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骄子张稼夫

梁振明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水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代有女皇帝武则天,近代有女英雄刘胡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不少人民抛家从戎,投身革命,舍身救国,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任中顾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稼夫就是一位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张稼夫,曾用名张筋、宜今、法古,1903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西北安村,曾在毛泽东、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并受到领袖们的赏识和赞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抛家离乡 寻求光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 张稼夫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他从小就性格刚毅,年少志高,在家乡文水县完成小学和中学的学业之后,考入山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由于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被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太原支持和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热潮风起云涌,满怀爱国激情的张稼夫,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带领农专的同学们加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他和同学们克服种种困难,突破层层封锁,冲出校园,走上街头,打出横幅,高呼口号,连续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示威。</p><p class="ql-block">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熏陶和洗礼,张稼夫在刻苦钻研学业的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书籍。期间他先后结识了省立一批先进青年,经过深入交往,张稼夫向往革命的欲望更加强烈。</p><p class="ql-block"> 1921年5月1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张稼夫等第一批青年团员集资创办了推销进步书刊的晋华书社,成为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23年,张稼夫在山西省立农专毕业后,考入北京世界语学校深造。期间,他寻觅到了革命伴侣王亦侠,二人成婚后,积极投入革命斗争的洪流。在妻子王亦侠的支持下,张稼夫参加了由学生组成的“敢死队”,后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学兵队,列为营级编制,张稼夫任上校政治教官兼军需官。在孙中山北上抵达北京期间,学兵队曾奉命护卫,受到孙中山的肯定和赞扬。</p><p class="ql-block"> 1927年初,张稼夫夫妇来到武汉,王亦侠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张稼夫在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夫妻俩并肩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和暴风骤雨的洗礼,并于1927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大革命失败后,在周恩来的领导下,1929年,张稼夫赴上海担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地下党支部书记。后来研究所迁至南京,张稼夫与妻子也随之迁徙。1932年1月,张稼夫担任中共南京市委筹委会书记,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省执教 隐蔽斗争 </b></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骤然紧张。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胸怀强烈爱国激情的张稼夫,义无反顾,携妻抱子辗转北上,返回老家山西,准备抗击日寇侵略。</p><p class="ql-block"> 当时,由于国民党和阎锡山当局的残酷镇压以及党内盲动主义、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屡屡发生,山西党组织反复遭受破坏,张稼夫和妻子回到家乡后,迅速投入了新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1932年7月,张稼夫在家乡文水县建立联络部,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1934年底至1936年4月期间,张稼夫与中共中央北方局接上关系并保持联系。1936年初红军东渡黄河后,他从北京回到山西,在太原师范学校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统一战线 联合抗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10月,北方局决定撤销中共山西工委,建立中共山西省委。张稼夫身兼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和文教委员,全力以赴投入抗日斗争,并集中全力主要抓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p><p class="ql-block"> 此时,周恩来来到临汾领导抗战,提出了“20天扩军3000人”的任务。省委考虑到张稼夫在晋南待过,情况比较熟悉,工作能力也比较强,就决定派他去完成此项重要任务。在省委领导和各级党组织的支持下,张稼夫废寝忘食,尽职尽责,仅用15天时间,就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为八路军及时补充了一批强壮的兵员。</p><p class="ql-block"> 临汾沦陷后,张稼夫随省委机关转战吉县、乡宁、隰县、汾阳、孝义一带,坚持游击战争。1938年5月,北方局决定撤销山西省委和晋西省委,组建中共晋西南省委,统一领导晋西南地区党的工作。张稼夫作为省委驻晋南代表,主抓晋南各县党的建设和抗日斗争。同年10月,张稼夫任晋西南省委宣传部长。创办了区党委机关报《五日时事》,及时报道抗日战况和时局形势,指导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 1939年,《五日时事》参加了在延安举办的各根据地报纸展览会,毛泽东主席给予高度赞扬,并亲自为该报题写了报头。毛泽东还曾给张稼夫写信,称赞该报办得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听从教诲 灵活战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1942年8月,为了加强晋绥根据地党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张稼夫奉命返回晋西北,任分局宣传部长,11月任分局副书记。张稼夫离开延安前,毛主席专门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你就要回晋绥去了,晋绥的情况有变化,全国情况也有变化。现在敌人把你们的地盘挤得很小,你们为什么就不可以把敌人挤出去呢,要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还谈到对敌斗争的政策、策略和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嘱咐张稼夫回去协助林枫把工作做好。</p><p class="ql-block"> 张稼夫牢记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为了把敌人挤出去,他及时总结和推广了宁武县民兵“劳武结合”的经验,组织领导了减租减息、大生产和整风运动,使全区的抗日斗争和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了加强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联络工作,他广设眼线,构建情报网络,铲除汉奸,瓦解伪军,配合对日作战。他派得力干将打入太原日伪机关,截获重要战略情报。</p><p class="ql-block"> 1944年11月,张稼夫代理晋绥分局书记。领导晋绥军民发动攻势作战和全面大反攻作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工作扎实 实事求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解放战争时期,张稼夫继续担任晋绥分局副书记。1946年在开展土改运动中,由于受一些“左”倾思想的影响,晋绥地区在工作中一度出现了“左”的偏差,土改中错划阶级成分,侵犯中农和工商业者的利益,甚至乱打乱杀的现象迅速蔓延。张稼夫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被指责为“右倾”,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现“左”的偏向后,于1947年12月指示晋绥分局“立即纠正、补救”。1948年春,毛主席途径兴县蔡家崖时,在晋绥干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肯定了晋绥土改工作的成绩,也严肃批评了“左”的错误倾向。</p><p class="ql-block"> 在以张稼夫等为首的临汾县委的领导下,全县在剿匪和维护治安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地主,反奸除霸开展的轰轰烈烈。</p><p class="ql-block"> 张稼夫还带领干部深入基层,整天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1948年11月,在全县范围内结合土改进行村级建政工作,动员了千余名优秀青年踊跃参军,同时还发动组织了成千上万的民兵和民工随军西进南下,支援前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环境变化 信念不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全国解放后,张稼夫奉命调往西北,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宣传部长、西北局青委书记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主任。1953年3月,张稼夫任中国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56年5月,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1959年6月,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1966年5月至1967年7月,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9年4月,下放到宁夏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劳动。一年后返回国务院直属系统工作。1978年至1982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顾问。他先后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届、第二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八大和十三大代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增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尽管工作环境不断变化,但他以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不变,一如既往、倾心竭力地为党的事业奉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1991年5月29日,张稼夫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有关史料编辑整理)</p><p class="ql-block"><br></p>