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塘——古越国的兵工厂

张友国

<p>《越绝书·记地传》记载:“山阴古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绍兴史纲》载:“山阴古水道西起绍兴东郭门,东至上虞东关炼塘村,全长20.7公里”。</p><p><br></p> <p>为什么要修筑山阴古水道?为什么到炼塘止?带着这个疑问,前不久来到绍兴市上虞县炼塘村。</p> <p>炼塘村傍山丘、依运河,有2500年的历史。《绍兴府志》记载:越王勾践铸剑于此,有水塘供工匠洗擦,称为炼塘。</p><p><br></p> <p>行走在村中小道上,已难感受到千年古村的痕迹。偶尔见到一两间拆剩的老屋,村民告诉说,这古宅有上千年的历史。</p><p><br></p> <p>村中一些建筑的墙上,书有一些文字和图画,诉说着村里的历史故事。</p><p><br></p> <p>史料记载,2500年前吴越相争,越王勾践为实施复国战略,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他知道要打败吴国,除有训练有素的精兵,还必须有十分精良的武器。他带着同僚来到炼塘,被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当时这里属东鉴湖之滨,水域之中沼泽连畈,中间一个个土丘突兀。这里远离吴国,水路运输方便,陆地相对独立,建设大型兵工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他们从南面的锡山采集矿石,北海岸的称山烧来炭料,在这一区域大规模地锻造刀、剑、矛等武器。为搞好后勤保障,又在近处的山丘上,集中养鸡、养猪,作为士兵补给,现在还保留着鸡山、猪山等地名。</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炼塘村头的“炼剑桥”。据考证,此桥是当年越王带兵称炭铸剑,为方便通行而建。历经千年沧桑,此桥“几经破损、几经修造”。《上虞县志》记载:现桥系康熙年间修造。已有300多年,是目前炼塘最负盛名的历史证据。</span></p><p><br></p> <p>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我们现在无法看到当年“炉红遍山野,钟声盈耳旁,越王铸剑忙”的生动场景;也无法推断那把千年不锈、削铁如泥的“越王剑” 是否在炼塘锻铸、出自哪位铸剑师之手;也难以查证当年的锻造技术是如何的精益求精……</p><p><br></p> <p>但流传下来的故事却非常有趣。据炼塘村史志载:越王铸剑完毕出战吴国时,委派4名监护卫士在这里留守。随着时间的流逝,炼塘以村中间“十”字河为中心,将整个村子隔成4个聚居点,分别世居着袁、蒋、郑、严4个不同姓的民众,互不兼居掺住,界线十分清晰,这种界线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村史志载:这4个姓的村民就是当年4位卫士的后裔。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体现在生活起居之中,即使已经不再是军营,但这些由于长期的管理方式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各守其位、各负其责、各明其界。严格的管理出技术、出能力、出精品,锻造的武器在以后的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p><br></p> <p>建设大型的兵工厂,材料多、物资多、人员多,交通运输十分重要。兴修山阴故水道的目的,首先是军事需要。这和其他地方早期运河的功能不谋而合。</p><p>这是山阴故水道只修筑到炼塘村的重要原因。</p> <p>山阴古水道的水利功能是随后而来的。随着兵工厂的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员越来越多,粮食需求越来越大。实现复国梦,需要国富民强,兴修水利的需要随之而来。</p><p>越国地形南高北低,水自南往北流,但腹地平缓,时有河涝出现。勾践为控制河水泛滥,开发和保护良田,对山阴故水道进行疏浚和整治,使山阴故水道成为一条泄水防洪水渠,往东一直到炼塘。同时在故水道的东端建起一座堰坝——后称王家堰,连接大堰江、小堰江,将由南向北一泻而来的水流,几无阻拦引入大海,既消除了水患,又有利于灌溉。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堰坝、水利设施,在炼塘仍隐约可见。</p> <p>举世空前的水利工程,改造了越国大地,改变了地理环境,也改良了山水土壤,炼塘周边尽是良田。</p><p>炼塘,成了越王勾践打败强敌、建国立业的根据地,也是越王消除水患、兴国富邦的突破口。</p> <p>如今,山阴古水道又称萧曹运河,成为浙东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p><p><br></p> <p>走到村委会门口,猛然发现这个村成了联星村。村民告诉说,炼塘和王家堰等自然村合并称联星村。一个是古兵工厂、一个是古水陆要冲,被合称为毫无色彩的联星村,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希望有关官员多一点历史知识。</p><p>应该成立历史文化咨询机构,为古镇古村古街古道建设的决策提供支持。</p><p><br></p> <p>但愿炼塘这一历史文化古村名,能名正言顺继续延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