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珍贵有趣有意义的墨宝(续)

大大蚂蚁

<p>现在再来说说得到第二件墨宝的过程,同样有趣。</p><p>两天后,群主丁观加老师突然发帖,说准备写幅书法,拍照发到群里,凡点赞点评的,都有抽奖机会。</p><p><br></p><p>为什么丁老师又玩抽签游戏?我当时估计,一是丁老师刚从泰国度假回到帝都,在疫情期间自我隔离,闲得无聊,要“搞点事”;二是觉得抽签扔骰子挺好玩,再玩一次不嫌多。</p> <p>尽管贴子说得比较笼统,也没见到写好的作品,但丝毫不影响到群内的反应,“蠢蠢欲动”的大有人在。</p> <p>当天晚上七点多,丁老师发帖公布了这幅书法作品,同时把“怎么抽”的决定权交给了大家。</p> <p>作品一经发布,迎来点赞点评一片。有人居然还借用了米国现任总统老特的拇指来点赞。</p><p>从跟帖中看出,政治意识强的,已经开始把这幅书法作品与当前的疫情形势和防疫抗疫斗争联系起来了。(后来我才明白,这才是丁老师创作这幅书法作品的初衷——而且,丁老师从此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的“抗疫”作品,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抗疫”活动。所以说这些墨宝不同寻常,珍贵而有意义。)</p> <p>到了预定的截止时间——当天晚上八点半钟,点赞点评的有十二人。群主丁老师发帖公布了统计名单,并要求在九点半钟之前完成抽签,抽出中奖者——获得这幅写于元宵佳节又与抗疫斗争有关的墨宝。</p> <p>怎么抽签?自然又引起了群里的一番热烈的讨论。不过,因为有了上次三个人“抽签”的经验,大家稍加讨论,很快就统一了思想——还是采用扔骰子的办法,“抽”出一位中签者。</p> <p>扔骰子的过程热闹非凡悬念不断笑料百出,说有几分惊险刺激也不为过......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p><p><br></p> <p>最后的结果,产生了两个第一——“正数第一”和“倒数第一”。</p><p>我以6+4+6总计16点再次幸运地获得点数第一名,得到了群主丁老师的这幅写于元宵佳节与抗疫斗争有关(详情后面会说)的墨宝。而我的老哥丹青兄则以2+3+1总计6点的成绩,排列点数的倒数第一。群里的小伙伴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也安慰他说,倒数第一也是第一。</p> <p>好运再次眷顾了我。丁老师说等疫情一结束,他就会把两幅书法寄给我。</p><p>前几天,我发微信和丁老师说,我国抗击疫情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且两会都已经胜利闭幕了,这两件墨宝应该给我了吧?</p><p>丁老师接信,当天就把墨宝封袋寄出给了我。</p><p><br></p> <p>(三)</p><p>抽签结束以后我才知道,疫情期间,丁老师身在书房,心系疫情,拿起手中的笔,利用微信和网络为抗疫斗争做贡献。</p><p>他发起联络和组织了十几位在北京工作的镇江籍艺术家,创作了抗疫专题书画作品。“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作品,化作振奋人心的战鼓,擂响抗击疫情、夺取胜利的震聋发聩之声。”</p><p>请见镇江市美术家协会的报道:</p> <p>其中部分艺术家的抗疫作品:</p> <p>作者: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等大型学术专刊主编。中国理论界的泰斗)</p> <p>作者:丁观加(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p> <p>作者:朱培尔(编审、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报》社长、总编。中国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p> <p>作者:张宝全(今日美术馆理事长,今典集团董事长。现代水墨书画家)</p> <p>作者:徐乙宁(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研究生)</p> <p>丁老师还捐献了三件作品(一幅画,两幅书法),参加北京嘉德公司为抗疫斗争举办的网络拍卖活动,拍卖所得的260000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了东润基金会,用于帮助和奖励一线医务工作者,并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就学保障基金。</p><p>下面是“文化镇江”网站(镇江市文化广电新旅局官网)的有关报道:</p> <p>下面是捐出的三件作品:</p> <p>《曙光》山水画,尺寸为46*69cm,约2.9平尺,为庚子正月十五丁老特别创作。此幅构图特殊,远不见天,近不着岸,满幅皆为碧绿的湖水,朝阳的色彩闪烁其间,色调活泼、文雅,又和谐。画家以层层叠加的横向线条,辅以浓淡、干湿、疏密等变化手段,呈现粼粼的水色天光。烟波浩渺间,再以沉稳朴厚之用笔,点画渔人、渔船,并有鸥鸟相伴。自然的力量浩瀚无边,可人与自然终能和谐共处,披着和煦的朝阳,生活终将迎来“曙光”。</p> <p>义拍的《平安是福》书法作品,尺寸为34*34cm,约1.1平尺,此幅丁老特选取描金笺纸,字幅正中的描金观音大士与上方所钤朱文佛像肖形印相辉映。行书“平安是福”四字拙朴庄重,文辞简洁,却是当下特殊时期最贴合人心的寄语。</p> <p>义拍的《初月在林》的篆书作品,尺寸为34*48cm,约1.5平尺,此幅丁老创作于庚子元宵节,题识为好风入室,初月在林。</p> <p>这幅“初月在林”的书法作品和我“抽”签得到那幅墨宝同名!</p><p>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丁老师在疫情期间还积极响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号召,选送作品参加了该协会“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主题书法作品展。而我得到的这件墨宝,和丁老师选送的是同一件,刊登在作品选刊上!而且还是“头条”显著位置!</p> <p>如此这般,您说是不是很珍贵很有意义呢?</p> <p>疫情期间,丁老师还书写了若干抗疫的书法作品。仅仅从我看到的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就不难看出:丁老师作为一名书画艺术大家所具有的质朴的真诚的善良的和感人的情和义。</p> <p>(四)</p><p>故事尚未结束。</p><p>微信群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初月在林”寄给我之前,丁观加老师把上面他亲笔书写的文字,又认认真真地抄了一遍,然后又乘兴加写了一段新的文字。</p><p><br></p> <p>新作新文如下:</p><p>右书初月在林四字</p><p>系自清迈过春节回京后,因疫情,在望京之画室自我封闭时所书。是草稿也。镇江马天翼先生喜而收藏。今复书存之记念。</p><p>庚子闺四月十一日</p><p>二O二O年儿童节后一日</p><p>于京城往今书室,丁观加再记。</p> <p>丁老师说,这是一件有故事有意义的收藏品。</p><p>我想:是啊,这是两件有故事有意义的墨宝。这两件墨宝,南北双璧,交相辉映;由我和我敬重的丁老师各自珍藏,永留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