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夜巷

周仲海

<p>  安义路,静安区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东起铜仁路,西止常德路,东西走向长不过二百多米。原先,这是条菜场街,安义路菜场就在这小街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历史的原因,辍学的我,寄宿在安义路我舅舅家。门牌44号楼上,沿着狭窄的木楼梯噔噔噔地步上楼,昏暗的楼道大白天也要开电灯,二楼住着多少户人家,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上面还有搁楼,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层阁。舅舅家的房间沿街朝南,采光是最好的了,大约10来个平方,木隔板为墙,无所谓隔音,只要声调高一点,左邻右舍全能清楚的听见。楼下是老虎灶,每天清晨天不亮就听见捅炉子烧水的声音。老虎灶比菜场开得早。接着就是菜场各摊位准备开秤的噪杂声,那时买菜要排队,有人隔夜放个篮子占个位,常常在开秤前会引起纠纷。熙熙攘攘的早市一直要忙到九、十点钟才慢慢平息。后来,舅舅退休了,离开上海回了家乡。寄宿舅舅家的日子不算很长,但那段儿时对安义路的印象却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再后来,安义路整片街区拆迁改造,建成了静安嘉里中心,香格里拉高档酒店,虽然成了前卫时尚街区,但人流和人气总比不上那个平民百姓的菜市场。安义夜巷的开通,其实是半年前的事。由于疫情的关系,后来停摆。最近,随着防控疫情的成功,安义夜巷重摆启动,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地,逢周六周日,夜巷开市,游人如织,傍晚高峰时段,因限流,入口排起了长队,人很多,队很长,延绵300米以上,人们戴着口罩,顺序分批而入。昨天,6月6日,趁着六六大顺的的好彩头,重访安义路,用镜头记录安义夜巷的精彩,体会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由衷地感叹,社会的进步,人类前进文明的步伐永不停息。</p> <p>  安义路铜仁路路口,安义夜巷东边入口。</p> <p>  安义路常德路路口,西入口。</p> <p>  巷边留影。</p> <p>  夜色微澜。</p> <p>  夜上海。</p> <p>  鲜花正艳。</p> <p>  姑娘们的最爱--饰品。</p> <p>  飞镖。</p> <p>  露天咖座。</p> <p>  美味小吃。</p> <p>  三口之家。</p> <p>  迷你高尔夫。</p> <p>  摊煎饼。</p> <p>  1920年毛泽东旧居。</p> <p>  地摊文化,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 <p>  观众,听众。</p> <p>  流行音乐。</p> <p>  曲美众和。</p> <p>  美味小吃。</p> <p>  游戏小玩家。</p> <p>  狗狗戏水。</p> <p>  幼儿试胆。</p> <p>  姐妹戏水。</p> <p>  排排队,做游戏。</p> <p>  喷水池,儿童们嘻戏的乐园。</p> <p>  城市空间本应该如此美好,感谢静安嘉里中心和一众优秀的商业运营者,用商业将“街头巷尾”回归城市,将城市空间归还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