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文集

南轩雅客

<p class="ql-block"><b>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疫情这三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时</b>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间,自武汉疫情以来已是三年有余;在这三年的岁月里,这该死的疫情也是反反复复,喜怒无常,像个戏子不疯不魔不成活,这样的日子也让很多人改变了往日的的生活习惯,变的深居简出,战战兢兢。同时也让不少“黄金剩女”们由平时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到扎上围裙开始学者做饭,尤其是在封城期间,志愿者把菜都送到家门口了,总不能让人家再给你做出来吧!这就逼着不少人开始学着做饭,这样子挺好,起码让自己的生活有了点烟火气,总比光点外卖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这三年以来,许多平时喜欢扎堆凑饭局的人也不得不做出改变,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共度时光,这样反而有点反朴归真的味道,回归家庭、回归自我到成了主流意识!这一点到真应了老子的那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想不到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竟然说的是一点也不差!有时候真佩服古人的判断力和智慧!也许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人真的更需要从古圣先贤那里去汲取营养才能更好的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这三年改变了很多,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工作形式;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交友模式,但惟一没有改变的是人的良知、人的是非善恶;人的专注和大公无私,也许再过多少年,人性的基本的东西也不会改变,相反那些美好的东西、光辉的闪光点反而是日益发扬光大,来照耀未来的路!根据我的判断,疫情要想彻底结束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从个人角度来说卫生防疫这根弦依然不能松,否则倒霉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这三年最大的收获是检验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卫生防疫体系,通过这三年的防疫抗疫,检验出了不足和短板,为查漏补缺提供了经验教训,尽管有些经验是惨痛的,但我认为依然值得。因为这次疫情说白了和打一场战争没啥区别,惟一的区别是没有枪炮声,所谓的封城其实和时戒严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全国医疗资源的调动则像极了军事调动,这种情景自建国以来是不多见的,可以说上一次出现这种景像一次是98年特大洪水;另一次是08年汶川地震;再一次则要追溯到1950年的抗美援朝时期了!可以说建国以来出现大规模的人力物力的调动是不多的,除非出现了重大紧急事件,无疑这次的疫情可说是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卫生防疫事件!还好,现在的家底远非新中国刚建国时的可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这三年是对中华民族的检验,是对民心向背的一次彰显,鉴于目前形势严峻而又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而自上而下的国人的心态我认为到成了披荆斩棘的关键!能否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心态,对事物能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成了重中之重!而这就对一个人的判断力提出了要求,希望国人工作之余能够抽时间读一下哲学方面的书,提高一下自己的哲学素养,尤其是中国古典哲学方面的著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本质上来说不是一个宗教民族,别的民族其精神归宿可能是宗教,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一直是哲学!行文到此最后祝男女老少都安全无恙不被感染,同时祝祖国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2022年12月17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虎年杂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如梭,花开花谢,不知不觉间,2021年已成为过去,时间过的真是快,快的让人都来不及停下脚步去沉淀,去思考,去过滤,就已经迈着匆匆的脚步化作春天的梦想,单留一丝惆怅和寂寞,用来回忆那如烟的红尘往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了2020年鼠年的惊心动魄之后,划过了先是惊涛骇浪,然后又趋于缓缓细流的牛年2021年,不知不觉间迎来了虎虎有生气,虎啸龙吟的2022年。在新的一年里,我衷心希望我们这个饱经磨难、而又历经岁月苍桑和无数战火洗礼的民族能再一次凤凰涅槃,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彻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察缺补漏,补齐各种短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在国民教育和国民素质上,能更均衡一点,要有所轻重,有所区别,用官方的术语来说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还需亟待加强,依我个人的标准还远远不够。因为自新中国建立已来,全民教育早已普及,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的历史原因和教育指导方针的偏差,导致不少国人的教育素养要么不够,要么偏食营养不良,学人文学科的普遍科学素养不够,而学理工科的普遍人文素养缺失。那些两者都不缺的,恰恰普遍缺乏军事思维和武学修养,可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可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说到这里,可能又有朋友会拿近代来说事,后代最大的问题是政府不行,组织焕散,一盘散沙,一旦组织起来,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这一点已经通过实战所证明,在此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认为,在目前的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形势下,做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利用业余时间适当加强一下各种素养和修养尤为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总比有患无备强,备而不用要比用而无备强!立足脚下,脚踏实地未雨绸缪,着眼长远和未来是比任何时候都有必要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高科技的日益发展,利用高科技行违法犯罪的事情屡见不鲜,且有上升趋势,而对其从业人员的相关教育尤其是人文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否则后患无穷。其具体方法不要流于形式,得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才行,就像扶贫工作一样,只要做扎实就不会出现千仗大坝,溃于蚁穴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与各色人等的接触中,现不少人普遍缺乏明辩大是大非的能力这、和妥胁、退让、怕战、惧战的思想,更不要说普遍缺乏的人文主义素养了。虽说都是普通人,说白了就是一老百姓,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是由千千万万你我这样的普通百姓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能战胜。什么样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希望我们这伟大的国家一直伟大下去,希望我们这个饱经岁月苍桑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要想做到以上两点,离不开每一个像你、像我、像他(她)一样的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进取!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目标和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民族最让我欣赏和敬佩的一个思想品质那就是《易经》中开篇那两句解乾坤你那两句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希望我们这个民族永远像这两句卦辞说的一样,既能自强不息,又能厚德载物,无往而不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文字既是对自己的勉励,又是对新的一年的畅想对国家民族的期望!由于今年又恰逢北京冬奥会,同时也祝各位奥运健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也祝读者和广大网友在新的一年里虎虎有生气,不管工作还是身体都如猛虎下山、虎啸龙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壬寅年正月初三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诗词创作莫要作茧自缚</b></p><p class="ql-block">黄花凋谢诉流年,月有阴晴桂魄寒。</p><p class="ql-block">大雪纷飞思碳火,红茶岁月赋花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有</b>段时间没写点东西了,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间已是冬天,仿佛大梦初醒,恍如隔世,年终岁尾也越来越近,真是岁月不饶人,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慨完毕,闲话少叙,书归正传,由于本人比较喜欢古典诗词,近几年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这上面,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也多少积累了一点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平时在很多诗歌群里接触了不少和我一样的同道中人,但不少人写诗只局限于某一体或某一个类型,别的诗体要么不敢伸招,要么心里没底,自信心不足,怕写出来,别人说闲话;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因为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不图名不图利的业余爱好,(当然如果是为了名和利,那另当别论!)既然是业余爱好,既不评职称,也不考评工资,那就大胆尝试,勇于突破自己,反正又没有思想包袱和后顾之忧,没必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如果总是这样,那真就成了井底之蛙,坐井观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诗词的各种形式和题材都有自己的优劣和长处,各有各的表现形式和局限,如果不各种形式去尝试一下,怎么能知道各个诗体的实际情况?只有尝试了各种主流诗歌形式,经过比较才能切身感受到自己适合哪种?更擅长哪一种?俗话说:“凡事贵在比较”,一比较,高下立判,这就像买东西一样,总得货比三家,才能选比性价比最高的商品,而写诗也一样,就像吃饭一样,不能挑食捡食,否则就营养不良。其实诗词的形式并不是太多,无非就是以下这几种:五七言古、五七言律、五七言绝,这是诗体,而词按长短分小令、中调和长调,长调又叫:“慢词”,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很多新手填词的时候往往首选小令,其实小令按格律来说是最严谨的,比长调慢词的回旋余地都小,单就我个人的创作体会来看,中调最易上手,而长调次之,最后才是小令,格律最宽松的其实是长调慢词。提到长调慢词就不得不提对慢词贡献比较大的几个人即:柳永、苏轼和辛弃疾,他们三个人对慢词的贡献分别是柳的以赋为词——苏的以诗入词和辛的以文为词,完成了三次革新,而赋更多的是六朝小赋对词的影响,这个贡献首归柳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诗体也是,除了律诗外,五七言古诗最易初学,其次是律绝,最难门槛也最高的是律诗,但律诗的艺术成就极高,自唐以来的大诗人无不是此道高手,就连现在的诗词圈里,也不乏大佬级人物,写的是真的好,在此我向他(她)们致以深深的敬意!佩服!说到诗的这几种形式,绝句尤其是七绝不少网友都很喜欢,我也喜欢,写了不少精彩纷呈的佳作,绝句虽短,但往往能以小见大,方寸之间见山水形势,而五七言长篇古诗更擅长铺陈和叙事,大开大阖,这一体裁更适合那些诗坛巨擘,才大气雄之人,我等凡夫俗子驾驭起来多少有点吃力,早年我曾经写过一首《燕歌行》,感觉不是太理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了这么多,也并不是要求凡是诗词爱好者都得各体兼擅,只是希望像吃菜一样,每种都尝尝。其实翻开中国文学史就知道,自古以来的大诗人一直到民国时期,也不是各体兼擅,有的擅长这种体,有的擅长那种体,你比如太白多五七言古风,律诗虽然也有但数量不多,而老杜擅七律,但其古风也同样写的挺好,而乐天、义山一个擅乐府,一个擅长律诗和古风,樊川五七言律绝成就极高,但长篇古风偶尔有佳作,但成就不及他的律绝。词中大佬擅写长调的也就屯田、东坡、白石、稼轩和梦窗了了数家而已,大部分人写的更多是中调和小令,说到长调不得不提清代,这一时期文学史上叫词的复兴,长调大家不少,像陈维崧、蒋春霖诸家,在这里我就不详细去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查阅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上面提到的诸家虽然都各有擅长的诗体,但他们别的形式也都有作品,无非是数量多少和成就大小的问题。在此不一一而论。以上是我这几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心得体会,以及个人浅见,用文章的形式写出来和各位同道中人分享,希望此文能对初学新手和准备迈入此门的爱好者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不悋赐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11月12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秋老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间夏天已成为过去时,虽说已过了白露节气,马上就是秋分,但秋老虎的肆虐依然让人感觉和夏天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没有了三伏天的酷热罢了,但中午照样是艳阳高照,热风袭人,不过还好,早晚凉爽多了,起码能睡个好觉了,但是这白天是渐行渐短,也黑的早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秋天这个季节和春季一样总给人一种很快就过去的感觉,但我却很喜欢这个季节,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也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更是一个让人收敛心神,宁神静气的季节;所以我说,单就诗意的浓度而言,我感觉要比春季浓厚的多,而且秋天的景色也更容易入诗、入画、入文章、更入美人法眼,但凡有点审美情趣的芸芸众生无不感受强烈,除了那些麻木不仁的人。这也不难理解每年秋季为什么总是旅游旺季的原因了。当然这两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旅游业短期内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那种景像了,想来不免让人扼腕叹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的色彩也格外的丰富多彩,几乎嚢括了常见的所有主流色,我暂且叫它做:“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而说到这个季节的代表花卉那自然首推菊花,而菊花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其花色品种也早就不是以前的单一花色了,早就是五颜六色,诧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古人曾经说陶渊明是菊花的知音,我认为很有道理,陶渊明爱菊是世所公认的,有诗为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嘉,飞鸟相与还”。陶翁的诗读来总是给人一种内心宁静的感觉,真是高手中的高手,看似漫不经心,不着痕迹,实则匠心独运,大家水准。我本人很喜欢他的诗,光他的诗集手里就有三个版本,经常翻看品读,爱不释手。而菊花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的盛开更是引的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写诗填词,又由于菊花和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而在中国画中,四君子题材更是一个长画不衰的画种,自古以来有大量的作品流传于世,成为永恒的艺术经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老虎的余威我想还会肆虐一段时间,除非来一场秋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但我这边前几天刚刚下过两场秋雨,所以不希望再下了。虽然刚下过雨,但因为这个季节总的来说是偏燥的季节,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容易上火的时候,所谓:“秋燥”是也,所以各位读者平时应该多喝水,多吃润肺止咳的水果蔬菜方能安然度秋。不过总的来说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更是一个诗意浓厚的季节,要不然老杜也不会写出气吞千古的《秋兴八首》七律组诗了,引得不少后人和之,形成一个美丽的诗坛盛事。反正就我个人的感受也是这样,自从喜欢上了古典诗词之后,每到这个季节就感觉诗兴要比别的时间段更强烈一些,创作欲望也更高些,写诗本就是抒情达意这种偏感性的行为,也极易受气侯季节乃至环境的变化而引起情绪和心态的变化,那么自然就会不知不觉间反映到诗歌里。我想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也是之所以能让很多人喜欢的原因罢!因为人必竟不是物,人必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体,而我们中国人的情感世界又是如此的丰富,诗歌传统又是如此的深厚和绵长,以至于影响了文学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很多领域都有诗化风格和强烈的诗意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法是这样,古典园林也是这样,哲学也概莫能外,而散文和小说更是如此,绘画更是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度统一的美学追求。可以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写意文化,这种精神深刻的影响了国人,也潜移默化的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举止。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顺其自然的好好享受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也好激发出澎湃的灵感,创作出壮丽的诗篇,以飨后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9月12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八一建军节有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本来是想写诗来表达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但因为去年写了两首了,今年不想再重复,于是打算写一篇文章来抒发一下我的心里话和自身感受:伟大的人民解放军如果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算起,这已是第九十四个建军节,九十四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四年的铁血征途不知不觉间已成为历史的辉煌和勋章。军人这个职业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职业,也是一个奉献和付出的职业,军人的那份坚守更多的是汗水和忠诚,而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军人们刻苦训练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了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概?因为我是军人的后代,我父亲早年曾经就是一名军人,后来复员转业回到地方,当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兵,所以部队大院、营房驻地我是很熟悉的,因为小时侯经常和母亲去部队探亲,由于军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军官家属们也自然是天南海北,来了说着杂七杂八的方言,谁也听不懂对方说什么,结果闹了不少笑话。说到部队大院给我的印象有两个事情给我的印象深刻,一个是战士们早起的队列操典,一个是食堂里的部队会餐。我记得每天早上和外地的小朋友早早的跑到操场上看解放军叔叔练队列操典,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自带气场,既庄严又威武,充满着阳刚的味道,这种味道至今令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另一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部队食堂里的战士们大会餐,菜管够,酒也管够,喝酒都是用碗,那酒都是用水桶盛着,两个人抬着,用水舀子往碗里倒酒,那个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充满着男性荷尔蒙的气息,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部队是纯爷们儿呆的地方,军营是男子汉聚集的地方。因为这里有豪气,有英武之气,有阳刚之气,有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刻苦训练的一群人,有对国家无限忠诚的一群人!有默默无闻,没有暴光率、没有噱头、没有热点、也没有流量的一群人,但却是最重要的的一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到军人,我们这个家族和其多少有点渊源,我爷爷在世时跟我说过,他年轻时曾经是华东野战军支前民兵担贺队中的一员,跟随部队一直到江苏常州,完成交接就回来了,他老人家不说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段经历,而他的二弟更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抗美援朝老兵,当时是汽车连的一员,负责运输战略物资,是上将洪兴智的兵,战争结束之后,回到老家,前几年去世,享年八十多岁。而我四叔家的堂弟和弟媳现在也是在部队任文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是我们家里和军人这个职业的一点渊源这个是我奶奶和我说的,当时年纪小,听了也就听了,现在想起来却是给我深深的震撼,没想到我们这个家族和军人有不深也不浅关系,既然有这个渊源,那么我想就今天正好是八一建军节,就忍不住付诸笔端,写下这篇文章向共和国的军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用一首小诗做结来歌颂共和国的军人们:“铁血征途铸英魂,百战精神聚三军。戍守边关胡茄月,保家卫国护国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8月1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建党百年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壮阔风云怒,苍海桑田巨变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革命征程才汇聚,太平盛世祭英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不</b>说想必大家也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个百年政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百年的风雨历程,中间经过了诸多磨难和坎坷,几次都处在生死边缘,说实话着实不易,也着实让人想到了一句中国老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时候真是很灵。一百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说不长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太长了,和浩瀚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相比确实有点短,说不短是因为这一百年正是中国由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回首这一百年,不管是这个党还是中国的变化都可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二词来形容。同样的革命在大国搞和在小国搞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最大的不同;因为哲学上有个观点:“量的改变也就意味着质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不能不提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实自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主义和思潮不可谓不多,也不可谓不丰富,但大多数都是毛毛雨,雨过地皮湿,始终没有落地生根,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学说最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什么?倒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有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新的事物能否在中国扎根首先是其本身固有的特质和本土文化也就是中华文明不能有严重的对立和冲突,起码得相互融合才行,更不能有排抑反应,而这一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教的传入,经过漫长的适应和调整最终实现了本土化,其标志就是禅宗的诞生和确立,同样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其中的很多特质与中华文明有诸多暗合和相似之处,首先是其无产阶级立场和中国渊源流长的民本主义传统有诸多相似和重叠;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又和中国的注重现实、关注人生的务实的传统文化又有颇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宗教文明,而是一个扎根生活、扎根现实的高度世俗化的文明,其标志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兵家、纵横家或阴阳家大量的笔墨都在阐述治国理政、王天下,大量的笔墨阐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生和教育,只有墨家有少量的鬼神论术,且着墨不多。由此可见,以上诸子百家所关注的全是人类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几乎鲜有长篇大论神仙宗教问题。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非神学性、非上帝性这么几个特征,这也是中华文明区别其他几个古文明的显著标志,就连已经扎根落地的佛教也多次遭遇灭佛运动,比较典型的如唐武宗时期的会昌法难,而一代文宗昌黎公更是因为一篇《论佛骨表》险遭杀身之祸,最后被贬潮州担任刺史,留下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以几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入中国便立马被中国当时最优秀的一批人慧眼识珠,很快便认识到这个思想恰恰能够改变中国,同时经过反复实践和调整,最终也实现了本土化和中国化。其标志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和确立,学说中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正好可以让广大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迅速觉醒,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迸发出磅礴伟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把旧世界砸的粉碎,彻底扭转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所以说,一种新的思想或理论能不能有威力,一看是在什么地方验证,二看具体执行这个实验的人,这一点尤为关键,人的因素往往是决定因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始终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不是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这么牛的理论总得找个理想的实验场来验证,而且这个实验场首先得足够大,否则产生不了那么大影响力;二是这片场地得足够复杂;三是得有足够多的人口;四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意志;而恰恰这四点中国都具备,最关键的是还有那么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愿意去执行,去尝试,去勇敢的实验,哪怕是流血牺牲也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勇往无前。最重要的一点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恰恰又是重视实践的思想,而中华民族因受其文化的影响,总体上又是一个偏务实的民族,那好了,两相合拍,还不犯冲突,真可谓是一拍即合,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是几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是我个人对百年政党的风雨历程的几点剖析和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斧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6月29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散文创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公知与民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苍海桑田多变化,今非昔比话中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秋大梦谁先醒,岁月无声卷浪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去</b>年的疫情既是官方表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上帝出的一张考卷,让东西方公平考试,公平答题,然后统一公布成绩,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大的转折点,更是“公知”们人设崩塌的元年,可以说数十年以来,“公知”们殚精竭虑搭建的空中楼阁经过疫情的冲击,瞬间崩塌,到这时很多人才发现所谓的皇帝的新装闹了半天就是什么也没穿,在裸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年的文艺界,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刮起了一股罗曼蒂克式的民国风,不管是文学界还是影视界,不管是美术圈还是音乐圈,好像民国时期是人间天堂,是美好的彼岸世界,特别是在公知群体里有大量的人推崇民国风尚。在它们眼里民国就是天堂,就是现实中的乌托邦。当然我不否认民国时期确实是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并且我本人崇拜的好几个人也是民国时期,但我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那就是他们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尴尬,那就是自己的国家内忧外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国家积贫积弱,积重难返;这才是民国的真实情况,也是谁也否认不掉的客观事实,当时的国人只要走出国门,在西方国家眼里,你代表就是中国,但当时的中国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并不为过。但是公知们和那些崇尚民国风的人却无视这一客观事实,只是大谈特谈少爷小姐们的优雅与浪漫,抨击遗老遗少们的陈腐作派,却从来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我只能说这些人是别有用心,醉翁之意不在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问一下他(她)们,如果民国时期是美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年纪轻轻的投身革命,年纪轻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且是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其中不乏家境优渥之辈,这一点不管是在早期的国民党人,还是后来的共产党人,都很普遍,我想但凡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有所知道。由此可见,某些“公知”们嘴里描述的所谓:“民国风尚”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装,你再怎么掩饰也掩饰不掉,再怎么只字不提它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客观事实,在怎么视而不见,也是老百姓为了活命不得已而为之的卖儿卖女的悲惨生活。眼睛不要只盯着那些达官显贵和富裕乡绅,他们才多少人?更别提那些给西方列强们打工的商业买办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就些只是冰山一角,这还没提负出巨大民族伤亡的全国八年抗战,这一时期和去年的疫情都像两面照妖镜,一下子照出了人性的丑恶和美好,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谁是民族的脊梁,谁是民族败类,一目了然,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浪淘沙见真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不是这两件事,当时和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被公知们忽悠,而深信不疑,有些人很奇怪,他(她)们宁肯相信公知们的口蜜腹剑,也不相信同胞们的谆谆教诲和苦口婆心,而公知们也常常以西方国家的特使自居,字里行间和语气中无不渗透对西方列强的跪舔和膜拜!这一点不光是所谓的:“社会精英”当中有,就连普通人也大有人在,也纷纷被感染。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早年我有一个球友,经常来找我玩,言语之间无不体现着对西方的崇拜,是典型的精美精日份子,不只一次对我说美国怎么怎么美好,日本的侵略,我们叫抗战,人家日本就不会这么定义之类的奇葩言论,后来我怼他,你去过美国?他说没有,我说你既然没去过,怎么知道美国这么好?既然美国是天堂,你还呆在中国做什么,还不赶快去美国?从这以后我这位球友就再也不来找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几年家里亲朋好友当中也不乏此人,我为了不破坏气氛,扫了大家的兴,也就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确实感觉很幼稚!非常可笑!最后我想说公知是民国的粉丝,而民国是公知们的精神家园,因为那里有灯红酒绿,那里有富贵名媛、豪门阔少,那里有挥金如土和御用文人,就是没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这里的:“公知”和“民国”是要打引号的!最后祝公知们长命百岁,早一点游到彼岸世界享受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6月19日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散文创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女人不能太坚强</b></p><p class="ql-block">新春喜乐昼时长,把酒人生入梦乡。</p><p class="ql-block">屋外余寒风尚冽,炉温烘透暖东厢。</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间一年又过去了,仿佛大梦初醒,天上才几日,世上已千年,人生苦短,又话家常,风雨春秋。其实早就想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其实是有个顾虑,自己本身是个男人,对女性了解并不是太多,况且一个大老爷们儿去写与女性有关的文字,多少有点隔行如隔山的味道,但有感于本人这几年以来一真关注女性事件,时常留意和女性有关的社会话题,平时也经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忍不住有感而发,想写点个人的感受和看法,更由于本人是鲁迅先生的忠实粉丝,而鲁迅的几篇写女性的文章写的尤其棒,几乎成了时代的经典,给后人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本人也自不量力,仰慕前贤,班门弄斧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想写点与这个题目为主的文字主要是两个诱因,一是之前读《红楼梦》看到贾宝玉说过的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初看以为是随口一说,有调侃的味道,但细细品味感觉还是有点道理。二是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反复强调的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的思想,老子用形像化的比喻用对比的手法阐述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说明不管是自然万物还是为人处世,柔弱有弹性恰恰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表现,如果大坚强,大强硬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很难亲近的感觉,所谓的:“高冷女神”莫不如此,多少给人有点距离感,虽然女神是个褒义词,但如果太高冷了,难免给人产生一点距离感;使人不敢亲近。做女神应该大力提倡,因为每个女性都有女神的潜质,但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温暖的女神,而不是一味的玩高冷,整天一幅冷若冰霜的样子拒人于千里之外。</p><p class="ql-block"> 而生活中但凡太坚强的女性,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抗的,往往也是伤痕累累的女人,平时更多的时候为了使自己不再受伤或者少受伤,通常采用硬碰硬的办法,到头来很可能是适得其反。柔弱并不代表懦弱,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用柔弱胜刚强的原则对待某些人或事可能效果更好一点,春风化雨可能比暴风骤雨要好一点,润物细无声产生的效果可能比霸王硬上弓要好的多;就连打仗我们都知道智取要远比死打硬拼强的多,因为死打硬拼的后果往往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要说,柔软的女人可能受伤最少,因为我这里所说的柔弱不是软弱可欺,而是指刚柔并济,智商情商都在线的状态,这种状态面对人生的坎坷和苦难,可能心态更从容,也更有韧性,更有回旋余地,进退自如的空间也更宽裕。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度并不太好把握,弄不好会把自己搞成软弱或懦弱,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我想可能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从大的具体的方面说,尤其是人文素养犹为重要。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短期内很难速成。</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女性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要性要远高于男性,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因为人类的解放程度和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看女性的解放程度和进步程度。</p><p class="ql-block"> 女性朋友真正的坚强应该是外柔内刚,而不是外刚内柔,把自己碰的头破血流。如果单从我们男人的角度来看,柔情似水的女人远比冷若冰霜的女人更有温度,也更有亲和力,更有好的人缘,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更容易得到朋友的帮助。其实所谓的:“外柔内刚”和庄子强调的:“内圣外王”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后人以老庄并称不是没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妇女解放运动已有百年,虽然成绩显著,但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个人方面的思想保守和顽固导致其行为意识很难去破旧立新和与时俱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一个人的进步往往是内部原因起决定作用,而非外部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释放自己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引用老子的话来作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2021年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散文创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回首2020</b></p><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梅傲雪,天风海雨泣英魂。</p><p class="ql-block">中华巨变波澜阔,万里江河浪涌门。</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间,2020年已成过去,2021迈着匆匆的脚步仿佛一夜之间春梦初醒似的来到你的眼前,让你有点猝不及防,但依然是让人期待的一年,2020年在中国农历年中是庚子年,提到这一年,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回味,有太多的感动和泪水值得铭记于心,现在回想依然心潮澎湃,泪流满面,同时也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得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豪无疑问,过去的2020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分水岭,是人类文明进程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不得不说,后世的史学家们谈到这一时期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用疫情前和疫情后来划定这一时期,同样,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政治经济精英也有这种共识:那就是人类历史将分为疫情前和疫情后,而中国的表现又让部分西方国家的心里是五味杂陈,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其执政心理的失衡直接导致其剑走偏锋,以至提出让中国索赔的主张,其实这丝豪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我们当年就是这么干过。</p><p class="ql-block"> 谈到这里,让我不由得想起120年前,也是庚子年,英军统帅瓦德西率领只有两千人的军队攻占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是和英国、美国、沙俄、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这11个国家签订的,其内容我依然大致记得一些: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连本带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做担保;2严禁老百姓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3是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4是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我大致就记得这些,因为上学时历史老师要求背过,但我没大下力背,所以只记得这些;为什么要赔偿4.5亿两白银,据说当时中国的人口是4.5亿,要让每个中国人拿出一两银子来赔偿。</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些公布之后对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民族危亡的压力是扑面而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无不警醒,是到了彻底革命的时候了,所以说,后来的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并非偶然,其成绩首先得值得肯定,不管怎么说是向前迈出了这一步,那么离彻底胜利也就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辉煌豪无疑问是由过去的苦难和耻辱来奠基的,忘记过去也就意味着背叛未来,120年后的今天,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已然觉醒,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p><p class="ql-block"> 每个国人应该从自我做起,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国家立场,尤其我们这些舞文弄墨之人,更应如此;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优良传统依然值得吾辈中人去传承和延续,家国情怀更是吾辈风骚之人的使命和责任,因为自古以来的伟大诗人大多数说到底都是爱国诗人,从屈原到杜甫、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稼轩到放翁、从文天祥到谭嗣同、从梁启超到毛泽东,莫不如此。正是诗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激励着无数后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因此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居安思危,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方是保国安民,长治久安之道。国家和民族是这样,人的精神和思想同样是这样,而且是更重要的一环。</p><p class="ql-block"> 豪无疑问,世界大势此起彼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辛丑条约》签订之后的120年里,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经过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终于通过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杰出表现一举洗刷了百年耻辱,但也负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这没办法,因为世间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也是客观规律。</p><p class="ql-block"> 从今往后的世界趋势很有可能会出现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罕见的由西方向东方倾斜的历史走向,其标志性事件就是RCEP的签署和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尘埃落定。并且这股潮流不可阻挡,同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今时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也不是1949年时期的中国,更不是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时的中国。老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么一个国家的发展变化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去看待,也许才不至于产生误判!西方的傲慢与偏见是长期形成的,短期内很难改变,只能是假以时日。但也不乏有识之士脑子清醒,看的透彻,可惜没有话语权。最后我想说的是,那些所谓的:“公知”和“带路党们”的所做所为只能跳梁小丑,努力的搔首弄姿,卖弄风情,以博主子欢心,到头来终究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狗咬尿泡空欢喜;要我说这些人就是恬不知耻的舔痔人,精神上被殖民久了,明明能站起来,却宁肯跪着;思想上宁肯自甘堕落,也不去奋起,我只能说这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回首2020,在这一年中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有没有希望就看一条,那就是一代亚圣孟子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挂羊头卖狗肉</b></p><p> 因本人喜欢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这一块,因此入了很多个以古典诗词或者说诗歌为主要交流平台的群,本来是挺高兴挺美好的一件事情,但是美好的愿景总是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况且有不少人数很多的群,其中之乱像和妖魔鬼怪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可谓不热闹,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可真应了那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然也包括我这只“怪鸟”。</p><p> 这其实是个好事情,正应了那句:“百花奇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但我还此文中不想谈这个,着重谈一下以文学艺术为主的群是名符其实,表里如一的好,还是名不符实,挂羊头卖狗肉的好?可能很多人觉得无所谓,未免有点小题大做,大家凑一起无非就是在一起以文学做遮羞布,玩玩而已!顺带也附庸风雅一下,装装所谓的:“文化人”;我相信有很多人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混群的。如果是这样子搞的话,在那些文艺青年们的感觉里会感觉怪怪的,因为以我的经验教训,一个文艺青年和一个对文艺不感兴趣的非文艺青年聊文艺,是交流不起来的,和对牛弹琴差不多。</p><p> 所以我认为创建或管理一个以文学艺术为主色调的群还是名符其实,表里如一的好,一般情况下,我们平时表扬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说:“嗯!这人不错,做人表里如一的,像个君子;不像某些人,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十足的小人!由此可见,表里如一是个很不错的褒义词,既然对个人的要求我们都希望是表里如一,名符其实,那么做为网络世界里的群,是不是也应该做到名符其实,表里如一呢?虽说是虚拟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说到底,后面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在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p><p> 有不少群最大的问题是连群主自己对这个群的定位就没搞清楚,明明是个文学艺术类的群,名字上非得加上:“娱乐”二字,殊不知,文学和艺术从来都是既严肃又活泼,既有很强的独立性,又有很强的渗透性,这一点,我想凡是沾染既久的同道们应该不会有所异议。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知道,一提娱乐二字很容易联想到歌舞厅、夜总会、酒吧、地下钱庄和游乐场这些场所,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官方文字里提到娱乐业其实指的就是这些场所。但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诗歌为代表的纯文学和娱乐业有什么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依我看不但扯不上关系,而且二者的属性正相反,甚至是对立,娱乐业的特点之一就是燥!燥!燥!得燥起来!文学和艺术是讲究静的,尤其是文学表现尤为明显,娱乐业讲究人多热闹,还聚人气,但是文学是非常个体化的事情,不光是文学,像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就是个体性、周围环境得安静,不嘈杂。所以说不管是群的名称、办群宗旨还是群简介得开门见山说明白,如果不是文学艺术类的群,那起名字的时候就不要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或表里不一,这样容易误导别人。</p><p> 还有一点就是各别人总是喜欢在文学艺术类的群里谈论敏感话题和政治问题,自己又没有这个度和界线的撑控力,结果导致封群封号,我前后经历过三次了,都是上千人的大群,真是典型的:“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有些人就是屡教不改,不撞南墙不回头,像这种人,不少群主和管理员表现的心慈手软,不是果断采取措施,而是任其发展。说实话,这样子不行,古人云:“慈不掌兵”,管理群也一样,一点原则也不讲,半点规矩也不用,事实证明是不行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p><p> 可能有的群主和管理员有这个担心,把群搞成纯文艺的群会不会没有人光顾,但你们要搞明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纯文学和纯艺术从来就是小众的,少数人玩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明清小说,或者是现代白话文学都是极少数人在玩的东西,因为她必竟不是大妈们跳的广场舞,老少皆宜;说到底她是阳春白雪,而非下里巴人!</p><p> 既然是少数人玩的东西,那它就注定是守得主寂寞,耐得孤独,这一点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再者说了,自古以来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凡是往这类群里凑的按理说应该都是喜欢这一口的人,否则是不会往这个圈子里走的!但也不排除极个别情况,自己不好这一口,而误打误撞进了这个圈子,我建议是如果实在不喜欢就尽早退群,不要勉强自己,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还是尊重自己的内心,心之所向必是人之所往!</p><p>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这类群越办越好,能希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共同交流,共同切蹉,共同进步,但是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很多人在群里发很多视频和各种链接,据我观察,大部分内容和诗词或诗歌根本就没有关系,单就其内容而言倒更适合放到歌舞厅、酒吧和夜总会这些场所里;我就搞不明白明明是娱乐场所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到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群里?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p><p>而我个人的建议是文学群里还是少发或者不发视频为好,因为单就诗歌而言,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其实和书画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关联度更高一些,现代诗歌和现代绘画的各个画种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度,实在不行发摄影作品也行,好的摄影作品本身也是件艺术品,况且文学和艺术本就是近亲,二者长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p><p> 以上是我这几年混群的几点个人感受和心得体会,一直就想写出来,因俗事缠身,一直没空,今天有空付诸笔端以飨各位读者。老话说的好:“胸中块磊用酒浇,心中想法付笔端”,有想法不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生无可恋的学生时代!</b></p><p> 说是闲来无事,其实是充分利用平时的有限空余时间来调节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嘈杂,也就有了这看看书,写写字,偶尔写写诗词抒发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但诗词或者说诗歌终究是有篇幅限制,很多心里话和想法铺展不开,事实证明,还是文章可以,文章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和空间尽情让你挥洒,可长可短,可大可小,真可谓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p><p> 好久没有写点东西了,今天就补上这一块,说一下我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到学生生活,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给我的感觉是极其的不适应和反感,更多的是压抑和讨厌,像我这种人其实压根就不应该上学,上学反而让我感受不到人世间美好,反而是看到太多的人性丑恶的那一面,在学校反复上演,令人作呕。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本人从小学一年级就学习不好,学习不好并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对某些课程一点感觉也没有,尤其是数学,到了中学是物理和化学,这三门课可以说是彻底让我有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只能说是让我有种窒息,喘不过气来的感受,要不是这三门,我是百分百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爸妈心中的好孩子,可这三个妖怪彻底让我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弃儿,整天活在压抑、怀疑和批判的目光中,剩下的只有绝望和窒息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的大部分学生时代,直到高中毕业,才有所缓和。因为这个原因我在班里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差生,那既然是差生,哪个老师会喜欢?哪个老师也不会喜欢,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我也会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一点也不奇怪,人之常情罢了,这一点我完全理解。</p><p> 通过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探讨一个教育上的老话题,那就是孔圣人两千多年前说的:“因才施教”,同时这个教育理念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因为现实生活真是有不少人在某一个领域偏敏感些,在某些个领域可能反应迟钝些,那么这些人在受教育的时候能否去扬长避短,而不是扬短避长,去做所谓的:“补短板”,因为我极为反对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所谓:“补短板”理论,有些领域,是确实需要补的,比如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但有些领域我认为根本就没有补短板的必要,尤其是人文学科领域和各种艺术领域;因为很多艺术形式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并且是有缺撼的艺术,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但她的魅力很可能就在这种缺撼和不完美上,其迷人的地方恰恰就在这快没有补的短板上,我们平时也经常说:“缺撼也是一种美”,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补?补了不就没有这种美了么?所以我认为没必要补,有时候不完整也是一种美,因为这世界上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和事。客观世界尚且如此,何况是我等芸芸众生,就更不要说了。反正就我的情况而言,我是一点都不想补,也一点也没打算补,因为我一点都不喜欢它,也很讨厌它。</p><p> 我是典型的爱屋及乌的人,喜欢某一个相关领域,对与此领域有关系的人和事也会感兴趣,这一点我想凡是经常光顾我的个人空间的朋友应该能感受的到。哪怕是屋顶的这只乌鸦所有人都不喜欢,但只要我喜欢就够了,别人喜不喜欢对我来说真的无所谓,我根本不在乎!反正我不讨厌就行。</p><p>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明一点,既然我的学生时代留给我的是痛苦的回忆,我为什么还要怀念它?我巴不得早点过去,离我越远越好,那么有些人非常热衷的所谓的:“同学聚会”,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也不会参加,目前为止只参加过两次小规模的,以后不会再参加。相比学生时代,我更喜欢成年人的世界,学生时代太幼稚,太年轻,也太轻狂,相反成年人的世界更成熟,更稳重,也更老练,我喜欢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更对我的胃口,关键是成年人的世界对人的评判标准远不止一条,有很多条,那像我这样的人也许真的可能更适合成年人的世界,因为我喜欢成熟的感觉,不喜欢幼稚,崇尚生活阅历丰富的人,不喜欢一张白纸的人,喜欢博学多才的人,不喜欢浅薄无知的人。</p><p> 况且学生时代对我已经很遥远,很陌生了,必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二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过的飞快,既然生无可恋,那就永世不要再见了。必竟高中时代,我就不喜欢同龄人的世界,感觉很幼稚,与我的心智和思想格格不入。既然是这个样子,且生无可恋,那就不如永世不再怀念!</p><p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年九月二十于家中</p><p><br></p> <p class="ql-block"><b>散文创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人文学科是我的最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本</b>人从小就喜欢偏人文类的学科,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提到的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这是人文学科里公认的主干学科,其地位和自然学科里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一样的,本身既是主干学科又是衍生性交叉学科。其实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最大的区别我认为就是研究对像的不同,一个是研究物的,一个是研究人的。而本人对研究人的学科极为感兴趣,也很有感觉,并且这种感觉是从小就有的,其表现就是每到新学期发下新课本最喜欢看的是语文和美术,其次是历史和政治。就这点来说,我当时和别的同学相比是个例外,因为班里像我这种情况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如果让我重新上一大学的话,我会豪不犹豫的选择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哲学或者历史学专业,或者其中一门、两门乃至几门,如果可以的话。</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个原因,平时也就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各类人文学科的书,可以说这个领域和方向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更是我身体力行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因为这是我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因为是最爱,上高中时选的是文科班,但奇怪的是文科班也得学数理化,我从小最烦的就是学数理化,因为我对数学一点感觉也没有,生活中对数字也不敏感,远不如对文字敏感,所以真是受不了也不理解上了文科班还得学数理化,当时真是想跳楼的心都有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对人文学科的喜爱,平时出门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书店,而买的最多的也是这类书,同理看的最多的也是这方面的书;也由于这个原因,本人从来就不怵头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与人交流的困难,不管男女老少,我都能聊的起来,接的上话,很快能由生变熟。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我会选择那些更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些可能更对我的胃口,因为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与机器设备和实验仪器打交道,那样我会疯掉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对人文学科的偏爱以及平时喜欢阅读,写作对我来说从来没有感觉到困难和吃力,整个学生时代的语文作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吃力的感觉,而且命题作文很少打草稿的,最多打打腹稿。</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本人的兴趣爱好,下面谈一下本人的性格,其实本人的性格并不外向,但也不内向,更多是偏中性一点,这一点倒多少有点中庸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至于说到交友,我更喜欢交有文科生的头脑的人做朋友,或者是喜欢艺术的,搞艺术的,浑身充满艺术气质的人,这种我更喜欢,我会顶礼膜拜的,会把她当做偶像来崇拜的。由于本人平时喜欢阅读,那么喜欢阅读的人天然的就是我的朋友,因为我曾经反复强调过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喜欢阅读的人和不喜欢阅读的人”,豪无疑问我是前一种人,要不然也不会几乎每天手不释卷。</p><p class="ql-block">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真正能成为我的朋友的,不管是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就是那些喜欢文学、喜欢艺术、喜欢哲学以及喜欢阅读的人,其余的很难成为我的朋友,我也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是朋友,志不同道也不合很难成为朋友,连敌人和对手都算不上,因为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或敌人。所以说交朋友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道理很简单,因为以文史哲为代表的人文学科是我的最爱,以诗书画为代表的艺术也是我的最爱,我是典型的爱屋及乌的人,没办法,要不然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年八月初三月南轩书房</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留给新中国的十大精神财富</b></p><p> <b style="font-size: 20px;">今</b>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仙逝四十四周年,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缅怀这位影响整个二十纪后半叶的巨人!时间回朔到127年前的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诞生在湖南韶山冲的一户普通农家,而此时此刻的中国却是内忧外患,战乱频繁,瘟疫横行,民不聊生的时候,现实的残酷让伟人从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伟人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最终和他的战友们以超人的胆略与智慧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而把这个理想变为了活生生的现实。</p><p> 同时伟人也给中国留下了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具体如下:第一条就是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挑衅和侵略敢于亮剑,敢于较量,敢于硬碰硬,其表现就是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炮击英舰紫石英号和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人民解放军的炮击彻底击碎了大英帝国的幻想和梦境;而抗美援朝之战则是典型的立国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气势和决心,一战定乾坤,打出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外部和平环境。第二条则是让举国上下牢牢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信念和意志,可以说中国的全面崛起要是离了这一条可能会晚很多年,甚至能否崛起都是问题。广大的科研人员应该对这一条深有同感,因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是买不来的,不是单纯花钱的事。</p><p> 第三条是有关文艺方面的,这也是我最关注的一个领域;在这方面,其典型事件就是1942年5月在杨家岭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文艺发展方向和文艺创作的服务对象就是以工农兵为主广大劳动人民,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和鲁迅先生的思想一脉相承,互为表里,从而完成了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从精英贵族文艺向人民大众文艺的转变,对后来新中国的文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可谓相得益彰;第四条则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积极开展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开避了广阔的道路,到现在依然受其影响;第五则是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这一点更是影响深远,为当前中国的崛起奠定了第一前提和基础,否则是不可想象的。</p><p> 第六条则是对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视和发展,积极开展体育外交,派遣留学生留学海外,增尽体育文化交流,最终实现了体育教育的长足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第七条我们聊完了文教体育再说卫生,一代伟人对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多次主持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认真听取医务工作者的汇报和建议,多次用专项资金助力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其标志就是伟人的七律《送瘟神》两首。</p><p> 第八条则是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使源自西方的马列主义真正实现了本土化和中国化,其标志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传播,其丰富多彩的内函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道理成为中国发展的指路明灯,可以说邓小平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第九条则是其三个世界的划分,从宏观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战略层面指出了新中国的敌我关系和敌友关系;最后一条则是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让众多知识分子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立场逐渐转为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立场,从而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p><p> 这一条我之所以放在最后,我认为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现在看来并不为过,因为阶级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而思想问题更是根本问题,有太多的事实和教训可以证明这一点,当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最好的例子,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只用了三十年,,而晚清的洋务运动也是三十年,其成果就是北洋水师,但甲午一战让小日本打的灰飞烟灭。</p><p> 所以说,毛主席留下的这十大精神遗产对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劲的魂魄,通过这次抗疫得到了集中体现,而其与生俱来的诗意浪漫主义风格又让中国每每大灾大难既有悲壮的身体力行,又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诗意雄浑和壮阔,这种气质深深的影响了每一个华夏儿女,其精神产生的正能量影响够中国吃一百年都没问题。</p><p> 同样做为白话文的大家,其文章更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谨此小生不才写此文向伟人致敬!</p><p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年七月廿二于南轩</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诗词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b></p><p> 此文主要是写给那些刚刚开始涉猎古典诗词的人和已经开始创作但创作时间不长的人写的,当然沾染很久的也可以看,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一下古典诗词创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p><p> 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尤其是以古典文学和相关艺术形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方兴未艾,不管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主客观环境的影响,热爱传统文化,喜欢古典文学和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而做为古典文学的首席代表的古典诗词也越来越倍受人们喜欢,很多人纷纷踏入这个领域,一览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风采,但因其自古以来的特殊门槛和严谨的格律要求也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不由得令人惋惜!</p><p> 坦率的说,古典诗词的创作和欣赏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那些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架构的相关人士,可能乍一接触思维方式上就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为什么?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了,传统绘画又叫:“国画”,国画自古以来就讲究诗书画印四全,缺一不可,为什么只有中国的绘画才能这样?这其实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古典哲学精髓,那就是:“和而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互补”,中国传统的东西历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华文明的特点,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但本质上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特点所决定的。说到这里也就难怪大文豪苏东坡在看了王维的诗和画之后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了;因为王维本身就是一个大画家,而且是公认的南派之祖,因为中国的山水画一直有南宗北宗之分,而南宗山水普遍认为是王维开创的。所以王氏很多诗歌普遍采用的是画家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表现形式来完成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歌和绘画在中国艺术体系中能够如此和谐共处的原因了。而做为文人画的有力推动者,湖州画派的开创者之一的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独到的审美眼光敏锐的发现了这个艺术规律,真可谓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p><p> 那么通过这个实例也就大致看出了古典诗词的审美取向应是尚古不尚今,尚意不尚理,尚情不尚法,宁想像夸张,勿合理合逻辑,宁肯形像生动,勿规矩死板,定肯画面感十足,莫要玩逻辑堆砌,理是为意、为情服务的,其中的法度是为情感服务的,所谓的逻辑也只是文学逻辑和艺术逻辑,而非数理逻辑。因为太讲究逻辑关系,往往就不美了,诗味也被这种生硬的逻辑给磨没了,就算有逻辑那也是艺术逻辑和文学逻辑,而非数理逻辑。遗憾的是我发现有很爱好者一首诗通篇都是无懈可击的逻辑,就是读着没有诗意,也不美,把最重要的审美和情感寄托给忽略掉了,这不是自掘死路,挥刀自宫么?</p><p> 所以我要说说古典诗词的第一要务是审美,第一表现是艺术不艺术,第一逻辑应是情感逻辑,而非理性的推理分析逻辑,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必竟不是写科技论文和病理学报告,不需要那么多的分析和推理,因为文学艺术本质上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就连有颇多理性架构的小说,也有很多的情感堆积和铺垫,其读言更是形像的,流畅的文学语言;更不要说以感性思维为主的诗歌了!</p><p> 虽然说现在写古典诗词的人都是现代人,但必竟是用古典的意像和词汇以及创作手法来创作,那么我认为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否则会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其实挺像书法和国画,玩的人依然是现代人,但其运用的艺术语言和形式依然是传统的,古典的;由此可见,既然要守,那么其艺术风格和审美就不能太现代,起码形式上得看着像古典诗词才行,这已经是最低要求了,但这个要求说实话对很多新手来说是有难度的,这与个人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很大关系,因为不管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有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良好的审美感觉,否则就是隔靴搔痒。其实能否写好古典诗词,抛出技法和格律因素不谈,其实对创作者的古典文学修养乃至相关艺术修养是有要求的,否则是很难写好诗词的,这个观点以前在别的文章中我也多次提到过,其实是老生常谈了!</p><p> 其实古典诗词的审美取向和中国的传统书法和绘画包括篆刻是一样的,搞的人都是现代人,但你的作品还得有古典韵味和艺术风格才行,不能不伦不类,不中不西,其实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本不该多说的,但看的多了,忍不住付诸笔端有感而发一下,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指正。</p><p style="text-align: right;">庚子年七月十五于家中</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揭穿所谓:“老实人”的真实面目</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由</b>于最近俗事缠身,一直没有得空,早就想就前段时间,接连发生的数起残害女性的恶性事件,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一下个人的浅见和感受,这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多起恶性残害女性的案件层出不穷,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甘肃白银高承勇奸杀残害妇女案以及1996年的南京市刁爱青碎尸案,(据说此案刚破不久,但我持怀疑太度)手段之残忍,作案之老辣,心理素质之好,让人浑身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仿佛就像是昨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样!</p><p> 所以本人写此文的目的就是让广读者尤其是女性朋友们认清所谓:“老实人”的真实面目,以免重蹈覆辙,反复上演这种人间悲剧,因为这批畜牲大部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和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p><p> 这一系列的恶性事件让人们刷新了对“老实人”的重新认识,甚至是重新定义了:“老实人”这个概念;这些披着画皮的恶魔真应了我家乡的一句老话:“老实人往往是老实拐毂”!据我的观察,这些人表面的老实很多都是装的,其实内心很阴暗,极其冷酷,而且这种性格是长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影响和熏陶的结果,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们绝对不是才这样的,更不是突然变坏的,而是早就这样了,这才是事实。可悲的是很多女性太大条,心太粗,脑子里也没这个意识,本身也没有自卫能力,不但不躲的远远的,却偏偏往上帖,明明是披着羊皮的狼,却偏偏与狼共舞和魔鬼同行,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这不是自己找死么?</p><p> 其实这类人普遍都有人格障碍或者是人格不健全特征,但更多的是有偏执狂型的人格障碍,这种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病。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或者是错误的认识,认为肉体上的,生理上的疾病才是病,而精神层面的病不能算病,其实这种认识长期以来害人不浅,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特点就是除了生理,还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人的很多行为说到底都是精神世界来支配,精神世界的主角就是思想,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所以说,恶魔们之所以有这些残忍的表现,首先是因为它们本身脑子里就有这种变态的思想,之所以有变态的思想是因为长期患有严重的偏执狂型人格障碍,由此导致的性格也逐渐走向变态和偏激。我说的这条线在病理学上是说的通的,因为心理和生理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p><p> 那么这种偏执狂型的人格障碍其临床表现都有什么呢?那我就列一下,看看我说的能否卡的上那些恶魔们的某些特征。我大体总结了十三条:首先是固执,很难听到进别人的意见;其次是敏感多疑,喜欢猜忌和疑神疑鬼;第三是过分警觉,那弦总绷着;第四是普遍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第五是嫉妒心重,六是有极强的控制欲,希望到手的猎物总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七是极度的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八是表面和善阳光,其实内心很龌龊、很阴暗,只不过伪装的好,轻易不被人识破;九是性格虽然有多样化趋势,但性格内向的居多;十是极善于伪装,颇能迷惑人,尤其是熟人;十一是生活中喜欢斤斤计较,爱小算计,只占便宜不吃亏;十二是不太善于或者是干脆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只会选他最善长的方式即:用暴力手段去毁灭;最后一条是不善倾诉,有心事喜欢憋在心里;写到此处我还要再加上一条,这类人都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大部分都是典型的吃软怕硬的主,专挑妇女和儿童这类弱势群体下手。</p><p> 以上这十三条其本上能概括这些衣冠禽兽们的总体特征,可以说自建国以来所发生的众多残害女性案件中的案犯很多都卡得上我列的这些,有的还不只一条两条,像前面提到的甘肃白银高承勇案,高犯给众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和内向,殊不知这都是表像,本质上是一个强歼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且嗜血成性,并且专挑穿红衣服的年轻女性下手。由此可见,其精神世界的外部特征符合我列的这十三条!说到这里我要提醒的一点是不要被表面的职业所迷惑,因为这些人里好多人也混的人模狗样,既有企业家,也有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和部分演艺名人,因为再光鲜亮丽的职业也掩盖不了其精神世界的肮脏和龌龊!</p><p>还有一条被很多女性忽视,但却是其为关键,凡是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的朋友应该知道,像这种吃人的魔鬼,他的亲朋好友很多都是帮凶,当你被锁定为他的猎物的时候,它们不但不会善意的提醒你,很有可能为这个恶魔打掩护,甚至是提供方便都有可能,因为这些人心里明白,我如果不这样做那么下一个被吃掉的很有可能就是我。</p><p>看来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文明如何进步,但人性当中丑恶的那一面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的,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人吃人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这都她妈2020年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p><p> 最后我想奉劝广大女性朋友们不管是找另一半还是择友,都要睁大双眼学会识人,莫要眼大无神与狼共舞,明明是个披着画皮的魔鬼,却还以为找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你别忘了,白马王子是不会找你的,因为你既不是公主也不是灰姑娘,更没有水晶鞋。明明是个妖怪和棒槌,却还以为是块行货和真品,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这可真应了古玩行的一句话,玩了一辈子鹰,最后叫鹰给啄了眼,弄一睁眼瞎。呜呼哀哉!</p><p> 庚子年六月廿八于家中</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学历史靠感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俗</b>话说:文史哲不分家!这个观点我之前的文章里曾经阐述过,上一篇文章谈的是语文以及作文的重要性,这一次谈一下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感悟,只是个人浅见,算是抛砖引玉,以待后进。</p><p> 历史学,这门优秀的人文社会学科,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里都是重点课程,在不少国家还是主课,不像我们中国,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课被长期定为副课,实在是不应该,也不正常,衷心希望这种情况能得到彻底改变,要不然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历史和政治一样,是最具有意识形态的学科,而我们最近频频出现意识形态方面的麻烦,不可谓不教训深刻,发人深省,历史就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最佳范本。</p><p> 我通过观察,现在不少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学习有点犯怵,其中不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原因无非是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原因来说,长期定为副课,那么从学生到家长乃至老师都不太重视,或者说重视的程度不够,总觉得是副课,到时候背背就行了,其实际情况确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历史这门课,里面有些知识是可以死记硬背的,但有些知识点,尤是是事件导向型知识点是没法背的,是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判断,然后用历史的语言去表述出来,这一切说白了就是靠历史感。这就好比打球的手感,手感来了怎么打都进,没手感,怎么投都不进,而且是越想投进,越不进,我想凡是打过球的应该有这种情况。</p><p> 而外部原因也就是外部环境的改变是现在的孩子学习历史没有感觉的最大一个原因,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看的大量课外读物本身就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还有优美的神话传说,我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订过一本小学生杂志,名字我忘了,我记得开篇第一个故事就讲的女娲补天的传说,非常吸引人;你想,这些读物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就增强了我们的历史感,那么再学习课本里的知识的时候就不会有陌生感,而是亲切感;而现如今的孩子全是看国外动画片长大的一代,要么就是看熊大熊二长大的;很多人的历史常识低的惊人,有的甚至认为三国人物是源自日本的,非常离谱,且不是个例,你想就这样的怎么能够学好本国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历史学科有着高度成人化的知识架构和最具意识形态特征的性质,如果一开始不能调整好心态的话,到时候会一点感觉都没有,学起来也费劲,到头来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认为,做为中学生不能只对变形金刚有感觉,还要对历史学要有良好的感觉才行,否则你的人格是不健全的。</p><p>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学历史,史学感觉是第一位的,有了感觉,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没有,就算是死记硬背的背过也会忘的快,因为不理解,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不清楚当时的时代风尚历史背景,两眼一抹黑的去背,其实就是无用攻。我想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豪无实际意义的无用攻,没有学生会去做这样的傻瓜,因为是赔本的买卖。</p><p> 具体说来,历史学科里有些知识点是需要记忆来掌握的,比如公元某某年,发生了什么事等等,但有些知识点是必须要通过理解才能掌握的,比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原因是什么?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什么关系?其规律是什么?这个事件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这些题目考的不是学生的记忆力,考的是学生们能否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用历史的眼光和视野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主要是理解分析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是以纵向思维为主,横向为辅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对某一个朝代要有一个总体的,宏观的把握,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远比去死记硬背强。</p><p> 以上这些个经验是个人学生时代时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因为历史有个特点那就是所有知识都是过去的东西,都是凝固的,不会变来变去的,谁学都一样,非常公平,而其特有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尤为吸引人,方法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看有没有兴趣!</p><p>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此话不假。</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得作文者得天下</b></p><p> <b style="font-size: 20px;">一</b>年一度的中高考已经结束了,虽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所有考生甚至包括家长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语文这门课是绝对的主课,而且分值也大,初中就已经满分150分了,可以说是所有学子们都不可忽视也不应该被忽视的一门重要学科,其重要性有多大,其实际情况就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有这门课,有些专科学校也有,其对应的大学科系是中文系,对应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而中文系差不多在90%以上的大专院校里都有,并且在不少综合性大学里是重点院系,相关专业也是国家重点专业。这一点不光是在中国这样,在世界其它各国我想也应该是八九不离十。</p><p> 由此可见,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就是作文。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从名字就可以解释出来,语文语文,学的就是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练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行话说的好:“得作文者得天下,本人认为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不说别的,单单是一张满分为150分制的中学语文试卷里,光作文这一项就占到60分,可以说是单项试题里分值最大的一项了,那上面这个说法是一点也不过份的。单这一点就不得不引起所有学子的重视,如果平时不重视作文的练习和积累,考试时抱着侥幸心理临时抱佛脚的话,是要听大亏的。我虽然不是老师,也没有阅过考卷,但是我敢说,凡是语文成绩好的,其作文得分肯定不低,凡是成绩不理想的,其作文也往往好不到哪去,因为作文的综合性最强,最是考验你平时学的知识学的怎么样?尤其是有没有做到活学活用?最是考验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最是考验一个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表达;最是考验一个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积累;这几乎已经成了一个规律了!</p><p> 我通过和女儿的交流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说法。并且以我的观察,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社会上国学热的氛围之持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文的比例只会加大,不会减少,这已是多年的趋势,我想不少家长和学生应该和我有同感,而且古典文章涉及的面也越越广,涉及的文体也越来越多,以前很少选入教材的奏疏、表、墓志铭、诔文、碑记、私人书信、列传和本纪等文体,开始陆续成了考试的对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阅读得适当的扩大一下阅读面才行,否则考试的时候就要吃大亏,因为语文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是功夫在课外,和作诗一样,想写好诗往往功夫在诗外,这话可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首陆游说的。</p><p> 谈到作文就不得不谈阅读,因为作文的写作和训练,和阅读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我的日志里有一篇专门谈阅读写作的文章,已经说的很详细了,在这里我就没必要在详谈了,单就这一点来说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基本常识和根本认识,如果这一点都认识不到的话,那学就白上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平时阅读的时候尽量少看或不看小说,为什么,因为作文单就文体分类来看属于散文范畴,那既然考的是散文范畴的文章,那就应该多看散体文章,也就是广义的散文才好,由于东西方文学的差异性,西方文学的主流文体大多是小说,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世界文学名著”差不多八成以上是小说,但是小说这种文体和散文差别还是很大的,用学术用语来说那就是:诗歌和散文是主观文体,小说和戏剧是客观或(客体)文学体裁,差别还是很大的;二者之间的距离要远远大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距离,它和戏剧的距离要近的多,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p><p> 因此,为了更好的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刀仞上,就要有意识的向散文倾斜,而中国文学不管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都有深厚的散文传统和写作手法,都有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且有不少就是考试作文,像入选《古文观止》中的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和《留侯论》分别就是东坡参加进士考试和“制科”考试的文章。像这类文章其可借鉴性极强,其本身就是考试作文,结构文采兼具,思想性和文学性并显,其中可学习的东西更是像宝藏一样数不胜数,其他的还有不少类似的文体,都可以直接拿来学习和借鉴,用的好的话很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强调一点,作为莘莘学子来说,要学会有的放矢,考试考什么,我就看什么,既然考试不考写小说,而是考作文,那我就多读点以文章为主的散体文章。想学什,我就看什么才对,想学诗歌,我就大量阅读诗歌,想学散文我就大量阅读散文,想学着创作小说,那我就首先读一下各种小说,既然是考试作文,考写文章,那我就多读点各种文章,这才是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精力花在刀仞上。否则很有可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如果还整天抱着一本小说来看,那不是张冠李戴、刻舟求剑么?</p><p> 以上是鄙人的一点拙见,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方家指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屈原的文学贡献</b></p><p> 今天是端午节,是纪念先秦大诗人屈原的日子,人们缅怀屈原,追思那汩罗江里的那一缕亡魂,更是惊叹其影响能够波及后世两千多年;其原因就是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远远大于其政治报负,如果只是政治上的作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充其量也就是一先秦名士罢了!</p><p> 只有文学,只有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在这个诗的国度里,用诗歌为载体抒发出了那个时代的个体最强音才能产生这么久远的影响,豪无疑问,屈原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还做的极为出色,单就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屈原天生就是个诗人,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这种伟大就连李白和杜甫都顶礼膜拜,心怀景仰!</p><p> 谈到他的贡献,不止是诗歌领域,而是惠及文学各个领域,尤其辞赠、散文、小说和各种笔记传奇等领域。</p><p> 下面本人就不自量力一下大体阐述一下,首先是对诗歌的贡献,尤其是长篇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开拓和提升,使这种长歌诗体上升了好几个档次,使得后世诸多大家都去争先恐后占领的一块阵地,从而产生了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精品力作。</p><p> 其次是一举开创了以汉大赋和六朝小赋为代表的辞赋文体,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类型,扩大了创作者的选择余地,尤其是六朝小赋对宋词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特别是长调慢词的演变,凡是熟悉宋词发展史的朋友都知道,宋词的发展和演变分别经历过柳永、苏轼和稼轩的三次变革,即:柳永的以赋为词、苏轼的以诗入词和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而柳永的以赋为词,据我的反复比较和咀嚼,其实就是大量借鉴了六朝小赋的创作手法,特别是情感的层层递进和小赋没有太大的区别。</p><p> 而对各种传奇和笔记小说的影响则是:凡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偏抒情的作品无一不是有强烈的诗化风格和辞赋笔法,以及大量香草美人的传统继承,这一点在我的老乡,创作出浪漫主义风格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多数名篇都充满着浓浓的浪漫主义的诗意风格,而其塑造的主人公则干脆是形态各异的美丽女性,而书中的狐仙和狐妖则是高度人格化、女性化的文学意像!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会把屈原的《离骚》和《庄子》并称庄骚的原因。</p><p> 屈原的另一个文学贡献则是对散文的影响,使后世众多的散文大家的散文作品有了浓浓的浪漫主义风格,提升了散文的文学品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韩愈的《毛颖传》、欧阳修的《秋声赋》以及东坡的《前后赤壁赋》都或多或少受到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辞》的影响,这也就不奇怪南宋大儒朱熹会给《楚辞》作校注了,说到朱熹就不得不提和他同时代的辛弃疾其词作中也有数量众多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有几首就是用的辞赋的语气助词作尾,由此可见其影响!</p><p> 而到了明清时期高度成熟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在四大古典名著里,《红楼梦》和《西游记》更是或多或少的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尤其《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神仙妖怪世界仿佛让人回到回到了《楚辞》中的神话世界;而《红楼梦》更是以神话开篇,以塑造众多女性为主旨,可以说是庄骚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谈到长篇小说,就不得不说短篇,本人认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其成就并不亚于我的老乡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甚至要高于《聊斋》。</p><p>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个人浅见,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道中人不悋赐教,吾定当洗耳恭听!</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写作用什么语体的问题</b></p><p> 由于本人酷爱阅读,不光看传统的纸质书,也经常在网上浏览各种文章,我发现有个别诗词爱好者尤其是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喜欢用文言文这一文体来写作,其实这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这个文体最是考验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史哲素养,这本身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具备的能力,是长期刻苦功读积累的结果;再说了:“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当你写出来发表之后,就不光是你个人的事了,而成了天下人之事了;这也是唐宋八大家之所以名垂千古原因所在,就是因为他们个个俱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外加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才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千古文章,最终成了文言文写作的典范,同时他们也普遍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之所在:那就是能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是不容易的,更多是靠个人长期刻苦读书和练笔积累的结果。</p><p>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凡事量力而行。反正我是驾驭不了文言文这种文体,虽然我平时喜欢看点古文方面的书籍,也就是文言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体作品,也阅读了大量的古文作品,但我平时的写作依然用白话文这种形式,因为任何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最终是要和读者见面的,我不能光图自己痛快,还要考虑一下读者的感受,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很流畅的阅读文言这种形式,这就好比英语这门课,只要是上过学的中国人都学过英语这门课,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把英语说是很溜,滚瓜烂熟,所以英语好的人不可能也没必要和每个人都说英语;反正我是不行,我这还是学文科出身的。</p><p>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在古代的漫长封建时代中,由于科举的影响和作用,当时的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单就文体表现和接受方来看就是文言对文言,也就是说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都是以文言文为交流媒介和思想传播载体。所以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文言文这种文体才长期占据主流文章样式,并且一直影响到民国时期。</p><p> 而到了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内外双重社会现实原因的共同作用和当时的现实政治的需要,提倡白话文,用白话文来写作慢慢成为了主流,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也不少,但必竟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无疑是深远的。由此带来的变化也就由过去的文言对文言逐渐转向了白话对白话。</p><p>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文学艺术的忠实爱好者,我的观点是:应该首先把白话写作给拿下才是首功一件,先别考虑文言的问题。但我在这里并是反对用文言文写作,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落了个邯郸学步的下场,悔之晚矣!</p> <p><b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以文会友</b></p><p> ——致敬那些一直做原创文字的网友们!</p><p> 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这句话说的很对我的胃口,也一直把这句话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也做为和网友诗友文友们交流的准绳。</p><p> 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重和宣传的人就是那些埋头干活的人,最值得学习的也是那些奋战在各行各业的那些实干家们,而我们这个文学艺术的圈子里,更值得肯定和点赞的也应该是那些兢兢业业,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做原创的文友们,他(她)们同样是埋头干活的人,也是身体力行的人,更是靠作品说话的人,我做为其中的一份子要真诚的表达对他(她)们最衷心的祝福、欣赏和尊重。因为他(她)们非常不容易,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每一幅书画作品,好坏暂且不说,无一不是凝聚了创作者的心血和脑力,还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可以说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反复修改,反复斟酌的呕心沥血之作,光这个态度就值得所有人点赞。</p><p> 这么说应该不算夸张的,我想他(她)们应该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因为我也是一个推崇原创的原创主义者,一直自我要求自己身体力行的去写原创文字,写不好不要紧,起码是自己的原创,再丑也是自己的儿女,总比剽窃别人的好,如果那样了不就成小偷了吗!</p><p> 因此我始终认为拿别人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这种事本质上就是盗窃,比剽窃严重的多,和小偷没什么区别。和转发是性质完全不同两个事,因为转发更像是一本著作的二次出版,反而是扩大了作品的阅读人群和受众面,所以还是不一样的,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混淆视听。所以我说看问题还得看本质,尤这像这种事情是就是典型的李代桃僵。这种小人行径对创作者造成的伤害,尤其是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恐怕要甚于肉体上的伤害,其受到的名誉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再说了,人家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你一声不响的拿去属上自己的名字发表,凭什么?让人家情何以堪?</p><p> 因为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因,国人的著作权维护意识和版权意识并不是太强,尤其在网上更是如此,并且大家普遍都奉行面子上都过的去就行,能不闹僵就尽量不闹僵,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为什么?因为自古以来一厢情愿的事就没有过好的结果,往往是以一厢情愿者遍体淋伤收场!想来令人不胜郗虚。</p><p> 俗话说:“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依我看,网络世界尤其如此,按理说,在以古典文学为主的舞文弄墨为尚的诗词圈里,儒雅的谦谦君子最多了,倒不说人人都是,最起码我认为得有八九成才行,现在看来我是错的,判断有点偏差,过于理想化了,有个别无耻之徒在群里明目张胆的爆粗口,专走下三路,而最可悲的是群里很多人大多保持了沉默,尤其女性朋友们!做为新时代的女性是不应该对此保持沉默的。</p><p> 反正我是看不惯,也就多次出面警告过,由此也就得罪了几个“正人君子”,也有了几次被踢出群的经历,但是我不后悔,我认为自己做的没错,我始终认为做人良知很重要,做人做事得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我觉得就够了!问心无愧比什么都重要,晚上睡觉也睡的踏实!</p><p> 依我看,网上我们这些原创者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帮弱势群体,为什么?你想啊!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东西被别人拿去署上别人的名字发表,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么!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这个人写的,这不是人为制造冤假错案吗!这不是又上演了一遍现代版的六月飞雪《窦娥冤》么?可惜关汉卿已死去七百多年了!呜呼哀哉!</p><p> 况且因为自己的作品不知道被多少人拿去冒名顶替发表出去,而无奈何花落去;再说我们也不可能去找到所有人去理论,去打官司,而且打官司都不一定能赢,胜算并不大,关键是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值不值得去做!说实话真是犯不上。</p><p> 必竟每个人都是业余时间在做这个事情,说到底只是个兴趣爱好,必竟不牵扯现实生活中的升学、就业和薪资这些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东西,很多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想来也是无奈。</p><p> 其实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都是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只不过是隔着屏幕虚拟化而已,所以我相信好人还是占大多数,小人必竟还是极少数,邪不压正的说法我还是相信的。</p><p> 最后我想说以上文字只不过是表达出了我们这些原创者的一部分心声罢了,并不全面,也不是针对某个人,切莫对号入座。但我也知道我这篇文章一发出不少人看了会不舒服,但是我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圣人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我希望是这样吧!得罪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昨日春光</b></p><p> 东坡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此话不假,春秋两季虽然很美好,也最有诗意,但惟一的缺撼就是太短,还没等你细细品味,不知不觉间就已成了昨天的回忆,令人徒增伤感,以前没有涉猎诗歌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感觉,自从沾染诗歌之后,尤其是古诗词之后,看到诗人们写有大量的伤春悲秋的作品,总感觉未免有点无病呻吟的味道,但现在看来,是我对此的认识太肤浅了!</p><p>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和”的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那么大自然的的四季更迭和动植物的规律变化就不可能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况且人类本就是自然之子;我想这一点没有人会反对,就连老子都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何况我们这些个凡夫俗子们</p><p>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会有大量的伤春悲秋题材的诗词作品的原因。鄙人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逐渐的和前辈大贤产生了共鸣,也感叹前辈诗人们对自然的变化是多么的敏感,内心的情感是多么的丰富!令人神往,引人暇思。</p><p> 最后填词一首以回忆昨日春光,水平一般,望各位海涵。</p><p>一阙高山流水曲。意境空灵,飘渺骚人去。梦里不知窗外雨,梅花已落斑竹绿。</p><p>杨柳如烟千万缕。身段婀娜,空诉愁肠叙。长恨此身空自许,今生今世难相聚。</p><p>蝶恋花&忆昨日春光!(新韵)(双调60字/仄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躬行实践是真知,知行合一是良训</b></p><p> 近三四年以来本人出于对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偏爱,由最开始的喜欢现代诗歌创作慢慢转向了古典诗词的写作和审美体验,个中滋味真可谓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说实话中间有好几次想过放弃,但经过一番纠结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也不知道未来这条路会怎么样?别人是试目以待而我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且行且珍惜。</p><p> 但是我想说古诗词的审美情趣是真正中国式的审美表现形式,非常容易让人接受,几乎不存在兼容和适应的问题,因为她是本民族自古就有的东西,是这个民族的整体审美体验的集中表现和传承;其完美的艺术形式和严谨的格律规范让其具有了高度成熟化的审美范式,并且长期处于古典文学的核心部分。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就说过国学的核心是古典文学,而古典文学的核心是古典诗词,这话我是深表赞同,说的并不为过。</p><p> 至于说到我个人创作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少背多读,因为相比背诵而言,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更为紧密,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可分割,你如果想背可以,除非你背的量大,否则还不如不背,因为你背的少,在实际创作中,你脑子里总有这些背过的诗词的影子和词语,会限制或干扰你的创作过程。多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从实际创作的角度,效果往往会更好。</p><p> 第二条是从大家入手,这一点和书法学习挺像,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只得乎下”,上手的起点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大家的创作风格很少单一化,都是多种风格体裁完备并且驾驭起来游仞有余,这也为你以后的创作风格多样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像大家学习刚开始与其说是模仿倒不如说是先感受大家的人格风范或者说诗文风骨来的更贴切。</p><p> 最后一条就是勤动笔,我这里说的勤动笔是指的尽量手写,你手写和电脑手机敲上去的感觉肯定是不太一样的,我想这一点,经常创作的朋友应该不会有异议。</p><p>以上的三点是我个人创作实践的心得体会,还不是很全面,但却是对本人的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几条,有不当之处望各位指正!</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散文创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诗人的气质和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 </b></p><p> 说到诗人的气质,其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事情,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外行你就是仔细说给他听,他也不见得能领悟,而中国的传统美学表现或者说美学风格,豪无疑问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思想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以及外来的佛祖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艺术和审美范式。但在此文中我只谈儒道两家思想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而释家暂且不谈。要说到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无疑对中国的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乃至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p><p> 尤其是在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领域和以书法绘画为代表的艺术领域更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和渗透,那么其最典型的表现特征就体现在这么几个划时代的人物身上,他们是: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王维、杜甫、颜真卿、白居易、韩愈、苏东坡、辛弃疾和陆游。</p><p>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这两种美学风格在他们身上都有具体的表现,而他们的言谈举止和个人气质上乃至诗文里,只要你的嗅觉足够敏锐,凭感觉就能感觉到他们要么具有儒家风范,要么体现道家追求,要么就是集儒释道三家美学思想于一身。</p><p>而战国时代的庄子和屈原豪无疑问是古典文学浪漫主义风格的开路先锋,尤其庄子,用郭沫若的话说:“中国文学的大半在他的影响下发展”;而屈原的贡献不仅开创了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更是一举奠定了长篇抒情诗和叙事诗的文学地位,更是无形之中开了中国古代贬官文化的先河,从此以后不断有文官被贬成为中国文化一个独有的现像。</p><p> 陶渊明和李白则继续延着屈原和庄子开创的道路前进,而无疑二人身上也深深打上了道家的美学气质,浪漫的,仙气飘缈的,如梦似幻的,尽管二人有大量的抒发个人报负和渇望建功立业的诗篇,但其诗文艺术风格仍然是浪漫主义风格为主导。而王维则是儒释道三家思想都有,这一点和东坡极为相似,虽然早期也是儒家思想为主导,但经过安史之乱的精神和肉体乃至灵魂的多重洗礼,其思想越来越倾向于释家,看他起的名字就知道了,王维,字摩诘;因为当时有一部叫《维摩诘经》的佛经非常流行,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之间,他也受其影响,且极为推崇此书,故以书为字也就不足为奇了。更由于其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释道二家思想在其后期越来越体现在他的文艺创作中,不管是绘画还是诗歌,处处体现着释道两家的美学气质,而其人生后期更是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p><p> 而杜子美、颜鲁公、白乐天和韩文公四人无疑则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和践行者,四人的文艺作品不管诗歌还是散文或者书法都典型的体现了至大至刚,刚健自强的儒家美学风范,这一点尤其在杜子美、鲁公和韩文公身上体现的犹为明显,他们的美学风格用一两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壮美和雄健,这其实就是本人精神气质和人格的外化表现,不足为怪,自古皆然。</p><p> 而苏辛二人则像极了唐之李杜二人,一儒,一道,一个是仙风道骨,时人号称坡仙,一个是忧国忧民,念念不忘北伐实现统一的儒家大一统的忠实践行者,不管是二人的行为举止和文艺创作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和李杜有异曲同工之妙,感觉像是玩了一把穿越,转换了一下身份而已!</p><p> 最后说到放翁,则是个多面体,既有建功立业,渴望北伐的家国情怀,也有超然世外,寄情山水的出世之风,其不少诗文更是有股浓浓的浪漫主义风格,颇像太白,是个矛盾混合体,这一点和王维、东坡极为相似!并且放翁和稼轩的时代又是程朱理学崛起的时候,未免不受其影响;因为程朱理学大量吸收了佛祖释迦牟尼的思想只是转化了一下语言表达罢了。</p><p> 以上是个人对儒道两家美学思想是如何影响诗人的精神气质和言谈举止的一点粗浅看法,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方家指正。</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意大利</b></p><p> 七百多年前的公元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跟随威尼斯商人的船队来到中国,由此开始了其长达17年的中国之旅,同时也拉开了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交流。 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又有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数位是意大利人,比如著名传教士兼学者利玛窦和宫庭画家郎世宁等人。</p><p> 而同样是意大利,早在四百年前,西方崛醒的号角就在这里吹响,以伽利略、但丁、达芬奇、米开郎基罗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划时代的科学巨匠和人文主义大师纷纷奏响了文艺复兴的辉煌乐章,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古老的中国和意大利的交集则源于渡海而来的传教士们在中国的传教,为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打开了睁眼看世界的窗口,当时的四大传教士,有三个是意大利人,和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历仕三朝的宫庭画师郎世宁也是意大利人,可见意大利和中国还是颇有渊源。</p><p> 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意大利居然和我们遥相呼应,再次成为了欧洲的风暴眼,但这次却不再是文艺复兴,而是要命的冠状病毒,并且迅速波及了欧洲大部分重要的国家,也不知道是上帝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让散慢惯了的意大利人很难把这根弦给绷起来,意大利的这种情况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亚圣孟子说过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必备的日用品,而非调味品。我相信古罗马帝国的历史积绽不能白积绽了这么些年,总得发辉点作用。其实在历史上,瘟疫和意大利还是颇有渊源的,薄伽丘创作的《十日谈》其背景就是瘟疫大流行时期。</p><p> 但是现在看来,意大利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其政治体制的改革乏力和社会制度的过度僵化导致其执行力和执行效率严重不足,其民众的防范意识也严重不足,这种麻痹大意往往会付出惨痛的教训。而以我们中国的应对疫情来看,其中最关键的就三条:首先是快,其次是坚决高效的执行力管制力,三是民众的积极配合,这三条少了任何一条都不行。</p><p> 说实话,这次疫情湖北武汉多少耽误了一下,要不然也不会波及全国,还好中央的反应不算太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实再一次证明,疫情如军情,来不得半点拖延和犹豫,否则就要背动。希望意大利能够很快的挺过这一关,坚决打贏这场战役!</p><p> 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依然温暖,湛蓝的地中海海水孕育了意大利人忧郁浪漫的气质,其深厚的艺术积绽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各种学者踏上这片土地。</p><p> 时至今日,古罗马帝国的繁荣早已成了昨天的回忆,但是米兰大教堂的钟声依然在回荡,好像在诉说昔日的辉煌!</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size: 20px;">吃野味还是吃烈士!</b></p><p> 开天僻地育万物,人间正气胜瘟神。</p><p> <b style="font-size: 20px;">我</b>们有句老话叫作:“事不过三”,二零零三年伴随着春暖花开时节爆发的非典,和今年岁末年初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都勿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千年陋习那就是:“好吃野味”,这个陋习光是去批判和教育已是远远不够的,引导更是于事无补,说教更是对牛弹琴;铁的事实已经证明了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应该制定一部法律用立法的形式来完成这次灵魂的自我救赎;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饮食卫生法》,并且要把这部法律写进小学教材。否则总有人屡教不改,明知故犯,屡试不爽,依然我行我素,最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后患无穷。</p><p> 因为国人向来是长于精神麻木不仁,短于反躬自省和防微杜渐,长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过后即忘,短于实事求是,更不善长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这一点越来越像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所以我说,再不采取措施恐怕悔之晚矣;部分国人之所以喜欢我行我素,说到底还是自私自利的人性表现;这一点当年的鲁迅先生没少批判,现在看来力度还是不够,还得再狠一些。古人云:“乱世用重典”,依我看,太平盛世更应该用重典,否则法不责众起不到任何效果。类似的事情会反复上演。</p><p> 这部法律如果能够实施的话将会和20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形成一个互补,各自取长补短,弥补法律漏洞,做到有法可依;而且也符合当前国家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是相向而行,而非背道而驰。</p><p> 惨痛的教训不能总反复上演,又不是无聊的偶像剧,未免代价太大,搞的全国人民今年这个年都没过好。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在我们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民族里,饮食的重要性和生活比重不言而喻,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老祖宗说过的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真是字字穿心。</p><p> 祖先的谆谆教诲被某些嘴欠的不肖子孙当作了耳傍风,这些人愧对祖先,愧对亲朋好友,事后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否则对不起那些依然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更对不起那些无辜被传染而死去的亡魂,因为那样她们会死不瞑目;也对不起我们这个民族的先哲教诲和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p><p> 因此我想说, 我就是要用这篇檄文把这些人绑在道德的耻辱柱上来鞭笞,来拷打;同时这也是一篇祭文,用以告慰亡灵,祭奠那些牺牲的英雄们和白衣天使们。</p> <p>散文创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战瘟神</b>!</p><p> 花开花落又一年,红梅傲骨瘦庭轩。</p><p> 瘟神肆虐传四海,辣手摧花似风寒。</p><p> <b style="font-size: 20px;">今</b>天是鼠年农历大年初一,按农历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我不想过也没心情过,今年这个春节,说实话过的有点五味杂陈,因为肆无忌惮的瘟疫冠状病毒依然在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所以说先过了这一关再说,更别说过生日了。</p><p> 时至今日,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过生日,还是当年认识我爱人的时候她给我过的,感觉既陌生又新奇,从小到大从来没过过生日,倒是给同学和同事过过生日,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别人从来没给我过过,所以也说不上来过生日是什么感觉,对外报生日只报阳历,很少对外说阴历,说了也是徒增郁闷。</p><p> 出生在这么个日期感觉有点尴尬,从小到大没收到过生日礼物,只许过一次愿,吹过一次蜡烛,想来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p><p> 看到别人说过生日兴高彩烈的样子,自己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想来真是倍感惆怅。其实不过也好,一想到现在有众多的白医天使们依然奋战在抵抗瘟疫病毒的第一线,她们别说过生日,这个春节都没法过好。但是一想到他们,心里顿时感觉暖暖的,眼眶子不觉一热,要向他(她)们点个赞,祝他(她)们身体健康,千万别被传染。看到他(她)们的身影再次证明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和坚强,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应该有的精神和气质;他(她)们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骨和守护神。所以我不怕别人说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就是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好好的夸一夸他(她)们。我以他(她)们为骄傲和自豪。</p><p> 写到这里,其实我的生日过不过已经无所谓了,不过也罢,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希望国人众志成城先把瘟疫这一关给过了再说吧!</p><p> 其实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论生存韧性绝对是世界第一,没有第二;我们这个饱经忧患的国家论抗灾能力也绝对是世界第一,没有第二;要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忧患意识最强,我敢说绝对是我中华儿女!就连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代亚圣孟子都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不就是我们这个饱经忧患和苦难的民族的真实写照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