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古井是新会近现代文化和华侨文化的重地,其中文楼村是一条大型的村落,有人口近5000人,村人吴铁梅于同治三年(1864年)举乡荐,一生育才无数,新会名士谭镳、李淡愚、林肩仲皆出其门下,为新会近现代教育的奠基人。这里既有曾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广电部长吴冷西,又有国民党将领吴坚,还有保存得不错的古建筑,吴氏祖祠便是新会一座颇为特别的祠堂,与文炳阁同为一体,颇有看点,更有古桥接龙桥、北极殿等精美古建筑。</p> <p>缓步走过横跨文楼坑的接龙桥,便是文楼村新建的门楼,举目四望,见到二棵二人才能合抱、有着百多年树龄的荔枝树和一棵三人才能合抱、同样有着百多年树龄的芒果树,在接龙里口,有一夯土墙的碉楼。</p> <p>进文楼村后便见古建筑物,正中为北极殿,左为冥王殿和沙堤寺,更左面的也应该是这古建的部分,但现已作他用了,右为文武庙和圣母殿,值得看的是屋顶上的墙檐神兽和传统的岭南屋脊上的装饰物以及精美的木雕。而更吸睛的是古建的匾额和门联。</p> <p>“北极殿”匾额为清代鲍俊所书。鲍俊,字宗垣,号逸卿,自号石溪生,登清道光三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调刑部山西主事,候选员外郎、即用郎中,为晚清岭南著名书画家之一。门联则是新会人,同治十三年进士陈华褧所书,陈华褧,字子裳,翰林院庶吉士。</p> <p>文武殿门联为光绪三年进士、南海人吴日升书。</p> <p>圣母殿门联为黎翔,黎翔,香山县人,咸丰十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p> <p>精美的木雕装饰。</p> <p>所有这些,彰显了当时的豪华,可惜这里欠缺这些古建筑的文字介绍。</p> <p>据祠堂内悬挂的资料:“光绪廿五年,岁次己亥,正月初二,本乡文楼众议,命章鼎往高州府电白县亭梓乡请吴松光宗伯到看风水,其写论劝文列:‘……至于祖祠原日旧祠基式,乃前师之大害也,一太近陕隘山边,来气太速,不得旺气入穴。二则祠式四座属金坐山巽木,此乃是金克木,乃奴反主,不合理数,所以有碍子孙历代财丁少发,科名不显。反多战斗,破捐丁才之害也。弟今详究造作新祠基式,乃建三座,以座山相生配合,由山边移下六丈有余……新祠座巽向乾……。祠后背建一塔,高则塔顶上可见前后左右峰峦水局为准……’。”</p> <p>掩映在树丛中的文炳阁</p> <p>向人们诉说这里曾是育人的学校</p> <p>离文楼村不完的田寮村,尚留一夯土的进村门楼。</p> <p>霞路村的百岁牌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