识!</div></div> 表1: 中国大陆地区53家航空公司IATA代码<br><div><br></div> 表2: 中国(含港澳台地区)252座机场IATA代码 2020-06-09期<div>文案编辑:陈润芃</div><div>内容审核:刘洪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