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美美与共

熊益军

<p> 向美而行 美美与共</p><p>——民进会员、通州区实验中学美术教师曹晓峰小记</p><p>&nbsp;</p><p> 文/熊益军</p><p>&nbsp;</p><p> 蓝印花布,是南通地区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蓝印花布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蓝白二色的搭配符合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标准,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浑厚、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令人目不暇给,浮想联翩。那朴拙典雅的文化韵味,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历经千载,它特有的乡土文化芬芳迷人的魅力依然不减。花布上的纹样图案,寄托了老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p> <p>  旧时,南通地区基本上家家纺纱、户户织布,每户人家都能染蓝布。大多数南通人从出生开始,几乎一辈子就离不开蓝印花布,铺的、盖的、穿的、戴的,蓝印花布被制成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可以说,每个南通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蓝印花布情结。</p> <p>  曹晓峰,南通著名蓝印花布老字号曹裕兴染坊第五代传人,深得蓝印传统工艺之真传。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她创造性地将蓝印花布艺术引进课堂,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美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创了中学美术教育的全新天地。</p> <p>  曹老师的美术课成了深受学生们欢迎的课堂。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堂由曹老师执教的美术课。只见学生们绘制纹样是那么的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绘成的作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让人惊艳不已。刻制画版有模有样,各种专业工具使用自如,轻重拿捏,恰到好处,刀法细腻,镂刻精到,雕刻好的画版完全可以运用到实际生产工艺中去。笔者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将传统文化嫁接到课堂,曹老师的教学怎能收到如此完美的效果?</p> <p>  在曹晓峰蓝印工作室,笔者似乎走进了蓝印花布的海洋。一件件工艺品、小摆设,桌上的桌布,椅子的坐垫、靠背垫,窗帘等,全由蓝印花布制成。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师生创作的蓝印作品。整个空间,优雅温馨,氤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p> <p>  驻足于展品前,细细观赏,只觉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一件件作品,造型别致,设计新颖,创意独特,制作精美,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笔者不禁为师生们基于乡土文化而发扬光大的艺术创造力而深深折服。</p> <p>  曹老师的实践和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同行专家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令人瞩目。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蓝韵阁》荣获2016年江苏省“紫金杯”大奖赛银奖。去年4月,在苏州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她的工作坊荣获一等奖。特别让曹老师难忘的是,当学生们咏唱起《老蓝花布》歌谣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不禁和着轻快的旋律打起了节拍……</p> <p>  在这里,我要引述曹老师的学生、社团成员方雨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人们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即将离开家乡去上海读书,我会把家乡的蓝印花布一起带到上海,让时尚之都也了解通州的蓝印花布。将来,我如果走出国门,也不会忘记带上这项家乡的传统技艺……”可见,曹老师的探索和实践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多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p> <p>  “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不仅是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更是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享受美,进而创造美,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心灵得到陶冶,人格得以提升,灵魂得以净化……”曹老师的一番话,也让我这个教师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提升。从她的追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为己任的教育情怀。</p> <p>  掌声响起来!我们为曹老师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喝彩,更为曹老师以后在学校美育工作中坚守梦想继续负重前行而加油鼓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