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编辑:张红阳</p><p>审核:冯帅立</p> <p> 一个警营里摸爬滚打十五年的硬汉,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前沿阵地,一如既往的奉献、前行,始终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忠诚和信仰,这个人就是——秦基伟。</p><p> 初识秦基伟,是源于他的名字比较特殊,这个名字和共和国开国将军秦基伟的名字不差分毫。</p><p> 那是2005年,我还在汝州市公安局政治处工作期间,全省公开招收人民警察,在翻看汝州市公安局被录取的名单中,秦基伟这个名字跃入了我的眼帘,与共和国将军重名重姓,让人看着格外扎眼,就对这个人印象特别深。</p><p> 秦基伟的父母祖祖辈辈生活在汝州市东北部偏僻的山区地带焦岭村。憨厚本分的父母给孩子起名,可真是费尽了心机,在搜索秦姓的历史名人时,筛选了开国名将秦基伟的名字,可见其对下一代期望值有多高。</p><p> “孩儿立志出乡关”。秦基伟不负父辈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平顶山学院。毕业后,正好赶上全省招警,被顺利录取。</p><p> 入警后,秦基伟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他先在骑岭派出所,又调到小屯派出所。直到2016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调任汝州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p><p> 平时和其他同事攀谈中,对秦基伟的工作和为人有所了解,和秦基伟一起工作过的几任所长都反映,秦基伟诚实、细心、认真、干练。</p><p> 近年来汝州市公安局年终总结先进个人名单中,几乎每年都有秦基伟的名字。</p><p> 翻看秦基伟的“功劳簿”,厚厚的一大摞荣誉证书,连年被评为公安工作先进个人,还被评为最美警察。</p><p> 2012年,河南省公安系统开创了基础工作“一村一警”管理模式,在小屯派出所工作的秦基伟立足辖区,按照省公安厅的工作部署,走访群众,调查研究,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征得所领导的支持,对小屯镇名存实亡的辖区警务工作重新选址、物建,很快建成了6个警务室,45个社区工作站,使该所的一村一警工作成了全市公安系统的一个亮点,受到了省公安厅领导的表扬,为汝州市公安局一村一警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和榜样。</p><p> 和秦基伟攀谈中,他如数家珍的说起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办理的一起起经典案例。</p><p> 那是2007年,上班不到两年的秦基伟带领两名辅警接到出警指令,在处理完警情回所的路上,看到207国道边停着一辆无牌照面包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本应回所休息的秦基伟出于职业的敏感,对司机进行盘问,发现车内放着桶装的粉红状物品,还有压片机、微型电子称等工具。询问中,对方说话支支吾吾,声称车上物品是捕鱼所用,对方边回答提问边做出想逃跑的动作,秦基伟立即控制对方,人车被带到派出所。</p><p> 在询问中,对方口供始终不变,没有一点突破和进展。不放过一丝的疑点,为了弄清车上那些不明的粉红状物的用途,细心的秦基伟当即与治安、禁毒等部门同行联系,争取技术支持。</p><p> 经禁毒民警鉴定,桶装粉红状物系甲基苯丙胺毒品,重达1573克。</p><p> 一起重大制毒贩毒案件浮出水面,被告人以涉嫌毒品犯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p><p>小屯镇是汝州市矿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辖区大型运输车辆很多。2015年夏季,接连发生大货车燃料被盗案件,给群众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时任派出所副所长的秦基伟主动请缨,担起了此案侦破重任。他带领数名民警开上便车,日夜蹲守跟踪,顶烈日,冒酷暑,啃方便面,喝矿泉水,调取监控资料,连续奋战一个多月,最终将盗销一条龙的犯罪团伙一举打掉,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p><p> 在网上追逃会战中,秦基伟熟练的电脑信息操作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汝州的每个在册网上逃犯,他都了如指掌。分析数据,研究活动轨迹,提供准确的抓捕方向。他所在的骑岭派出所追逃成绩跃居全省第一名,成了全省公安系统学习的标兵。</p><p> 汝州籍一名伤害案件网上逃犯在东莞出现,到外地出差抓捕,阻力大风险高,秦基伟和战友们一起前往,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无法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配合。他们在逃犯藏匿的工厂附近转悠了一星期,摸清了上下班时间,了解了河南籍打工者容易聚集的大致位置。那天早上,他们提前赶到工厂附近的一家小吃摊旁,那名疑似逃犯和几位老乡坐下就餐,秦基伟伪装成打工者的身份和逃犯背靠背坐下。</p> <p> 几名战友在一旁翻看手机中保存的逃犯照片,秘密的反复比对。在无法精准确定的情况下,秦基伟大胆行动,猛然反转身子,伸出胳膊把背后的那位就餐者按倒在地,并当即大喊一声逃犯的名字,对方来不及反应,就被束手被擒。乘坐长途大巴返回,生怕逃犯在路上再次逃跑,秦基伟就把自己和逃犯铐在一起,成了“戴手铐的旅客”。</p><p> 熟悉公安工作的人都知道: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治安大队是全局基础工作的责任单位,全局几乎一半业务都归口治安大队管理,特别是派出所工作,更离不开治安大队的指导和协调。</p><p> 自从调入治安大队后,秦基伟凭着在基层派出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把全局基层基础工作管理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p><p>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治安大队领导信任他,对他的工作成绩给予肯定。为了充分发挥秦基伟的特长和优势,把全局一村一警管理业务和大队办公室工作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p><p> 秦基伟不负众望,从局部的派出所到管理全局的一村一警工作,他很快适应了自身角色的转变,实现了工作业绩的跨越。</p><p>2017年,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为了提升全省的一村一警工作,抽调八人的专家团队,到许昌市研发完善新的社区警务系统,经验丰富的秦基伟被点名充实进研发队伍。从修改、制定、完善、拟定考评方案等多个环节,都由秦基伟积极参与并动手起草制作。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研究方案时,大胆提出一村一警工作中,检察院和法院系统与公安系统不能很好对接,造成不能有效开展工作的难题和瓶颈,并提出解决办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时,建议与国土资源部门对接,借用卫星测绘的宅基地平面图,标注标准地址,既快捷准确,又省时省工,这些建议均被省厅领导当即予以采纳。</p><p> 在秦基伟的努力下,汝州市公安局一村一警工作连年取得省直管县第一名及全平顶山市第一名,吸引各县市区不断前来参观取经。</p><p> 2020年,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秦基伟又因工作突出,摘取了全市政法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的桂冠。</p><p> 这项荣誉真的来之不易,鲜花的盛艳开放,是因为她经历了严寒历练和冰雪沐浴的厚积。</p><p> 自从新冠疫情发生后,秦基伟主动请缨,担任公安局疫情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日常工作的部署和落实都由秦基伟完成。</p><p> 虽然家在市区居住,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后,秦基伟吃住在单位,一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且时常加班到深夜。</p><p> 翻看秦基伟的抗疫总结,一系列枯燥的数字足能说明他的工作强度有多大:书写抗疫指挥部通知、方案32份,制作疫情防控专刊46篇,配合走访登记湖北返汝人员2156人,一村一警入户走访700余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6起,指导劝说关停宾馆203家、歌厅17家、网吧76家、酒吧2家、物流寄递业188家,协助核查上级移交武汉敏感地区活动轨迹返汝人员2411人,协助处置疫情案件55起,其中拘留18人,警告155人,罚款49人,销毁赌博麻将机10余台,配合侦破销售假冒伪劣口罩刑事案件1起,蹲点守候抓捕赌博案件违法行为人13人,拘留10人,稳控各类治安重点人员241人。</p><p>秦基伟和妻子邢咏君是大学的同学,2005年双双被汝州市公安局录用,妻子是远离市区20多公里的温泉派出所户籍民警,属于双警家庭。平时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虽累也安。</p><p> 疫情防控开始后,两个人都冲在抗疫的前沿阵地,平时寄宿的学校也放了长假,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小孩的爷爷在偏僻的山区农村生活,身体不好,农活又多,加上来往不便,没法照顾小孩。妻子动员小孩的外婆外公,把孩子寄养到娘家,夫妻俩得以甩袖参加抗疫工作。</p><p> 夫妻俩都很忙,相比之下,秦基伟更忙。为了干好工作,夫妻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疫情开始,秦基伟一个月不沾家,妻子邢咏君非但没有怨言,反而一心支持秦基伟的工作,她激励丈夫:“你只管忙,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有事我都能顶得过去”。</p><p> 秦基伟,这个警营里摸爬滚打十五年的硬汉,在一连串的荣誉和掌声面前,他并没有感到满足。</p><p> 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前沿阵地,一如既往的奉献、前行,始终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忠诚和信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