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苏州、杭州那些历史渊源

鸿雁南飞

<p><b style="font-size: 20px;">序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徽州谚语:生在苏州,长在杭州,死在徽州。明清时期,苏、杭徽州早已融入长三角,实现了经济、文化的整合。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徽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人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之世外桃源。历史上多少徽商,一生操劳奔波的人荣归故里时,深感人生苦短,面对如此梦一般的徽州,紧紧拥抱这片土地是灵魂的归宿!永远永远!</b></p> 入画的徽州女人 <p>  金香是我们家的好朋友,今年女儿带她去了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还有平江文化街,他女儿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 </p><p> 那是久违了的江南淑女、 蕙质兰心。 他们家世代生于徽州,离屯溪老街不到五公里。对徽州的了解一点不比我们少。</p><p> 徽州“儒风独茂”,教育发达。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徽州女人虽身处深山僻壤,却极具素养。而今现代的徽州女人走进古老典雅的苏州古城,在博物馆背景下,在夜空的小巷中,宛若飘飘欲仙一幅画。</p><p> 徽州女人对苏州怀着极为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因为这座城的前世今朝,无数的徽商,她们的男人,一把雨伞,一个包裹创天下,爬山涉水,“出门身带三条绳,万事不求人”,千里迢迢来到此地。“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矣。”这座城的繁荣,发展有着徽州商人的艰辛和付出,也寄托了无数人的梦想。</p><p> </p> 徽骆驼与苏州这座城 <p>  提起苏州,拙政园,寒山寺、周庄、还有刺锈,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城市名片,便是这些深深刻上文化烙印的旅游景区。</p><p> </p><p>民国著名文化巨匠,徽州人胡适这样总结徽州人:</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b></p><p><br></p><p> 苏州与徽州到底有哪些渊源呢?若干年前去苏经营茶铺,一位白发老翁问从何处来,吾答曰:徽州。徽州?噢,徽骆驼!</p><p> 我很诧异,我们徽州人怎么叫骆驼?从小只知道骆驼力大无穷,却只配驮运货物。直到一次去了胡适故居,看了那幅"努力做徽骆驼"的匾,才有了领悟。</p><p> </p><p> 江南过去有个说法,叫“无徽不成典”,当铺的头柜朝奉则被称为“徽老大”。在江南人的发音中,“老大”与“骆驼”同音,徽州商人故而也就有了“徽骆驼”的绰号,亦被称为“徽骆驼精神”。</p><p> </p><p> 那是老一辈苏州人对徽州的记忆,也是历史上苏州对徽州人的印记。</p><p> </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明、清时期,吴楚贸易的开展,徽州人对吴越本部苏州,在建筑、人文、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汪、谢两家商人均来自徽州,并各自在汉口开有绸布店,他们抱团取暖,后来谢家在苏州坐庄置买货物,把来自苏州丝绸运往汉口后发卖后,又把汉口粮食等货物运往苏州,吴楚贸易就这样形成了。</p><p> 史料记载:</p><p><b style="font-size: 20px;"> 康熙九年</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苏州城内有棉布字号21家,康熙三十二年发展到76家,这些字号绝大部分都是徽商所开,而且主要是由休宁人所开。</span></p><p> 苏州最著名的阊门外泰伯庙前徽商“一文钱”布店,历经数百载,长盛不衰。</p><p>明清时期,</p><p> 徽州茶商以苏州为基总部,并在周边城镇广设分店,辐射至各个区县;而今,在苏经营茶叶的徽州人大多为徽商后裔,他们世代以茶为生,却早已融入茫茫人海。徽州粮商也广泛活跃于苏州市镇的米粮市场,如苏州米粮集散中心枫桥、平望镇,就有许多徽商往来。</p><p><b style="font-size: 20px;"> 清道光十二年</b></p><p> 徽商与邻近宁国商帮在外亦抱团取暖、相互扶持,在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创立了“徽宁会馆”,并购置房产、田产、义冢和供装卸货物用的码头。</p><p><b style="font-size: 20px;"> 至光绪年间</b></p><p> 盛泽镇的徽商依然非常活跃,该镇共有米业字号44家,其中徽商汪姓开设的字号就达11家之多。</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徽州人寄命于商,在苏州的商业活动,繁荣了经济,带动了城镇、城市的兴起,苏州的繁华徽商发挥了巨大作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才是"无徽不成镇"的历史含义。</b></p><p> </p> 一蓑烟雨梦杭州 <p>   杭州,江南一颗明珠。南宋古都。然杭州留给国人遗产并不仅仅是六和塔、宋城,这座城最大的魅力和灵魂是文化。因苏东坡而更富底蕴,这座城执着地保留着文化名人那么多的印记。历史在发展、城市在发育、而文化融合使城市品位得到升华也因此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人们称之为天堂杭州。</p><p> 西湖边两条最繁华的街道,“东坡路”,“学士路”(苏东坡曾任翰林大学士)都以东坡来命名。</p><p> 漫步西湖岸边,近处柳枝低垂,远处白堤隐秀。阳光下金光闪闪,蒙雾中一蓑烟雨。</p><p> 西湖因苏东坡而赋予了那么多的灵性,。更因为他的才情,为西湖留下了不朽的诗韵。他执政年间,让西湖因为有了苏堤春晓而更美丽!甚至连东坡肉也传承数百年经久不衰。</p><p> 雷峰塔因为有了法海和尚而出名。西湖有了《白蛇传》,有了断桥、许仙、白娘子,经典永流传让西湖赋予了新的生命。那首《千年等一回》的歌,更让它家喻户晓: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化作一团火焰……</p><p><br></p><p><br></p> 徽、杭共饮一江水 <p>  公元1138年,北宋灭亡,赵构把陪都从南京迁至杭州(史称临安),规模浩大的迁都,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南移,杭州一跃而为中国最大的都市,人口规模高达150万之众。</p><p> 徽州,自古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道路与庄园,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南宋迁都杭州,无疑给毗邻的徽州带来历史上第一次商机。可以顺江而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水楼台。</p><p> 徽州出产的木材、茶叶、生漆、桐油,还有著名的“新安四宝”——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珪墨、龙尾歙砚等,源源不断地沿新安江运往杭州。</p> <p>  徽州人一代代的商贸活动,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也为杭州这座城市留下了深重的徽州印记。</p><p> 张小泉,徽州黟县人,小泉剪刀品牌成名于1628年是中华老字号,也是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p><p> 三百多年来,历代张小泉的继承者一直恪守“良钢精作”的祖训,工善其事。由于张小泉刀剪品质出众,使用者争相传诵。</p><p> 张小泉剪刀”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新中国三次全国评比上均获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徽州绩溪人,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官居二品。</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建立“哲德沙尔汗国”,盘踞新疆大部。朝庭命 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无奈,朝庭国库空虚,让左一筹莫展,而胡則向洋行举债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为收复新疆立下了汉马功劳,获朝庭受勋黄马褂。胡乃商业史上唯一穿黄马褂唯之人,可见功勋卓著。</p><p class="ql-block"> 胡雪岩 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如今,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因遭李鸿章设计“倒左先倒胡”的陷害,使各地阜康钱庄在疯狂的挤兑浪潮中纷纷倒闭。并在腐朽王朝清算成过往云烟。而设在杭州的胡庆余堂却奇迹般流传至今,“真不二价”货真价实、以信取利的金字招牌依然世代相传;“戒欺"、“是乃仁术"古训依然留存。徽商赖以生存的商道至今仍在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采办务真,修制务精;</p><p class="ql-block">不至欺予,以欺世人;</p><p class="ql-block"> 世则造福冥冥的故事将永流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诚待人,以信接物;</p><p class="ql-block"> 以义取利, 质量至上。</p><p class="ql-block"> 儒商的商业操守与诚信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是留给这座城的巨大财富!</p> 梦一般徽州 <p>  徽商作为中国儒商代表,是徽文化的孵化器,孕育灿烂的徽文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作为封建王朝后期的官方哲学,统治五百年历史,远播东南亚、日本朝鲜,影响深远。</p><p><br></p><p>徽商在建筑、理学、戏曲都达到历史巅峰;徽商在完成积累了财富后,注重教育的发展,宋、元以后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也因此培育出宋朝朱熹、清朝戴震、近代胡适的一批文化巨人。还有那数不清的古村落,犹如一座座巨大的建筑、文化、民俗博物馆。正如汤显祖笔下的徽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p><p><br></p><p> 徽州地区是一个很小的区域,但在明清时代它的文化强大的辐射能力。</p><p><br></p><p> 曾经富可敌国的徽商,虽然早已远去,但是他们就留下来一个梦一般的徽州,留下了博大精深精彩纷呈的徽州文化。它留给后人的徽派建筑,仿佛徽商所创造的座座丰碑。</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商业史上的座座丰碑,永远驻留在那儿。</b></p> 从此无徽州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学者翟屯建认为:</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徽商第一大贡献,就是开拓了中国一个大市场,把大市场串联起来形成网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此宠大的网络为长三角经济带奠定了基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徽商的活动为江南的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达了的徽商,情系桑梓,回报故乡,为建成梦一般的徽州留下的灿烂的徽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的苏州和杭州同样以文化兴城而进入发达的都市群,唯独没有了徽州。</b></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毁灭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民族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肢解它,一代文化巨匠胡适的故乡绩溪划入宣城;还有婺源被划到江西省。原徽州地区一部分称为黄山,从此地图上不再有徽州。</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黄山就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徽州人从此也就没有回家了的路。</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一代的黄山人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徽州人,没有文化的认同。这些年,黄山以旅游为龙头发展并不如人意,年轻人缺少获得感。物质上贫穷,精神上没有文化自豪和心灵归宿,加上地方发展战略的迷茫,让徽州发展前景堪忧。前不久出现了黄山发展的大讨论,新安眼比较理性含蓄、小心奕奕地批评了忽视徽文化的恶果,呼吁极力抢救,意见是中肯的,需要群策群力谋划好徽州的末来。</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民日报记者李辉在 人民日报《大地周刊》上发文《可惜从此无徽州》。2016年再次刊文《地名是回家的路》呼吁清本正源,为徽文化寻找安身立命之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试想如今的苏州和杭州无论经济怎么发达,如果没有那些文化底蕴,把苏州改叫寒山寺,把杭州改叫宋城,城市还有灵魂吗?恐怕连西湖也是一潭死水罢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引领,把徽文化的世界名片放到战略高度去思考,重新整合资源,真正的融合那也只是黄山人一厢情愿的事情罢了。既便有一天黄山真的很富裕了,黄山也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徽州人也只是没有心灵归宿的子民。</b></p> <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6EXM97Jf6M3oJSwQ9vbxg"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