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 2020年6月5日(农历四月十四)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就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种"就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节气的开始也意昧着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的夏季开始了。 <div><br></div>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元声。“是说芒种节气中,螳螂因感受到阴气破卵而出;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感阴而鸣;反舌鸟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div><br></div><b>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元声</b> <div><br></div><b>芒种节气的由来</b> <div><br></div><b>芒种的传统习俗有哪些?</b><div><b><br></b><div><b>1、安苗</b></div><div><br></div><div>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芒种前,各农户稻秧栽插完毕,五谷下种,农民以此感到欣慰,为表喜悦,各村族长召集德高望重的长辈选择吉日,家家做包、粿以示庆祝。<br></div></div> <b>2、煮梅</b><div><br><div><div>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br></div><div><br></div></div></div> <b>3、打泥巴仗</b><div><br><div><div>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div><div><br></div></div></div> <b>4、送花神</b><div><br><div>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请它永不凋谢。</div></div> <p><b>在芒种这一天,小朋友们可以做些什么呢?</b></p><p><br></p><p><b>1、花花世界</b></p><p><br></p><p>活动一:手工花(3—4岁)</p><p> 需要的材料:五颜六色的卡纸、黑色底板、胶水、剪刀</p><p> 宝贝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制作花朵哦,自由的组合花朵的形态,你们还记得在美工室学习过的色彩搭配吗?</p> <p>活动二:花环(4—5岁)</p><p> 需要的材料:鸡蛋托、剪刀、颜料、圆形底板、胶水</p><p> 涂色时请穿上护衣,别弄脏衣服哦!</p> 准备好鸡蛋托,将鸡蛋托一个个剪下来,并且修剪成花朵的样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将制作好的鸡蛋托花粘贴在圆形底板上,并用绿色卡纸剪树叶的样子,装饰在花环上,美丽的鸡蛋托花环就完成啦! <div><div><b><br></b></div></div> <p><b>2、麦穗变变变</b></p><p><br></p><p>活动一:画麦穗(3—4岁)</p><p> 画麦穗时要注意两片叶子的下方要交错在一起,在两片叶子开口之间的地方画上两串挨在一起的圆形,形成麦穗哦!</p> <p><br></p><p>活动二:芒种挂牌设计师(5—6岁)</p><p> 根据芒种节气的习俗,自主设计独一无二的节气挂牌,表现芒种节气的特点。</p><p> 材料准备:底板、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p> <p><br></p><p>活动三:麦穗小人(5—6岁)</p><p> 去寻找麦穗,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麦穗小人。</p><p> 材料准备:麦穗、麦秆、黑色底板、卡纸、水彩笔、剪刀、胶水</p> <div><br></div><b>3、绘本故事(3—6岁)</b> 随着芒种节气的到来,天气开始炎热起来,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习俗呢? 故事中猴小什把什么送给了骑凤仙人,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div><b>4、古诗词欣赏</b></div><div><br></div><div> 我们宋代的诗人陆游的《时雨》意思是到了芒种这个节气,雨很应时地下了起来。家家户户吃着香喷喷的麦饭,田野四处飘荡着悠扬的菱歌。<br></div> <div><br></div><div><b>5、亲子制作—煮梅(3—6岁)</b></div><div><b><br></b></div><div><div> 煮梅的方法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来吃。做法很简单:买三到四斤青梅,放入高压锅里,加一大汤碗的水(大约没过一半梅子),到高压锅开响,换中火再烧十分钟左右即可。新鲜煮好的梅浆非常酸,很难入口。关键是要加重糖,上面这样一锅梅子大约要加1斤白糖。冷却后,把梅浆分装进各种玻璃瓶里,放冰箱。嘴馋的时候,拿出来吃一碗,酸酸甜甜,很有夏日清新的感觉。</div></div> <div><br></div><div><b>6、泥巴小人</b></div><div> </div><div>自主阅读《小泥人》的故事,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来表现人物特征,小人还可以做立体的哦,请你们去试一试。</div><div>材料准备:绘本《小泥人》、陶土、黑色底板</div> 忙忙碌碌的芒种节气已经过去了,也标志着一年已经过去一半了。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愿所有的父母和小朋友们一起,珍惜每一个“时”,享受每一“日”,继续期待我们美好的下一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