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河筏夫印象

成荫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成 荫</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给自己一段柔软的时光,让灵魂安静地绽放。</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毕淑敏</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中,迤逦的山水风光实在动人,但我在闲游中,却常常被那些具有摄人心魄之魅力、又能由衷展现自我之才情的平凡百姓所感动、所感悟。央视长期播放著名广告词“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2005年的金秋,我没有能力去品尝“醉美”茅台,却把心中“一段柔美的时光”,扎扎实实地留在了“醉美”贵州的马岭河景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州乃中国瀑乡,故游黔必观瀑。若从现代诗歌欣赏的角度,可将那里繁多的瀑布分为意象、意象群、意象群落三个层次。马岭河大峡谷瀑布群属于一个意象群,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飞瀑密挂峡谷期间,丰水期可漂流50余公里全程。所以观瀑漂流、游峡历险,如再能得以有关传奇,无不给众多游客以跃跃欲试、甚至可以尽情撒欢的强烈刺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岭河,位于珠江水系的上游、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兴义市东南部的千山万壑之中。论及漂流,它在漂流大省贵州的版图上,好像不算起眼,较之200多公里外号称“天下第一漂”的施秉县杉木河,其在名气上也不知差了几个层次,只在漂流出发口旁的岩石上,刻下了“西部第一漂”的几个小字,不走近很难见到。实际上单从字面论,“西”字就是“大话西游”、“西天取经”那个“西”,本意上就蕴含着神秘、远险未卜的色彩。我在漂它时,幸有当地智勇之士的佑护引导,才体验出了它谦逊后面的凶险、平淡之中的激越、质朴之余的不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与十余位家乡朋友共同登上马岭河漂流皮筏的。这里的皮筏与张家界猛洞河的皮筏有区别,后者多为小型皮筏;而前者筏体多为宽大,载客与筏夫也多,可能便于应对此地较大的流速落差、水势地形的复杂等等情况。按要求配穿好防水冲锋衣裤,刚在一只皮筏上坐定,就见五位筏夫已在筏的头尾布好“阵势”,准备漂航。再看筏尾中央,挺立着一位似复员军人打扮的小伙子,不算魁梧,但目光炯炯,举止之中透射着干练、稳重、热情,是那种给人以安全感的“船长”式人物。果然,“航前培训”由他主持。他在略一客套后不无得意地说:我姓黄,黄龙的黄,叫黄××(此时故意低调,语音含混),26岁,目前还是“钻石王老五”,布依族,其它四个伙伴都是汉族,我们五人一筏为大家服务,哪怕只有两个客人时,我们也是始终如一。姑且就叫他小黄吧,诚信、坚毅写在了起航前他的脸上,也使我隐约觉出航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艰险、神奇和传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总指挥”小黄一声悠长俏皮的“起航啦——”,既迎合客人寻求刺激的企盼,又暗示航程有着奇妙的境遇。皮筏渐渐离岸,小黄立马“转换角色”,从“总指挥”一下变为“调侃王”:现在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了,但也别多紧张,只要听好我指挥,保证大家都会“受惊”、“湿身”后无险无事!一句调侃把一筏人的幽默感一下调动起来,大家哈哈大笑之声在幽谷中久久回荡不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笑声未止之时,皮筏已转进雄奇瑰丽惟妙惟肖的“天星画廊”河段,小黄马上借题发挥:大家来贵州,就相当于当年唐僧西天取经,我们这里原来就是“夜郎自大”的“夜郎国”,自认景美盖天,于是“天星”多多,黄果树有“天星桥”,倚仗大瀑布招揽天下客,我们这里的“天星画廊”蜿蜒数里,各种画面巧夺天工,足够大家欣赏琢磨半天有余。他往侧上方一指,那岩壁上经大自然妙笔都画了些啥——任由大家大胆想象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小黄这么一“忽悠”,几个诗意兴起的朋友,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仔细遥观左上方:嗬,那不是徐悲鸿的“骏马图”吗?哇,那不是“八仙过海”的集体照吗?再略向前一小段,不知谁还发现了悬挂岩壁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图”……真是应了不怕不知道,只怕想不到,想到都见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诗意较少的朋友也不甘寂寞,看着皮筏此时尚算平稳,又距谷底尚远,就纷纷趁机对筏夫们说: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唱个当地山歌助助兴?没想到汉族筏夫皆自豪十足地指向小黄:呶,他就是我们的“歌王”!乖乖,竟有“歌王”在此!小黄于并不推辞中又有别于滕格尔、王洛宾,他有自己的幽默风格:为了让大家在“受惊”前有思想准备,我想给大家唱一首韩红的《天亮了》,其实韩红“天”字系列的歌我都会唱,保证唱迷大家——说得又是那样坚定、那样自信!于是忘情激奔的歌声传来:</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让我想起他们 那双无助的眼</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看到太阳出来 他们笑了 天亮了</b></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首六年前动人心魄的故事绝唱,经小黄的倾情演绎,立刻把大家的心绪拉到了灵魂摆渡的高位。是小黄唱得太投入了,真是把作者的创作之魂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因曲调凄婉激奔,蕴情超满,听者一时既默默无语,又如鲠在喉,愕然之中,都想探寻小黄之所以“发飙”的究竟。而小黄此时又象一位哲人,向大家释然道:我为啥反串女声唱这首歌?我又为啥能唱得这样投入,甚至个别之处超过了韩红?因为六年前的今天,《天亮了》的故事,就发生在眼前这条峡谷谷底码头的缆车站(当时只是直升直降的观光电梯)。那天我和同伴刚好撑中饭前的一趟筏,快到终点码头,在黑压压一片人头上(事后知有200多人),忽然惊见载人满满的升降缆车正以异常的飞速,从200多米的顶部跌下。我惊得还没来得及讲出一句话,就听得一声巨响,撕心裂肺的哭喊之声随之爆出……我当过兵,听到那声怪响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祥之兆已在眼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果然,真相是:观光缆车已升至顶,门已左右拉开就等下客,可就在此瞬间,整车竟缓缓下行几米后飞快加速下跌。就在这短短的两三秒内,车内来自南宁的一对青年夫妇,刚把他们的两岁独子闪电般托起,惨剧就发生了——一个仅能容乘十几人的缆车,仅是为了赶着上去吃午饭,竟硬是挤进36人,而付出了瞠目结舌的超重代价,当场14人死亡、22人受伤!好在最小的乘客、那位两岁孤儿仅受微弱擦伤。尽管父母舍生救子的大爱壮举,再次感动了神州大地,可严守社会秩序、尊崇社会公德、弘扬正极能量、培育正常心态等等,又一次以血的教训,在重重地警示、考量着无数人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黄于沉重中又补叙道:就这样,那时我们连中饭都没来得及吃,立即投入紧张的救人、搬抬、运输、联络、护理等许多工作,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所以说,韩红后来于大爱之下收养了那个幸儿,写出唱出感人至深的《天亮了》,足足可见我们与她息息相通,她写的唱的也是我们先经历、感受过的……到这里,我才真正搞懂小黄倾情放歌《天亮了》的全部隐情。此时,我只想从心底里说:美哉,马岭河筏夫之情怀!壮哉,马岭河筏夫之魂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皮筏也随着人们思想感情潮水的放纵奔流,而陡然进入到跌宕起伏、九曲回旋的不俗境界。正是按着小黄的安排,大家“受惊”过后,自然“湿身”——任是包扎紧密如裹粽子一般,那激荡奔涌的河水,仍是解数无穷,随着跌宕,或汹涌或温柔地叫每位乘筏者得到充分的“滋养”,叫大家在刺激中领教了什么是“以水为师”。小黄此时目光炯炯,犹如一个被洗礼的智者,任凭颠簸艰险,一直挺立筏尾中央,指挥大家时而靠左,时而靠右,时而前倾,时而后仰,随水势地势而腾挪,又好像顽皮的学生在跟“水老师”玩儿“脑筋急转弯儿”或“躲猫猫”游戏,几经历险又接连“尝鲜”,直叫乘客到了终点还笑差了气,久久流连忘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距那次马岭河漂流,转眼已有15年了,但因是属于极难得的、“触及灵魂的旅行”,故至今仍能让我难以忘怀。每一天都是永恒的缩影,马岭河景致的意象群,可能会随岁月流逝而渐渐淡化,但那天对于筏夫小黄及其伙伴们的印象,我已用一首打油小诗牢牢存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见识出风波,古书没少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趣味多又广,阅尽悲与欢。</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角色任转换,心底超坦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青山绿水中,常付谈笑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2020年6月7日于家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