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后,第二年就有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去电解水,成功从水中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英国科学家汉弗里·戴维想既然电能分解水,那么盐溶液或化合物也应该能被电解。</p><p>1799年戴维用笑气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知道笑气有麻醉效果后名声大振。1801年25岁的戴维成为英国皇家学院的会员。</p><p>皇家学院是1794年法国大革命运动中被砍了头的科学家拉瓦锡留下的寡妇玛丽为了提高民众科学素养而创办的科普组织。</p><p>戴维人长得标致,风流倜傥,口才极佳,由他主讲的科普讲座,场场听众爆满,由于是收费讲座给皇家学院带来不少收入。</p><p>那时候伦敦上流社会流行听科学讲座就好像我们现在一些歌迷和影迷对影星一样极其崇拜。戴维无疑是当时收视率最高的科普宣传员。</p><p>现在戴维和他助手着手准备电解一些化合物,希望能从中发现新的元素。</p><p>他首先用的是草木灰(碳酸钾),把碳酸钾配成溶液,电解得到的是氢气和氧气 ,戴维很快就明白那是水被电解的缘故。既然水不行,那就改为火攻。</p><p>他将碳酸钾放在白金勺里,用酒精高温将草木灰融化,然后插入由250个电池组供应的直流电白金电极。果然在电池负极对应的插入融熔碳酸钾里的导线处出现了小小火舌,发出淡淡的紫色。</p><p>戴维兴奋极了。</p><p>现在的问题该如何把电解出来的东西给收集起来,而不是被燃烧掉。</p><p>戴维苦思苦干了十几天,比较了十几个方案,他想到了既然高温融熔状态不行,那就让草木灰自动吸潮,表面湿乎乎的情况下,开始电解,这样水分会很快就没有掉,电解出来的就是碳酸钾里的元素。</p><p>想通了就干。</p><p>果然在强直流电的作用下,碳酸钾开始在电的作用下融熔,在负极的电极处,一会儿便渗出滴滴眼泪,亮晶晶的。有的“啪”的一声裂开,有的爆发出美丽的淡紫色火焰,有的“珠子”侥幸地保存了下来,很快失去光泽,表面蒙上一层白膜。</p><p>戴维成功了,他电解出了钾。</p><p>用同样的方法戴维电解苏打,发现了金属钠。</p><p>连续六个星期的紧张实验,戴维形容枯槁,两眼凹陷,脸色苍白,他生病了。在1807年11月19日的学术报告会上,戴维介绍了钠和钾的发现过程,金属比水还轻,遇到水就会燃烧爆炸,在这之前人们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正当大家凝神屏息注视着戴维演示实验的时候,戴维累晕倒在演讲台上。</p><p>在死亡边缘上的挣扎了9个月,戴维身体稍微好了些,他又马上投入到实验中去。</p><p>后来戴维又用同样的方法电解石灰(氧化钙)和苦土(氧化镁),但没有成功电解出新的元素。</p><p>在瑞典贝采里乌斯化学家的建议下,采用石灰和水银混合电解的新方法,成功电解了石灰,发现了新元素钙。</p><p>戴维利用伏打电池这把大斧,对着化合物一阵乱砍,一鼓作气又发现了镁、钡和锶。电化学实验在汉弗里·戴维的手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