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次党建活动是因近期工作压力陡增、工作标准提高的状况下,局党组为统一干部思想、放松干部心情,增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复工复产、销售扶贫、“搭把手拉一把”而组织的活动,局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带头参与……</p> <p> 贾家古村是江西省现存最大、保存完好的一处元、明、清各朝典型的江南古村建筑群,且被誉为“现实中的荣国府”,位于高安市新街镇,距离市区南面的20多公里。</p> <p> 村内古巷道纵横交错,路面皆用青砖、麻石铺设</p> <p> 深深的车辙印痕是贾家村沧桑历史的见证。</p> <p> 屋宇连片,高墙古巷,屡屡怀古之情悠然而生。</p> <p> 每幢屋宇都是石刻雕窗</p> <p> 天井被赋予采天地之灵气,聚肥水财气于一家的传统理念,天井的出水口图型便会根据主人的身份地位来设计。</p> <p> 修身养性之地</p> <p> 精巧的绣楼。数百年前那高高凭栏内的少女和手中抛向命运的绣球该会有怎样的爱情故事?</p> <p> 村内私塾有7所,各所便也建有惜字塔又名焚字炉,顾名思义,是古时焚烧字纸的塔形建筑。古人认为文字神圣而崇高,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应随意丢弃,哪怕是废纸也需焚化,并将焚化后的灰烬倒入村前的河中顺水向东流去,寓意前程似锦。</p> <p> 贾家不仅重文亦重武,村内男丁四五岁便被送往此地来习武强健体魄。</p> <p> 明代豆腐作坊</p> <p> 当时用糯米、石灰和三合土调和砌成的墙脚完好无损,但原墙体未经受住岁月洗礼而废损,现墙体于2005年重建。</p> <p> 村内寺庙、道观比较多,有11座分布在整个村的东南西北,唯一这座观音堂坐落在村中心,堂内供奉着送子观音,古时香火连绵不断。</p> <p> 寺庙边必有大香炉,香炉塔那造型是不是与惜字炉有差异呢?你看出来了吗?</p> <p> 观音堂门前置一太平缸,为防火所备。</p> <p> 这个产生了许多官宦的村落,就是建于“怡爱堂”的主人贾季良之手。</p> <p> 阳光透过明瓦,“怡爱堂”字迹还能依稀可见。</p> <p> 古时身份显赫的家族都铺有水磨石地砖,整块平铺好之后又敲碎,寓意为后代岁岁平安。</p> <p> 莲花底座,金丝楠木柱(不能确定)?</p> <p> 六位兄弟的私家祠堂,名曰陆(六)家厅</p> <p> 大门八字开体现了主人的官位。</p> <p> 陆家厅的天井雕刻为祥云,寓意为青云直上,步步高升。</p> <p> 每栋房屋周边都有排水暗道,设计精密,从未清理也未曾遭遇过水灾。那里面藏着怎样精妙的排水系统呢?叹服古人的超凡智慧!!</p> <p> 还有令人惊叹的是各栋建筑中的木雕了。这些木雕细腻精致,人物动物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叹服当时工匠们雕刻技艺的精湛。</p> <p> 每块雕塑都蕴含丰富、寄寓深远……</p> <p> 房梁上的雄狮雕塑用于赈灾避邪,且能起到支撑作用。</p> <p> </p> <p> 镂金溢彩的壁雕</p> <p> 被风化了的雕塑。</p> <p> 在古代有社会地位、等级比较高的人家门口摆着刻有各种形状的青灰石,是上马用的上马石。当然有上马石就必有下马石(因语言禁忌,故也称上马石),两石肯定不通用(左为上马石,右为下马石)。从上马石规格、体量、雕刻精细等能辨别官位高低。</p> <p> 大气、庄严的贾氏宗祠,据说是遵照了皇宫建筑中什么什么对称布局的,在江南一带极为罕见。每逢祭祀或是喜事,整个贾家村的人都聚集在这,想想那场面该有多热闹呀。</p> <p> 门前两尊石狮wg时遭受了严重破坏,都不成形了。</p> <p> 左锣右鼓也称门当,锣上的鼓钉差不多已被岁月磨平。</p> <p> 梁上牌匾挂得琳琅满目,每块横匾都尽显昨日辉煌。</p> <p> 宗祠楼阁建筑没用一颗钉子,全部是木隼结构。但最精巧、最奇特的是柱脚悬空不落地,数百年里却稳如泰山。难道几百年前的匠人也懂“杠杆原理”吗?又一声叹服!</p><p><br></p> <p> 晝锦堂内摆着一张镀金细雕的桌子,族里德高望重的人坐此发布族规、族训之地。古代女子是无缘登此堂内。</p> <p> 晝锦堂外四周柱子为圆形,中间柱子为方形,告诫族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 <p> 穿过大堂,进入的屋顶呈八角形的拜亭的地面有一八卦图。出门读书、做官、经商之前双脚踏进八卦阵地卜上一卦,尔后进得寝宫拜别祖先。</p> <p> </p> <p> 寝宫,这是供奉具备一定成就者祖先牌位的地方。我只敢远远观之。</p> <p> 唉,因时间关系,此行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古村内的“怡爱堂”及“贾氏宗祠”,不能饱览散落在村中的另几处书院、分布在村庄周围的多处寺庙道观及村南象征畲山贾家文化兴旺发达的七级玉塔等等景点,有些许遗憾……</p><p> </p> <p>借用才子李桥辉诗一首 : </p><p> 访贾家古村</p><p> 幽幽小径石痕深,斑驳砖墙苔藓侵。</p><p> 借问群楼年几许?沧桑一路古而今。</p> <p>202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