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的乡愁之三:绿树村边合(乡景)

江勇

<p>孟浩然有一首诗,描写的乡景,确实很田园:</p><p>故人具鸡黍,</p><p>邀我至田家。</p><p>绿树村边合,</p><p>青山郭外斜。</p><p>开筵面场圃,</p><p>把酒话桑麻。</p><p>待到重阳日,</p><p>还来就菊花。</p><p>江山人值得记忆的乡景,最自傲的莫过于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那都是高大上的江山著名景区。但是,最接地气的乡景,还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场景。</p><p>而这一片生长在村庄中间的香樟树,就有着和别的森林不一样的美。</p><p>邻近河边,大约有二十多棵香樟树,树杆高大,枝繁叶茂,它们很休闲很随意地矗立在那里。而在香樟树下,或者香樟树的旁边,也很随意地布局着几幢农户的房子。房子大多是三层的别墅式的建筑,很精致很漂亮,而香樟树却是不加修饰的葱绿繁荣。房子的现代美和香樟树的伟岸美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人居与森林的完美统一。</p><p>在几棵香樟树下,有一快平地,是村民们整理出来的一个篮球场。此时,没有人打篮球,于是就有几辆小车,趁机也很休闲地停在那里,安静地等待它的主人。操场边有个小池塘,小池塘好像也很随意地存在在那里,形状很不规则,池塘边的垂柳和小树条,也是很随意和原始地生长着。</p> <p>这个场景似乎很能勾起乡愁记忆,于是,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辛弃疾的那首词:</p><p>茅檐低小,</p><p>溪上青青草,</p><p>醉里吴音相媚好,</p><p>白发谁家翁媪,</p><p>大儿锄豆溪东,</p><p>中儿正织鸡笼,</p><p>最喜小儿无赖,</p><p>溪头卧剥莲蓬。</p> <p>此处没见到“卧剥莲蓬“的小孩,但是,有几只公鸡,带领着几只母鸡,慢悠悠地出来散步。它们也很随意地在香樟树下转悠,偶尔用瓜子耙一下地上的枯叶,习惯性地在寻觅小虫子什么的。有时,公鸡用爪子耙几下枯枝落叶,嘴里发出“谷谷”的叫声,时不时一边用眼睛瞟一眼母鸡,一边用嘴啄着地上的什么东西,意思是发现了食物美味。公鸡是想骗母鸡到它的身边来,而母鸡好像没有上当,它对公鸡的招唉不予理睬。母鸡离开大树下,来到池塘边,公鸡只好也跟着来到池塘边。</p><p>池水微澜。微被的水镜面映照出大树的倒影和公鸡母鸡的倩影。</p><p>看到这群在池塘边休闲的鸡群,我怱然想起一个谜语:</p><p>鸡在水边。</p><p>谜底是猜一个字。</p><p>猜谜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智力游戏。而现在小孩子玩的是手机、电子游戏、脑子急转弯,等等。</p><p>也许这个谜语有点烧脑吧!</p><p>谜底是“酒”字。因为"酉"字在十二生肖里代表“鸡"的意思。“酉"旁边加三点水,就是鸡在水边呀,也就是“酒“字。</p><p>中国人的谜语,是传统文化,确实充满了智慧。</p> <p>想起“酒"字,便想到,此时如果有一壶老酒,有几碟花生米之类的小菜,还有在这大树底下,放置一张小方桌,然后有三两个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啜一口老酒。此时也许应该能想起陶渊明的潇洒,也许应该故作高深,很文艺地凑上几句:</p><p>远眺溪流滚卵石,</p><p>近凝落叶舞春风,</p><p>树荫之下筑小屋,</p><p>得闲邀友品几盅。</p><p>但是,总觉得那原始的,久远的民谣,也许应该更加的应景:</p><p>高呀高不过高山松,</p><p>凉呀凉不过弄堂风,</p><p>香呀香不过姜蒜葱,</p><p>亲呀亲不过老婆和老公。</p><p>这里的感觉真的很田园。这种人和树和谐想处的场景,真的很田园。</p> <p>在一棵很大的香樟树的树干上,我忽然看见那里贴着一张小小的,方方的红纸。而在树根的地面上,有已经燃熄了的香烛的痕迹。</p><p>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老家的那个村口,也有一棵很大的香樟树。树的直径应该有一米多。那树的主干已经枯烂而中空,我们小孩子可以爬进去躲猫猫。但是,那棵大香樟树不仅没有死掉,反而还枝繁叶茂地生长着。每到夏天,经常有村民们在此大树下乘凉、休息。</p><p>那时,我就知道村民有拜“樟树神"的习俗。就是遇到家中的小孩子身体不好,比如说拉肚子、发烧、晚上要哭闹等状况时,大人们便会到那棵大香樟树下,在树上贴上一张方方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四句偈语:</p><p>天玩玩、地玩玩,</p><p>我家有个哭儿郎,</p><p>过路君子念一遍,</p><p>一夜睡到大天亮。</p><p>然后摆上猪肉、豆腐、米饭等供品,点上香烛。然后认真的跪拜,认真的许愿之后,就完成了祭拜樟树神的程序。</p><p>据说,祭拜过樟树神之后,小孩子的病就会很快地好起来。这是很灵验的事。</p><p>如果是一个多病的小孩,还有"拜樟树老爷"的习俗。就是认香樟树为“干爹",然后给小孩取一个小名,叫“樟树倪",意思是樟树的儿子的意思,然后,这个小孩就不会经常生病了。</p><p>也许,存在的总有存在的道理。</p> <p>一阵春风吹过,有柔柔的、暗红色的香樟树老叶,拂过我的险颊。此时,正是香樟树的换妆季节,翠翠的新叶已经长出,而老叶却凄然零落。</p><p>此情此景,祝仁卿先生也很有感悟,于是,他写道:</p><p>春樟宿叶频飞落,</p><p>漫舞春风,</p><p>毕竟春风,</p><p>换取新妆绿更浓。</p><p>红尖物事难长久,</p><p>每叹匆匆,</p><p>莫叹匆匆,</p><p>笑看新芽茁壮中。</p><p>是呀,留在乡愁记忆里的乡景,随着时光的流逝,正不断的换新景,而永恒和定格的,是记忆,是那不变的乡景。</p><p>最后说明,那片生长在村庄中间的最美香樟树,就在江山市上余镇大溪滩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