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好,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在朋友圈聊摆地摊该卖点什么好吧!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6月1日,他在山东烟台考察时再次强调,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p> <p>点开视频</p> <p> 于都也乘着地摊经济的春风,发出了摆摊交流群。</p> <p> 老师们也想好了摆摊卖点什么了!</p> <p> 连漫威等超级英雄们也摆摊了!</p> <p> 其实地摊经济宋代开始就有,宋代的城市发展冲破了唐朝坊市格局,市场交易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去中国古代绘画中看看那个时候的地摊经济,感受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p><p> 地摊经济中货郎摊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鼗(táo)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描绘的就是的货郎摊贩。他们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卖鲜花首饰,零食饮子、针头线脑、花纸糖人、玩具乐器,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村妇小孩欢欣鼓舞,成为当时平淡生活的欢乐。宋代绘画开始有货郎摊贩的身影。</p><p> 我们先来欣赏反映宋代货郎摊贩生活的南宋宫廷画家李嵩的《货郎图》。</p> <p>货郎图 南宋 李嵩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7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此图描绘了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p> <p> 画面中货郎面带微笑,摇着拨浪鼓,肩挑杂货担,刚一放下担子,还没来得及摆摊,早已经被几个性急的小孩围住了。</p> <p> 左侧的小孩抬头望着货担上的东西,哭闹着要母亲给他买。</p> <p> 右边的妇人,怀中抱着幼童,被大儿扯着衣角,不停地催她快走。妇人笑呵呵的扬手招呼,生怕货郎离开。</p> <p> 一小孩像是已经买了零食,一边嚼着一边拉着还在迷恋不舍的另一小孩。</p> <p> 其他小孩,一想到有糖吃有玩具玩,喜得跑前跑后,手舞足蹈。几条小狗,也被喜庆喧闹的场面所吸引,在人们的身边追逐嬉闹。</p> <p> 图中常见的日用品有瓷器、算盘、扇子、布匹、针线、刀、瓦罐、竹篓、麻鞋、刷子、锁等;玩具有拨浪鼓、木刀、小鼓、小铃档、小风车、风筝、乐器、弓箭等。我们来仔细看看吧!</p> <p> 卖鸟儿:货架上面,栓了一只喜鹊,下面的鸟笼里也有鸟。那个在外面拴住的喜鹊,应该是招引顾客用的。</p><p> 卖小米:右边广告有一个叫“山东黄小米”,可知他卖的有粮食或者土特产。</p> <p> 卖药:他的脖子上挂的是治疗眼睛的药膏,并且他的旗子上有一个药字。</p> <p> 卖醋:上面葫芦上写着“酸醋”。有一个小孩抱一个着葫芦跑过来可见是打醋的。 写手看风水:下面广告上左边写着“雅写文约”,可知他会替人们写正规格式的文约,是一个写手。右边写着“明风水”,可知他还会看风水。</p> <p> 卖玩具:在货郎的头上,有一个小风车,还有野鸡毛,背的有风筝,风筝线,拨浪鼓,还有很多小孩的玩具。货郎应接不暇地照料这个,接待那个,手忙脚乱。</p> <p> 作者李嵩(公元1166—1243年)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后为李从训养子,并随之习画。历任光、宁、理三朝宫廷画院待诏。李嵩作为一个南宋宫廷画家,他的《货郎图》却表现劳动人民的普通生活。作品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货郎的和蔼可亲,村妇孩童看见货郎的欣喜若狂。作品线条细腻,货担上的物品用笔圆转,人物的衣纹则使用颤笔线描,转折顿挫地表现出下层妇孺身着布衣的特点。下面是他画的另外三幅反映货郎的作品。</p> <p>市担婴戏图页 南宋 李嵩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p> <p>货郎图 南宋 李嵩 绢本设色 美国堪萨斯州阿肯博物馆藏</p> <p>货郎图 南宋 李嵩 绢本设色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p> <p>历代其他画家笔下的《货郎图》</p> <p>货郎图 北宋 苏汉臣 绢本设色 纵159.2厘米 横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p><p> 画中货郎推车来到一株梅花树下,货郎车上挂满了帽子、围巾、布兜、小风车、拨浪鼓、花篮、糖葫芦、花灯笼,各种佩饰等,品种繁多,琳琅满日。连他的肩上、腰间、背后都有货物。左边一个背着小弟弟的小孩眼睛瞧着车上的东西,货郎一手指着小花鼓招引。车旁两个小孩买到了喜爱的玩物,离开转身就跑,一小孩手持糖葫芦满面笑容,另一小孩欢跳一不小心仰面跌倒,但是还在找他刚刚买的玩具。车头前有两个站着的小孩,似乎在想着买什么好。画面人物表现生动,色彩艳丽丰富。</p> <p>货郎图 宋 佚名</p> <p>货郎图 明 佚名</p> <p>货郎图 明 佚名</p> <p>《货郎图》中琳琅满目的商品</p> <p>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现代版货郎图</p> <p>现代货郎图 夏阿 网红插画家</p><p> 这是杭州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马云和李连杰创办的杭州太极禅苑开发创意的《货郎图》,是普洱茶的包装,是文化创意产品。画面中马云化身货郎挑着货担,货担上有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支付宝、余额宝,真实记录了人们因互联网而改变的生活。</p> <p> 下面我们去《清明上河图》中寻找北宋的地摊商品经济。</p> <p>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 张择端 绢本设色 全卷纵24.8厘米 横5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这段是全图最精彩热闹的地方,一座虹桥横跨两岸,一艘大船经过桥洞。由于桅杆太长,船工们放下桅杆,使大船安全地通过桥洞,桥上行人熙熙攘攘。</p> <p> 桥上有很多地摊商贩,行人川流不息,非常热闹。</p> <p> 这里有一个招牌,里面是点灯的,类似今天的灯箱广告,说明北宋取消了唐朝以来的宵禁,有了夜市经济。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p> <p> 灯箱旁有一人,一手拿着两份食品,一手拿着筷子,他是去送餐,类似今天的外卖小哥。据史书记载,北宋人们就开始流行点外卖,连皇宫里的皇帝吃腻了御膳,也会点外卖。</p> <p>清明上河图(局部)</p> <p>做车轮的摊贩</p> <p>向人们推销物品的摊贩</p> <p>“看命”、“神课”的算命先生的摊贩</p> <p>左边是卖切开的西瓜的摊贩,旁边是卖花的摊贩。</p> <p>清明上河图(局部)</p> <p>剃头修面的摊贩</p> <p>卖花的摊贩</p><p> 当时市民流行买花,用来装饰,而且宋代文人流行头上插花,以示风雅。</p> <p>清明上河图(局部)</p> <p>卖小吃的摊贩</p><p> 画面中三角形状的是当时的角黍,也就是今天的粽子。</p> <p>卖清明祭祀用纸扎的摊贩</p> <p>卖香饮子的流动摊贩</p><p> 香饮子就是今天的饮料。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香饮子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凉水荔枝膏。</p> <p> 《清明上河图》给我们展现了一千多年前北宋人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地摊经济的发达。地摊经济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文化。地摊上卖的都是一些家常物件,质量并不一定好,但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许多东西是生活的必需品,加上价廉物美,所以大家都乐意去采购。</p><p> 唐代和五代人物画大多表现帝王贵族宫廷仕女,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还有上周我们欣赏的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而今天我们欣赏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把创作的视角对准了市井平民,反映市民生活。贩夫走卒,你来我往,挑担支摊,你卖我买。打开《清明上河图》,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热闹而温馨的人间烟火气息感觉。</p><p>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p> <p>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p> <p>《现代清明上河图》 毛经卿 职业画家 阿里巴巴御用画家</p><p> 这是2019年11月26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正式挂牌, 上市仪式赠予港交所的纪念品。画中融入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各个业务单元,包括天猫、淘宝、蚂蚁、Lazada、盒马、饿了么、阿里云及优酷等,借古喻今,反映现代商业繁荣的图景。</p> <p>下面两张是网红插画家夏阿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p> <p>是不是很有趣啊!</p> <p>下面是明朝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局部)</p> <p>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 仇英 绢本设色 全卷纵30.5厘米 横98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作品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画中人物超过2000个。山川青绿设色,人物建筑赋色艳丽。画中出现卖瓷器的地摊商贩。</p> <p>最后是淘宝双十一狂欢节文化创意绘画</p> <p> 好了,地摊经济的春天已经来临,小伙伴们,想好了摆摊卖点什么吗?今天的美术欣赏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最后奉上南宋李嵩《货郎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和现代恶搞版《清明上河图》的全卷,手机横屏观赏!</p> <p>货郎图 南宋 李嵩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7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 <p>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5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 <p>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 绢本设色 纵30.5厘米 横98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