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绰绰有范

<p><br></p><p>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让中国饮食依时而变,智慧灵动,中医营养摄生学说创造了食材运用的新天地,儒家人伦道德则把心意和家的味道端上我们的餐桌。淘洗历史,糅合时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天地之间升起烟火,用至精至诚的手艺烹制食物,一餐一食之间,促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p><br></p><p> “南拳北腿,南船北马,南米北面”等词语的由来是由于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造成的。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无论“南米”还是“北面”,皆为舌尖上的中国,都是中华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米北面的差异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光彩!</p><p><br></p> <p>​</p><p>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北方人喜吃面,南方人爱吃米这是一个默认的事实。其实这是地域特征决定的,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p><p><br></p><p> 由于气候、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差异,不同地区的饮食结构也截然不同,这便自然形成南米北面的格局。南方以米为主食、北方以面为主食,南米北面是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最直接的体现。</p><p><br></p> <p><br></p><p>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当地资源滋养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比如我国南方农业以水稻为主,当地人主食就以米饭为主。而北方农业以小麦为主,当地人主食可能就以馒头等麦食为主。</p><p><br></p><p> 南辛,北咸,东酸,西辣,中甜。中国地大物博。区域辽阔。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各地的口味分别不同。这就是56个民族大家庭的特点。口味儿的不同。形成了地方方言,南腔北调...</p><p><br></p> <p><br></p><p> 南方的大米如同女子,一粒粒晶莹剔透,白如脂玉,亮如珍珠。而且一定要配上四碟八盘,各色各式的菜才好吃,分外的精致漂亮。 而北方的面食则如同男子,不管新疆拉条子,还是山西刀削面,讲究的都是筋道有力,西北锅盔、新疆馕、山东杠子馍,要的都是咬劲儿。</p><p><br></p><p> 北方人擅长烹饪面食,对面食的创新种类繁多,如煮、炒、炸、烤、焖、烩、烧、卤、煎、烙,蒸、凉拌等形成“一面百吃”的说法。日常主食以白面、粉面、豆面、玉米面、高粱面、荞麦面、小米面制成拉面、揪片、疙瘩、饸饹、剔尖、抿圪蚪、猫耳朵、三和面,刀削面,手擀面、炸酱面、哨子面、炒不烂等等……</p><p><br></p><p><br></p> <p><br></p><p> 随着时代的演化,南北饮食各自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北方把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饺子、馒头、包子、花卷、刀削面、杂酱面、烩面、烙饼、泡馍……提起面食,北方绝对是世界一流,没有之一!而南方在做米饭上发挥空间有限,在做菜上却下足了功夫,八大菜系七个都在南方,可见一斑!</p><p><br></p><p> 南方只吃米,北方只吃面,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南方人正餐普遍吃米,但是早餐普遍都是吃面食,如馒头、包子、面条等!北方人正餐普遍吃面食,但是早餐也经常会喝粥,算得上是米了。所以说,不能一刀切的认为南方只吃米北方只吃面。</p><p><br></p> <p><br></p><p> 各风各俗,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是不同的自然环境,自然养育了 不同的人,人一旦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突然换个地方就水土不服,所以我觉得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山地种果、山林狩猎、平原种粮、水域养殖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着特有的生存状态。 而且,由于传统的意识,习惯了特定地域生产生活方式的人们,很少有谁主动的离开和放弃这片热土。</p><p><br></p><p>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 他们在造词的时候就已意识到,所谓“饮食”,“饮”在前,“食”在后,“饮”比“食”更重要。</p><p><br></p> <p><br></p><p> 我们知道不同地方因为位置环境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但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脚踏一方土,畅饮一江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着家园,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