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的《鸽巢问题》

liumin

6月5日上午第二节课,萱洲中学康杰老师在六二班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公开课——《鸽巢问题》,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得出许多有趣的结果。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div> 康杰老师首先用一个有趣的《抢凳子》游戏,很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本堂课充满了很大的兴趣。通过游戏,初步引出鸽巢问题,并且让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div> <br></div></div> 接下来,康老师又用PPT出了一个笔筒问题,“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并且叫了学生上台演示,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生的演示,让他们可以通过笔筒问题,进一步了解鸽巢问题。 生动有趣的演示,极大的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接下来康老师的给同学们解答了心里的疑惑。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翱翔于数学的海洋里。 康老师又讲解了一个练习题:例2、5只鸽子飞入3个鸽巢,至少有几只鸽子飞入同一个鸽巢里,为什么?<br><br> 通过枚举法和假设法,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灵活运用鸽巢问题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耐心地给下面的学生讲解。 在课堂的最后,康老师对该堂课进行了总结。 课后,学校进行了说课、评课,参与听课的老师都对康老师的课进行了讲评,大家积极讨论,给了康老师很多很好的建议,让康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div> 刘德春老师点评:本节课康老师组织的教学结构紧凑,实施过程层层推进,扎实有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让学生借助假设等方法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讲课时过于平淡,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充分,有点虎头蛇尾,没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总结。</div><div> 成伟科老师点评:康杰老师的《鸽巢问题》这一堂课,整体设计较合理,用游戏的方式导入,课堂气氛调动地挺好的,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但是探究时间过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没有被点燃,同时要善于利用黑板的板书,合理地分配各环节的时间,突出重难点。<br></div>

鸽巢

学生

老师

笔筒

问题

铅笔

康杰

生动有趣

演示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