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深渊终有底,三寸人心不可量

知秋

<div><br></div>大家顶着“爱”这个词,其实干尽了人间丑事。<div><br>安德烈•马尔罗有句话常被引用:“看人要看他隐瞒的部分,看他即兴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从本质上讲,人是他自己所掩饰的东西。”</div><div><br>不过我更喜欢他写过的另一句,“人是一小堆可怜的秘密。”</div><div><br>万丈深渊终有底,三寸人心不可量。</div><div><br>我们都曾不堪一击,我们终将刀枪不入。</div><div><br>过得最难的,都是又聪明又善良的人。不聪明,就不懂太多忧愁;聪明但不善良,也能有很多狡猾的办法活得心安理得。又智又善,反反复复把剑从鞘里拔出、又收回去,最后只能来回刮伤自己。</div><div><br>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是自找的。<br></div><div><br></div> <div><br></div>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你终于明白,“无常”是人生的常态——因为不是亲人,所以谁也没必要非得持续出现在谁的生活里;也不是你抱期望的事,就真的会全部按照你的剧本去实现。<div><br>人这一生,都是在大笑与流泪间反复练习——如何愿赌服输,如何无怨无悔。</div><div><br>不经历至少四五年、不共同经历点什么事儿,还真不好说彼此就是好朋友了。</div><div><br>股市还得经历两个牛、熊,才好意思谈经历过股市呢,怎么能随意定义“朋友”一词呢......一般都是熟人罢了……</div><div><br>生命是一场飙车,我们有权自毁,但不能毁别人。</div><div><br>真正的朋友是私底下损你无所谓,但公众场合绝对不会给你难堪。</div><div><br>那些公众场合还没分寸开你玩笑的,心里其实就是想看你出丑。<br></div><div><br></div> <div><br></div>在恋爱关系中,经常听到一个词:“敏感”。<div><br>从“因果”角度来说,始终觉得,“敏感”,大部分属于“因”牵出来的“果”。</div><div><br>也就是说,必然先有其中一方经常性的、不够纯粹的用心、闪烁其词的语言、以及莫名其妙不合逻辑的行为等等“前因”,才会导致另一方“敏感”的“后果”。</div><div><br>“前因”未必都属于“证据确凿”抑或“人赃并获”的类型,程度深深浅浅,痕迹轻轻重重,总结起来差不多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雪泥鸿爪空穴来风之类的吧.....</div><div><br>人心么,那么难以捉摸琢磨的东西,偶尔游离,偶尔有点非分之想,偶尔荡荡秋千......</div><div><br>都有可能,没人真能保证什么。</div><div><br>何况还有世事难料,和来自命运的时不时的不怀好意。<br></div><div><br></div> <div><br></div>但你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真的有能量场这回事,尤其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一方稍有风吹草动,量子变化就会神秘波及另一方的灵魂感知。<div><br>不过,也恰恰由于不够“证据确凿”、不够“人赃并获”,所以,有些事一般就只能停留在“直觉”和“感觉”的层面,说不清道不明,让人左右为难,欲罢不能,无法当机立断。</div><div><br>越在意,越心焦,每一次的欲言又止里,都藏着水烹油煎般的疼痛。各种似是而非的人情世故的倒刺、环环相扣着、暗戳戳地在心尖儿上划开一个又一个新伤口。</div><div><br>一旦急于求证,反而容易授人以柄,甚至被恼羞成怒欲盖弥彰先发制人地反咬一口——你太敏感了吧!你不信任我!</div><div><br>而,说真的,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敏感。</div><div><br>本来不敏感的呀,大大咧咧像个没心肝的蠢货....可是,突然看到你伪装的笑容、躲闪的眼神、言不由衷的叙说、心不在焉的陪伴、话里有话的试探、毫无道理的手忙脚乱....就,身不由己地敏感了。<br></div><div><br></div> <div><br></div>一段关系里,一段情感中,如果“敏感”一词开始被反复提及,几乎成为阴影一般的存在,诸般细节都存疑,那么,最该反省的,或许并不是常规里表面上那个疑神疑鬼的人,反而那个敏感氛围的营造者、始作俑者,才最应该反躬自问——确定没什么吗?真的一点猫腻都没有?完全无愧于天地良心?<div><br>个人观点:适当的敏感是好的,是一种自保模式。</div><div><br>谁真的愿意被人当猴耍呢。</div><div><br>没人愿意的。</div><div><br>只要不是过分敏感,只要不是过分到几近病态的那种,便没什么不好。</div><div><br>其实,适当的敏感,毋宁说是一种机警,是感知的触角灵敏发达。</div><div><br>但,凡令我们惴惴不安的情感,都是值得警惕的,也大多难以善终的。<br></div><div><br></div> <p><br></p><p>上周和一个很有实力的投资人闲聊,他发表感慨:</p><p><br></p><p>“利润最大的客户,往往是不用耗费精力、上来就干柴烈火成交、没有任何废话、需求极为强劲的客户。而需要你细心呵护、费尽口舌、不断讨价还价、测试你底线的客户,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者即使成交,利润也极其微薄。”</p><p><br></p><p>我助理马上接上话:对对对,不光是谈合作,谈恋爱也是这样啊,哈哈哈太可爱了。</p><p><br></p><p>是啊,相爱时要很珍惜,不隐瞒也不亏欠。这样做,离开的那一天,即使难过,也不会不甘心。如此,你从没失去过任何人,都是别人失去你。</p><p><br></p><p>人的内心如果保持有退路,也许就有些许安全感。但等到哪一天,你真没了退路, 你就会发现,眼前哪条路都能走, 也能通。</p><p><br></p><p>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被仔细地爱过,我们熟悉的是审视,是控制,是自以为是。所以我们老觉得征服一切能治愈一切。但如果你真的被毫不功利地爱过,哪怕就短短一阵子,也会觉得人生从此不一样的。</p><p><br></p> <p><br></p><p>朋友跟前男友感情最好的时候,俩人的很多密码都是对方名字+生日的组合。</p><p><br></p><p>昨天她爸妈翻出一个搁置很久的ipad,说反正你也不用了给你姥姥拿去看剧,然后问她密码。朋友沉默两秒,克服巨大的羞耻心报出了前男友名字+生日组合的密码,然后家庭群里是一阵更长的尴尬的沉默。</p><p><br></p><p>过了会,她妈私聊她,给她转了个巨大的红包。</p><p><br></p><p>朋友欢快地:我不哭!谢谢妈妈!</p><p><br></p> <div><br></div><div>没事儿我就会把加缪的《局外人》读上一遍。<br></div><div><br></div>跟《人间失格》那种“衰朽苦闷之丧”不太一样,《局外人》的丧是一种理性的“丧”,甚至可以称为“爽丧”。<div><br>主角莫尔索几乎是有意识地割裂和周遭世界的情感联系,对做任何事都不走心,只是倦眼旁观。</div><div><br>这种疏离感对现代人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哲学思考,更像是一种难得的休息。</div><div><br>每次读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人独坐于路旁一辆车里,望着路上车水马龙热闹嘈杂,短暂地从纷乱俗世抽离开来,退守到自己的小巢穴里,就那么傻呆着。爱谁谁,爱咋地咋地。</div><div><br>这年头,疏离是一种幸福,这种阅读体验不可多得。<br></div><div><br></div> <div><br></div>关系也好,感情也罢,一旦沉湎,就是有害的。<div><br>适度最美。微醺最美。</div><div><br>保持清冷和距离,让自己活得利索点、干净点。</div><div><br>进得去,出得来,方能不被关系和情感捆绑、裹挟和掣肘,也方能善始善终。</div><div><br>甭管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随缘相处就好,缘尽不纠缠,反正早晚连生命都得放手,何况林林总总各种路遇的交情。</div><div><br>人这一生,只要房子舒适,身体健康,收入平稳.....此外,就没什么是不能失去的。<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