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五一”假期,钢七连一行六人在领队宣武的带领下,从灵宝故县镇安家底村出发,登老鸦岔垴,经汉山景区,从小秦岭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穿越出来。一路,经历了行行复行行却找不到路的迷茫,见识了五月里漫天飞雪的奇观,体验做山顶洞人的乐趣,最后,老天用一片洁白的世界来回馈我们,于是,我们得以享受沐着五月温暖的阳光,漫步在厚厚的积雪上,行走在秦岭山脉的奇遇。</p> <p>4月30日晚7点半,一波三折的老鸦岔垴穿越终于按原计划成行,一行六人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于晚上十一点多到达目的地安家底,在一个职工医院扎营。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次晨五点多钟,在阵阵鸟鸣声中醒来,能够分辨得出来的只有杜鹃的叫声。宣武已经出去看了一圈,选中了一家全国连锁的早餐店:老台门包子店,26.8元喂饱了大家的肚子。</p><p><br></p><p>据说这儿的金矿在明代是已经开始开采,不平凡的历史让安家底村明显比一般的村子繁华,街上也处处有与黄金相关的店铺。</p> <p>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二蛋车,是一辆老得掉牙的吉普车,车里一个铁板焊的架子不知做什么用,玻璃和遮阳板都是用铁丝绑起来的,司机旁边的门锁不住,反正,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对车子来说所有的不合理在这个车上都发生了。别无选择,六个大包、七个人全塞进去,向208号坑出发。</p> <p>时间尚早,但一路上不时发现淘金者的身影。大家有些兴奋,讨论上山会不会捡到一块金子发个小财,新奇和美梦使我们暂时忘记了恐惧。</p> <p>走到水泥路的尽头,这辆车的威力充分展现,让我终于明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这种路,就必定有这种二蛋车。</p> <p>途经检查站,司机下车交涉了,我们发现路边不少人在倾倒的矿渣中挑拣,不时拿锤子敲打,挑中的都收入编织袋中,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名堂。后来宣武问了当地的摩的司机,据说这些人收入不错,一年可以捡好几万元钱。</p> <p>终于到了208号坑,在确认了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后,二蛋车晃晃悠悠返程了。上一张司机的光辉形象,不管车怎么老掉牙,司机的技术那是杠杠地。</p> <p>在一群矿工的指点下,我们开始登山。没想到,一开始就犯了路线性错误,致使我们在风雪的山上转悠了一天却找不到老鸦岔垴。</p> <p>按照惯例,我们选择明显的线路走,没想到这是矿工往矿区去的路,往老鸦岔垴的路正是旁边这条不起眼的小路。所以,我们在离开那些矿工几十米时,已经走错了。这是第二天重走时拍的。</p> <p>途中,宣武发现了宝贝。</p> <p>我砸,我使劲砸!</p> <p>哎呀,发财了!</p> <p>下山后宣武向矿工献宝,被确认是金矿。</p><p><br></p><p>一路上多见这种红桦树,树杆上斑斑驳驳,树皮翻卷,仿佛比其他树经历了更多的岁月风霜。</p> <p>海拔1960米了,我们已经到达斗顶的高度了。</p> <p>“海拔2000米了。”宣武继续播报。小贝急忙站住,立此存照。</p> <p>就在这时,开始下雪子了,大家有些兴奋,小贝大呼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继续。</p><p>按照攻略的指引,我们在山垭口左转,寻寻觅觅中,我们在这个山垭口从左走到右,再从右走到左,因为开始的错误,自然不可能找到期望中的不锈钢三脚架标识。此间,宣武、钢铁和小贝充分显示了强驴的实力,他们往多个方向探路,钢铁甚至一直下到矿工的帐篷里,可惜帐篷中空无一人,无奈无果而返。我们几个则瑟缩在山梁上的背风处等待。我的冲锋衣,出来时匆匆忙忙忘了把抓绒放家里,无意的失误让我此时倍感幸运。</p> <p>路边发现几棵长满花蕾的灵宝杜鹃树,看介绍,这是小秦岭天然森林残留的古杜鹃树,全世界仅此地存有10余株。这里杜鹃树之大,超乎我们想象,那花蕾我一直感觉特别像山茶花。</p><p>直到后来,在秦岭的太白山、鳌山,以及大寺高冠沿线,多次见到这种树的身影,我才知道,这是高山杜鹃,但在河南省境内,我确实只在这小秦岭见过。</p> <p>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宣武决定撤回垭口午餐。雪越下越大,征求大家意见后宣武决定,先返回山下找宿营地,事实证明,这是相当明智的决定。</p><p>正吃饭时,小贝忽然大叫一声,然后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语出惊人:“我想我妈了!”“我妈说在外面可以挨饿,但一定不要冻着。”毕竟是和我女儿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九零后的天真和无所顾忌一展无遗。</p> <p>就这样还不忘摆个POSS,为这种乐观的精神呱唧呱唧!</p> <p>宣武不愧是领队,上山时已经注意到了哪些地方可以扎营。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了宣武说的帐篷前,大家驻足感叹,这是多么好的宿营地啊。</p> <p>这边钢铁又在招呼大家,我跑过去一看,不禁惊喜万分,这个山洞里不光有门,钢铁还找到开关打开了电灯,平整的地面干干爽爽,铁门外正好可以做饭,阿弥陀佛,这真是老天的恩赐啊!</p> <p>可怜的小贝冻坏了,在电灯前开始烤手,回来后宣武说起,那天,其实小贝已经失温了,在山上,那是相当可怕地,好在他年轻,挺过来了。</p> <p>钢铁披上雨衣取暖,怎么着这也是一件衣服啊。</p> <p>我们找来的湿淋淋的木柴终于变成了一堆篝火,那烟熏火燎的气味让人觉得温暖,相似的画面也使我和锦月一次次地回忆起2009年端午节的待落岭之行。</p> <p>篝火旁边,香椿炒鸡蛋、蒜薹肉片、溜瓜片、火腿拌黄瓜、香干,让锦月一再夸赞的花生米,扬州特产风鹅,一锅米饭,一锅面条,一锅大米稀饭,外加几瓶酒,丰盛的晚宴开始了。</p> <p>此时,一个老乡打电话来到这里(据说下面没信号,就这儿有),被我们的欢笑声吸引到洞前,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走错路了,并答应明天找人带我们上去,大家为这意外的收获惊喜万分。</p><p>在小溪哗啦啦的催眠曲中,我们一觉睡到自然醒。帐篷外鸟鸣声声,一只野鸡咕咕咕叫着扇动翅膀飞走,想起昨夜听到帐篷上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大家都没有起身,对今天能否爬山不存希望,开始讨论没有二蛋车该如何走出这长长的山路。帐篷外钢铁在喊大家,原来我们昨天登上的那座山峰现在变成了雪山。</p> <p><br></p><p>孤胆英雄钢铁昨晚独居山洞,据他说十分温暖,我们几个则在帐篷中扎营,第一次享受帐中帐。早上,钢铁已经为我们做好了一锅鸡蛋疙瘩汤和一锅大米粥,宣武的炒鸡蛋煎饼分外诱人,加上大烩菜,小贝直呼这是他在户外最丰盛的早餐。</p> <p>吃过饭,云海又升起来了。</p> <p>老当益壮的村姑姐,昨天在风雪中呼唤: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夜里在薄薄的睡袋中瑟缩时,我把腿搭在村姑姐的身上,想让睡袋给她增加一点点温度,村姑姐在思考的则是如何更新装备,让下一次出行更舒适,五零后不屈的意志让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p> <p>下到208号矿坑,向矿工询问后得知可以在登上老鸦岔垴后,从汉山景区穿越出去,本来有点遗憾的心又兴奋起来,找到一名矿工带路,向老鸦岔垴出发。</p><p><br></p><p>老鸦岔垴位于灵宝市故县、豫灵、朱阳三镇交界处,海拔2413.8米,是小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河南省最高峰,据当地人说,因山势远望如老鸦嘴,所以得名老鸦岔垴。</p> <p>看到八路驴队留下的标识,想起矿工说起曾经见到扎营的情况:我们早上起来,看到地上一谷堆一谷堆的(帐篷),怪稀罕嘞,他们往路上留下好些红绺绺。朴实而形象的描述令人忍俊不禁。</p> <p>行行复行行</p> <p>当疯狂遇到疯狂,会演绎出怎样的传奇?这一群疯狂的驴友,在矿工不可思议的目光注视下开始攀登中原第一峰。昨天的风雪没有吓退我们,老天也为我们的执着疯狂了,用这个季节难得一见的美景回馈我们。于是,我们得以沐着五月温暖的阳光,踏着厚厚的积雪,行走在秦岭山脉,这种浪漫和奇妙的感觉让大家兴奋不已。</p> <p>行走在积雪中,大家随时做好了卧倒的准备。调皮的小贝,一步一叩首向村姑姐讨要压岁钱,吓得村姑姐都不敢回头了。小贝,才五月份呀,你也太心急了吧。</p> <p>终于找到传说中的台阶路了。</p> <p>阵阵欢呼声传来,先去探路的人已经登顶了。钢铁狂呼着一路奔跑,我想拍一张却只拍下了他的足迹。</p> <p>放下沉重的背包,立马中原第一峰,顿时一身轻松。俯瞰四周汹涌如涛的大小峰峦朝拜主峰,豪迈而兴奋!此时此刻,我们是河南境内站得最高的人。</p> <p>站在中原第一峰上,我是一个快乐的旅者,与白云相依,与清风相偎。虽不能肋下生双翼,但信念给了我隐形的翅膀,无论天空多么高远,大地多么辽阔,我在信念的天空任意舒展,让飞扬的心去拥抱鱼翔浅底的空灵,蝶舞花丛的自由,鹰击碧空的豪迈!我体验过行走的艰辛,感受过飞翔的超越,在心境的天空中领略到了彻骨的畅快!(博客中的这张照片怎么也无法下载)</p> <p>在这高山之巅,面对这遍野白雪,不惧有什么污染,不怕有什么添加剂,像小时候一样,大口吞吃这白雪,痛快中夹杂着一丝刺激。</p> <p>沿着这长长长长的台阶行走,路边是大得惊人的杜鹃树。据说杜鹃盛开的时节,是老鸦岔垴最美丽的季节。可惜我们来早了,无缘欣赏这世界上仅存的十几株杜鹃盛放如炬的壮观,只能从那鼓胀的花蕾中,想象5月中下旬的老鸦岔垴香飘花涌的奇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