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乡土情结

董光准

<p>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与家乡的土地有着割舍不了的情结。</p> <p>每年春分时节,“喳咯郎”鸟在树枝上欢叫的时候,父亲就起床了,他卸下厚实的棉袄,从牛棚里牵出老水牛,肩上扛着铁犁,走向他心中的希望田野。尽管春水扎手,但父亲毫不犹豫把布满老茧的脚板,伸进刺骨的水田,他要在初春的季节里,把一切农事工作准备好,犁、耙、做田埂……水田被调成平整的一畦一畦,年年如是,周而复始。</p> <p>太阳老高了,父亲还在田间忙碌,这时母亲己准备好了早耕茶(其实就是前几天焙好的锅巴,放点猪油,撒点盐子,用开水冲泡即可)。母亲吩咐我送到地头,只见父亲还在专心地犁田,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犁梢,在他的周围飞绕着一群觅食的鸟儿,叽叽喳喳欢快叫着。艳阳高照,水田里映着水牛、犁以及父亲的身影,活像一幅艺术剪影画。</p> <p>父亲接过铁瓷缸,吃得很香,他那心爱的老牛,静静立在那里,悠闲地摆着尾巴,在一片紫草散发的香气和新翻的泥土的气息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安然和谐。</p> <p>在家的母亲,请出了珍藏的稻种,甚是小心,如侍奉出阁的女儿。泡水、催芽,在布谷鸟的欢唱声中,这些充满希望的嫩芽,缓缓地从父亲的手指间滑过,均匀分布在田畦垄间。父亲播下了他的希望。</p><p>新芽在悉心照料下,渐渐地长高长大,两周以后,绿意融融,它装点了那片单调的水田,也装点了父亲的心情,父亲每天都要扛着铁锹,在田塍上踱上好几趟,看看田里是否缺水,要不要补肥,清除杂草,观察苗情……忙得不亦乐乎。</p> <p>移栽秧苗的那段时候,父亲整日在田间劳作,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起苗、插秧、补株,一丝不苟,如雕镂一件上品工艺。数天以后,那些襁褓中的宝贝们,被均匀分布在一大片的水田里。这时的父亲更忙了,也最充实,秧苗苗们在父亲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一蔸一蔸地直往上窜,一两个月下来绿意铺野,满目葱茏。</p> <p>水稻抽穗,是最关键时候,父亲倍加用心管理,一个夏天的夜里,家里见不着父亲,母亲吩咐我去找,等我拿着手电寻到田野,果然见到他,父亲独坐在田埂上,见了我,一句话也未说,只是示意我关掉手电,父亲是担心这手电的亮光,破坏此时的意境。天上繁星点点,旷野里流萤闲荡,闪着微光,一片稻花馨香里,蛙们在欢唱,它们正在举行一场自然的、朴素的音乐盛会。南风拂面,送来丝丝清凉,吻着父亲两鬓的微霜,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知道,父亲是在享受着他的闲暇,憧憬着不远的丰收。我顿时觉得,父亲能听到稻穗的拨节声,因为他与这片土地心有灵犀。为什么父亲嘴角边常挂着满意的笑,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炽热。</p> <p>收割季节到了,父亲兴奋得像个孩子,整天哼着跑调的小曲。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晨曦中镰刀被磨得锃亮,挽起裤腿,赤脚下地,一片金黄铺满稻田,每一粒稻谷都让父亲沉醉,如一颗颗宝石般珍贵。数天下来,颗粒归仓,父亲露出会心的笑,不仅因为他数月的守候有了圆满的回馈。更因为他对这土地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p> <p>上个世纪未,村里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家乡的有不少土地因此荒芜,父亲常站在村头,遥望长满杂草的荒地,一个劲儿叹息:唉!变了,变了,以前是有人无地耕,现如今是有地无人种,可惜,可惜。说这话时,父亲一直摇头,脸上显出说不尽的无奈。一天夜里,听见父亲和母亲说着话,虽听得不太真切,大概也就是村里荒地之事。第二天拂晓,父亲就带着农具走向那片荒芜之地,以后每天如此,早出晚归,回家时拖着一双疲惫不堪的双腿,我深知,父亲一下接管这么多的荒地,体力上肯定吃不消,屡次劝他放弃,但他总对此执着如是,初心不移。几个星期后,那片荒地重新绿了,玉米、花生、山芋、豆秧……布满了那片被别人遗弃土地。秋收之时,各种农产品堆满我家的院落。</p> <p>临近春节,村里打工的人回到家乡,父亲此时也忙碌起来,东头送点谷子,西头送点山芋、南瓜。他总是要把自己的劳动所得,送给人品尝,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笑容。人家感激不尽,连忙答谢,父亲只淡淡地回道:“一年到头,身在他乡,逢年过节,吃一口家乡土地种出来的东西,尝尝故土的味”。朴素话语中,却有浓浓乡情味。我知道,这也是父亲割舍不了的乡土情结。</p> <p>前几年,村的土地进行了流转,承包给人做养殖基地,父亲就这样失去了他深爱的土地,他一时间不知所措,整日怅然若失,头发也因此白了许多,是啊!土地是他的生命,是他永远抹不去的依恋,更是他精神依靠。一旦失去,便觉得失去了所有。</p><p>如今父亲老了,仍不辍劳作,劳动是他与生俱来的品质。土地、乡情、劳作是嵌入他生命里的情结。腿脚不再灵便的父亲,还一直保留着那种习惯,每天都要到田野走走,深情地望着遍布他脚印的热土。看着父亲不再挺直腰板,我潸然泪下,感慨良多。人生之中可去的地方很多,但可回的地方却不多。感谢父亲,感谢像父亲一样的老一辈农民,正是他们终生对这片热土的守候,才使得远方的我们回故乡时有了到家的感受。</p><p> 2020.6.7于家中</p> <p>图片 部分来源网络</p><p>文字创作 董光准</p><p>闲笔记事 聊以抒怀 如有打扰 谨请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