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校园

印兴耀

<p>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并先后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一直到10年前再次迁校到青岛市黄岛区,历时四十余年,在荒凉的盐碱滩上建成了美丽的校园。</p><p>昨日,一个特别的日子:6月6日星期6,到胜利油田出差,抽空再次回到这个生活了30年的校园,感慨万千。因时间关系,只能开车转了下校园,拍了几张照片。许多照片是在汽车里拍的,只是拍照留念。</p> <p>创造太阳,石大的标志。黄岛校园也有一个复制品。但还是这一个更加亲切。</p> <p><br></p><p>大礼堂,我们上学的时候称之为大饭厅。大二到大四的三年在这里吃饭。</p><p>前面的电影场看了无数场露天电影,这辈子在其他地方看的电影加起来都比不上在这个广场上看的电影多。</p> <p><br></p><p>勘探馆。从1983年(三十年校庆)建成开始到2008年离开一直工作在这里。</p><p>门前的两只石狮子是2006年地82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赠送。还是由我与副校长查明一起给它们点睛。</p><p>右边石狮子上面二层的两房间是我2002年后当院长时的办公室,一直到离开东营去青岛。</p> <p>勘探馆一角</p> <p><br></p><p>这两个商店,原来是两辆地震仪器车(SN338HR数字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和一辆测井仪器车的车库。1984年第一次给本科生(物81)讲课,就是讲地震勘探仪器,基本原理就是以SN338为基础。</p> <p>“新”图书馆。</p> <p>主楼及广场</p> <p>背面看主楼</p> <p>群山万壑石碑。2003年校庆时测77一校友赠。</p> <p><br></p><p>最有特色的长廊。由于东营地处盐碱滩,用长廊的顶放置暖气管线以减少管线的腐蚀,长廊下学生可以风雨无阻的来回于教室、图书馆与寝室之间。</p> <p><br></p><p>活动中心。虽然就在办公室的前面,但几乎没有进去过。只有两年春节没回老家的时候,参加过春节团拜会。</p> <p><br></p><p>第一餐厅,我们上学时为机械系食堂。当时学校共五系一部(勘探系,开发系,炼制系,机械系,自动化系,基础部),现在的第一餐厅为机械系食堂,现在的第二餐厅为炼制系食堂,其他系在大饭厅,即后来的大礼堂。</p> <p>大礼堂(大饭厅)南侧</p> <p>九十年代建的教工餐厅,其中饮食一条街的10个小餐馆,相信这个年代在东营校区生活过的人一定印象颇深。</p> <p>北校门内</p> <p><br></p><p>胜利阅览室,后改为外语村。</p> <p>曾经的计算机馆</p> <p><br></p><p>西教楼,最老的楼。1978年进校时就存在的教学楼,在这里上过讲,也在这里给学生讲过课。</p> <p>一教楼</p> <p>二教楼</p> <p>三教楼。我印象中唯一没有讲过课的教学楼。</p> <p>石大附小。儿子上学第1天陪着他进去过。</p> <p>石大附中。印象中儿子在这里学习三年中,只去参加过一次家长会。</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荟萃湖”——每一个在东营毕业的石大学子永远无法忘怀的名字。</span></p><p>上大学期间每年夏天都在这里游泳,后来学校盖了游泳馆,就没有再在这里游泳了,但可以在这里划船,“<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宜击水宜荡舟名园曰荟萃”。</span></p> <p><br></p><p>荟萃湖正门。</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 color: rgb(34, 34, 34);">大门左边刻着“荟萃湖”三个大字,它是由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舒同题写的。</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 color: rgb(34, 34, 34);">右边刻的是杨光华老校长写的楹联:</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宜击水宜荡舟名园曰荟萃,聚九州英彦,乐居青莱,且康且健;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或静思或问难大学称华东,育四海桃李,志在寰宇,乃武乃文。</span></p> <p><br></p><p><br></p><p>家三区。1993元月份搬到了这栋楼。这是我在石油大学第二次分到的房子,也是在东营四次分房中分到的唯一旧房。三室一厅。儿子从出生一直到上小学生活在这里。</p> <p>儿子从学步开始一直到上学前搬离家三区,常在这个小院子里玩。</p> <p>园子边上的桑树也已老死。</p> <p><br></p><p>我第3次分到的房子,可惜只住了两年:1999年夏到2001年夏,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房子,因为有个较大的园子,记得儿子还专门写过一篇作文介绍他在院子里与小朋友一起玩。儿子从这里开始上小学,离小学步行不到五分钟!儿子有时上学忘了带东西,课间可以回家拿。</p> <p>与我住的房子只隔了一栋楼就是小学,儿子第一天上小学就是我陪着他从这个小门进入学校的,整个小学期间也就陪过他这唯一的一次到学校,实在太近了。</p> <p><br></p><p>2001年搬到了这个房子,这也是我在东营生活三十年留下的唯一财产。</p><p>应该说这是在校园内位置最好也是最大的房子,2008年搬到青岛前一直住在这里。</p> <p>夕阳西下,谁在天涯。</p> <p><br></p><p><br></p><p>下面再增加几张基地的照片。</p> <p>胜利广场,这是从油田地质院楼上拍的。</p> <p>这是胜利宾馆,也就是原来的胜利油田第3招待所。</p> <p>这是原来少年宫。</p> <p>基地中心的十字路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