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避寒游记(15)

春生

<p>今天天阴无雨、不冷不热,下午无事索性骑摩托车去琼海东昇农场看别墅、喝咖啡。从我住的小区出大门沿路往北走穿过琼海环城公路,走琼海村村通水泥路大约七、八公里就到东昇农场的场部。其实东昇农场场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有几家商店、小饭店,还没有乡镇大,主要是去东昇农场的小路很吸引人。在路两边都是橡胶林、槟榔树、胡椒树,还有成片的菠萝。在密林中除自然村落外还有橡胶加工厂、东昇农场的生产队和己经废弃的养猪场。琼海村村通公路都是水泥路,可惜太窄了轿车免强过,主要是供摩托车通行。我每年来琼海都会到东昇农场场部来两次,也没什么事,到茶馆要一壶咖啡慢慢喝,看看农场退休老职工玩纸牌和当年的下乡青年、现在的退休职工聊聊天。在东昇农场我仿佛回到了当知青的年代,找到了我在兵团下乡的感觉。东昇农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改编成了海南生产建设兵团,五指山一线是一师,琼海一线为二师,当时东昇农场是海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四团,主要接收从北京、上海、广东来的知识青年。现在琼海的东昇、东红、东太农场当年的知青己经全部返城了,东昇农场有几个广东汕头的老知青现在又回来了,冬天住农场钓钓鱼夏天回汕头也成候鸟了。今年的6月底我和车友两台房车沿乌苏里江、黑龙江中俄边境跑了一趟。从密山、虎林、虎头、饶河、抚远到同江,这条路线我以前都没去过,只是在书上、相关资料中对这些地方有所了解而己。上中学时在语文课文中学到雁窝岛的故事,到现在还记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描写,让人好生向往!现实往往与文学描写有天壤之别。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部队裁减十万官兵,当时王震从铁道兵司令调任农垦部长负责开发北大荒急需要人,就找到彭德怀要转业官兵,彭同意了,当时很多部队都是整建制转业的,到北大荒一看与宣传的差距太大转业官兵不肯下车,发生了严重的政治事件。当时王震就在北大荒及时赶到现场处理了这起事件,把部分带头闹事的军官划线法办,使十万官兵屯垦北大荒成为现实。今天的雁窝岛己经建设成了雁窝岛旅游风景区,当年的北大荒早己变成了祖国的大粮仓,可以说今天的美丽龙江是建立在十万转业官兵的肩膀之上。身在海南还得说海南,海南除琼海、五指山国营农场外还有从兴隆到三亚一线的华侨农场,这些农场职工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尼反华时期回国的华侨,由周恩来总理安排在海南创办的一批华侨农场,这些农场始终没有改变成生产建设兵团也没有接纳知识青年。我是一九六八年六月四日从哈尔滨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明年六月份就是我上山下乡50周年,我准备回到当年下乡的农场去看看,虽然没有熟人也想去看看那里的河流山川,因为那里有我生活的足迹、有我逝去的青春和遥远的记忆。因为有这段经历所以觉得东昇农场也很亲切,喝一杯热咖啡、看看退休职工打牌、欣赏一下别墅的欧式风格,让这颗从北方飘来的心灵在这里得到平静和抚慰。 昨天半夜一位大庆的朋友在海南走了,心肌梗死去逝的,比我还小5岁走的太早、也太急了。今天下午他的亲人们才能赶到海南,人没了只是奔丧了。还是那个老问题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可能有千百种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善终。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我这位大庆朋友因心肌梗死突然去逝能算善终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