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1900:蚀骨般悲壮和启示

柒零零—貔貅

<p>*《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传奇性的,又带有世俗风情和深刻洞见的好莱坞大片,影片讲述了1900年在一艘跨大西洋邮轮上出生的私生子的跌宕人生,由于被父母遗弃,出生于1900年,弃婴就被轮流照顾和养育他的船员称为1900,1900成了他此后唯一的名字。1900无师自通的识字能读书看报,也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精湛的弹钢琴技艺,无师自通也成就了他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同时造就了自己的困顿或者说是囚笼。</p> <p>1900终身没有下过邮轮,本来有过两次可以下船的机会,最后都阴差阳错被他放弃了。1900最好的朋友是他在邮轮舞厅的演奏搭档——位小号手,当1900在疯狂的斗琴中打败了当红的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奏家,小号手佩服的五体投地,成了他真正的知音,发现和确认了1900天才和潜力的小号手知音,开始为1900的功成名就和前程而奔忙,他找来最时兴的唱片公司为1900录音,1900的神思受偶遇的旅客美女的牵引,无意识的即兴创作出美轮美奂的钢琴佳作,录音的巨大成功更坚定了小号手要为1900谋发展的决心,凭他俩的技艺,可以在打遍全美无敌手,前程似锦。在小号手的劝诱下,同时在那个偶遇移民美女的牵引下,1900第一次有了下船登陆的念想。</p> <p>当小号手和船员们为1900举行了告别仪式,宽慰的看着他一步一步迈向陆地新世界时,1900在舷梯上突然像踩着地雷一样停步,他迷茫的看着纽约高楼耸立的天际线,犹疑再三,毅然转身回到船上。他告诉失望不解的小号手说,陆地城市对他来说太大了和太无限了,他无法应付,城市里的人来坐船体验海洋,是为了摆脱有限拥抱无限,对于他来讲正好相反,海洋他每天都在面对,于他而言意味着简单,船上的空间和88个钢琴键,是他的全部世界,它们是有限的,但他可以用这些有限创造无以复加精彩的无限,而陆地上的无限,则使得变得有限、逼仄和极度不自由。小号手在似乎明白了1900的动机后不得不接受了事实。这段情节的言下之意是,1900的天才、敏感和细腻性在于,他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在有限空间里感知每一种存在并进行着有质感的互动,如果他到陆地城市上也会非常特殊、具体的方式去感知和体会每一栋楼、每一条街道,这对他而言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会将他压垮,所以对他而言是使其失去自由的无限。而城市和工业社会里的人之所以不会有这种反常,是因为他们适应了,分门别类和格式化处理了信息,屏蔽、去除和打发了不必要的信号,所以大部分人不可能具备像1900那样敏感和细腻的心和能力。</p> <p>第二次下船机会在二次大战结束,邮轮过于老旧要废除,好心的小号手想起1900可能还在船上不肯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1900,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让他下船,1900重复了一遍述理由,并加强版明确,邮轮空间是他的全部世界、记忆和经验,他的生命只能和他的寄居之壳一同毁灭,小号手无可奈何,只能眼泪汪汪的看着邮轮爆破,1900随着大船一起沉入大海。此处有点荒诞,西方人过于注重个人的选择,小号手有点中国城管的习气就好,不管三七二十一把1900拽下船就好了,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无论如何,隆隆向前的冷漠的工业和资本社会,制造的此类无声悲剧,应该不在少数,人们偶尔和暂时的感叹一下,又投入到它们的滚滚红尘之中。</p> <p>如果夾起泛泛的人道同情,从比较客观立场的哲科角度看1900,其象征意义可能是冷峻而深远的,人类的所谓进化某种程度上都是体质的残化,随后智质上的分化又接踵而至,叫人不得安生。心和智慧已经四分五裂,知识分野和技术分工已达数千项,今后还会分的更细更杂,每个人只不过是某种思想或某种技能的残缺载体,进而演化成某一个社会结构位点上的临时部件,还有什么“追求完美”的余地可以谈?</p> <p>人类总有一种过分看重自己或赞美自己的倾向,对自身产生的过高期许不免产生同等程度的失望,诗人艾默生的感慨就属于此种类型。在他看来,每个人本来应该是一个小宇宙,但是沦落到现实纷纷成了碎片,他不无嘲讽的写到,“社会陷入到这样一种境况,每个人好像是从完整身体上分解掉落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的走来走去,满世界有如此多的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从未见过一个完整的人。”然而,艾默生他错了,唯其如此,方能成人。以艾默生的描述打比方,“一个好手指”就是一个钢琴师或提琴手,那个“颈项”就是嗓音宏亮优美的歌唱家,那个“肘弯”刚好配成乐队指挥,然后这群高雅的人总得吃饭吧,于是,食品加工者代表整个社会的“胃”为之奔忙,如此拼凑,未尝不够美妙。只有像艾默生这样专事营造感慨和错愕的诗哲之流,倒是真的属于可有可无之类,是游离出来的病脑瓜子。</p> <p>人这种东西,说到底是宇宙自然衍存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和其它生物一样同样被天赋了不完美性和自限性,就连最卓越的人也难免此种顾此失彼的限制。譬如,像贝多芬、叔本华和诺贝尔等的确堪称人杰,但他们注定不能讨来淑贤女子的欢心,因为他们过于专注于自己的优长,其它正常的生物求偶反应只好削弱了,所以,上述各等虽然不乏真诚的爱心,孤身无伴却实在是他们最合理的结局。如同1900偶遇到那个移民女子,惊艳和牵心只能使1900创造出不朽佳作,并不能使他突破屏障实现真正的幸福。公允而论,不能责怪那些女子有眼不识泰山,试问谁又甘愿把自己好端端的人生交给近乎残废的怪物加以托付或浪掷呢?</p> <p>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说过,人类的智能原本没有多大差异,只是使用的方式有所不同。换言之,就是分化和残化的方向不一样。事实上,社会上各类精英倒都是一些更为残缺的人格化身,那些看起来一无所长的黎明百姓,反而倒是身心比较健全一些。不幸的是,现在的中国人好像人人想充当牛顿、贝多芬、诺贝尔之类的,新晋的还有马斯克等,并深信他们是英雄或人格完善的典型,这大概是上苍赋予我们人类特别是中国人的继承性分化使命还没有完成前的一种自然障眼法或自然督促方式吧!</p> <p>令人蚀骨般痛楚的1900,还未见到可与此匹配的深度思考和文字,特记述之。从1900身上,我们还可以得到启示,洞见天才、英雄、精英、创新、文化、经典之类的底层事实和逻辑,了解到其相应的代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