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公开。</p> <p>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p> <p>第一名:毛主席(1893-1976)</p><p><br></p><p>湖南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p> <p>第二名:朱 德 (1886-1976)</p><p><br></p><p>四川人,书记处第四书记;国家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后任委员长;1955年授第一元帅。</p><p><br></p><p>第</p> <p>第三名:刘少奇 (1898-1969)</p><p><br></p><p>湖南人,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家主席。</p> <p>第四名:周恩来 (1898-1976)</p><p><br></p><p>江苏人(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p> <p>第五名:任弼时 (1904-1950)</p><p><br></p><p>湖南人,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p><p><br></p><p>第</p> <p>第六名:高 岗 (1905-1955)</p><p><br></p><p>陕西人,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p> <p>第七名:董必武 (1886-1975)</p><p> </p><p>湖北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p> <p>第八名:陈 云 (1905-1995)</p><p> </p><p>江苏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p><p><br></p><p><br></p> <p>第九名:彭真 (1902-1997)</p><p> </p><p>山西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后任委员长</p><p><br></p><p>彭</p> <p>第十名:彭德怀 (1898-1974)</p><p><br></p><p>湖南人,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二元帅。</p><p><br></p><p><br></p> <p>第十一名:林伯渠 (1886-1960)</p><p><br></p><p>湖南人,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p> <p>第十二名:林 彪 (1907-1971)</p><p> </p><p>湖北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三元帅;后任党副主席。</p><p><br></p><p><br></p> <p>第十三名:</p><p>饶漱石 (1903-1975)</p><p> </p><p>江西人,中央委员;华东政府主席兼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上海市委书记。</p><p><br></p><p><br></p> <p>第十四名:</p><p>刘伯承 (1892-1986)</p><p> </p><p>四川人,中央委员;西南政府主席兼西南局第二书记;1955年授第四元帅。</p> <p>第十五名:</p><p>邓小平 (1904-1997)</p><p><br></p><p>四川人,中央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第二代领导核心。</p><p><br></p><p><br></p> <p>第十六名:</p><p>贺 龙 (1896-1969)</p><p> </p><p>湖南人,中央委员;西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南局第三书记;1955年授第五元帅。</p><p><br></p><p><br></p> <p>第十七名:</p><p>陈 毅 (1901-1972)</p><p><br></p><p>四川人,中央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局第二书记;上海市长;1955年授第六元帅。</p> <p>第十八名:</p><p>罗荣桓 (1902-1963)</p><p> </p><p>湖南人,中央委员;人民检查署检查长;中南局第二书记;1955年授第七元帅。</p><p><br></p><p><br></p> <p>第十九名:</p><p>徐向前 (1901-1990)</p><p> </p><p>山西人,中央委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第八元帅;后任国防部长。</p><p><br></p><p><br></p> <p>第二十名:</p><p>聂荣臻 (1899-1992)</p><p> </p><p>四川人,中央委员;华北局第二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1955年授第九元帅</p> <p>第二十一名:</p><p>薄一波 (1908-2007)</p><p> </p><p>山西人,中央委员;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华北政府副主席;华北军区政委。</p> <p>第二十二名:</p><p>邓子恢 (1896-1972)</p><p><br></p><p>福建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中南局第三书记。</p> <p>第二十三名:</p><p>习仲勋 (1913-2002)</p><p> </p><p>陕西人,候补委员;西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北局第二书记。</p> <p>第二十四名:</p><p>叶剑英 (1897-1986)</p><p> </p><p>广东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第二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1955年授第十元帅。</p><p><br></p><p><br></p> <p>第二十五名:</p><p>李富春 (1900-1975)</p><p> </p><p>湖南人,中央委员,书记处副秘书长;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政府副主席。</p> <p>第二十六名:</p><p>康 生 (1898-1975)</p><p> </p><p>山东人,政治局委员,华东局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政委。</p><p><br></p><p><br></p> <p>第二十七名:</p><p>李立三 (1899-1967)</p><p> </p><p>湖南人,中央委员,中共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国务院委员兼劳动部长。</p><p><br></p><p><br></p> <p>第二十八名:</p><p>李先念 (1909-1992)</p><p> </p><p>湖北人,中央委员;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p> <p>第二十九名:</p><p>粟 裕 (1907-1984)</p><p><br></p><p>湖南人,候补委员;华东政府第二副主席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第一大将。</p><p><br></p><p><br></p> <p>第三十名:</p><p>曾山 (1899-1972)</p><p> </p><p>江西人,中央委员;国务院委员兼纺织工业部长;华东政府第一副主席</p> <p>第三十一名:</p><p>张云逸 (1892-1974)</p><p> </p><p>广东人,中央委员;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广西省委书记兼主席;1955年授第七大将。</p><p><br></p><p><br></p> <p>第三十二名:</p><p>谭震林 (1902-1983)</p><p> </p><p>湖南人,中央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p><p><br></p><p><br></p> <p>第三十三名李维汉 (1896-1984)</p><p> </p><p>湖南人,中央统战部部长;国务院秘书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政协秘书长。</p><p><br></p><p><br></p> <p>第三十四名:</p><p>张闻天 (1900-1976)</p><p> </p><p>上海人,政治局委员;辽东省委书记;党的重要领导人;原中央总书记</p> <p>第三十五名蔡:</p><p>畅 (1900-1990)</p><p> </p><p>湖南人,中央委员;中央妇运委书记;全国妇联主席。</p> <p>第三十六名:</p><p>林枫(1906年9月30日-1977年9月29日),原名郑永孝,曾用名郑伯桥(伯樵、伯乔)、郑凌风、林硕石,罗衡。 黑龙江望奎人</p> <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20世纪具有影响力,并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女性代表人物</p> <p>一,宋庆龄</p><p>职 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p><p>出生日期1893年1月27日</p><p>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基本信息</p><p><br></p><p> 在二十世纪中有一个很伟大的女性那就是宋庆龄,子青年的时代,宋庆龄就追随者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自中山先生过世后,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称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1946年7月23日,宋庆龄发表反对独裁和内战的声明。1981年5月16日,在她弥留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宋庆龄被中共尊称为“(宋)庆龄先生”、“孙夫人”;被周恩来誉为“国之瑰宝”(后江泽民正式题字;有同名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评价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p> <p>邓颖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p><p>邓颖超同志一生追求真理。她少年时就立志救国,在天津读书期间曾发出“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誓言。1919年,她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同周恩来等人共同发起组织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坚定的革命精神。1925年3月,邓颖超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此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她都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p><p>邓颖超同志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人。她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承担到生命的终止。”她坚持“只有求得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妇女才能得到解放”的观点,始终把推动妇女解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她参与领导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成为中国妇女获得婚姻自由等权益的法律保障。她很早就致信党中央提出节制生育的意见。她还参与制定并积极贯彻党的妇女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重视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培养妇女干部,热情鼓励优秀妇女和先进典型,号召广大妇女奋发图强,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邓颖超同志为增进中国妇女同各国妇女的友谊、推动世界和平运动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各国妇女的敬重。</p> <p><br></p><p><br></p><p><br></p><p><br></p><p><br></p><p>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五年授予十大元帅</p> <p>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p> <p>2: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3:林彪,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p> <p>4:刘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p> <p>5: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p> <p>6: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p> <p>7: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p> <p>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p> <p>9: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p> <p>10: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一九五五年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授予十大将</p> <p>粟裕(1907—1984)</p><p>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p><p>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p><p>1945年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p><p>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p><p>1948年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p><p>194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p><p>1951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p><p>11月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p><p>1954年任总参谋长。</p><p>排名第一,战功战功赫赫,元帅级别的人物,无争议。</p> <p>2.徐海东(1900年-1970年)</p><p>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p><p>中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p><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p><p>排名第二,毛主席亲自批示</p> <p>3.谭政(1906—1988)</p><p>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p><p>1937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p><p>抗日战争胜利后,谭政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p><p>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p><p>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p><p>10月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p><p>排名三,和罗帅一样.是政工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特色.也是说明白当时一直在现在对政工的重视。</p> <p>4.陈赓(1903-1961)</p><p>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p><p>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p><p>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p><p>1949年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p><p>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p><p>1952年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后改名为国防科技大学></p><p>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p> <p>5.萧劲光(1903—1989)</p><p>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p><p>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p><p>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p><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p><p>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p><p>排名第五,由于没有海军,奉命组建海军.可想当时中国对海军的期望有很大.而且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p> <p>6.王树声(1905-1974)</p><p>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p><p>长征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p><p>抗日战争后,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p><p>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p><p>建国后任国防部副部长。</p><p>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p><p>排名第六,能排在第六.一个和徐帅一样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外.时任国防部副部长。</p> <p>7.罗瑞卿(1906年—1978)</p><p>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p><p>1936年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p><p>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p><p>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p><p>1949年负责筹建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p><p>排名第七.能进大将最重要的就当时任公安部部长.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从后面任职的简历来</p><p>看,毛周.中央对他很看重要。55年后任职进一步得到升迁.1959年任国务院副总理。</p><p>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p><p>1977年,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p> <p>8.许光达(1908—1969)</p><p>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p><p>抗日战争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防空司令、卫戍司令,后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雁门军区司令员。</p><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p><p>排名第八.和罗瑞卿一样时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而且得知自己评大将后.还写过降衔申</p><p>请书。</p> <p>9.黄克诚(1902—1986)</p><p>党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p><p>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政治委员。</p><p>1947年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p><p>1952年11月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p><p>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p><p>当时建国后就任人民解放军副部参议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p><p>54年又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p> <p>10.张云逸(1892-1974)</p><p>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p><p>1929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任军长。</p><p>抗日战争初期,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p><p>1943年1月专任新四军副军长。1943年11月.陈毅赴延安后,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p><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p> <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 我们国家的1977年差不多是属于华国锋的。那时候,还没有人能对华国锋的权威提出疑问。华已经是党中央的主席,同时还是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务院的总理。一身兼有党政军三大权力,这是前所未有的。</p><p><br></p><p>现在我们回想起来,那个10月里的事情真是有点奇怪。党中央做出决定,要在全国宣传华国锋同志。可是,谁能说清楚,是伟人制造了舆论,还是舆论制造了伟人?</p> <p>1980年代以来,官方对华主政两年的评价尽管有贬有褒,却贬多于褒。</p><p><br></p><p>最权威的结论,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三是“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四是“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也负有责任”。此后,只要论及华国锋,相关著述几乎无一不以此为基调;一些著述还由此衍生出更多的负面评价:“阻挠和拖延恢复邓小平工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洋跃进’”,等等。</p><p><br></p><p><br></p> <p>毛泽东主席为英雄和人民,修建了人民纪念碑并题词</p><p><br></p><p><br></p><p><br></p> <p>人民英雄纪念碑</p> <p>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p><p>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p><p>1961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毛主席纪念堂以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p><p><br></p><p><br></p><p>毛主席纪念堂</p> <p>毛主席纪念堂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位于天安门广场。据权威资料显示,纪念堂占地面积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其主体建筑为柱廊型正方体,南北正面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44根方形花岗岩石柱环抱外廊,雄伟挺拔,庄严肃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p> <p><br></p><p><br></p><p> 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心得体会</p><p><br></p><p> 在这个寒风瑟瑟的秋天,我和几个同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一个响彻中外的名字,在国内外都具有很深的影响。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毛主席的时代走过了学生时代,但是他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p><p><br></p><p> 一进纪念堂大厅正对面就是汉白玉雕塑的雄伟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我们走过猩红的地毯,将花献到主席塑像前面。在千千万万束鲜花的映衬下,敬爱的毛主席愈发显得高大挺拔,使我不禁想到了主席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飒爽英姿。默默地,我们深深的向主席鞠躬。当走到陈列主席遗体的大厅,殷虹的地毯中央停放着主席遗体的水晶棺,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水晶棺里的主席,他是那么的安详,又是那么的消瘦。可以想象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内是怎样的呕心沥血为人民谋福利。一生为人民,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可是有人确说建是错误?从近几年参观的人民反应看,建设是伟大的的决定,是顺民心得民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